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ppt课件.ppt_第1页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ppt课件.ppt_第2页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ppt课件.ppt_第3页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ppt课件.ppt_第4页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趋势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1 5 发病率为2 5 10万 4 0 10万 年近年来发现率呈上升趋势 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不同 外科处理原则也不同 临床分型 分化好 乳头状癌 80 滤泡状癌 10 分化不良 髓样癌 4 未分化癌 3 等 甲状腺癌概况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 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 乳头状癌多数预后良好但亦有侵袭性高 出现远处转移而引起死亡的病例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切除所有颈部肿瘤组织包括甲状腺 颈部的受累淋巴结 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能概括各种情况的手术方式国内外所采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尚不统一其手术方式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目前已形成的共识 小于一叶切除的术式不应采用 具有高危因素 双侧肿瘤 有明显的局部侵犯的PTC可采取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多年来的意见分歧 低危因素单侧PTC的手术切除范围 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甲状腺乳头状癌 单侧原发癌的腺体切除范围 争论的焦点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 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 每一种术式均有理论及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支持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公认的最起码的腺体切除范围 目前多数人主张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适用于包膜内或腺体内型低危组患者 甲状腺乳头状癌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 术后对侧复发率低李树玲等1 3 陈福进等0 8 马向东等0 75 2 并发症少3 大多数残留灶可长年处在隐匿状态 复发再手术率 4 4 对侧出现癌再手术无困难 并发症不高 预后不受影响5 远期疗效与更大范围的手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ShahaAR CancerControl 2000 7 240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1992 19 5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反对的依据 1 俄亥俄州立大学资料 中位随访时间达16 6年 比腺叶切除更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是能够将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约50 的独立变量单独施行腺叶切除将导致对侧腺叶5 10 的复发率以及高达11 的肺转移发生率HayID WorldJSurg 2002 26 8792 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复发率4倍于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即使是低危组群病人 如仅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也可能出现复发 这些病人的1 3最终死于甲状腺癌 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国内大多主张该手术方式 介于腺叶切除和甲状腺全切之间的术式理论上讲疗效可以和全切相比并发症又可类似腺叶切除其折中的效果是多数人采用的原因 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 较大程度地保证切除对侧可能存在的微小病灶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 保留对侧后包膜及部分正常腺体并发症的几率和一侧腺叶切除无差异 3 一旦需要放射性碘治疗不必进行手术切除131I能消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反对的依据 1 对侧腺叶切除对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人可能是不必要的2 对侧腺叶切除量在操作上不易掌握保留过多 不能确保手术的彻底性切除过多 如同近甲状腺全切 并发症几率高3 如今后复发 将给再手术带来困难4 残留腺叶应用预防性放射性碘处理在国内条件还不够成熟 可行性不大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欧美及日本是主流 国人也有少数采用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 可将包括微癌和隐癌等在内的全部癌灶切除强调手术彻底性2 有利于术后131I检测复发和转移及远处转移灶的治疗3 便于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含量监测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4 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实施手术并发症几率低 0 2 5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5 可避免再次手术及其弊端6 可改善病人生存期 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 一组随访30年的病例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与一侧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相比术后20年生存率分别为92 和85 P 0 001 分期高于T1N0M0的患者采用腺叶切除比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复发和病死的风险高2 5倍 甲状腺全切术后20年局部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率 2 和6 都明显低于腺叶切除的患者术 14 和19 DurenM WorldJSurg 2000 24 1290DeanDS CancerControl 2000 7 229HayID TransAmClinClinmatolAssoc 2002 113 241 甲状腺全切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支持的依据 德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的治疗指南 全甲状腺切除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美国内分泌外科医师协会的治疗指南 全甲状腺切除术指征是高危组群的乳头状甲状腺癌 英国甲状腺协会的治疗指南 指征最为宽松原发肿瘤大于1cm 侵出腺外即行全甲状腺切除 日本甲状腺外科医师协会的治疗指南 全甲状腺切除术指征较保守 主要是双侧癌 我国学者提出甲状腺全切除术适应症 双侧甲状腺癌 伴有远处转移需全身核素治疗者 病变累及甲状腺包膜外的高危患者蔡伟耀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289 甲状腺全切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反对的依据 全甲状腺切除的远期疗效并不比其它术式高 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 生活质量大幅降低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5 7 喉返神经损伤3 5 微灶癌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分化性癌退行分化的几率有待观察 是否可以用药物替代全部甲状腺功能尚无结论 近全甲状腺切除的概念比较模糊保留的量及部位没有明确规定只能视局部情况和个人经验而定 小结 对于单侧原发癌的切除范围 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三种术式各有利弊 均是可接受的手术 2000 1 2006 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陆军总院 沈阳市中心医院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544例初次手术 小结 存在争议和分歧是源于PTC特殊的临床表现临床医师很难确切掌握PTC的真实病情进展不同的外科治疗方式后的动态变化情况制约了对各种术式疗效的正确评价 小结 乳头状甲状腺癌 PTC 经典 变型 乳头状微小癌 papillarymicrocarcinoma 包裹型乳头状癌 encapsulatedvariant 滤泡性乳头状癌 follicularvariant 弥漫硬化性乳头状癌 diffusesclerosingvariant 嗜酸性细胞型乳头状癌 oxyphiliccelltype 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 well differentiated 含有乳头状结构和滤泡结构 去分化型乳头状癌 poorlydifferentiated 含有条索状及巢状结构 DeLellisRA etal WorldHeal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oftumours pathologyandgeneticsoftumoursofendocrineorgans Lyon IARCPress 2004 51 趋势 随着对PTC的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依据对各种风险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手术切除范围将成为外科治疗甲状腺癌的必然趋势 依据低危组和高危决定手术方式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危险度分组标准 MSKCC ShahaAR AnnSurgOncol 2000 7 379 依据低危和高危决定手术方式 低危组 1 无远处转移的年龄较小 男 41岁 女 51岁 2 年龄较大但肿瘤限于甲状腺体内原发灶 5cm 无远处转移低危组可行患侧叶 峡部切除或加对侧叶大部切除不必作切除范围过大的手术 高危组 1 出现远处转移2 年龄较大且侵及甲状腺外或年龄较大且原发灶直径 5cm高危组应在避免致残的原则下行甲状腺全切除必要时在对侧施行近全甲状腺切除 并不影响预后 峡部原发癌的腺体切除范围 双侧腺叶次全切除适用于峡部低危组患者如肿瘤 1cm 包膜内型 无转移的年轻患者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有高危因素者 两侧叶原发癌的腺体切除范围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无争议的手术方式 保留一侧上极或下极腺体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李树玲等报告64例双侧原发癌施行此术术后未见肿瘤复发也未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癌累及腺外组织的外科治疗 对有手术指征的 局部侵犯腺外组织的PTC只要患者情许可应行联合器官切除原则上应将原发癌和受累的腺外组织一并切除 但如病变侵袭广泛无法完整切除者可根据肿瘤侵犯程度酌情姑息切除有望延长生存期 不要轻易放弃手术文献报道 49例不全肿瘤切除患者经10年以上观察 仍有32例 65 3 带瘤生存 约有30 的DTC发病早期即有淋巴结转移这种转移对生存率的影响无定论对于复发率的影响则受公认在CAEK治疗指南中推荐常规施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但对超出中央区的淋巴结是否也同时清扫则未作明确规定ATA的指南Thyroid 2006 1 也未涉及超出中央区的淋巴结的处理 颈淋巴结的处理 Halsted 1852 1922 根据Kocher和Billroth的经验建立美国甲状腺切除术规范外科手术恶性肿瘤治疗原则 1894 局部广泛整块切除和区域淋巴结切除 Crile 美国克利夫兰 132例头颈部癌切除 清扫 1906 描述 颈清扫术 常规切除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 Martin 美国纽约纪念医院 推广 颈清扫术 1951 强调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 Bocca 意大利米兰大学 报告100例保守性颈清扫术 1967 颈淋巴结清扫治疗PTC的历史 CrileG Excisionofcanceroftheheadandneck JAMA 1906 47 1780MartinHE etal Neckdissection Cancer 1951 4 441BoccaE Aconservationtechniqueinradicaladicalneckdissection AnnOtolRhinolLaryngol 1967 76 975 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 根治性颈清扫术 radicalneckdissection 预防性颈清扫术 prophylacticneckdissection 保守性颈清扫术 conservativeneckdissection 治疗性颈清扫术 therapeuticneckdissection 改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 modifiedradicalneckdissection 功能性颈清扫术 functionalneckdissection 选择性颈清扫术 electiveneckdissection 全颈清扫术 totalneckdissection 部分颈清扫术 partialneckdissection 扩大的颈清扫术 extendedneckdissection 挑选性颈清扫术 selectiveneckdissection 美国耳鼻咽喉科和头颈外科学会下属的头颈外科和肿瘤学委员会根治性颈清扫术 颈淋巴结切除术的基本术式改良的根治性颈清扫术 保留根治性颈清扫术中需切除的非淋巴结构 例如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挑选性颈清扫术 保留在根治性颈清扫术中需要切除的淋巴结群扩大的根治性颈清扫术 切除根治性颈清扫术之外更多的淋巴结群 如咽旁 上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 或非淋巴结构 如颈内A 舌下N 迷走N 椎旁肌肉 颈淋巴结分区 颈清扫术名词标准化199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清扫 共识 对明确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癌能彻底切除应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 禁做部分淋巴结切除或 活检式的颈清术 争论的焦点 对临床N0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同期施行颈淋巴结清扫 做哪种颈淋巴结清扫术 1 不作颈淋巴结清扫术 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的机会仅为7 15 一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再行手术并无困难 且疗效较好 2 常规颈淋巴结清扫术 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0 65 颈淋巴结转移癌是致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可能发生广泛浸润或远处转移 给根治术带来困难3 根据原发癌侵犯程度如肿瘤有包膜外侵犯 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一旦复发进展为晚期难以根治 发生远处转移后失去根治机会 选择性颈清扫术10年无瘤生存率远高于治疗性颈清扫术 选择性颈清多为功能性手术 损伤小 功能及外观影响不大 目前的选项和依据 4 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术中常规探查 区 阳性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阴性进行观察 VI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VI区转移与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5 根据前哨淋巴结检测决定PTC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气管周围淋巴结 同侧III IV区淋巴结然后转移至其他区域淋巴结VI III IV区淋巴结可以作为PTC的前哨淋巴结可根据术中对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结果来决定颈部淋巴结的清除范围前哨淋巴结检测是新技术中心区占76 2 同侧颈静脉区占23 8 检出率约83 准确率为90 但前哨淋巴结检测也存在着操作繁杂及假阴性等不足临床评价有待更多病例资料的积累才能作出 目前的选项和依据 迄今 PTC时颈淋巴结的处理宜结合肿瘤分期 风险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 采用个体化 多样化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和高危组患者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做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临床N0患者 根据原发灶的位置 侵犯被膜情况及气管旁淋巴结状况决定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目前对甲状腺及淋巴结切除范围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达到最佳的治愈率在减少复发和转移同时尽量避免过大的创伤和并发症 提高生存质量 小结 虽然目前还没有公认的 可靠的循证医学的研究结论但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能找到文献的支持众所周知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决定治疗的理论基础但有关PTC生物学行为的认识还不完全对生物学行为实质的深入研究和问题的解决无疑会促进手术方案的统一规范展望 在深入了解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因素风险分组制定治疗方案这正是现代甲状腺外科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结 特殊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 微小癌是指肿瘤直径 1 0cm的甲状腺癌结节发生率6 35 多为术中诊断根据术前检查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决定术式 如术前颈部没有发现淋巴结肿大作中央区 VI 探查如探查阴性 行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如阳性 应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腺叶切除 如果术前发现有淋巴结肿大行腺叶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 特殊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为7 5 13 对于全甲状腺布满结节几乎无正常腺体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往往是多中心发生应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若甲状腺内尚有正常腺体可以根据风险因素评估来选择手术方式行单侧腺体切除或次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与否应根据淋巴结检查结果决定 特殊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 甲亢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甲亢合并甲状腺癌腺体外侵润发生率高 62 易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 31 应行全甲状腺切除 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为0 3 23 不等预后明显好于普通人群可以按照PTC的处理原则来选择治疗方案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手术治疗 包括微侵袭性滤泡状癌和侵袭性滤泡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