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宁省丹东市辽宁省丹东市 20132013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阅读卷 和第 卷 表达卷 两部分 其中第 卷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 其它题 为必考题 第 卷 1 至 10 页 第 卷 11 至 12 页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近几年来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 特别是这 30 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 最 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 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 提出了所谓 北京共识 他认为中 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 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 此后有许 多评论把 北京共识 称为 中国模式 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 中国模式 的文章和专著 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 评论也相差甚大 许多相当客观 但也有 意识形态 化 的 中国威胁论 甚至提出要警惕 中国模式 的输出 有西方的评论说 19 世纪是英国的世纪 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 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美 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 而 21 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 如果这是指在 21 世纪 亚 洲和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会复兴 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 如果是指 21 世纪中国会具有 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 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 中国模式 的任何打算 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 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这是自然的事情 输出 中国模式 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 我们认为 不只中 国 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 也即 中国模式 没有 普适性 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 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说到普适性时 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 如 博爱 自由 和平 民主 显然是有普适性的 但如到某一民族 某一国家 某一宗教 这些概念 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 会有不同的特色 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 福山认定 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 度 几近完美 所以历史已经终结 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 更没有给其他国 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 他不顾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 史 文化和其他属性 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一 违背了多元化世界的现实 中国模式 中国案例 是处于现在进行时 中国模式 存在于中国 并会继续发展和 完整 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 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 还出现了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 其中突出的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 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过 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 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收 入分配 教育卫生 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 问题仍然较多 消极腐败现 象仍然比较严重 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 继 续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 她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己的问 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望 中国也愿意承担与国 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节选自 2010 年 1 月 7 日 参考消息 2 1 下列有关 中国模式 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模式 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 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评论 B 中国模式 被认为是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 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 C 中国模式 是继 19 世纪的英国和 20 世纪的美国之后 中国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创 造的第三种模式 D 中国模式 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然的结 果 2 下列关于中国对所谓 中国模式 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的认识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没有输出 中国模式 的任何打算 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 们的国情出发 B 中国模式 虽然还不具备高度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那样的普适性 但很适用于发 展中国家 C 中国模式 存在于中国 处于现在进行时 它会继续发展和完整 不会一成不变 D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 文化和其他属性 中国有理由坚持自己的选择 走独立发展的 道路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4 7 题 朱修之 字恭祖 义兴平氏人也 曾祖焘 晋平西将军 祖序 豫州刺史 父谌 益州刺 史 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 文帝谓曰 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 卿今又为王弘 中郎 可谓不忝尔祖矣 后随到彦之北伐 彦之自河南回 留修之戍滑台 为虏所围 数 月粮尽 将士熏鼠食之 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 以为侍中 妻以宗室女 修之潜谋南归 妻疑之 每流涕问其意 修之 深嘉其义 竟不告也 后鲜卑冯弘称燕王 拓跋焘伐之 修之与邢怀明并从 又有徐卓者 复欲率南人窃发 事泄被诛 修之 怀明惧奔冯弘 弘不礼 留一年 会宋使传诏至 修之 名位素显 传诏见即拜之 彼国敬传诏 谓为 天子边人 见其致敬于修之 乃始加礼 时魏屡伐弘 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 遂遣之 元嘉九年 至京邑 以为黄门侍郎 累迁江夏内史 雍州刺史刘道产卒 群蛮大动 修之 为征西司马讨蛮 失利 孝武初 为宁蛮校尉 雍州刺史 加都督 修之在政宽简 士众悦 附 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 檄修之举兵 修之伪与之同 而遣使陈诚于帝 帝嘉之 以 为荆州刺史 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 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 击襄阳 修之命断马鞍山道 秀 不得前 乃退 及义宣败于梁山 单舟南走 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时竺超民执义宣 修之至 3 乃杀之 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 凡所赠贶 一无所受 有饷 或受之 而旋与佐吏分之 终不入己 唯以抚 纳群蛮为务 征为左民尚书 转领军将军 去镇 秋毫不犯 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 以私 钱十六万偿之 然性俭克少恩情 姊在乡里 饥寒不立 修之未尝供赡 尝往视姊 姊欲激 之 为设菜羹粗饭 修之曰 此乃贫家好食 致饱而去 节选自 宋书 朱修之传 有删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 辱没 B 修之 怀明惧奔冯弘 弘不礼 礼 以礼相待 C 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 掌管 D 而旋与佐吏分之 旋 随即 5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3 分 修之潜谋南归 留修之戍滑台 为虏所围 而遣使陈诚于帝 复欲率南人窃发 凡所赠贶 一无所受 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 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 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 路 使他无功而返 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宣 B 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 祖父 父亲一样 都担任不小的官职 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 在 留守滑台的时候 被敌人围困 虽坚持数月 但最终被俘 C 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 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 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 时 终于找机会逃走 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 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 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 他看望姐姐时 姐姐准备 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 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拓跋焘嘉其守节 以为侍中 妻以宗室女 5 分 2 及义宣败于梁山 单舟南走 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5 分 8 诗歌以 萧索 二字贯穿全篇 请结合全诗简析 5 分 9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这种感慨是用哪些手法表现出来的 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说 4 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 3 是以谓之 文 也 论语 公冶长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作答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大题 的题号画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25 分 按时看日出的人 王开岭 从词的意义上说 黑夜意味着 闭合 而日出 刚象征着一种 绽开 意味着你的 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 你的体能电池又被新的热量所充满 黎明 拥有一天中最纯净 最清澈 最让人激动的光线 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 最能 添置信心和渴望的时刻 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 幻念勃发的时刻 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 它 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 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 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 看清了梦想 光阴 生机和道路 迎接晨曦 不仅是感官愉悦 更是精神体验 不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 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 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对 视 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 一个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 一个人在给自 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 我们又是怎样过的呢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 有过多少沐浴晨曦的体 验 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或许只有寥寥几次吧 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早晨 可能是怎样的疲惫和不情愿啊 或 偶尔登山观景之时 而更多的人或许一次都没有 一生中的那个时刻 我们无不蜷缩在被子 里 在昏迷 在蒙头大睡 在冷漠地打着呼噜 第一万次 第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放弃早晨 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已被遗弃了 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 旧 的 和昨天一模一样的 陈 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 永远轮不上新 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 意味着不等 5 你开始 不等你在起点上 就已被抛至中场 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多少年 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经历了 上班的路上 挤车的当口 迎来的已是煮熟 的光线 中年的光线 即使你偶尔起大早 忽萌看日出的念头 又能怎样呢 都市的晨曦 不知从何时起 早已变了质 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 灰蒙蒙的尘埃 空气中老有黏黏糊糊的感觉 老有挥之不散的 汽油味儿 即使你捂起了耳朵 也挡不住出租车的喇叭声 没有纯洁的泥土 没有旷野远 山 没有庄稼地 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 所有的景色 所有的目击物 皆无 水洗过的那种鲜艳与亮泽 那种蔬菜般的翠绿与寂静 你意识不到一种 新 感受不到 婴儿苏醒时的那种清新与好奇 即使你大睁着眼 仍觉像在沉沉的昏睡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 按时看日出 是生命健康与生活积极的一个标志 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生存姿态 更昭示着一种热受生活的理念 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让我们呼唤真正的日出 愿我们在那一刻能真正醒来 摘自 中国青年 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这篇散文的题目是 按时看日出 文章重点写了人如何看日出 同时写了人经常看日出 意味着什么 写作角度独到 主题开拓深远 B 文章文笔细腻 意境恬淡 写作中运用了通感 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作者说早晨的静是 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使听觉上无形的 静 变成了视觉上有形的 静 从而产生美感 C 文章由福楼拜信中的一句话写起 接着与普通人的生活进行对比与反思 从中昭示人们 激活生命 清洁内心世界 做一个有活力 有热量 有激情的人 D 文章中有许多警策隽永的语句 耐人寻味 尤其是作者在结尾处深情地呼唤大家作一个 真正醒着的人 一个精神上苏醒的人 E 文章中多次提到了作者微妙的想象和感受 他把上班时迎接的阳光称为 煮熟的光线 中 年的光线 形象又不失深沉 发人深思 2 从这个意义上说 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 结合全文 作者说的 幸运 可以从哪 些方面理解 6 分 3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笔墨集中的景物描写 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 分 4 作者从福楼拜的信中获得了精神启示 按时看日出 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 谈谈 你对 按时看日出 的理解 8 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25 分 他这一辈子 节选 王充闾 1 这里说的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 2 关于这位 李二先生 我琢磨了多年 挺立在我眼前的是他的四种形象 3 首先 他是个 不倒翁 一生中 他始终处于各种矛盾的中心 经常在夹缝里讨生 活 上面坐着阴险的老太后 怯懦的小皇帝 身旁围绕着数不清的王爷 太监 权臣 一个 个勾心斗角 像掐架的乌眼鸡似的 而他居然能够斡旋其间 游刃有余 如同他自己所说的 少年科第 壮年戎马 中年封疆 晚年洋务 一路扶摇 晚清时期丧权辱国的条约 无 一不是经他手签订的 尽管招来连番的痛骂 他却照样官运亨通 而且官越做越大 6 4 这当然得力于他的宦术高明 手腕圆活 他有一套善于腾挪 招架的过硬本领 他 是一个出色的 太极拳师 5 他还有一种形象 就是 撞钟的和尚 我能活几年 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钟不鸣 了 和尚亦死了 这是他的夫子之道 当时掣肘 下绊者多多 处境十分艰难 这话里也 夹带着哀怨和几分牢骚 6 当然 最具哲学意味的还是 裱糊匠 的形象 李鸿章曾把清王朝比作一间破纸屋 自己是个裱糊匠 他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 表 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 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 窟窿 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正所谓 屋不成屋还是屋 糊无可糊偏要糊 7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上活动时间最长的 影响最大的一个核心人物 他的思想轨迹确实 是比较驳杂的 他奉行实用主义哲学 既有儒家 知其不可而为之 那种刚性 又混杂着见 风转舵 唯利是图的现代成分 娴熟表面平静 暗里动作的 水鸟哲学 洞明世事 善于 投合 趋避 三分耿直中带着七分狡黠 既忠于职守 又徇私舞弊 讲求务实 却并不特别 较真 8 李鸿章的为官诀窍即 得君 就是能讨得君王的喜欢和信任 李鸿章知道 清王朝择 臣的准则是 只要你肯于死心塌地当奴才 忠心耿耿地为朝廷卖命 就照用不误 为贤为愚 或贪或廉 都无关大体 所以 李鸿章从来不以正人君子自命 无意去充当那种 道德楷模 9 李鸿章考虑得最多的 不是是非曲直 而是切身利害 他论势不论理 只讲有用 只 讲好处 急功近利 不择手段 梁启超评论他是 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 这是很准确的 在签订屈辱和约时 他妥协退让 委曲求全 一切都以能否保官固宠为重 这正是市侩式的 实用主义哲学在外交活动中的集中展现 10 在对待戊戌政变和维新派的态度上 也是如此 政变伊始 由于事关重大 而且形势 不明 李鸿章经过反复权衡 决定置身事外 不去直接参与 但是当维新派遭到慈禧镇压 康有为 梁启超被定为 乱臣贼子之尤 时 身为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却暗地里输诚相与 采 取保护的对策 因为他了解到日 美 英诸国对维新派是支持的 推测康 梁日后定会大有 作为 待到后来 当他观察到变法派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不可能东山再起 而清廷又紧追不 放 如果一味拖延 行将危及自身利益 便一反常态 断然采取严厉打击的行动 不仅铲平 了康家的祖坟 还把清政府缉拿康 梁的赏银 由十万两提高到十四万两 11 官场实用主义在李鸿章身上发扬光大 有其深刻的根源 其一 他是儒学中 活学活 用 的典范 在他来说 精研儒学并不是为了传道立人 志在圣贤 而是要掌握取悦人主 谋求爵禄的手段 他把学识提升到了谋略的层面上 其二 他的圆融 圆通的个性和热衷仕 进的政治追求 起到了催化作用 其三 晚清的社会时代使然 社会越是混乱 无序 人们 便越是注重实利 讲求实惠 直到鄙视操守 厌弃理想 1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李鸿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他是腐朽没落 外强中干的晚清王 朝的产物 是中国官僚体制下的一个集大成者 是近代官场的一个标本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不倒翁 太极拳师 撞种的和尚 裱糊匠 这四种称谓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勾 画出了作者心目中的李鸿章的形象 B 李鸿章深谙清廷的择臣标准 奉行 得君 的为官诀窍 一路官运亨通 这与其热衷仕 进的政治追求是分不开的 C 李鸿章一方面以高明的宦术周旋于君臣间 另一方面又亲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充 分显现出其处事的 水鸟哲学 D 作者认为梁启超对李鸿章 有阅历而无血性 的评价 道出了李二先生不论是非曲直 7 只顾切身利害的特点 E 文章观点鲜明 词锋犀利 尽管其中见解为一家之言 但所揭示的奴才心态 官场积弊 不乏引人深思之处 2 李鸿章称自己为 裱糊匠 对此你如何理解 请结合第六段所引的李鸿章的言论 进行分析 6 分 3 请概括李鸿章对戊戌政变和维新派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并简析这段文字的作 用 6 分 4 孟子 中有言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这篇评传 即采用了知其人 论其世的方法剖析传主 请结合文本 并另举一例谈谈这种方法对你的启 示 8 分 第 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4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研究表明 凝聚态结构的 高纯度 饮用水 不仅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反而会把人体 内原有的微量元素 洗 出去 这样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B 中国的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它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 启示作用 C 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 锦州日报 社本着开门办报 服务读者 打造品牌 提 升影响 举办记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D 据报道 10 月 27 日在明打威群岛已有 272 人死亡 412 人失踪 成为这次印度尼西亚海 啸最大的受灾地区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表明 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 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 主 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 B C D 16 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 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五个特点 不超过 20 字 5 分 7 月 1 日 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 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 列车外 8 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 富于美感 车厢明亮 简洁 座椅可 360 度旋转 乘客始终可面 向列车运行方向 前后座可收缩 靠背可自动调节 车速瞬间高达 350 公里每小时 从南京 到上海 单趟直达只耗时 69 分钟 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 因而 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17 以 谅解 为话题 另外仿写两个句子 包括比喻修辞 并能一起构成排比句式 6 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 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六 写作 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从一棵树下走过 总是感叹和敬畏 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 它在等待什么呢 它深深的皱纹 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 它依然开花 结果 依然撑开巨大的浓阴 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 它 它都站在这里 平静而慈祥 像一个古老的 圣者的微笑 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阴 它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 风有了琴弦 鸟有了家园 空旷 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志 我生天地间 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 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 绿阴 增添一处风景 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要求选取角度 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 要套作 不得抄袭 高三摸底测试二语文答案 一 每小题 3 分 共 9 分 1 C 于文无据 2 B 第四段说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一样不具有普适性 3 B 第六段 自由 平等 博爱是多元文化都具有的普适性 二 36 分 4 3 分 C 执 捉拿 5 3 分 B 只说朱修之被围困的事 说的是徐卓的所作所为 说的是朱修之 治身清 约 6 3 分 C 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不正确 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 并非出于传诏的 帮助 7 1 5 分 拓跋焘赞赏他能坚守节操 让他担任侍中 并将宗室的女儿嫁给他 嘉 以 为 妻 各 1 分 句意 2 分 2 5 分 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 独自驾船向南逃走 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 的贼寇 及 南 遗 各 1 分 败于梁山 句式 1 分 句意 1 分 9 10 6 分 略 三 25 分 11 1 5 分 AB 2 6 分 1 福楼拜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他处在上个世纪的巴黎 那时的清晨没有现 代城市的喧嚣和污染 拥有真正纯净 清澈 让人激动的光线 2 福楼拜拥有丰富的精神 世界 他懂得欣赏日出 迎接晨曦 把 按时看日出 当作精神体验与心灵洗礼 3 6 分 1 渲染气氛 把读者带入一个纯净 清澈的环境中 2 为下文写日出带给 人们的精神体验作铺垫 3 对比 与下文现代城市灰蒙蒙的清晨作对比 表现出作者对真 正的清晨的渴望 4 8 分 1 看日出 是一种激活生命 清洁内心世界的精神洗礼 让一天中最纯 净 最清澈 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鼓舞生命 添置信心与渴望 荡漾青春 勃发幻念 看清远 方 梦想 光阴 按时看 意味着天天的行为 代表着永不放弃 2 按时看日出 是一种热爱生活的精神理念 是生命健康与生活积极的一个标志 3 是双重的呼唤 呼唤 自我意识的苏醒 呼唤自然与社会都能有真正的日出 4 联系实际 四 25 分 五 20 分 1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