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的确定_第1页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的确定_第2页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的确定_第3页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的确定_第4页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的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1 两帮破坏范围 C 的确定 2 2 2 1 5 cos 2 2 cot 45 1 12 tcct t y k kl kl h C u k u 式中 k 应力集中系数 kt 巷道维护时间影响系数 k c 煤层稳定影响系数 c 煤帮煤层单轴抗压强度 MPa y 垂直自重应力 MPa 煤层倾角 h c 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 m l t 巷道切割煤层 岩层 的最大宽度 u 煤层的泊松比 煤层的内摩擦角 2 巷道顶板破坏范围的确定 1 sin 2sin cot 1 sin cot o po C RR C 式中 R p 为围岩松动范围 m R o 巷道外接圆半径 m o 原岩自重应力 MPa C 顶板岩石粘结力 MPa 为顶板岩石内摩擦角 3 锚杆直径 2 4 4 0 1 3 14 380 0 018 s Qm 式中 s mm a Q 1 1320mm 锚杆直径 螺纹钢抗拉强度 M P 锚杆锚固力 考虑富余系数 锚杆直径确定为 4 锚杆长度 tan1 8tan450 5 0 10 12 4 tantan45 ba lm 式中 bm am 组合拱厚度 锚杆对岩层的控制角 锚杆间排距 2 锚索支护参数的确定锚索支护参数的确定 1 锚索长度的确定 123aaaa LLLL 式中 La 锚索长度 m La1 锚索外露长度 m La1 锚索有效长度 m La2 锚索锚固长度 m 1 静压软岩巷道 在锚杆失效的情况下 其潜在的冒落高度为 1 5 倍的巷道宽度 同时为保 证巷道的稳定性 锚索应保证锚固到稳定的岩层内 锚索有效长度 2 1 max 1 5 n ai i Lah 式中 a 巷道宽度 m 3 h i 稳定岩层下各层厚度 m i 稳定岩层下岩层层数 2 动压软岩巷道 2 1 max 3 n ai i Lah 3 当 La2 a 3 时 则 La2 3a 2 锚索排距的确定 锚索间排距根据锚杆失效时 锚索所承担的岩层重量确定 每排布置一根 锚索则其排距为 2 3 4 a a S ak 式中 a 巷道宽度 m 上覆岩层平均体积质量 KN m3 单根锚索的极限破断力 KN a k 安全系数 1 锚杆长度的计算锚杆长度的计算 L KH L1 L2 式中 L 锚杆长度 m K 安全系数 取 2 H 冒落拱高度 m 是根据公式 H B 2f 估算的 B 巷道开挖宽度 一次开挖宽度 4 2m 二次开挖宽度 3 5m 取 4 2m f 岩石 煤 坚固系数 f 2 L1 锚杆锚入岩层深度 根据经验条件 取 0 3m L2 锚杆在巷道中的外漏长度 4 2 锚杆间排距的计算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BQKHr 式中 B m锚杆间排距 Q 锚杆设计锚固力 8 9 8KN K 安全系数 去 K 6 H 冒落拱高度 H 0 955m r 被悬吊岩层的重力密度 1 锚杆间排距的计算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1 顶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ab Q KrLcos 式中 a 锚杆间距 m b 锚杆排距 m Q 顶锚杆锚固力 取 64KN G 悬吊岩石载荷 KN K 锚杆安全系数 m 取 1 5m r 岩石容重 KN m3 取 23 5 L 锚杆有效长度 m 取 1 5m 岩层倾角 取 30 2 帮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行帮支护所需提供的最大支撑力为 2 3max dtan 45 2 tan 45 2 rHfHf 5 为保持巷帮不失稳 则支护体提供的支护力 则锚杆的间距为 3max P a1 Q b1K1 3max 式中 Q 帮锚杆锚固力 Q 取 40KN a1 帮锚杆的间距 m b1 帮锚杆排距 m r 煤的容重 KN m3 取 13 1 d 巷道半宽 m 取 1 5m H 巷帮高度 m 取高帮 3 0 煤层内摩擦角 取 25 度 f 煤层普氏系数 一般取 2 3 取 2 K1 锚杆安全系数 一般取 1 5 2 取 2 2 锚索间排距的计算锚索间排距的计算 1 锚索长度的确定 锚索长度 L 包括孔内长度 L1与外漏长度 L2 L1 Nb 式中 L 锚索长度 m L1 锚索孔内长 m L2 锚索外露长度 m 取 0 3 B 巷道跨度 m 取 3 n 经验系数 一般 1 5 2 取 2 2 锚索排距的计算 6 由于回采巷道跨度不大 3 m 锚索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 垂直于煤层顶板单 排布置 3 锚索间距的计算 由于顶板悬吊载荷为 2 2 3GrhB 因此 锚索间距可由下式计算 222 cos2cos 3QGrha B 式中 Q2 锚索预紧力 KN 100 120 取 100 r 岩石的容重 KN m 取 23 5 B 巷道跨度 m 取 3 f 岩石普氏系数 取 2 4 取 3 h 载荷体高度 m 按自然平衡拱理论 沿巷道单位长度吊 挂载荷计算方法 计算载荷体高度 h B 2f 0 5 岩层倾角 30 度 1 锚索排距的计算 需要锚索承载的有潜在跨落趋势的围岩载荷为 WbB 式中 B 巷道跨度 m 破坏区煤岩体容重 KN m3 b 锚索排距 m 顶板破坏高度 m 2 潜在危岩在下滑趋势时的摩擦阻力 f 即 7 22 hh fb p uBb p u 式中 u 内摩擦系数 Ph 作用滑移面上的水平应力 KN 2 h P 45 22 tg 式中 内摩擦角 则 22 45 2 fbBtgtg 2 求锚索的排距 根据锚索的屈服载荷 Y1 按每排安装 n 根锚索考虑 有 nY1 W Ff 式中 Y1 锚索的屈服载荷 KN 22 1 2 45 2 45 2 nYBtgtg b Btgtg 1 悬吊载荷高度的确定悬吊载荷高度的确定 1 按拱形冒落高度确定 2 B h f 式中 h 载荷体高度 B 巷道跨度 f 坚固性系数 8 2 按三角形冒落计算 hB 式中 经验系数 3 按关键层理论计算 i hh 式中 hi 关键层下各软弱分层厚度 2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锚固段长度的确定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原则是保证锚固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