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及其优化措施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及其优化措施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及其优化措施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及其优化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及其优化措施 摘要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 外贸易增长速度迅猛 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然而 我国贸易结构变 化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优化贸易结构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取向 本文将从贸易 商品结构 贸易地理结构 贸易方式结构 贸易主体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 特点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贸易商品结构 贸易地理结构 贸易方式结构 贸易主体结构 前言 前言部分写中国对外贸易总的发展 包括贸易总额 贸易增长速度 世界排名等等 正文 1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分析 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 贸易方式结构 贸易经营主体 结构 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1 1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和附加 值的高低 出口商品的构成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附加值 低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 在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 国内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时所占比 重较大 相比而言 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 竞争能力强 较高水平的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和 国内产业结构多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为主 我国出口商品经历了从建国时期以出口 为主 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轻纺等劳动 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表 1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 单位 年份初级产品工业制品纺织品与服装 化学成品及 有关产品 机械及运 输设备 1990 25 6 74 4 6 0 9 0 1992 20 0 80 0 29 7 5 1 15 6 1994 16 3 83 7 29 4 5 1 18 1 1996 14 5 85 5 24 5 5 9 23 4 1998 11 2 88 8 23 4 5 6 27 3 2000 10 2 89 8 21 0 4 9 33 1 资料来源 根据 2001 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整理 类似表格 数据可以再重新找 年份要扩大 插入数据表格 列出中国历年来出口商品种类的发展变化 并进行以下分析 按照中国出口商品类别划分来看 年出口额超过 500 亿美元的主要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及部件 服装及衣着附件和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 年出口额超过 200 亿美元的是钢材 鞋类 集成电路和家具及其零件 而且 总体趋势表现为出口在危机后的快速恢复性增长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如下 1 出口商品总额不断增长 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 2 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 仍以食品及活动物 矿物燃料 润滑油及有关原 料为主 3 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 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已逐步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 比重 4 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有所上升 传统出口优势产业仍占有相当 比重 5 部分 高污染 高能耗 高排放 商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 6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 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的比重有微 弱上升 1 2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以初级产品为辅 我国矿物燃料等进口比重 的逐年上升 意味着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源相对缺乏 我国在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 经 济结构得到调整 重化工业对矿物燃料等资源的需求也必将随之大量增加 因为 轻纺劳动 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 而重化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 对自然 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中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相对比较稳定 基本保持在 20 左右的水平 但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品的 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 这种变动趋势表明中国这种变动趋势表明中国 一般加工业的国产化能力正在逐渐提高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对国外先进技术和 成套设备的需求亦日益增加 列出进口商品种类数据 类似以下数据 表 5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 单位 年份初级产品工业制品矿物燃料等 化学成品及 有关产品 机械及运 输设备 1990 18 3 81 6 2 3 12 5 31 6 1992 16 4 83 6 4 4 13 8 38 8 1994 14 2 85 8 3 5 10 5 44 6 1996 18 3 81 7 4 9 13 0 39 5 1998 16 4 83 6 4 8 19 4 40 5 1999 16 2 83 8 5 4 14 5 41 9 2000 20 8 79 2 9 2 13 4 40 8 2001 18 8 81 2 7 2 13 2 43 9 2002 16 7 83 3 6 5 13 2 46 4 资料来源 根据 2003 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整理 1 3 贸易地理结构分析 列出我国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找出贸易往来数量数额 并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我国在贸 易地理上的特点 表 5 1997 2006 年我国出口主要出口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构成 单位 年份美国日本欧盟香港东盟韩国台湾合计 1996 17 7 20 4 13 1 21 8 6 8 5 0 84 8 1997 17 9 17 4 13 0 24 0 6 6 5 0 83 9 1998 20 7 16 2 15 3 21 1 5 9 3 4 82 6 1999 21 5 16 6 15 5 18 9 6 2 4 0 82 7 2000 20 9 16 7 15 3 17 9 7 0 4 5 2 0 84 3 2001 20 4 16 9 15 4 17 5 6 9 4 7 1 9 83 7 2002 21 5 14 9 14 8 18 0 7 2 4 8 2 0 83 2 2003 21 1 13 6 16 5 17 4 7 1 4 6 2 1 82 4 2004 21 1 12 4 18 1 17 0 7 2 4 7 2 3 82 8 2005 21 4 11 0 18 9 16 3 7 3 4 6 2 2 81 7 2006 21 0 9 5 18 8 16 7 4 4 6 2 1 79 4 资料来源 商务部商务统计数据库 1 4 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 进料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外商 投资进口品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 其中 进料加工 和 来料加工装配 合称 加 工贸易 即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并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出口 政府对进口的原材料等给 予免征关税的优惠 这也是这种贸易方式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者的差别在于 进料加工 中企业自进自销 自负盈亏 来料加工装配 中企业不负责经营 只收取加 工费用 从年起 加工贸易即已超过一般贸易 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表 3 1997 2006 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构成 单位 贸易方式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一般贸易 42 7 40 4 40 6 42 2 42 1 41 8 41 5 41 1 41 1 4163 2 加工贸易 54 5 56 8 56 9 55 2 55 4 55 3 55 2 55 3 54 7 5103 7 其它方式 2 8 2 8 2 5 2 6 2 5 2 9 3 3 3 6 3 9 423 8 资料来源 商务部商务统计数据库 1 5 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 年月日开始实施新的 外贸法 降低享有外贸经 营权的门槛 外贸经营者的范围再次扩大 目前 个体申请办外贸企业达多家 外贸增长格 局已基本呈现外资企业占重要地位 集体私营企业增势迅猛 而国有企业增速下滑的新态 势 据统计 年一月 国有企业进出口亿美元 占进出口 总额 增长 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 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亿美元 占进出口总额 增长 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集体 私 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亿美元 占进出口 总额 增长 增速比国有企业高出个百分点 比外商 投资企业高出个百分点 这表明 由于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对国有外贸企业所拥有进出口特 权已受到猛烈冲击并迅速减弱 改变了国有外贸公司独家经营状况 表 4 1997 2006 年我国出口贸易的企业构成 单位 主体类型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