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学 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教授 日期:二 一一年六月 摘 要 本论文以实验室提供的短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株乳杆菌为供试 菌株 ,经测定 其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尝试发酵酸菜试验。结果显示,三株乳酸菌的 最适生长温 度均为 30, 能够耐受的最大盐浓度为 7%。用不同菌种组合的发酵剂发酵白菜,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 :1);产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 3%、 盐浓度 5%、 发酵温度 20 、 发酵时间 3天 。 混合菌种 的 生产酸菜 过程中 ,在发酵的初期 (酸速率远远大于对照组, 其 产酸量 比 对照组 高 , 亚硝酸盐 含量明显降低 。 关键词 : 酸菜;乳酸菌; 筛选 . a 1-3 on to of 0 , %. of 1:1); 3% %, 0 , D1 of of in of .0 ; 目 录 1 前言 . 1 述 . 1 酸菜的发酵机理 . 1 酸发酵对蔬菜的意义 . 3 高蔬菜制品的营养价值 . 3 善蔬菜制品的风味 . 3 长蔬菜制品保质期 . 3 加蔬菜制品的保健作用 . 3 富蔬菜制品的花色品种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 2 材料与方法 . 4 验材料 . 4 器设备 . 5 验方法 . 5 试菌液的制备 . 5 试乳酸菌的温度生长特性 . 5 试乳酸菌的耐盐试验 . 5 佳发酵组合的筛选试验 . 5 酵试验 . 6 官品质评价 : . 7 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 7 3 结果与分析 . 8 适生长温度试验 结果 . 8 盐试验的结果 . 10 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筛选及发酵试验结果 . 11 酵菌株组合的筛选 . 11 酵试验结果 . 13 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 15 4 结论 . 17 致谢 . 17 参考文献 . 18 作者简介 . 1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前言 述 酸菜是一种独特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大众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酸菜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3100 多年前的商朝,商书 载有 “欲作和羹,尔惟盐梅 ”,说明在商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 来演梅供烹饪用 ; 周礼 载 : “下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 ”,所谓羹是用肉或咸菜做成的汤。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记载 :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 “庐 ”和 “瓜 ”是蔬菜, “剥 ”和 “菹 ”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 “菹菜者,酸菜也 ”1。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酸菜的种类和制作方法。酸菜的制作过程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兼有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等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它是一种冷加工方法,这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体的保持都极为有利。 到二十世纪初,酸菜 制作一直沿袭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而且几乎全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甚有相当一部分制作是采用非发酵型浸制工艺。后来人们逐渐将酸菜生产产业化,但都是小规模生产,在制作工艺方面,粗加工多,深加工、精加工少,产品质量不稳定。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人工接种发酵用于酸菜的生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酸菜中微生物及酸菜发醉种子和工艺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使酸菜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酸菜的发酵机理 二十世纪初,随着微生物的发展,人们才将酸菜的腌制与微生物的活动联系起来。近代研究 发现,当乳酸浓度为 为 ,蔬菜即可长期保存。新鲜蔬菜在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只有轻度分解,乳酸菌几乎不能分解纤维素和蛋白质,而且酸菜中的纤维素不会减少,维生素 C 则稍有减少。但乳酸发酵使产品的酸度增加,其它细菌,特别是一些起腐败作用的细菌不容易繁殖,所以能长期保存。由于酸的作用,改变了原有蔬菜的感观特性,组织结构变得更益于消化吸收。 我国蔬菜资源丰富,酸菜作为一种传统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其汁中富含乳酸菌活菌,对其深入研究且开发利用,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开发蔬菜加工品种、蔬菜 原料的综合利用有着积极意义 2, 3。但乳酸菌的生长对营养的要求与其他细菌相比严格且复杂。 所以 乳酸菌制品工业化生产带来不便。 酸菜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 先在细菌发酵手册中提到了乳酸杆菌属和片球菌属的某些种类 4。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5研究了酸白菜、酸黄瓜等发酵过程中的菌系消长规律,发现在发酵早期明串珠菌很活跃,随后是啤酒片球菌、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大量产酸,最后是植物乳杆菌完成发酵过程。新鲜蔬菜上占优势的微生物是革兰氏阴性好氧菌和酵母,而生产的初期,乳 酸菌的数量较少 6, 7。但是,在缺氧、湿润的条件下,当盐浓度和温度适当时,乳酸菌的生长则处于优势,大多数蔬菜或蔬菜汁都要经历乳酸发酵阶段。在自然发酵时,最初为异型发酵或产气阶段,然后是同型发酵或不产气阶段 8。发酵初期是肠膜明串珠菌的异型发酵阶段,此时它的数量最多,且生长繁殖速度快,这是因为肠膜明串珠菌比发酵液中的其他乳酸菌的世代周期要短 9。但是,它对酸的敏感性较强,随着发醉的进一步进行就会很快死去。 在我国,蔬菜发酵微生物学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方心芳指出在泡菜的发酵过程中有多种酵母、细菌参与, 其中主要的产酸菌是乳酸菌。赵学慧对泡菜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微生物性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在泡菜发醉中以正型乳酸发酵为好,可使发醉液中糖分转化为尽可能多的乳酸 10。 杨瑞鹏对几种蔬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菌系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研究了典型菌株的发酵生理特性及其混合培养中环境因素的影响 11,对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系变化进行了验证。 乳酸发酵是发醉蔬菜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发酵作用,参与发酵的乳酸菌种类及其作用范围必然对产品 品 质产生重要影响。食盐浓度与发醉温度是影响蔬菜发酵过程中 乳酸菌区系的两个重要因素。食盐对在一定浓度下,对乳酸菌区系中菌种构成、乳酸菌菌数与活动范围,以及发酵产酸量都能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随着食盐浓度上升,肠膜明串珠菌与小片球菌菌数显著下降 12。同时,由于食盐的存在,小片球菌从区系中消失的时间明显提前。食盐对植物乳杆菌的最大菌量无显著影响,但它使植物乳杆菌大量繁殖的时间推迟,并很快进入衰降。在较低的发酵温度下,发酵前期,肠膜明串珠菌和小片球菌在乳酸菌区系中占有优势。随着温度升高,这种优势减弱直至消失。要获得高质量的发酵蔬菜产品,必须迅速控制植物组织内酶和有害 微生物的活动,在发酵初期迅速降低 是必要的。然而食盐对乳酸菌发酸产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发酵初期,为了有利于肠膜明串珠菌等的大量生长和繁殖,适当降低盐浓度和发酵温度是非常必要的。肠膜明串珠菌、小片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分别为 8、 15,151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酸发酵对蔬菜的意义 高蔬菜制品的营养价值 因为乳酸菌不具备分解纤维素和水解蛋白质的酸系统,所以它们在发酶蔬菜的过程中既不会破坏植物细胞的组织,也不会降低蔬菜原料的营养价值 ; 相反,乳酸菌利用原 料的可溶性物质代谢产生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酶,还提高了发酵制品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每升培养基胞外维生素的产量可高达 5g250g、 0g、 00g、 酸 400g、叶酸 25g18。 善蔬菜制品的风味 乳酸菌通过同型或异型发酵,产生乳酸、醋酸、丙酸等有机酸,它们赋予发酵蔬菜制品柔和的酸味 ;同时乳酸菌发酵蔬菜过程中产生的 2庚酮、 2壬酮可赋予产品爽口、清香的口感。乳酸发酵蔬菜制品既有乳酸发酵的怡人香味,又不失蔬菜的原料 鲜香脆嫩的自然风味,这两种风味浑然一体,赋予了蔬菜乳酸制品的独特风味 19, 20。 长蔬菜制品保质期 乳酸菌 在 厌氧发酵 和 发酵过程中产酸造成的酸性环境可抑制一些腐败菌与病原菌的生长。乳酸菌细胞还能产生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如 : 有机酸 (乳酸、乙酸和丙酸 )、乙醇、双乙酞、过氧化氢和细菌素等。近年来,国外食品行业热衷于把细菌素作为天然微生物防腐剂添加到食品中去,替代一些人工合成的食品防腐剂。有关实验表明,由甘蓝上分离得到的乳酸菌可产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素 21。目前,乳酸链球菌素 (为天然防腐剂己获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允许 22, 23。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的抑制作用 ; 可见无论乳酸菌菌体,还是其代谢产物,都可有效防止食品败坏。 加蔬菜制品的保健作用 乳酸菌是参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主要菌系。食用乳酸菌发酵蔬菜制品,人体除吸收蔬菜营养的成分外,摄入的乳酸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同时刺激肠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防治疾病。此外还具有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 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 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富蔬菜制品的花色品种 由于蔬菜乳酸发酵制品兼具乳酸发酵风味和蔬菜原料风味的特点,是一种食品再生产过程,其制品品种会大大增长。例如以黄瓜乳酸发酵盐坯为主所生产的酸黄瓜制品有十余种。可用于乳酸发酵的蔬菜种类很多,在欧共体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报告中,列举出了 21 种欧洲用作乳酸发酵的种类。当前,茄子、蕃茄、白菜、萝卜、卷心菜、胡萝卜、黄瓜、苏叶等许多蔬菜的乳酸发酵制品的开发国内外都有报道。 本 研究的目的 和 意义 发酵蔬菜历史悠久,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我国北方传统发酵 食品的酸菜,因其风味独特、营养易于吸收、口感清爽、酸味浓郁醇厚而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酸菜为主料烹制的许多菜肴,已构成我国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酸菜的生产目前以两种方式进行 : 一是家庭式的传统生产,二是工业化规模生产。家庭式酸菜传统生产采用自然发酵法 ;而工业化规模生产采用自然发酵和乳酸菌发酵两种方式。自然发酵周期长 (一个月左右 )、杂菌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无法控制、卫生质量难以保证。 近年来,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喜爱酸菜的消费人群在国内外的迅速增加和消费范围的迅速 扩大 , 酸菜由家庭的传统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转化 ;由自然发酵向纯菌种发酵转化。 目前国内酸菜企业多采用自然发酵工艺,该工艺的弊端主要有 : (1)发酵周期相对较长,生产力低下 ; (2)受卫生条件、生产季节和用盐量影响,发酵易失败 ; (3)发酵质量不稳定,不利于工厂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 : (4)亚硝酸盐、食盐含量高,食用安全性差。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用于酸菜发酵的优良菌种,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和加快酸菜这一传统食品的现代化生产,缩短酸菜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酸菜的产品质量,提高 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 方法 验材料 菌种:实验室提供 培养基:液体 养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准确称取蛋白胨 1g、牛肉膏 1g、酵母粉 g、吐温 酸氢二钾 酸钠 檬酸钠 水硫酸镁 2水硫酸锰 其溶在 100馏水中,过滤,在 121 , 15菌备用; 发酵材料:大白菜(购于东瓦窑菜市场),食用盐(购于超市) 器设备 净工作台、 自动立式高压灭菌器 、 化培养箱 、 、分光光度计、干燥箱、电子天平、玻璃仪器等 验方法 试菌液的制备 取冷冻干燥保存的乳酸菌菌株,在 养基中活化三代 (取 100养基中,培养 24h 后的培养液经离心( 3000r/10集菌体,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 3 次,将菌体悬浮于 5菌生理盐水中制成供试菌液。 试乳酸菌 的温度生长特性 将供试乳酸菌菌株按 1%接种到 养基中,分别在 15 、 20 、 25 、30 、 35 、 40 下培养。 以同温下不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定期取出接种培养基在凯锐 光光度计上,用最大吸收光波长入 =600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 试乳酸菌 的 耐盐试验 以 1%接种量将活化的供试乳酸菌菌株接种于 0%、 1%、 2%、 3%、 4%、 5%、6%、 7%、 8%、 9%、 10% 养基中, 30 培养,培养 24h、 48定 ,确定菌株生长与盐浓度的关系。 佳发酵组合 的 筛选 试验 将供试乳酸菌在培养基中活化三代后,进行菌落计数,确定接种量。因 3种菌计数在同一数量级,且相差不大,约为 l108 个 /定接种量为 3%(占盐水总量 ),发酵液中含菌量约为 1 /种数量比近似于相应菌种培养基体积比。发酵菌种按表分组,同时设不接种作对照。用 500色瓶混菌发酵酸菜试验,温度 30 ,食盐 5%。以 定最佳发酵菌种组合。发酵菌种组合见表 1。 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表 1 发酵菌种组合的筛选试验方法 单菌发酵 混合菌种发酵 111(:1) :1) :1) :1:1) :2) :2) :2) :2:1) :1) :1) :1) :1:1) :1:2) 酵试验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供试乳酸菌 活化(三代) 供试菌液 接种或不接种 白菜 晾晒 清洗 切分 烫漂 称量 装罐 用盐水浸泡 培养 成品 最佳发酵条件的筛选 采用 )4 正交试验,利用筛选出的发酵剂进行发酵试验。以产酸量和感官性状为综合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最佳发酵条件因素和正交试验表见下表。 表 2 最佳发酵条件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 因素 B 因素 C 因素 D 接种量( %) 发酵时间( d) 盐水浓度 (%) 温度( ) 1 1 3 3 20 2 3 6 5 25 3 5 9 7 30 表 3 最佳发酵条件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因素 A B C D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3 2 1 3 9 3 3 2 1 官品质评价 : 采取 3 点标度法,由 10 名长期从事食品加工方面的人员按表 25 打分,各项目满分为 2 分,总分 10 分。感官品质评价见表 4。 . 表 4 感官品质评价指标体 项目 状态 得分 状态 得分 状态 得分 色泽 色泽发暗,或 灰黑色 泽一般,无 灰黑色 泽白色或内芯 捎带黄色, 气 没有酸菜应具有的香气,有腐烂味。 有酸菜应具 有的香气,无腐烂味 有较浓的乳酸发酵的酸菜香气,无异味。 味 滋味较差,无酸菜特殊滋味。酸度过大或过小。 味一般,酸度 较适中。 有酸菜特殊的滋味,酸味纯正,滋味浓郁,酸度适中。 性 酸菜组织过硬或皮软,没有脆性。 菜组织较硬 或较软,脆性较差。 硬适中,具有较好的脆性。菜形完整无破损。 受程度 不喜欢 般 喜欢 纯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产酸速率的影响 采取自发酵第 1 天起,每天定期取样,定期测定最佳发酵菌种和发酵剂空白对照组在温度 20 ,食盐 5%的同等发酵条件下 及产酸量,确定试验组产酸速率的变化规律。 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按酸菜与酸菜液汁 1:1 比例自发酵第 1 天起,每天定期取样,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液,提取其中的亚硝酸盐。 测定方法采用盐酸 萘 乙二胺法 25。同时以亚硝酸盐标准液于波长 538度,标准曲线 见图 1。 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适生长温度试验 结果 在 15、 20、 25、 30、 35、 40的温度下,把 种到 养基中,以确定最适生长温度。 温度试验结果见表 5 和图 1、图 2、图 3。 表 5 株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 温度 ( ) 时间 ( h) 5 6 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4 0 6 2 4 5 6 2 4 0 6 2 4 5 6 2 4 0 6 2 4 2 S 1 - 3 0 25 30 35 40培养温度 0 25 30 35 40培养温度图4 0 25 30 35 40培养温度 和图 2、图 3、图 4 可见,菌株 最适生长温度均为 30。 盐 试 验的结果 株耐盐试验的结果见表 6 和 图 5、图 6、图 7 表 6 株耐盐试验的结果 菌株 时间 ( h) 盐浓度(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4 8 4 8 5 2 3 4 5 6 7 8 9 10盐浓度(%)图6 2 3 4 5 6 7 8 9 10盐浓度 2 3 4 5 6 7 8 9 10盐浓度(%)448由上图可知,三株乳酸菌 在 8%培养基中几乎不生长,而在低于8%培养基中,菌株对盐的耐受性是培养 2 天 1 天,盐浓度低于 7%时,对菌株的生长抑制不很明显。菌株培养时间与对盐的耐受性呈正相关。 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筛选及发酵试验结果 酵菌 株 组合 的筛选 不同发酵菌种组合发酵白菜的 及产算量结果见表 7 和表 8。 . 表 7 不同发酵菌 株 组合发酵白菜的 菌种 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d 空白 1 2 3 1 2 3 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2 3 1 2 3 1 2 3 4 8 不同发酵菌种组合发酵白菜的产 酸 量 菌种 酸 量 %(以乳酸计) 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d 空白 由上表可见,各实验组的发酵速度均大于同等发酵条件下的空白对照组,其中以 酵 6 天时, 的 下降至 酸量达 为各组最高产量。而空白对照组同期的产酸量为 的产酸量是对照组的 因此综合 和产酸量 2 个指标,根据表中的数据结果及上述分析,选择 :1)为本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发酵菌种组合。 酵过程中 及产 酸量变化见图 8。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图 8 D 1 发酵过程中 和产算量的变化曲线01234567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 20 . 40 . 60 . 81产算量(%)以乳酸计算量由图可以看出, 酵过程中,发酵前期( 降低及产酸量较快,而在发酵后期( 4发酵速度逐渐趋于缓慢。 酵试验结果 同因素水平下产酸量试验结果 不同因素水平下产酸量试验结果见表 9。 表 9 不同因素水平下产酸量试验结果 试验组 因素 产酸量 % A(接种量 ) B(时间) C(盐水浓度) D(温度) 1 1 1 1 1 1 2 2 2 1 3 3 3 2 1 2 3 2 2 3 1 2 3 1 2 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7 3 1 3 2 3 2 1 3 3 3 2 1 1 R 由上表可见,影响产酸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 : D B AC。即发酵温度对发酵产酸的影响最大,而盐水浓度影响最小。较优水平为 就产酸量这一指标评定,酸菜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 3 天,接种量 3%,盐水浓度 5%,发酵温度 30 。 同因素水平下酸菜感官品质试验结果 不同因素水平下酸菜感官品质试验结果见表 10 表 10 不同因素水平下酸菜感官品质试验结果 试验组 因素 得分 A(接种量 ) B(时间) C(盐水浓度) D(温度) 1 1 1 1 1 1 2 2 2 1 3 3 3 2 1 2 3 2 2 3 1 2 3 1 2 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3 1 3 2 3 2 1 3 3 3 2 1 1 R 表 10 结果表明,影响产品感官性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 DBCA。即发酵的温度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而接种量的影响最小。较优水平为以产品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时,酸菜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是 :发酵温度 20 ,发酵时间 3 天,盐水浓度 5%,接种量 1%。 综合以上 产酸量和感官性状这两个指标 可以 确定 , 最佳发酵时间是一致的,都是 3 天,盐水浓度也 相同,都为 5%。只是在发酵温度和接种量上存在差异,若以产酸量为筛选指标,发酵温度应为 30 ;若以产品感官品质为指标,则发酵温度应为 20 。发酵试验表明,发酵温度为 30 时,酸菜的口感和组织状态较发酵温度为 20 的产品明显变差,绝大多数品评人员认为 30 ,发酵 3 天的产品偏酸。因此,综合考虑产酸和产品感官质量两方面因素以及实际生产中节约能源,最终确定产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 20 ,发酵时间 3 天,接种量 3%,盐浓度 5%,发酵剂 :1。 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产酸速率的影响 最佳发酵菌种组合 和发酵剂空白对照组在温度 20 ,食盐 5%的同等条件下的 及产酸量比较结果见表 11、 12、图 9 和图 10。 表 11 和发酵剂空白对照组 照 菌种 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d 白 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 图9 相同条件下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2 和发酵剂空白对照组产算量对照 菌种 酸 量 %(以乳酸计) 0h 1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d 白 10 2h 24h 36h 48h 60h 72h 4d 5d 6以乳酸计) 和 9 可以看出,在发酵的初期( 13 天), 验组 组,表明接种适宜的发酵菌种,可使酸菜生产中酸菜的酸度迅速增加。 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 用酸萘乙二胺法测定 试验组与对照组亚硝酸钠含量变化比较结果见图 1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图11 试验组与对照组亚硝酸钠含量变化趋势图05101520253035400 1 2 3 4 5 6发酵时间(d)亚硝酸钠含量(g/验组空白组从图 11 可以看出,试验组和对照组发酵都出现了亚硝峰,但试验组的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这与郭晓红等的报道结果相符 27。郭晓红等认为亚硝酸盐的形成主要与硝酸还原酶和杂菌的生长繁殖有关,而亚硝酸盐的降解则主要由于乳酸菌产生的亚硝酸还原酶以及低 的酸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结论 1. 短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株 乳酸菌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 3035 ;能够耐受的最大盐浓度为 7%。 2. 综 合 产酸 量 和感 官 性状 两 个指 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渗透市场意识的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六上生命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设计行业新趋势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重点内容概述试题及答案
- 分析纺织品市场趋势对检验的影响因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对接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知识试题及答案
- 极致提升广告设计师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考试深度分析试题及答案
- 意外伤害试题及答案库
- 1-江苏省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评分表-
- 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课件高一上学期载人航天主题班会
- 《excel数据分析》课件
- DB1310-T 223-2020 小麦节水绿色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 小学六年级科学(人教版)《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燃气安全事故处理及应急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 第六章 燃油供给系
- 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部门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