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百善孝为先_第1页
道德讲堂——百善孝为先_第2页
道德讲堂——百善孝为先_第3页
道德讲堂——百善孝为先_第4页
道德讲堂——百善孝为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为孝之道 立身之本 亲爱的各位同学 欢迎来到奎屯市第七中学道德讲堂 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 为孝之道 立身之本 百善孝为先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 今天我们就是以孝为 主要内容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曹宇飞 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七 个环节 行向善礼 唱歌曲 看短片 听故事 谈感悟 诵经典 自我反省 一 唱歌曲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 行向善礼 孝字由老字和子字这两部分组成 表示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关 系 它的篆字体写做 老字做了省略 位于上方 是一个老人的形象 大概是因为 人老了怕冷 头上戴了不少东西 背已经驼了 腰深深地弯下来 走起路来一定很吃力 子字处在下面 是儿女的形象 伸出双手 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父母 孝字传达出的信息是 做子女的要尽心 尽力地关爱 侍奉父母 这就是孝的规范的基本含义 孝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吕氏春秋 中说 论人必先以所亲 而后及所疏 先本后 末 先近后远 必先以所重 而后及所轻 认识和评价一个人 一定要先观察他如何对待父母家人 再推及他如何对待一般人 一定要先观察他怎样对待关系亲近的人 再推及他怎样对待关系 疏远的人 不能想象 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 能够真心实意地对 别人好 爱父母是人超出狭隘自我的第一步 是人克服自私的起 始点 只有迈出了这一步 才能逐渐发展为关爱他人 所以 2 孟子说 仁的本质内容 就是侍奉父母至亲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人们为什么说 百善孝为先 了 这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孝道在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道德从本质上说 就是要求社会成员运用规范克制和战胜自己身 上的自然诉求 为了他人和群体去牺牲掉自我的快乐 利益乃至 宝贵的生命 可见 道德与自私是相互排斥的 一个人的道德成 长过程就是不断去除自私成分的过程 人来到世界上 第一个接 触的就是父母 正是从父母那里 他体验到了什么是爱 学会了 如何去爱别人 也许正因为如此 孝经 才说 孝是道德的 根基 首先 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大家看 孝 这个字 这个字 是个会意字 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这个字上面是 老 字的上半 部分 下面是子 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融成一体 这就是孝 我 们再仔细看 还有两层意思 一看就是老子照顾着儿子 二看就 好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 所以上一代总想着如何栽培好下 一代 才能对他的父母 他的祖先有所交代 甚至于是对社会教 出一个好孩子 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 而孩子就是背着父母 也 就是说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 时时想着父母 如何让父母 更快乐 生活更圆满 所以古人用字形就向我们诠释了 孝 字 的真谛 孔子在 孝经 中说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说 孝是道德的根本 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 所以 被 誉为 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 的孔子 首先教人的就是孝 自天子至于庶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在 孝经 中 论述了从天子到镇守各方的诸侯 九卿官员 读书的士人 以及 庶人百姓的孝道 天子的孝道 是 爱敬尽于事亲 而德教加于 百姓 意思说 皇帝或者说是国家领导人 自己要以身作则 极尽孝敬父母之事 而且用这种孝道教化天下百姓 3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老子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 太上 感应篇 文章中说道 太上曰 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善恶 之报 如影随形 这里指出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福和祸都是 自己造作 自己招来的 因此他教导人要 忠孝友悌 正己化 人 太上老君还说 所谓善人 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 福禄 随之 众邪远之 神灵卫之 所作必成 意思是说 行善之人 起码是忠孝友悌都做到 能忠效国家 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姐妹 这样的人 人人尊敬他 上天会保佑他 福禄不求自来 凶事 会远避他 神灵会卫护他 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 这里 我要 讲一个 不善莫大于不孝 的例子 古代有一个叫原谷的人 嫌自己母亲年老多病 就叫他的儿 子 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放在破车上 推到山林里去 扔弃不管 他的儿子就照办了 然后回到家里来 他父亲见儿子回来 就问 你为什么把破车又带回来了 他的儿子回答 这破车等你 老的时候还有用 这句话多可怕 这不是 善恶之报 如影随 形 吗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种不孝之因 将得不孝之果 二 看短片 下面 进行第二个环节 看短片 请大家一起来观看 这是 央视热播的一则公益广告 以 关爱父母为主题 我们可以从 这则短片中看出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提示我们要多回家看看 多给老人一点关爱 三 讲故事 下面进行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 讲故事 道德讲堂 就是身边人讲述身边的故事 今天我们有请 xx 讲述他孝老爱亲的 真实故事 四 诵经典 下面进行今天道德讲堂的第四个环节 诵经典 我给大家朗 诵一遍 4 孝子之事亲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孝子之事亲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 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 这段经典是节选自 孝经 意思是说 一个孝子侍奉双亲 对父母日常生活饮食起居 能尽自己恭敬心 用欢喜心供养父母 使父母心情愉快 父母有病 及时提供治疗 日夜侍候不轻易离 开 父母去世时 能给与临终的关怀 并认真地办好丧事 父母 去世以后 每年祭祀要严肃认真 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的养育之 恩 这五样具备 才算是事奉双亲了 五 谈感悟 下面进行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五个环节 谈感悟 下面进行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五个环节 谈感悟 有请程楠同志谈谈感悟 有请程楠同志谈谈感悟 六 写寄语 下面 请大家下面 请大家通过对参加今天的道德讲堂的感受 用两三分 钟的时间 在刚刚发的纸片上把今天的感悟或者对父母的祝福写 下来 七 送吉祥 今天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一份吉祥 下面有请涂书下面有请涂书 记讲话 记讲话 讲话稿 参考 今天是县直机关工委道德讲堂第一期 凌敏同志以 为孝之 道 立身之本 为主题 从孝这个字义 到这个为什么要行孝 怎么样去行孝 百善孝为先 孝不仅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更是千百年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 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讲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孝老爱亲的故事 所以说 典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孝老爱亲这个方面 我们应 该向他学习 古人讲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孝更应该 体现在及时和行动上 如何行孝 我认为行孝有三层境界 分别 是 孝养父母之身 孝养父母之心 孝养父母之志 5 1 1 孝养父母之身 孝养父母之身 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 有很多这种例子 例如 孔子 的学生子路 出身贫寒 经常吃野菜度日 但是为了让父母能吃 到饭 他不辞辛苦 走到百里之外买米 背回家 奉养双亲 后 来双亲去世了 他周游列国 在楚国做了大官 家中的米堆积如 山 随从的车辆数以百计 吃饭时 山珍海味摆满桌子 可是子 路却很伤感双亲已去 再不能承欢膝下 虽想报父母之恩也不能 了 所以说 同志们 假如你的双亲还在 你要及时行孝 做到 孝父母之身 2 2 孝养父母之心 孝养父母之心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里还有有这样的一个记载 春秋时期楚国 有一个姓莱的人 年纪七十了 大家都叫他老莱子 老莱子的父 母还在 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 老莱子很孝顺 每天给父母提供 的饭菜 都是柔软可口 便于老人食用的 老莱子很体贴老人的 心 从不说自己老 怕父母伤感自己的老迈 为了娱乐双亲 他 常常穿起色彩鲜艳的衣服 扮成小孩 在父母身边玩耍 甚至翻 跟斗逗父母开心 有时让父母捧腹大笑 使父母每天都过得很快 乐 所以说 同志们 现代人能以自己的收入供养父母 已经很 难得了 还注意让父母活得开心 这就更难得 3 3 孝养父母之志 孝养父母之志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 孟母三迁 孟母不辞辛苦 三次搬家 从坟场附近 迁到市场附近 再搬迁到学校 私塾学 堂 附近 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 热爱学习 有一次 孟 子逃学回家 孟母 断机杼教子 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 孟 子看了吓一跳 孟母以此告诫儿子 你中断学习 就如我剪断这 未织完的布匹一样 是一事无成的 从此 孟子发愤读书 继承 孔子的儒学 而成为亚圣 孔子是至圣 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 为出色的人 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 果然光宗耀祖 大孝显亲 这是养父母之志 现代的父母 也都是望子成龙 希望我们做子 女的拿出孟子那种发愤精神 成为对社会 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以养父母之志 所以 现在同志们认真工作 做出一番成绩 也 是对父母的最好的报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