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知识教案_第1页
趣味语文知识教案_第2页
趣味语文知识教案_第3页
趣味语文知识教案_第4页
趣味语文知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1 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2 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重点 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难点 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过程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 上面写着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 留 一位旅客走上来 要求住店 店主指着广告说 你没看见写的广 告 下雨天 留客天 留客 不留 客人说 我看见了 广告说得清楚 下雨天 留客天 留客不 留 其实 这句话还有另外两种句读方式 一种是疑问句式 下雨天 留 客天 留客不留 一种是陈述句式 下雨天 留客 天留 客不留 先生的字据 从前 有个财主非常吝啬 一次他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 在讲待 遇时 先生知道他平素对人很刻薄 就动了心思 和他立了个字据 上 面写道 无米面亦可 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 无银钱亦可 财主看了非常高兴 他想先生用膳不讲究 而且不用掏学费 感到是 占了大便宜 到了年底 先生要找财主算账 财主哪里肯给 二人就一 同到县衙去打官司 县官让财主将字据念了一遍 财主就按所立的 字据念了一遍 先生却按标点的停顿念了一遍 这样就念成了 无米 面亦可 无鸡 鸭亦可 无鱼 肉亦可 无银 钱亦可 财主一听傻了眼 只得将学费和饭钱付给了先生 传说 清朝末年 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 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 书法家忘写了 间 字 慈禧大怒 要杀他 那位书法家急 中生智 连忙解释道 老佛爷息怒 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 词 并当场断句 读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 玉门关 慈禧听了 转怒为喜 连声称妙 巧改对联 从前有个老进士 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 于是他好得意 准备第二 天大宴宾客 进行庆祝 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 贴于大门外 上联是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进士 下联为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夫人 由于 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 仗着自家有财有势 经常欺男霸女 鱼肉乡 里 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 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 心来 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 于是 他趁黑夜把这副 对联的 士 字下面一横加长 把 夫 家添了一撇 人 字加了两横 第二天 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 大家一见这副对联 都交头接耳 偷偷暗笑 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 只见对联变成了 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失夫 布置作业 复习标点符号的作用 趣味语文故事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趣味语文故事 2 感受中国语文知识的魅力 重点 了解趣味语文故事 难点 感受中国语文知识的魅力 过程 一 一字师 历代的诗话 笔记中 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据 唐诗纪事 等记载 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 写了一首 早梅 诗 其中有这样的两句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郑谷看了 提出不 如把 数枝 改为 一枝 好 因为 一枝开 与 早梅 的诗意更加贴切 齐已深以为然 立即下拜 尊奉郑谷为 一字师 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刺 有两句诗常常被人们赞扬 地湿厌闻天 竺雨 月明来听景阳钟 后来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 不同的看法 便专程去拜访 老人见诗人登门 便直率地说 前一 句用 闻 后一句用 听 都是用的耳朵 不是太单调了吗 萨都刺 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 便请教说 依你看 怎么改好呢 老人 说 唐朝人有 林下老憎来看雨 的句子 把 看 借来代替 闻 字不 好吗 萨都刺非常叹服 急忙上前施礼 称老人为自己的 一字师 二 纪晓岚轶事二则 1 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 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 上面写好 谜语 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 让大家一同欣赏 共度元宵佳节 到 了元宵节这天 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 乾隆与文武百官在 御花园里走动 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神游 他们每到一盏灯前 或赏 诗 或猜谜 或对句 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 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乾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 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 上写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 即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为短品 也 是妙文 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 立刻收敛了笑容 皱起眉头 他 们都被难住了 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乾隆帝 这时也没了辙 君臣一起 搜肠 刮肚 绞尽了脑汁 但猜来猜去 还是不知所云 最后 只得让纪晓 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 谜联是打两个字 上联是 猜 下联是 谜 2 巧对贺寿联 话说 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时 为了庆祝大清当时的繁荣富强 更为了庆祝自己在位五十年 乾隆皇帝遍请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 人到北京赴宴 乾隆皇帝非常高兴 遍问谁是最年长者 其中一位 称自己 141 岁 皇帝大喜 因为 大清国从 l644 年入关至此 正好是 141 年 此人正好见 证了大清的这一历史 皇帝大喜 便招纪晓岚与己对一联 上联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花甲为 60 岁 重逢为 120 再加上 3 7 21 正好是 141 纪晓岚思考片刻 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 更多一度春秋 古稀为 70 岁 双庆为 140 多一度即再加一也 正 好是 141 此联对得如此之工整 纪晓岚真可谓天下第一才子也 三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 故有 对联天 子 的雅称 元末 天下大乱 民不聊生 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 在一个大 雪纷飞的途中 他遇到了好友葛恩 于是口占下联曰 天寒地冻 水无一点不成冰 葛恩沉思片刻 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 国乱民 愁 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元璋听后 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 在驿站小憩 见到有一名 7 岁 儿童居住其间 乃是代父服役 便问童子 你会不会对句 童子 答道 会 朱元璋便出上联曰 7 岁儿童当马驿 儿童上下打量 朱元璋一番 心想 此人不凡 随口以 万年天子坐龙庭 相对 朱 元璋大喜 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 为了鼓舞士气 便以拆字法出了 下联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 对出上联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联意是说 您的 吞吴 意 图 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朱元璋闻之大喜道 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 曾传旨曰 不论文武百官 还是平民百姓 都要张贴春联 一日 他微服上街察访 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 春联 便上前询问 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 家里并无人会写字 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 正在为此事犯愁哩 弄清原委后 朱元璋 自荐说 我来替你写一副吧 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 展纸挥毫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 发现 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 不禁大怒 户主连呼 皇 上走后 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 已经把它悬挂在中 堂 正在焚香祝圣呢 朱元璋听罢 转怒为喜 命侍从赐户主白 银 30 两 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 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 观看赛马 他 见骏马飞驰 四蹄生风 偶得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并让一子 一孙分别对出下联 朱允抢先对道 雨打羊毛一片毡 太祖听后 认为对句太软弱 无气势 不悦 又让儿子对 朱棣对道 日照龙 鳞万点金 太祖欣喜 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 朱元璋微服出访 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 便触景生 情 口占五言上联曰 一弯西子臂 并让农夫对下联 农夫看看 藕孔 应声对出下联 七窍比干心 农夫对得如此快速 工整 大 出朱元璋所料 他非常高兴 即封其为 祭酒 官职名 某日 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 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 起来 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 便以地名出上联曰 千里为重 重 水重山重庆府 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 便应声对出下联曰 一人是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 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 他见店面狭 小 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 便口占下联曰 小酒店三杯五盏 无有 东西 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 大明国一统万方 不分南北 朱元璋 听后大喜 欲赐其官职 店主人婉言谢绝 朱元璋和丞相刘伯温对弈时 兴致所至 偶得下联曰 天作棋 盘星作子 日月争光 并让刘伯温对上联 刘略加思索 对 雷为 战鼓电为旗 风云际会 朱元璋听后 感到君臣二人以对抒发胸 臆 倍觉畅快 四 朱元璋为一字斩知州 洪武年间 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 人品文品都很好 被吏部推 荐到朝廷做官 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 过去说 私凭文书官凭印 他到兖州后首先要 启用官印 发布文告 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 原来 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 这官印是根据 皇帝的诏书刻制的 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 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 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 衮州就衮州 这是皇帝改的 谁还敢 怎么的 也就没事了 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 办事就是认真 他 认为兖州就是兖州 怎么能改成衮州呢 于是 他就向皇上写了一 份奏章 要求皇上更正 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 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的确是写错了 他是 亲自打天下的人 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应该知 道兖州不是衮州 这衮字的读音是 g n 而不是 y n 但是 想 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朱元璋出身卑微 自尊心很强 他 的泼皮脾气上来了 就大骂道 卢熊好大胆 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 字 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 朕受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 这 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 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 这卢熊竟敢将 它念成 滚 州 这不是要朕滚蛋吗 混账东西 刑部尚书听旨 将 卢熊斩首 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 竟然送了一条命 五 苏轼妙语拒友 一代文豪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为 人所熟知 其诗词歌赋 水平之高 数量之多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 都是屈指可数的 但他的宦海生涯并不顺利 虽然也曾官至三品 任过礼部尚书 翰林 皇帝侍读等要职 但更多的是作迁客骚人 一生被放逐的时间远远大于 在庙堂 的时间 虽然仕途坎坷 但他 的名气却很大 身后更是千年传颂不衰 1057 年 22 岁的苏轼和 19 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 进京赴试 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 双双考中进士 名震京 师 可谓少年得志 当时的大文学家 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 章时说 看他的文章 我的汗都快下来了 再过三十年 就没人知 道我了 而只知道他了 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 我今天为儿孙选 了两个好宰相 苏辙和苏轼兄弟俩都是京官 苏辙任尚书右丞 苏轼任翰林学 士丞旨 有一个人同他们是旧交 想求取官职 他在苏辙那边呆了 很长时间没有如愿 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 他说 我很想在 翰林学士院谋个职 请你帮忙说几句话 苏轼未置可否 却讲起了 故事 过去 有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去盗墓 棺材里坐着个赤条条的 人 他对盗墓者说 我是汉代的杨王孙哪 临死的时候 我嘱咐儿 子实行裸葬 所以 没有钱周济你呀 盗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气掘开 另一座坟 里面的人打扮像国君 死者自我介绍 我是汉文帝 驾 崩之前 我留下遗诏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财宝陪葬 这里连器皿都是 陶制的 你能得到什么呢 盗墓者见旁边还有紧紧相连的两座坟 便掘开了左边的那座 死者皮包骨头 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 他 说 我是伯夷 你没有听说吗 我是饿死在首阳山的 你想想看 饿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吗 盗墓的还想挖右边那座坟 伯夷好心 相劝 那是我的哥哥叔齐 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 他还能 像个人吗 苏轼拿这个故事作比喻 伯夷是苏辙 叔齐是自己 苏辙满足不 了你的要求 我苏轼就能满足吗 还是不要张口吧 朋友会意 竟 忍不住笑了起来 六 徐文长手对知府 徐渭 1521 年 1593 年 字文清 后改字文长 号天池山人 青藤道士 又别署田水月 山阴 今属绍兴 人 明文学家 书画家 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一生作联很多 徐渭集 载 有对联 118 副 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 而所写 40 字以上的长联就 有 12 副 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 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 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 140 字长联至今犹存 至今徐文长还有一 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 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 他得知 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 颇受人们赞赏时 大为恼火 认为一个小 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便派衙役 将徐文长召来对句 威胁他说如对不上 就驱逐出城 徐文长镇定 自若 满口答应 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 指着六合塔 说出上联 六塔重重 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 只是扬了扬手 知府以为对不上 暗自高兴 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 又出了个上联 保俶塔 塔顶尖 尖如 笔 笔写四海 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 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 向 知府拱拱手 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