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1. (12分)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_,都护在燕然。 (2)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_。 (3)无题:_,东风无力百花残。 (4)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 (5)忆秦娥娄关山:从头越,_,_。 (6)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_,_。 (7)苏轼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 (10分)阅读南宋词人陈亮的梅花,完成后面小题。梅 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 , 东君正主张。【注】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东君:司春之神。(1)“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这句突出了梅花 的品质。(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3. (12分)阅读下面节选自礼记学记的(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 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注释】唐功劳,名词作动词。节目节,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目,树木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说同“悦”。叩敲,打。从容同“舂(chng)容”,即撞击。(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然后能自反也_及其久也_(2)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此皆进学之道也/渔人甚异之B . 又从而怨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 . 不知其善也/然后尽其声D .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以其境过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进学之道。(甲)文提出了_的观点:(乙)文谈到“学”的方法是_,“教”的方法是_。(第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4. (2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与朱元思书吴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负势竞上 负:_互相轩邈 轩邈:_蝉则千转不穷 转:_猛浪若奔 奔: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川之美,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两岸高山之美。 (4)文中与三峡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_ 。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5. (20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读书重在选择潘裕民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对自己有价值的书。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书是人类智慧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有删改)(1)为什么“读书一定要有选择”呢?请用简要的语言分点概括。(2)选文第段除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你说说它应该在文中哪一段,并说明理由。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4)选文第段引用了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对于青少年不宜读水浒传这一说法,大抵是认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会形成不良的习性。请结合本文中的观点及你对水浒传这部名著内容的了解,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6. (20分)阅读杨绛的老王,完成下列问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描写和描写。表现了老王(3)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与后文相照应的句子是:(4)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害怕” 表现了作者的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7. (6分)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小题。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_ , _(2)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_ , _(3)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_。(4)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_。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题目:初识的中学生活要求:刚刚进入中学,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人或事; 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