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_第1页
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_第2页
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_第3页
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_第4页
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1 页 共 40 页 前言 国学范畴 让我们先明白什么是 国学 国学 顾名思义 中国之学 中华之学 秦砖汉瓦 非秦 有 英语 China 为证 即汉 Han Studies 自汉代以降 国力鼎盛 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 汉学 考 据学虽然证实 汉学 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 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 而汉代人研 究经学着重于名物 于训诂 后世因称研究经 史 名物 训诂 考据之学为汉学 但海外所指汉 学 或者又可理解为大汉民族之学 即对中国的研究 尤特指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化 文学 历史和 风俗习惯的研究 囊括中华六艺五术 六艺指 礼 乐 射 御 书 数等六艺 五术指山 医 卜 命 相等五术 更有宽泛的解释 把百家之术 如儒 释 道 兵 法 墨等百家之说收于国 学囊中 如此 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都能称为 国学 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 基本全是 诞生于中华本土 所以 国学又称为 中国学 汉学 近来有闻者 2008 年 10 月 15 日 中国 人民大学国学院表示将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 请问是将国学中哪一门哪一科目设 立 博士 学位 还是该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都设立 博士 学位 如果厚此薄彼 是否其他科目不该 列入 国学 之列耶 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 是指国家学府 如古代的太学 国子监 单纯的说国学 乃独指中华学 问一说 自西学东渐 文化分流转型以来 为区别于西学 我国学界把中国的 六艺五术 统统称 之为 国学 西学繁衍于东土 东学式微 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 一些国学大师们 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 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 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 千年菁华文化 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 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 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 国学与西学 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 国学则兴起于20 世纪初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始盛 在中国大陆 国 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 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 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 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 枝盛叶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国学 复 起至今 至于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 有人说 国学学位 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 其实 国学包括哪些领 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 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 走到今日实 属不易 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 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 在中国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 内涵 国学不是哲学 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 国学无法从中国传 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 希望设立学位如果要找基本依据 那么必须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 包 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化知识复兴起来 现代化 起来 本文为南柯舟所作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南柯舟 以上文章摘录自 南柯舟 国学热中谈 国学 有鉴于此 2008 年 3 月 国宝级学术泰斗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 医院接受采访 高瞻远瞩的提出 大国学 的概念 他说 国学应该是 大国学 的范围 不是狭义的国学 国内各地 域文化和 56 个民族的文化 就都包括在 国学 的范围之内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 现形式 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是一种大一统式的 文化调和 因此我想 五 术六艺百家之学 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 都可称为国学 即中华民国之学 皆可称为国学 在 国际上 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 Sinology 或称中国学 China Studies 针对在当前国际社会 上 西方学者把藏学 满学等排除在汉学 Sinology 之外 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2 页 共 40 页 的历史时代之际 把国学称谓 华学 China Studies 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 黄帝 蚩尤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 均为中国之 国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 南柯舟 科学发展观 下国学 热 中的 九 个深思 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的言论和舆论 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 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 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 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 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 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 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以上文章摘录 自 南柯舟 科学发展观下国学 热 中的 九 个深思 国学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 而鼎盛于二十年代 八十年代又有 寻根 热 九十年代 国学 热 再次欣起遂至今 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 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 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 一说 产生于西学东渐 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 严格意义上 到目 前为止 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 邓实在 1906 年撰文说 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 其学 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讲习记 国粹学报 第 19 期 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 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 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 戏剧 书画 星相 数术等等 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 但也可以说是 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 应分为哲学 史学 宗教学 文学 礼俗学 考据学 伦理学 版本学等 其 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以思想分 应分为先秦诸子 儒道释三家等 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 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 以 四库全书 分 应分为经 史 子 集四部 但以经 子部为重 尤倾 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编撰于乾隆年间 由当时的纪晓岚 王念孙 戴震等等 一流学者完成 四库 指经 史 子 集四部 全书 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 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化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 它是我们新一代 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诵读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之 爱国主义篇 一 哀哀郢郢 屈原 简介简介 楚辞楚辞 九章之一 作者屈原 所谓 哀郢哀郢 即哀悼楚国都被秦国攻陷 楚怀王受辱于秦 百姓 流离失所之事 原作情感表达十分沉重 家国之恨 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织在一起 充分体现了屈原 的爱国情怀 原文原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 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 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 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 甲之朝吾以行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3 页 共 40 页 发郢都而去闾兮 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 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 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 眇不知其所跖 顺风波以从流兮 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 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 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 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 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 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 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 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 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 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 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 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 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 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 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 氵勺 约兮 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 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 了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 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 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 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 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译文译文 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 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 人民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啊 正当仲春二月迁 往东方 离别家乡到远处去啊 沿着长江 夏水到处流亡 走出都门我悲痛难舍啊 我们开始上道在甲日的 早上 从郢都出发离开旧居啊 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 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 可怜我再也不 能见到君王 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 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 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浮行 啊 回头看郢都东门而不能见其模样 心绪缠绵牵挂不舍而又无限忧伤啊 渺渺茫茫不知落脚在何方 顺着风波随着江流漂泊吧 于是乎飘流失所客居他乡 船儿行驶在泛滥的水波之上啊 就象鸟儿飞翔却 不知停泊在哪个地方 心中郁结苦闷而无法解脱啊 愁肠百结心情难以舒畅 将行船向下顺流而去啊 过了洞庭湖又进入长江 离开自古以来的住所啊 如今漂泊来到东方 我的灵魂时时都想着归去啊 哪会片刻忘记返回故乡 背向夏水边而思念郢都啊 故都日渐遥远真 叫人悲伤 登上大堤而举目远望啊 姑且以此来舒展一下我忧愁的衷肠 江汉平原人民还过着平安欢乐 的日子啊 江汉盆地还保持着传统的楚国风尚 面对着波涛浩渺不知道去向哪里啊 大水茫茫也不知道南渡到何方 连大厦变成了丘墟都不知道啊 又怎么知道郢都的两个东门是否荒凉 心中久久不悦啊 忧愁还添惆怅 郢都的路途是那样遥远啊 长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4 页 共 40 页 江和夏水有舟难航 突然遭放逐不被信任啊 不能回郢都至今已有九年时光 悲惨忧郁心情不得舒畅啊 困苦失意满怀悲伤 有人顺承楚王的欢心表面上美好啊 实际上内心虚弱很不可靠 有人忠心耿耿愿意进身为国效力啊 却遭到嫉妒者的百般阻挠 唐尧 虞舜具有高尚的品德啊 高远无比可达九天云霄 那些谗人们却要心 怀妒嫉啊 在他们头上加以 不慈 的名号 楚王讨厌那深忧远虑的美德啊 却喜欢听那些人口头上的 慷慨辞藻 小人奔走钻营而日益显进啊 贤臣反被疏远置于脑后 尾声尾声 放眼四下观望啊 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 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啊 狐狸死时头一定向着 狐穴所在的方向 确实不是我的罪过却遭放逐啊 何日何夜我会将故国遗忘 赏析赏析 哀郢 结构上最为独特者 是用了倒叙法 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 随流亡百 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 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 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 画面 一幕幕夺人心魄 摧人肝肺的情景 得到突出的表现 史记 屈原列传 载 楚顷襄王立 令尹子兰谗害屈原 屈原被放江南之野 郢都附近长江以南 之地 楚世家 又载顷襄王元年 秦大破楚军 斩首五万 取析十五城而去 秦军沿汉水而下 则郢都震动 屈原的被放 也就在此时 此诗不计乱辞 可分为五层 每层三节 前三层为回忆 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 第五层为对造成 国家 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 乱辞在情志 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 为第六层 诗的开头诗人仰天而问 可谓石破天惊 此下即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 仲春 点出正当春荒时 节 东迁 说明流徙方向 江夏 指明地域所在 人流 汉水 兼道而涌 涛声哭声 上干云霄 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 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 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 他要多 看一眼郢都 他伤心再没有机会见到国君了 甲之鼌 朝 是诗人起行的具体日期和时辰 九年来从 未忘记过这一天 故特意标出 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放时情景 第二层为 望长楸而太息兮 以下三节 写船开后仍一直心系故都 不知所从 长楸 意味着郢 为故都 想起郢都这个楚人几百年的都城将毁于一旦 忍不住老泪横流 李贺说 焉洋洋而为客 一 语倍觉黯然 因为它比一般的 断肠人在天涯 更多一层思君 爱国 忧民的哀痛 诗中从 西浮 以下写进入洞庭湖后情形 故说 顺风波 而非顺江流 说 阳侯之氾滥 说 翱翔 等等 将运舟而下浮兮 以下三节为第三层 写继续东行时心情 运舟 指驾船 调转船头 上洞 庭 言由洞庭湖北行 下江 言顺流而下 去之愈远 而思之愈切 诗人之去 可谓一桨九回头 读 之真堪摧人泪下 当陵阳之焉至兮 以下三节为第四层 写诗人作此诗当时的思想情绪 在这一层中才指出以上三 层所写 皆是回忆 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 魂牵梦萦 从未忘却 当陵阳之焉至兮 二句为 转折部分 承上而启下 此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 宜春以南 汉书 地理志 说 庐江出陵 阳东南 即此 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 大约诗人以为待事态平息 可以由陆路直达湖湘一 带 俱为楚人所谓 江南之野 故暂居于此 第五层即 外承欢之汋约兮 以下三节 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 进而揭出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 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于逢迎奉承 不仅因为他们无能 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 只知为了一己的利 益而诬陷正直之士 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实在难以倚靠 但关键还在于当政者喜好怎么样的人 憎愠 惀之脩美兮 好夫人之忼慨 便是屈原对顷襄王的评价 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 作品表现 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 诗的前三层为回忆 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 第四 五层是直接抒情 乱辞总承此两部分 写 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 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 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语重意深 极为感人 全诗章法谨严 浑然一体 本诗在结构上表现了很大的独创性 一 开头并未交待是回忆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留下深刻 的印象 二 四句为一节 三节为一层意思 很整齐 语言上的特点是骈句多 如 去故乡而就远 遵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5 页 共 40 页 江夏以流亡 过夏首而西浮 顾龙门而不见 背夏浦而西思 哀故都之日远 等 既富有对偶 美 也有助于加强感情力度 在风格上 徐焕龙 楚辞洗髓 谓之 于 九章 中最为凄惋 读之实一 字一泪也 诚然 二 正气歌 文天祥 予囚北庭 1 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 深可四寻 2 单扉低小 3 白间短窄 4 污下而幽暗 5 当此夏日 诸气萃然 6 雨潦四集 7 浮动床几 时则为水气 涂泥半朝 8 蒸沤历澜 9 时则为 土气 乍晴暴热 10 风道四塞 11 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 12 助长炎虐 13 时则为火气 仓腐 寄顿 14 陈陈逼人 15 时则为米气 骈肩杂逐 16 腥臊污垢 17 时则为人气 或圊 溷 18 或毁尸 19 或腐鼠 恶气杂出 时则为秽气 20 叠是数气 21 当侵渗 22 鲜不为厉 23 而予 以孱弱 24 俯仰其闻 25 于兹二年矣 26 无恙 27 是殆有养致然 28 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 29 孟子日 3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1 彼气有七 吾气有一 以一敌七 吾何患焉 32 况浩然者 乃天地之正气也 作 正气歌 一首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33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 日星 34 于人日 浩然 沛乎塞苍冥 35 皇路当清夷 36 含和吐明庭 37 时穷节乃见 38 一一垂丹青 39 在齐太史简 40 在晋董狐笔 41 在秦张良椎 42 在汉苏武节 43 为严 将军头 44 为嵇侍中血 45 为张睢阳齿 46 为颜常山舌 47 或为辽东帽 48 清操厉冰雪 49 或为出师表 50 鬼神泣壮烈 51 或为渡江楫 52 慷慨吞胡羯 53 或为击贼笏 54 逆竖头破裂 55 是气所磅礴 56 凛烈万古存 57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58 地维赖以立 天柱赖以尊 59 三纲实 60 道义为之根 61 嗟予遘阳九 62 隶也实不力 63 楚囚缨其冠 64 传车送穷北 65 鼎镬甘如饴 66 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 67 春院院天黑 68 牛骥同一皂 鸡栖凤凰食 69 一朝蒙 雾露 70 分作沟中瘠 71 如此再寒暑 72 百渗自辟易 73 哀哉沮洳场 74 为我安乐国 岂有 他缪巧 阴阳不能贼 75 顾此耿耿在 76 仰视浮云白 77 悠悠我心悲 苍天曷有极 78 哲人日以 远 79 典型在夙昔 80 风檐展书读 81 古道照颜色 82 注释 1 予 我 北庭 指元朝首都燕京 今北京 2 寻 古时八尺为一寻 3 单扉 单 扇门 4 白间 窗户 5 污下 低下 6 萃 cuT 翠 然 聚集的样子 7 雨潦 下雨形成的 地上积水 8 涂泥半朝 朝当作潮 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湿的 9 蒸沤历澜 热气 蒸 积水沤 到处都杂乱不堪 澜 澜漫 杂乱 10 乍晴 刚晴 初晴 1 风道四塞 四面的 风道都堵塞了 12 薪爨 烧柴做饭 13 炎虐 炎热的暴虐 14 仓腐寄顿 仓库里贮存的米 谷腐烂了 15 陈陈逼人 陈旧的粮食年年相加 霉烂的气味使人难以忍受 陈陈 陈陈相因 史 记 平准书 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 16 骈肩杂邂 肩挨肩 拥挤杂乱的样子 17 腥臊 鱼肉发臭的气味 此指囚徒 身上发出的酸臭气味 18 圃溷 厕所 19 毁尸 毁坏的尸体 20 秽 肮脏 21 叠是数气 这些气加在一起 22 侵诊 恶气侵人 23 鲜不为厉 很少有 不生病的 厉 病 24 孱弱 虚弱 25 俯仰其间 生活在那里 26 于兹 至今 27 无恙 没有生病 28 是殆有养致然 这大概是因为会保养元气才达到这样的吧 殆 大概 有养 保有正 气 语本 孟子 公孙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致然 使然 造成这样子 29 然尔亦安知所 养何哉 然而又怎么知道所保养的内容是什么呢 孟子 名轲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有 孟子 一书传 世 31 浩然之气 纯正博大而又刚强之气 见 孟子 公孙丑 32 吾何患焉 我还怕什么呢 我国占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浩然正气对于人身有无所不能的巨大力量 33 天地有正气 二句 天地之间充满正气 它赋予各种事物以不同形态 这类观点明显地有唯心色彩 但作者主要用以强调人 的节操 杂然 纷繁 多样 34 下则为河岳 二句 是说地上的山岳河流 天上的日月星辰 都 是由正气形成的 35 于人日 浩然 二句 赋予人的正气叫浩然之气 它充满天地之间 沛乎 旺 盛的样子 苍冥 天地之间 36 皇路当清夷 当国家太平的时候 皇路 国运 国家的局势 清夷 清平 太平 37 含和叶明庭 正气和谐地表露在政事修明的朝廷里 吐 表露 38 时穷节了 见 国家危难之际 气节便表现了出来 见 同现 表现 显露 39 垂丹青 见于画册 传之后世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6 页 共 40 页 垂 留存 流传 丹青 图画 古代帝王常把有功之臣的肖像和事迹叫画工画出来 40 在齐太史简 太史 史官 简 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片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载 春秋时 齐国大夫崔杼把国君杀 了 齐国的太史在史册 E 写道 崔杼其君 崔杼怒 把太史杀了 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写 都被杀 第三个弟弟仍这样写 崔杼没有办法 只好让他写在上 41 在晋董狐笔 左传 宣公二年 载 春秋时 晋灵公被赵穿杀死 晋大夫赵盾没有处置赵穿 太史董狐在史册上写道 赵盾弑其君 孔 予称赞这样写是 良史 笔法 42 张良椎 巾记 留侯传 载 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 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 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 找到一个大力士 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 在博浪沙 今河 南新乡县南 伏击出巡的秦始皇 未击中 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封留侯 43 苏武节 汉 书 李广苏建传 载 汉武帝时 苏武出使匈奴 匈奴人要他投降 他坚决拒绝 被流放到北海 今苏 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边牧羊 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 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 牧羊十九 年 始终贤贞不屈 后来终于回到汉朝 44 严将军 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 载 严颜在刘璋手 下做将军 镇守巴郡 被张飞捉住 要他投降 他回答说 我州但有断头将军 无降将军 张飞 见其威武不屈 把他释放了 45 嵇侍中 嵇绍 嵇康之子 晋惠帝时做侍中 官名 晋书 嵇绍 传 载 晋惠帝永兴元年 304 年 皇室内乱 惠帝的侍卫都被打垮了 嵇绍用自己的身体遮住惠帝 被杀死 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 战争结束后 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 惠帝说 此嵇侍中血 勿去 46 张睢阳 即唐朝的张巡 旧唐书 张巡传 载 安禄山叛乱 张巡固守睢阳 今河南 商丘 每次上阵督战 大声呼喊 牙齿都咬碎了 城破被俘 拒不投降 敌将问他 闻君每战 皆目裂 嚼齿皆碎 何至此耶 张巡回答说 吾欲气吞逆贼 但力不遂耳 敌将 视其齿 存者 不过三数 47 颜常山 即唐朝的颜杲卿 任常山太守 新唐书 颜杲卿传 载 安禄山叛乱 时 他起兵讨伐 后城破被俘 当面大骂安禄山 被钩断舌头 仍不屈 被杀死 48 辽东帽 东汉 末年的管宁有高节 是在野的名士 避乱居辽东 今辽宁省东南部 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 他常戴一顶黑 色帽子 安贫讲学 名闻于世 49 清操厉冰雪 是说管宁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 凛如冰雪 厉 严 肃 严厉 50 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 上表给蜀后主刘禅 表明自己为统一事业奋斗到底的 决心 表文中有 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 的名言 51 鬼神泣壮烈 鬼神也被诸葛亮的壮烈精神感动 得流泪 52 渡江楫 集 东晋爱国志士祖逖率兵北伐 渡长江时 敲着船桨发誓北定中原 后来终 于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楫 船桨 53 胡羯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过去史书上曾称匈奴 鲜 卑 羯 氐 羌为五胡 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壮气概 54 击贼笏 唐德宗时 朱蟊谋反 召段秀实 议事 段不肯同流合污 以笏猛击朱眦的头 大骂 狂贼 吾恨不斩汝万段 岂从汝反耶 笏 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持的手板 55 逆竖 叛乱的贼子 指朱眦 56 是气 这种 浩然之气 磅礴 充塞 57 凛烈 庄严 令人敬畏的样子 58 当其贯日月 二句 当正气激昂起来直冲 日月的时候 个人的生死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59 地维赖以立 二句 是说地和天都依靠正气支 撑着 地维 古代人认为地是方的 四角有四根支柱撑着 天柱 古代传说 昆仑山有铜柱 高入云天 称为天柱 又说天有人山为柱 60 三纲实系命 是说三纲实际系命于正气 即靠正气支撑着 61 道义为之根 道义以正气为根本 62 嗟予遘阳儿 可叹我遇上了恶运 嗟 婿阶 感叹词 遘 遭逢 遇到 阳九 即百六阳九 古人用以指灾难年头 此指国势的危亡 63 隶也实无力 是说我 实在无力改变这种危亡的国势 隶 地位低的官吏 此为作者谦称 64 楚囚缨其冠 左传 成 功九年 载 春秋时 楚子重攻陈以救赵 楚国被俘的人戴着一种楚国帽子 表示不忘祖国 被拘囚着 晋侯问是什么人 旁边人回答说是 楚囚 这里作者是说 自己被拘囚着 把从江南戴来的帽子的带 系紧 表示虽为囚徒仍不忘宋朝 65 传车 官办交通站的车辆 穷北 极远的北方 66 鼎镬甘 如饴 身受鼎镬那样的酷刑 也感到象吃糖一样甜 表示不怕牺牲 鼎镬 大锅 古代一种酷刑 把人 放在鼎镬里活活煮死 67 阴房阒鬼火 囚室阴暗寂静 只有鬼火出没 杜甫 玉华宫 诗 阴房鬼火青 阴房 见不到阳光的居处 此指囚房 阒 幽暗 寂静 68 春院闷天黑 虽在春 天里 院门关得紧紧的 照样是一片漆黑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 诗 天黑闷春院 闭 关闭 69 牛骥同一皂二句 牛和骏马同槽 鸡和风凰共处 比喻贤愚不分 杰出的人和平庸的人都关在一 起 骥 良马 皂 马槽 鸡栖 鸡窝 70 一朝蒙雾露 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 蒙 受 71 分作 沟中瘠 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 分 料 估量 沟中瘠 弃于沟中的枯骨 说苑 死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7 页 共 40 页 则不免为沟中之瘠 72 如此再寒暑 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 73 百渗自辟易 各种病害都 自行退避了 这是说没有生病 74 沮洳场 低下阴湿的地方 75 岂有他缪巧 二句 哪有什 么妙法奇术 使得寒暑都不能伤害自己 缪巧 智谋 机巧 贼 害 76 顾此耿耿在 只因心中充 满正气 顾 但 表示意思有转折的连接词 此 指正气 耿耿 光明貌 77 仰视浮云白 对富贵 不屑一顾 视若浮云 论语 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78 悠悠我心悲 二 句 我心中亡国之痛的忧思 象苍天一样 哪有尽头 曷 何 哪 极 尽头 79 哲人日以远 古 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 哲人 贤明杰出的人物 指上面列举的古人 80 典型 榜样 模范 夙 昔 从前 过去 81 风檐展书读 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 82 古道照颜色 古代传统的 美德 闪耀在面前 说明 这首诗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1281 年 夏 作者被押赴燕京囚禁的第二年 诗的序言部 分是说 囚室狭小 阴暗 潮湿 各种恶气并生 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活了二年 竟没有生病 靠的是 自己修养而得的浩然正气 诗的前一段 开头至 道义为之根 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支持他坚持斗争的浩 然正气 开头十旬 说明山河日月等都是正气赋予的形体 对于人来讲 有了正气 在太平情况下 能 发挥才能 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力 在国家危难之际 能表现出坚贞不渝的节操 接着十六句 列举了 历史上的十二名杰出人物 描述了他们的凛然正气和壮烈斗争 然后用八句 总论正气是天地 人伦 道义赖以存在的支柱 正气得到发扬 生死就会置之度外 诗的后一段叙述自己的牢狱生活 由于有正 气支撑着 就有力量承受一切的肉体痛苦 抵抗住各种疾病的侵袭 经得住百般折磨和考验 最后指出 历史上的英雄圣贤是他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传统美德一直鼓舞着他 全篇感情炽烈 慷慨悲 壮 大义凛然 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尽管作者对 正气 的阐述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 所坚持 的伦理观念是属于封建主义思想范畴的 所举历史人物也并非全都值得称道 但全篇所表现出的强烈爱 国主义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三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 一则日老大帝国 再则日老大帝国 是语也 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任公日 恶 1 是何言 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2 欲言国之老 少 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 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 故生留恋心 惟思将来也 故 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 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 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 事事 皆其所已经者 故惟知照例 惟思将来也 事事皆其所未经者 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 少年人 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 故灰心 惟行乐也 故盛气 惟灰心也 故怯襦 惟盛气也 故豪壮 惟怯懦也 故苟且 3 惟豪壮也 故冒险 惟苟且也 故能灭世界 惟冒险也 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 少 年入常喜事 惟厌世也 故常觉一切无可为者 惟好事也 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 少年人如朝阳 老年人如瘠牛 少年人如乳虎 4 老年人如僧 少年人如侠 老年人如字典 少年人 如戏文 老年人如鸦片烟 少年人如泼兰地酒 5 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 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 6 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 老年入如秋后之柳 少年人如春前之草 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 7 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任公日 人固 有之 国亦宜然 8 任公日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 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9 制出将来之少年 中国者 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 此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 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 为缘 如僦屋者然 lo 彼明日将迁居他方 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 将迂居者 不爱护其窗栊 11 不 洁治其庭庑 12 俗人恒情 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 前程浩浩 后顾茫茫 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隶 则 烹脔箜鞭之惨酷 13 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 14 则指挥顾盼之尊荣 惟我少年享 之 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 彼而漠然置之 犹可言也 我而漠然置之 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 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 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 则吾中国为 过去之国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15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 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8 页 共 40 页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 16 一泻汪洋 潜龙 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17 奇花初胎 谲蟊皇皇 18 干将发 硎 有作其芒 19 天戴其苍 地覆其黄 20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21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壮哉我少年中国 与国无疆 注释 1 恶 wu 乌 叹词 有 不 的意思 2 少年中国 指祖国美好的未来 这句表 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强盛满怀信心的感情 3 苟且 只顾眼前 得过且过 4 乳虎 幼小的老虎 5 泼兰地 即白兰地 一种醇烈的酒 6 金字塔 古埃及等地帝王的陵墓 为三面或多面的角锥体 远看象汉字的 金 字 7 死海 西南亚著名的大咸水湖 位于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 湖面低于地中 海海面三百九十二米 是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湖水含盐度高达百分之二十四左右 水生植物及鱼类均不 能生存 故名死海 潴 zhoi 水积聚 8 人固有之 二句 是说人固然有老年人和少年人之分 国家也是有强弱之别 9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 二句 造成今日衰老的中国是老朽者的罪过 10 僦 jiu 租赁 11 窗栊 16ng 龙 窗户 12 不洁治其庭庑 不打扫屋 院子 走廊使其清 洁 13 切成小片的肉 此处作动词 即宰割的意思 箜 huT 垂 鞭打 14 宇内 世界 15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其灭亡很快就会来到 澌 sT 斯 尽 翘足而待 一抬脚即可来到 说明时 间的短暂 16 河出伏流 山 伏流地中万三千里 伏流 语出 水经注 河水 河出昆在 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的裂缝中流动的水 17 吸张 收缩扩大 18 蟊蟊 yu 育 皇皇 万物逢春生 机勃勃的样子 19 干将发硎 二句 意思是宝剑刚磨出来 锋刃大放光芒 干将 原来是一位铸 剑的人的名字 后成为古剑的名字 矾 xing 刑 磨刀石 20 天戴其苍 二句 意思是头顶着青 色的长天 脚踏着黄色的大地 戴 顶着 履 踏着 21 纵有千古 二句 意思是说中国有着悠 久的历史 广阔的疆域 八荒 东 南 西 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西北八方荒远的地方 是说疆土 辽阔 说明 此文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选自 饮冰室合集 有删节 当时 由于帝国主义 列强的疯狂掠夺和野蛮侵略及清王朝的投降卖国 中国人民面临亡国的危局 出现了由康有为做主帅 梁启超为其重要助手的百日维新运动 戊戌政变失败后 梁启超流亡日本 远游美澳 撰写大量文章 成为舆论界的 骄子 少年中国说 就是他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 文章以充畅的气势 讴歌 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 并鼓励 他们奋然而起 努力从事于改造旧中国的战斗 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全文一泻千里 酣畅淋漓 感情充沛 富有鼓动性 语言通俗畅达 无所顾忌 表现技巧上 熟 练地运用了重叠 排比 递进的旬式和一系列比喻 使文章论说有力 观点明白 这是一篇体现梁启超 新文体的典型作品 四 苏武传 选自 汉书 武字子卿 1 少以父任 2 兄弟并为郎 3 稍迁至移中厩监 4 时汉连伐胡 5 数通使相窥 观 6 匈奴留汉使郭吉 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7 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 以相当 8 天汉元年 9 且靛侯单于初立 10 恐汉袭之 乃日 汉天子 我丈人行也 11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 其义 12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13 因厚赂单于 14 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 张胜及假吏常惠等 15 募士 斥候百余入俱 16 既至匈奴 置币遗单于 17 单于益骄 非汉所望 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 18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19 缑王者 昆邪王姊子也 20 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21 及卫律所将降者 22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23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 素与副张胜相知 2 4 私候胜 25 日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常能为 汉伏弩射杀之 26 吾母与弟在汉 幸蒙其赏赐 27 张胜许之 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 单于出猎 独阏氏 子弟在 282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29 其一人夜亡告之 802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 皆死 虞常生得 31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32 张胜闻之 恐前语发 以状语武 33 武曰 事 如此 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 34 重负国 欲自杀 胜 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35 单于怒 召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9 页 共 40 页 诸贵人议 36 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日 37 即谋单干 何以复加 38 宜皆降之 39 单于 使卫律召武受辞 40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 41 虽生 42 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 惊 自抱持武 驰召医 凿地为坎 43 置媪火 44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其血 45 武气绝 半日复 息 46 惠等哭 舆归营 47 单于壮其节 48 朝夕遣人候问武 而收系张胜 49 武益愈 50 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 51 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 52 律日 汉使张胜 谋杀单于近臣 53 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54 举剑欲击之 胜请降 律谓武日 副有罪 当相坐 55 武日 本无谋 又非亲属 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 56 武不动 律日 苏君 律前负汉归 匈奴 幸蒙大恩 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 马畜弥山 57 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 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 草野 58 谁复 知之 武不应 律日 君因我降 59 与君为兄弟 今不听吾计 后虽欲复见我 尚可得乎 武骂律日 汝为人臣子 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 60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 61 且单于信汝 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 62 反欲斗两主 63 观祸败 64 若知我不降明 65 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 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 66 白单于 67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 幽武 68 置大窖中 69 绝不饮食 70 天雨雪 71 武卧啮雪 72 与旃毛并咽之 73 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74 使牧羝 75 羝乳 76 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77 武既至海上 廪食不至 78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 79 杖汉节牧羊 80 卧起操持 节旄尽 落 81 积五六年 单于弟於靳王弋射海上 82 武能网纺缴 83 檠弓弩 84 於轩王爱之 给其衣 食 三岁余 王病 赐武马畜 服匿 穹庐 85 王死后 人众徙去 86 其冬 丁令盗武牛羊 87 武复穷厄 88 初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89 武使匈奴 明年 陵降 不敢求武 90 久之 单于 使陵至海上 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91 故使陵来说 足下虚心欲相待 92 终不得归汉 空自苦亡人之地 93 信义安所见乎 94 前长君为奉车 95 从至雍械阳宫 96 扶辇下除 97 触柱折辕 劾大不敬 98 伏剑自刎 99 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100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101 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宦骑亡 诏使孺卿逐捕 不得 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 太夫人已不幸 102 陵送葬至阳 103 子卿妇年少 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 104 两女一男 今复十余年 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 105 何久自苦如此 陵始降时 忽忽如狂 106 自痛负汉 加以老母系保宫 107 子卿不欲降 何以过陵 108 且陛下春秋高 109 法令亡常 110 大臣亡罪 夷灭者数十家 111 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 112 愿听陵计 勿复有云 113 武日 武父 子亡功德 皆为陛下所成就 114 位列将 爵通侯 兄弟亲近 115 常愿肝脑涂地 116 今得杀身 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117 诚甘乐之 臣事君 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 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陵与 武饮数 复日 子卿壹听陵言 118 武日 自分已死久矣 119 王必欲降武 120 请毕今 日之欢 效死于前 陵见其至诚 口胃然叹日 嗟乎 义士 陵与卫律之罪 上通于天 121 因泣下霈衿 122 与武 123 陵恶自赐武 124 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后陵复至北海上 语 武 区脱捕得云中生口 125 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 126 日上崩 127 武闻之 南向号哭 128 呕血 旦夕临数月 129 昭帝即位 130 数年 匈奴与汉和亲 131 汉求武等 匈奴诡 言武死 132 后汉使复至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 133 得夜见汉使 具自陈道 134 教使 者谓单于 言 天子射 135 得雁 足有系帛书 136 言武等在某泽中 137 使者大喜 如惠语以让单 于 138 单于视左右而惊 谢汉使 139 武等实在 140 单于召会武官属 前已降及物故 141 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留匈奴 几十九岁 142 始以强壮出 及还 须发尽白 作者介绍 班固 32 92 东汉杰出的史学家 文学家 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市东 北 人 他的父亲班彪是有名的史学家 曾作 史记后传 班彪死后 班固继续父业 经过二十多年 的努力 撰成 汉书 汉和帝时 窦宪出征匈奴 以班固为中护军 行中郎将事 后来窦宪失败 班 固被捕入狱 死在狱中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一百篇 分为十二帝纪 八表 十志 七十列传 记载上自汉高祖元年 前 206 年 下至王莽地皇四年 113 年 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史实 它不仅史料丰富可信 而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文章结构谨严 语言精炼 富有文采 注释 1 本篇节选 汉书 李广苏健传 苏武的传在苏健之后 所以开头省去了苏武的姓 2 少以父任 是说苏武年轻时就因父亲苏健有功而被任用 当时苏健封平陵侯 3 兄弟并为郎 是说苏武与兄苏嘉 弟苏贤都被任用为郎 郎 官名 皇帝近侍 4 稍迁至移中厩监 是说苏武由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10 页 共 40 页 郎官渐渐升到移中厩监 稍 渐渐 移 yj 移 中厩监 在汉宫移园中管理马厩的官 移 树名 即唐 棣 厩 马棚 5 连 屡次 胡 匈奴 6 数通使相窥观 是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观测 相 窥观 互相窥探虚实 7 留 有扣留的意思 十余辈 十几批 8 相当 相抵偿 9 天 汉元年 即汉武帝即位的第四十一年 公元前 100 年 10 单于 匈奴首领的称号 且辊 j 口 dT 居 低 侯 这个单于即位前的封号 11 丈人 长辈 行 辈 12 嘉其义 嘉奖他懂得道理 13 中郎将 官名 节 又称 旄节 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 以竹为节杆 上饰以旄 馨牛尾 谓之旄 节 14 赂 馈送 1 5 副 即副使 假吏 本非吏而临时充任为吏者 16 斥候 侦察兵 17 置 币 摆列礼物 遗 w 吉 i 位 赠送 18 方欲发使送武等 是说正要打发使臣护送苏武等回国 19 会 适逢 恰值 缑 g6u 沟 王 匈奴的一个亲王 长水 水名 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北 虞常 即投降匈奴的汉朝长水虞常 20 昆 h 已 n 浑 邪 y 吾爷 王 匈奴的一个亲王 在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 121 年 降汉 21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意思是说缑王 降汉 以后又跟随浞野侯出击匈奴 因兵败 成为匈奴的俘虏 浞 zhu6 浊 野侯 汉将赵破奴的封号 22 卫律所将降者 是说卫律所带领的那些 投降匈奴的人 卫律 其父是长水胡人 本人生长在汉 后因协律都尉李延年事受牵连 投降匈奴 受 单于的重用 23 阴相与谋 暗中在一起密谋策划 阏 yan 烟 氏 zhT 支 匈奴王后的称号 24 相知 有交往 25 私候 私自拜访 26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意思是说我 虞常 能为汉朝 效劳 暗中藏着弩弓把卫律射死 7 27 蒙 受到 其 指汉廷 28 独 只有 子弟 单于子弟 29 欲发 即将起事 30 其一人夜亡告之 是说在七十余人中有一人连夜逃走 向匈奴方面报告 3 1 生得 活捉 这里是说虞常被活捉 32 治其事 审理这个案件 治 审理 33 语 作动 词用 告诉 34 见犯乃死 意思是被侮辱之后才死 见 被 乃 才 35 引 拉 这里有 供 出黟的意思 36 诸贵人 指匈奴的许多贵族 37 左伊秧訾 zT 资 匈奴王的称号 38 加 加重 39 宜皆降之 是说宜令其全部归降 40 受辞 受审讯 41 屈节辱命 是说屈辱自己的 节操和国家的使命 42 虽 即使 43 凿地为坎 是说在地上掘一个坑 44 俎 yun 云 没有火 焰的微火 4 5 蹈其背以其血 意思是说轻叩其背使出血 不让血淤积体内为害 蹈 同 掐 轻 轻叩击 46 息 呼吸 47 舆 作动词用 当 抬 讲 4 8 单于壮其节 是说单于钦佩苏 武的节操 49 收系 拘禁 50 武益愈 是说苏武的伤势一天天好起来 益 作 渐 解 51 会论 共同定罪 52 已 完毕 o 53 近臣 亲 近的大臣 卫律自谓 54 募降者赦罪 招募投降的人 降后 赦 免他的罪 55 相坐 相连坐 治罪 古代法律是一人犯法 其亲 属 也要定罪 坐 犯罪 56 拟 作 刺杀人的 样子 57 弥山 充满山野 弥 满 58 空以 身膏草野 意思是尸体供给草野作了肥 料 膏 作动词用 有使 肥美 的意思 59 君因我降 是说你通过我 的关系而投降匈奴 o 60 畔 通叛 61 何以汝为见 是说见你作什么 L62 不平 心持正 是说你不但不居心平允 主持公正 fi63 斗两主 使两主 汉天子和单于 相争斗 o 64 观祸 败 是说从旁坐观 两国的灾祸和损失 坐 犹言 坐视 653 若知我不降明 是说你明明知道我是 不投降的 若 你 663 胁 胁迫 67 白 禀告 68 幽 幽禁 693 置 放 大窖 jiao q 收藏粮食 物品的地穴 703 绝不饮食 是说断绝了供给他的水和食物 饮 yj n 印 食 s 四 此处均用作及物动词 717 雨 y0 玉 作动词用 当 下 讲 723 啮 ni6 聂 咬 嚼 733 旃 zh n 沾 通毡 毛织物 74 北海 即当时匈奴的北境 在今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沏 7 53 羝 dT 低 公羊 76 乳 犹言 产力 此为难人之语 公羊是不可能生子的 773 IJ 隔开 783 廪食不至 是说无人供给粮食 廪 作动词用 当 供给 讲 791 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 是说苏 武掘取野鼠和草实两种东西来吃 去 同 奔 j 豇举 有 收藏 的意思 803 杖汉节 持着 代表汉朝的节 813 节旄 系在节上的牦牛尾 一 823 於 we 屋 靳 jian 尖 王 匈奴的亲王 即且靼 侯单于的弟弟 弋 y 亦 射 即射猎 833 武能网纺缴 意思是苏武能结鱼网 纺缴丝 据宋祁 王 念孙考证 网 前应有 结 字 缴 zhu6 啄 弋射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843 檠弓弩 是说苏武可 以矫正弓弩 檠 qing 晴 矫正弓弩的工具 853 服匿 ni 逆 盛酒酪的器皿 小口 大腹 方底 穹庐 圆型的毡帐 86 人众 指於轩王的部下 徙去 迁徙离 开 873 丁令 即丁灵 部落名 匈奴的别种 883 穷厄 穷困 893 李陵 字少卿 李广之孙 武帝时为骑都尉 统兵五千 与匈奴战 战败投降匈奴 侍中 宫廷里边掌管皇帝乘舆服物的官 90 不敢求武 是说李陵因投降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国学经典文篇资料汇编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 11 页 共 40 页 匈奴心中有愧 故不敢访问苏武 求 访问 913 索厚 指一向交往深厚 92 足下虚心欲相待 是说苏武平心静气想要等待归回祖国 9 3 空自苦亡人之地 是说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 亡 无 94 信义安所见乎 是说你对祖国所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