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一 基础训练一 基础训练 1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 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加少 增加 C 填然鼓之 代词 代 鼓 D 弃甲曳兵而走 拖着 2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数罟不入洿池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 请以战喻 B 寡人之于国也 C 王无罪岁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季节 B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种植 C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秩序 D 谷不可胜食 泛指粮食 5 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尽心焉耳矣 总算尽了心啦 B 请以战喻 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C 直不百步耳 只是没有 跑 百步罢了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斧头按时进入山林 二 课堂练习二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完成文后各题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 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 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 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 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6 选出与 谷不可胜食也 的 也 用法相同的 一项 A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C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D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7 下列句中 之 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寡人之民不加多 B 王道之始也 C 是寡人之过也 D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8 选出与 申之以孝悌之义 句式不同的一项 A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三 课外拓展三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 完成问题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有诸 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 曰 若是其大乎 曰 民犹以为小也 曰 寡人之囿方四十 里 民犹以为大 何也 曰 文王之囿方七 十里 刍荛者往焉 雉兔者往焉 与民同之 民 以为小 不亦宜乎 臣始至于境 问国之大禁 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之内 有囿方四十里 杀其 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 民以为大 不亦宜乎 9 解释加点的词 1 方 2 诸 3 犹 4 之 5 如 6 宜 10 1 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2 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1 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 说齐宣 王是 为阱于国中 2 12 翻译这篇文章 四 语言运用四 语言运用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 文艺报 上撰文指出 有人 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 中国 表示自己 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 说明中国人自豪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 译名却能够表达中 国人的情感 例如 英国 为什么不译作 阴国 美国 为什么不译作 霉国 德国 为什么不译作 歹国 这是因为中 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命 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 用 英雄 的 英 美丽 的 美 道德 的 德 法理 的 法 芬芳 的 芬 祥瑞 的 瑞 而外国 比如美国 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 只用音译 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2 请简要概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五 直击高考五 直击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题目 息庵翁传息庵翁传 彭 绩 息庵翁名志求 字文健 息庵 别号也 其 先江西清江县人 后以明洪武 中至苏州 遂家 焉 祖贻令先生以善书名 吴中 翁童子日 以磨墨侍祖书 学作点画 精劲 祖奇之 授以 法 为人廉直 非礼法 不行不语 亲友敬厚 焉 翁嗜书 人有好书 辄借 饰小斋独居 几 上一炉香 一瓶水 日莫钞书 然翁心雄 耻不 得及时有为 秋风起则惊 扑笔起立 徘徊焉 复钞书 竟老于家 雍正 四年卒 葬黄山 生一男三女 翁子孙贫薄 坟坏树稀 拜扫缺 而翁钞集之书具存 注释 明洪武 明朝洪武年间 明太祖 朱元璋的年号 家 在此为动词 意指定居下 来 名 闻名 出名 非礼法 不合礼仪法 令 厚 深重 雍正 清世宗年号 卒 死 14 找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分别加以解释 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 1 D A 凶 收成不好 荒年 B 加 更 C 之 音节助词 无实义 2 B A 无 通 勿 C 颁 通 斑 D 涂 通 途 3 D D 介词结构后置句 4 C C 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 5 D D 此句是 按一定季节砍伐树木 的意思 6 C 例句与 C 项 也 用于陈述句末 表陈述语 气 A 用于句中 舒缓语气 B D 项用于疑问句 末 表疑问 7 D A B C 三项 之 是助词 的 D 项是代 词 前置 8 B 例句与 A C D 三项都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9 1 方 见方 2 诸 相当于 之乎 3 犹 还 4 之 它 指文王之囿 5 如 如同 6 宜 合适 适宜 3 10 1 孟子主张推行王道仁政 2 孟子是通 过百姓对 文王之囿 和 寡人之囿 不同态度 的对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民犹以为小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 民犹以 为大 原因是前者能 与民同之 后者不能 11 阱 是捕兽的陷坑 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 的郊外 纵横有四十里 谁要杀害了里面的麋鹿 就等于犯了杀人罪 这样 园囿也就成了陷百姓 于死地的陷阱 孟子对这种做法很不赞成 所以 就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 12 齐宣王问道 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圆 70 里 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道 史书上有 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 它有这么大吗 孟子 说 百姓还觉得太小呢 齐宣王说 我的 园林方圆才 40 里 百姓还认为它太大 为什么呢 孟子说 周文王的园林方圆 70 里 割草砍柴 的人可以到那里去 打野鸡野兔的也可以到那里 去 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 百姓认为它小 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我一到齐国边境 先打听到 齐国最重要的禁令 然后才敢进入齐国 我听说 首都郊区有方圆 40 里的园林 如果谁杀死了里面 的麋鹿 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 那么方圆 40 里 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 百姓认为它太大 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13 1 对别国国名的翻译 中文能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