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200_..._第1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200_..._第2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200_..._第3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200_..._第4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200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实验一 控制系统模型转换控制系统模型转换 一 实验目的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控制系统模型转换 并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验证 2 学习并会简单应用 MATLAB 软件 二 实验器材二 实验器材 1 微型计算机 2 MATLAB 软件 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 1 设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为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及状 5 2 1 3 6 sss s sH 态空间模型 解 在 MATLAB 软件中 新建 m 文件 输入以下程序后保存并运行 Example 1 k 6 z 3 p 1 2 5 num den zp2tf z p k a b c d zp2ss z p k 其中 zp2tf 函数 变零极点表示为传递函数表示 zp2ss 函数 变零极点表示为状态空间表示 记录实验结果 并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及状态空间模型 2 给定离散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1000 0 1 0 1 06 000 6 04 13 08 1 0004 1 004 18 2 1 kxky kukxkx 求其传递函数模型和零极点模型 并判断其稳定性 解 在 MATLAB 软件中 新建 m 文件 输入以下程序后保存并运行 Example 2 a 2 8 1 4 0 0 1 4 0 0 0 1 8 0 3 1 4 0 6 0 0 0 6 0 2 b 1 0 1 0 c 0 0 0 1 d 0 num den ss2tf a b c d z p k ss2zp a b c d pzmap p z title Pole zero Map 其中 ss2tf 函数 变状态空间表示为传递函数表示 ss2zp 函数 变状态空间表示为零极点表示 pzmap 零极点图 记录实验结果 并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零极点模型 绘出图形 并判断系统 稳定性 3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求系统的零极点增 32 5 563610 15 0 234 ssss s sH 益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 tf2zp 函数 变系统传递函数形式为零极点增益形式 tf2ss 函数 变系统传递函数形式为状态空间表示形式 编写程序 记录实验结果 并给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零极点模型 4 已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y uxx 11 1 0 56 10 ss2tf 函数 变状态空间表示为传递函数表示 ss2zp 函数 变状态空间表示为零极点表示 编写程序 记录实验结果 并给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和零极点模型 3 实验二 实验二 系统能控性 能观测性判别系统能控性 能观测性判别 一 实验目的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验证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学习并会简单应用 MATLAB 软件 二 实验器材二 实验器材 1 微型计算机 2 MATLAB 软件 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 1 线性系统 当 分别取 1 0 1 时 判别系统的能 182710 23 sss s sH 控性和能观测性 并求出相应的状态方程 解 在 MATLAB 软件中 新建 m 文件 输入以下程序后保存并运行 Example 3 for alph 1 1 alph num 1 alph den 1 10 27 18 a b c d tf2ss num den cam ctrb a b rcam rank cam oam obsv a c coam rank oam end 其中 tf2ss 函数 变传递函数表示为状态空间表示 ctrb 函数 可控性矩阵 obsv 函数 可观性矩阵 rank 函数 计算矩阵的秩 执行后得 的不同值时的状态矩阵 a b c d 并求出其可控性矩阵 可 观性矩阵的秩 记录实验结果 判别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并给出系统相应的 状态方程 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111 1 0 1 011 220 001 1 kxky kukxkx 编写程序 记录实验结果 判别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4 实验三 实验三 用用 lyapunov 第二方法判别系统稳定性第二方法判别系统稳定性 一 实验目的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 lyapunov 第二方法判别系统稳定性 并用计算机仿真验证 2 学习并会简单应用 MATLAB 软件 二 实验器材二 实验器材 1 微型计算机 2 MATLAB 软件 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 1 利用李亚普诺夫方程确定线性时不变系统 的稳定性 212 211 4 2 xxx xxx 解 令 Q I 求解 Lyapunov 方程 然后确定 P 的 41 21 AQPAAP T 正定性来证实系统的稳定性 在 MATLAB 软件中 新建 m 文件 输入以下程序后保存并运行 Example 4 a 1 2 1 4 q 1 0 0 1 p lyap a q detp det p 其中 lyap 函数 连续 Lyapunov 方程求解 det 函数 计算矩阵行列式值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 P 阵 判别 P 矩阵是否是正定阵 判断系统稳定性 2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利用李亚普诺夫方程确定系统的xx 11 10 稳定性 编写程序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 P 阵 判别 P 矩阵是否是正定阵 判断系 统稳定性 5 实验四 实验四 极点配置与观测器设计极点配置与观测器设计 一 实验目的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极点配置 2 学会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设计小型系统 并观测系统输出量和各状态变量 3 学习并会简单应用 MATLAB 软件 二 实验器材二 实验器材 1 微型计算机 2 MATLAB 软件 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三 实验要求与任务 1 被控对象 设计反馈控制器 u kx 使闭环系统的极点 3 2 1 10 sss sH 为 10 322 322 321 jj 解 定义状态变量 23 12 1 xx xx yx 因此 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y uxx 001 10 0 0 6116 100 010 然后根据变换法求出所设计的增益阵 K 第 1 步 检查系统可控性 当 rank cam n 时系统可控 第 2 步 确定系统矩阵 A 的特征多项式系数 ai nn nn asasasAsI 1 1 1 在 MATLAB 中 可用 poly 函数实现 第 3 步 确定变换矩阵 T T cam w 第 4 步 确定期望特征多项式系数 i nn nn n ssssss 1 1 121 在 MATLAB 中 可用 poly 函数实现 第 5 步 求增益矩阵 K T 1 1111 aaaK nnnn 参考程序 Example 5 Pole placement using transformation matrix disp Pole placement using transformation matrix 6 a 0 1 0 0 0 1 6 11 6 b 0 0 10 Step 1 cam ctrb a b disp The rank of controllability matrix rc rank cam Step 2 beta poly a Step 3 a1 beta 2 a2 beta 3 a3 beta 4 w a2 a1 1 a1 1 0 1 0 0 t cam w Step 4 j 2 2 sqrt 3 i00 0 2 2 sqrt 3 i0 00 10 alph poly j aa1 alph 2 aa2 alph 3 aa3 alph 4 Step 5 k aa3 a3 aa2 a2 aa1 a1 inv t 记录实验结果 得出 K 矩阵 2 含积分环节的类型 1 伺服系统设计 设对象为 设计控制 2 1 1 sss sH 器 使闭环系统具有极点 rkKxu 1 10 322 322 321 jj 解 定义状态变量 23 12 1 xx xx yx 则系统可写成 Cxy BuAx x 其中 001 1 0 0 320 100 010 CBA 采用如图所示的控制结构 即 rkKxu 1 321 kkkK 然后采用 place 极点配置增益调节函数 直接设计 7 参考程序 Example 6 Pole placement using place function in MATLAB disp Pole placement using place function in MATLAB a 0 1 0 0 0 1 0 2 3 b 0 0 1 c 1 0 0 d 0 disp The rank of controllability matrix rc rank ctrb a b p 2 2 sqrt 3 i 2 2 sqrt 3 i 10 k place a b p a1 a b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