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01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 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 管内液体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左右来回移动 6602 如图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 当在毛细管内左端加热时 则管内液体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 6603 单组分气 液平衡体系 在孤立条件下 界面 A 发生了 dA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相应的熵变 dS 变化为 A dS 0 B dS 0 C dS 0 D 不能确定 6604 在 298 K 下 将液体水分散成小液滴 其热力学能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6621 在绝热条件下 将液体分散成小颗粒液滴 液体的温度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6605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将 1 mol 水的表面积增加 10 倍 作功为 W 水的 Gibbs 自由能变化为 G 此时 W 与 G 的关系为 U Q W A G W B G W C G 0 B T p p凹 p凸 B p凹 p平 p C p凸 p平 p凹 D p凸 p凹 p平 6661 弯曲液面 非平面 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 一定不等于零 B 一定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 6662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 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 p0相比 A p p0 B p p0 D 不确定 6663 能在毛细管中产生凝聚现象的物质是由于该物质的液体在毛细管中形成 1 凸面 2 凹面 3 平面 其在毛细管内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 p 4 大于平面的 5 等于平面的 6 小于平面的 正确的答案是 A 2 4 B 1 5 C 3 6 D 2 6 6664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 哪一种性质不正确 A 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大 C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D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6665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 若其直径为 2 10 3 m 表面张力为 0 7 N m 1 则 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A 1 4 kPa B 2 8 kPa C 5 6 kPa D 8 4 kPa 6667 设水在某玻璃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 h 若此毛细管被折断 露在水面以上的长 度是 h 2 则水在毛细管上升到 h 2 以后 将 A 不断从管中流出 B 不从管中流出 管内液面曲率半径缩小到 1 2 倍 C 不从管中流出 管内液面曲率半径增大到 2 倍 D 不从管中流出 管内液面曲率半径不变 6668 将一毛细管端插入水中 毛细管中水面上升 5 cm 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 留了 3 cm 在水面 试问水在毛细管上端的行为是 A 水从毛细管上端溢出 B 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 C 毛细管上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毛细管上端水面呈水平面 6669 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 水面上升高度为 h 其中一根在 1 2 h 处使其弯曲向下 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 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 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 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 6670 将一根毛细管 半径为 R 插入水中 从毛细管上端吹入气体 使气体从下端溢出 对气体施加最大 压力 pmax 为 p0为大气压 设液体在毛细管内曲率半径为 r A pmax p0 h B pmax p0 2 r C pmax p0 h 2 r D pmax p0 h 2 r 6671 半径为 1 10 2 m 的球形肥皂泡的表面张力为 0 025 N m 1 其附加压力为 A 0 025 N m 2 B 0 25 N m 2 C 2 5 N m 2 D 10 N m 2 6672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 凹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r与水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0相比 同一种液体 A pr p0 B pr p0 D 不能确定 6673 同一液体 其弯曲液面的蒸气压 p1 水平面液面的蒸气压 p2 在相同温度和外 压下 A p1 p2 B p1 p2 或 p1 p2 6674 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中 漂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 当用一根内壁干净 外壁油污的玻璃毛细管接触水滴时 将会出现 A 水并不进入毛细管 B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管内一定高度 C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管的另一端 D 水进入毛细管并从另一端滴出 6676 同外压恒温下 微小液滴的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A 大 B 一样 C 小 D 不定 6678 半径为 R 表面张力为 则肥皂泡内外的压力差为 A p 0 B p 2 R C p 4 R D 无法确定 6679 气固相反应 CaCO3 s CaO s CO2 g 已达平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 若把 CaCO3 s 的颗粒变得极小 则平衡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来回不定移动 6680 300 K 时 水的表面张力 0 0728 N m 1 密度 为 0 9965 103 kg m 3 在 该温度下 一个球形水滴的饱和蒸气压是相同温度平面水饱和蒸气压的 2 倍 这个小 水滴的半径是 6681 室温时 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中 将上升到高度 h 如将毛细管折断 至 h 2 处 水将沿壁升至 处 此时管中水面的曲率半径将 6682 液滴越小 饱和蒸气压越 而液体中的气泡越小 气泡内液体的饱和 蒸气压越 6722 液体的表面张力愈大 则在该液的弯曲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愈大 这种说法对 吗 为什么 6723 若天空中小水滴要起变化 一定是其中的较大水滴先进行蒸发 水蒸气凝结在小水滴 上 使大小不等的水滴趋于相等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6724 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出下列液体 1 mL 所用滴数如下表 物 质 纯 水 纯 苯 正丁醇溶液 0 3mol kg 1 洗液 K2CrO7 浓 H2SO4 滴 数 17 40 24 31 试定性解释后三种液体与水产生滴数不同的原因 6726 由曲率半径的正 负号 比较在一定温度下 凸的弯月面 凹的弯月面的蒸气压 p 与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 的相对大小 6728 请根据物理化学原理 简要说明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 保墒意指保持土壤水分 6729 玻璃管两端各有一大一小肥皂泡 若将中间的活塞打开使两气泡相通 将发生什 么变化 到何时小肥皂泡不再变化 6731 已知某肥皂水的表面张力为 4 0 10 2 N m 1 求半径为 1 0 cm 的肥皂泡所受的 附加压力 当该肥皂泡用一细导管与半径为 2 0 cm 的肥皂泡相连 将会发生什么变 化 为什么 6740 用同一支滴管滴下水的滴数和滴相同体积苯的滴数哪个多 A 水的多 B 苯的多 C 一样多 D 随温度而改变 6741 已知 CaCO3在 500 时分解压力为 101 325 kPa 表面张力为 1 210 N m 1 密度 3 9 103 kg m 3 若将 CaCO3研磨成半径为 30 10 9 m 的粉末 在 500 时 的分解压力为多少 6745 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 在运动中 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如何 A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 半径趋于相等 B 大水滴变大 小水滴缩小 C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D 不会产生变化 6746 请利用表面化学原理解释 新相难成 6747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 B 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6748 两个细管 a b 中都装有油和水 其润湿情况如图所示 若在左端对水施加压力 能否分别将管内油全都赶出去 6750 一根毛细管插在某液体中 其毛细管上升 1 5 10 2 m 如果把这根毛细管插入 表面张力为原液体表面张力的一半 密度也为原液体密度一半的另一液体中 则毛细管 内液面上升多高 假若该毛细管在上述两种液体中的接触角 均为零 6751 为什么城市中的雾比农村的雾难以消失 6752 同一固体 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溶解度哪个大 A 大块颗粒大 B 粉状颗粒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6753 同一固体 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熔点哪个高 A 大块的高 B 粉状的高 C 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6754 在同一温度下 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压哪个大 A 微小晶粒的大 B 大块颗粒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6755 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A 大泡变大 小泡变小 B 大泡变小 小泡变大 C 大泡 小泡均不变 D 两泡将分离开 6756 气相中有相邻气泡 如图 气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A 不发生变化 B 变为若干小气泡 C 气泡将变大 D 气泡逐渐破裂消失 6757 为提高钢的质量 炼钢厂盛装钢液的容器底部装有多孔透气砖 以供吹氩气净化钢液 用 解释为什么不吹氩时 钢液不会从孔隙中漏出 6760 微小尘粒落入过饱和的盐溶液中 立即有盐晶体析出 由此判断 盐 尘 与 尘 液 的关系为 A 盐 尘 尘 液 B 盐 尘 尘 液 C 盐 尘 尘 液 D 无法判断 6761 微小尘粒落入过饱和盐溶液时 立即有晶体析出 由此说明盐 尘粒的界面张力 盐 尘 与尘 液的界面张 力 尘 液何者较大 6763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 直径为 2 10 3 m 表面张力为 0 072 N m 1 液膜的附加压力为 A 36 Pa B 72 Pa C 144 Pa D 288 Pa 6764 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 长短半轴分别为 0 8 和 0 3cm 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 0 07197N m 1 液泡 的附加压力为 A 18Pa B 33Pa C 48Pa D 66Pa 6766 一玻璃罩内封住半径大小不同的水滴 罩内充满水蒸气 过一会儿会观察到 A 大水滴变小 小水滴变大 B 大水滴变大 小水滴变小而消失 C 无变化 D 大小水滴皆蒸发消失 6768 水能完全润湿毛细管玻璃 现有一两端半径不同的毛细管 里面有少量水如图所示 试回答水在毛细管内如何运动 为什么 676925 时 水的表面张力为 0 071 97 N m 1 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8 Pa 若此水中有一个半径为 2 10 6 m 的空气泡 则气泡中水蒸气的含量为 A x水 0 0440 B x水 0 0313 C x水 0 0215 D x水 0 0183 6770 20 时 水的表面张力为 0 072 75 N m 1 求半径为 0 3 的小水滴所受的附加压力及液面上的蒸气压 m 20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338 Pa 6772 25 时 已知大颗粒 C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5 33 10 3 mol dm 3 r 3 0 10 7 m 的小颗粒 CaSO4的 溶解度为 18 2 10 3 mol dm 3 硫酸钙的密度为 2960 kg m 3 M 136 10 3 kg mol 1 求 CaSO4固体与水 的界面张力 6774 水在 40 下若以半径为 r 1 10 3 m 的小液滴存在 试计算其饱和蒸气压增加的百分率 已知液滴的附加 压力 ps 1 39 107 N m 2 水在 40 的摩尔体积 Vm 1 84 10 5 m3 mol 1 6775 25 时 水的蒸气压为 3 168 kPa 表面张力 1 0 071 97 N m 1 100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2 0 058 85 N m 1 密度为 950 kg m 3 1 求水的蒸发焓 vapHm 2 100 时 若水中有一半径为 r 1 10 8 m 的气泡 求气泡内水的蒸气压 3 气泡内的气体受到的附加压力为多大 气泡能否稳定存在 6777CHCl3 l 的正常沸点为 334 7 K 298 15 K 时表面张力 0 026 67 N m 1 密度为 1480 kg m 3 1 估算 CHCl3 l 的摩尔蒸发焓 vapHm 2 求 298 15 K 时 CHCl3的蒸气压 3 将 CHCl3分散成半径为 1 10 8 m 的小液滴 求液滴上的平衡蒸气压 6778 将正丁醇蒸气在 298 15 K 时慢慢加压 当开始形成半径为 1 10 9 m 的微小液滴时 蒸气压力为多大 已 知正丁醇的正常沸点为 390 K vapHm 43 822 kJ mol 1 298 15 K 时正丁醇的密度 806 kg m 3 表面张力 0 0261 N m 1 6779 苯的正常沸点为 353 3 K 298 15 K 时 0 028 22 N m 1 密度 为 873 kg m 3 1 试估算苯的摩尔蒸发焓 vapHm 2 25 时 若液体苯内有一个半径的气泡 求气泡内苯的蒸气压 3 气泡内蒸气受到的附加压力为多少 6780 25 时 水中有一半径为 2 10 6 m 的空气泡 已知 25 水的表面张力为 0 071 97 N m 1 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8 Pa 求空气泡中水蒸气的含量 6782 已知 27 及 100 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3 565 kPa 及 101 325 kPa 密度分别为 997 kg cm 3及 958 kg m 3 表面 张力分别为 0 0718 N m 1及 0 0589 N m 1 水的蒸发焓为 vapHm 40 656 kJ mol 1 1 若 27 水在半径为 r 5 0 10 4 m 的毛细管内上升 0 028 m 求水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 2 27 时水蒸气在 r 2 10 9 m 的毛细管内凝结的最低蒸气压为多少 3 如以 r 2 10 6 m 的毛细管作为水的助沸物 则使水沸腾需过热多少度 设水的沸点及水与毛细管壁 的接触角与 27 时近似相等 欲提高助沸效果 毛细管半径应加大 还是减小 6801 二元溶液及其溶剂的比表面自由能分别为 和 0 已知溶液的表面超量 2 0 B 0 C 1 3 2 3 B 1 3 2 3 1 2 C 1 3 2 3 1 2 D 1 2 1 3 2 3 6805 已知 293 K 时 水 辛醇 的界面张力为 0 009 N m 1 水 汞的界面张力为 0 375 N m 1 汞 辛醇的界面张力为 0 348 N m 1 故可以断定 A 辛醇不能在水 汞界面上铺展开 B 辛醇可以在水 汞界面上铺展开 C 辛醇可以溶在汞里面 D 辛醇浮在水面上 6806 当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后 所产生的结果是 A d da 0 正吸附 B d da 0 正吸附 D d da 0 负吸附 6808 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 溶液表面张力 与活度 a 的关系为 0 Aln 1 ba 其中 0为纯水表面张力 A b 为常数 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 与活度 a 的关系为 A Aa RT 1 ba B Aba RT 1 ba C Aba RT 1 ba D ba RT 1 ba 6811 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 72 0 5a 0 2a2 N m 1 若表面超额 0 则活度 A a 1 25 B a 0 25 C a 1 制成水溶液后 溶质的表面浓度为 cs 本 体浓度为 c 则 A cs c B cs s g B s l 固 空气 B 固 水 90 B 90 C 180 D 90 6961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以 衡量 当 时称为不润湿 6968 已知 1000 K 时 界面张力如下 Al2O3 s g 1 N m 1 Ag l g 0 92 N m 1 Ag l Al2O3 s 1 77 N m 1 则 1000 K 时 液态银滴在 Al2O3 s 表面上的接触角 是 A 33 2 B 46 5 C 101 2 D 146 8 6969 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 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 气 固界面转变为 液 固界面 过程中液体界面没有变化 该过程的浸湿功为 A Wi l s g s B Wi l s g s C Wi g s l s D Wi g s l s 6974 两液体 A 和 B 表面张力 A 2 B 密度 A 2 B 一毛细管插入 A 中液面上升 1 5 cm 若将该毛细管插入 B 中液面上升为 A 6 cm B 3 cm C 1 5 cm D 0 75 cm 697525 时 水的表面张力为 0 071 97 N m 1 将一玻璃管插入水中 水面上升 5 cm 此毛细管半径为 6976 两液体 A 和 B 表面张力 A 3 B 密度 A 3 B 一毛细管插入 A 中液面上升 2 0 cm 若将其插入 B 中液面 上升的高度为 A 2 0 cm B 4 0 cm C 6 0 cm D 8 0 cm 7002 在某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后 则该液体的表面张力将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增加还是降低 不能确定 7005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物质的就是指当其加入于液体中后 A 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B 能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C 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D 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7006 水 油 乳化剂的 HLB 值的范围是 A 2 6 B 8 12 C 14 18 D 20 24 7007 苯不溶于水而能较好地溶于肥皂水是由于肥皂的 作用 7010 植物的叶子一般是憎水性的 所以在配制农药时常常要加 以增加药液对植物表面的润湿程度 使药液能在植物叶子上铺展 70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 7012 对临界胶束浓度 C M C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个浓度范围 B 在 C M 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变化显著 C 在 C M C 前后渗透压 电导等变化显著 D C M C 是一个特定的浓度 7013 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作用 对增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溶作用可以使被溶物的化学势大大降低 B 增溶作用是一个可逆的平衡过程 C 增溶作用也就是溶解作用 D 增溶作用与乳化作用不同 7018 水与油相互不溶 为何加入洗衣粉即生成乳状液 这种乳状液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7028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满足的条件下 下列哪点是不恰当的 A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 B 吸附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 C 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D 吸附热不随吸附量改变 70305 g 硅胶表面为 N2分子单分子层覆盖时需 N2645 cm3 标态 已知 N2分子的截面积 Ac 16 2 10 20 m2 硅 胶的比表面积为多少 单位 m2 g 1 A 280 B 562 C 810 D 2810 7053 298 K 时 蒸气苯在石墨上的吸附 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在 40 Pa 时 覆 盖度 0 05 当 1 2 时 苯气体的平衡压力为 A 400 Pa B 760 Pa C 1 000 Pa D 200 Pa 7057 除了被吸附气体的气压须适当之外 下列因素中哪个对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多层 吸附起主要影响 A 气体须是理想气体 B 固体表面要完全均匀 C 气体温度须接近正常沸点 D 固体应是多孔的 7058 用 BET 流动法测定硅胶小球的比表面时 要求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最好 A 只有化学吸附 B 只有物理吸附 C 既有物理吸附 又有化学吸附 D 没有任何吸附 7059 氧气在某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温度在 400 K 时进行得较慢 但在 350 K 时进行得更 慢 这个过程主要是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350 K 时是物理吸附 400 K 时是化学吸附 D 400 K 时是物理吸附 350 K 时是化学吸附 7060 兰缪尔吸附等温式 A 只适用于化学吸附 B 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C 对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均适用 D 对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吸附均适用 7062 兰缪尔吸附等温式所基于的一个假定是 A 吸附热是个常数 B 平整的固体表面 C 理想的气体行为 D 吸附和脱附的活化能均为零 7064 兰缪尔吸附等温式 bp 1 bp 中 常数 b 的物理意义是 A 吸附作用平衡常数的倒数 B 吸附作用的平衡常数 C 吸附过程的速率常数 D 脱附过程的速率常数 7066 BET 吸附等温式中 Vm为 A 饱和吸附量 B 平衡吸附量 C 铺满第一层的吸附量 D 常数 无物理意义 7070 多孔硅胶的强烈吸水性能说明硅胶吸附水后 表面自由能将 A 变高 B 变低 C 不变 D 不能比较 7072 BET 公式的最主要用途之一在于 A 获得高压下的吸附机理 B 获得吸附等量线 C 获得吸附等压线 D 测定固体的比表面 7073 描述固体对气体吸附的 BET 公式是在 Langmuir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得的 它与 Langmuir 理论的最主要区别是认为 A 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B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C 吸附作用是动态平衡 D 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7074 若在固体表面上发生某气体的单分子层吸附 则随着气体压力的不断增大 吸附的量是 A 成比例的增加 B 成倍的增加 C 恒定不变 D 逐渐趋向饱和 7076 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 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吸附力来源于范德华力 其吸附一般不具有选择性 B 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 吸附热较小 D 吸附速度较小 7077 讨论固体对气体的等温吸附的 Langmuir 理论 其最主要的基本假设为 A 气体是处在低压下 B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D 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7080 氧气在某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温度 400 K 时进行得较慢 但在 350 K 时进行得更 慢 这个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还是物理吸附 7082 一般说来 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 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 温度增高而 7107 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 A 均相催化 B 多相催化 C 酸碱催化 D 酶催化 7113 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的吸附过程 体系的焓如何变化 A H 0 B H 0 C H 0 D H 0 7114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等温吸附过程 熵如何变化 A S 0 B S 0 C S 0 D S 0 7115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过程 Gibbs 函数如何变化 A G 0 B G 0 C G 0 D G 0 7116 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 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 596 64 kJ mol 1 而气态氧原子的吸附热为 543 92 kJ mol 1 氧的解离能为 491 53 kJ mol 1 则氧在 W 表面上吸附性质为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 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 C 原子吸附 生成共价键 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 7141 当某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量较小 则该气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反应速率 dp dt 可表示为 A k p B k p2 C k D k p 7142 设 为表面覆盖度 根据 Langmuir 理论 其吸附速率为 A a B a p C a 1 p D a 1 7152 在催化剂 M0表面上吸附 NH3分子进行分解反应 对产物不吸附 并且表面反 应为速控步 当 NH3压力很大时 该反应的半衰期公式为 A t ln2 k B t 1 kp0 1 2 1 2 C t k p0 1 2 D t p0 2k 1 2 1 2 p0 为 NH3的初始压力 7154 在气 固相催化反应中常用载体 载体所起的主要作用 下列哪一条是不存在的 A 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B 增大催化剂的活性表面以节约用量 C 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D 防止催化剂中毒 7167 氨在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压力灭菌器培训课件
- 压力气体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环保行业绿色产品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行业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化妆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环保行业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儿童乐园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新增临时排水管方案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第七章-辐射防护分析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综合教程reading more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件
- 眼科学教学课件:眼睑病
- ZXONE8700技术规范书
- 微观经济学生产与成本理论
- 环境监测第2章(2)——水和废水监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