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_第1页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_第2页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_第3页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_第4页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 I 四维 八德 五伦 三达德 三纲五常四维 八德 五伦 三达德 三纲五常 2 3 四维 八德 五伦 三达德 三纲五常四维 八德 五伦 三达德 三纲五常 四维四维 是指礼 义 廉 耻是指礼 义 廉 耻 五伦五伦 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 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 朋友 封建社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 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 朋友 封建社 会注重名分 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 恪守伦理道德 克尽义务 会注重名分 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 恪守伦理道德 克尽义务 做到君敬臣忠 父慈子孝 夫唱妇随 兄爱弟悌 朋谊友信 做到君敬臣忠 父慈子孝 夫唱妇随 兄爱弟悌 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 父子之间有孟子认为 父子之间有 骨肉之亲 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骨肉之亲 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孟子 滕文公上滕文公上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姐妹 夫妇循礼 对朋友忠诚宽容 同道相谋指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姐妹 夫妇循礼 对朋友忠诚宽容 同道相谋 君仁臣忠君仁臣忠 八德八德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三达德 知 仁 勇知 仁 勇 为三达德为三达德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 孝 悌 忠 恕 恭 宽 信 敏 惠 温 良 俭 让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 孝 悌 忠 恕 恭 宽 信 敏 惠 温 良 俭 让 诚 敬 慈 刚 毅 直 克己 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诚 敬 慈 刚 毅 直 克己 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 义 礼 智为四基德或母德 将它扩展为孟子以仁 义 礼 智为四基德或母德 将它扩展为 五伦十教五伦十教 即君惠臣忠 即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 法诸子的思想 提出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 法诸子的思想 提出 四维四维 礼 义 廉 耻 礼 义 廉 耻 八德八德 忠 孝 仁 爱 信 义 和 平 忠 孝 仁 爱 信 义 和 平 董仲舒提出董仲舒提出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 义 礼 智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仁 义 礼 智 信 信 仁就是宽厚 义就是正直 礼就是谦让 智就是才能 信就是诚实 仁就是宽厚 义就是正直 礼就是谦让 智就是才能 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孟子提出 仁 义 礼 智仁 义 礼 智 董仲舒扩充为 董仲舒扩充为 仁 义 礼 智 信仁 义 礼 智 信 后称 后称 五常五常 这 这 五常五常 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 不仅是最基本的 最高的德目 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仁 不仅是最基本的 最高的德目 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 的古代人文情怀 经过现代改造 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的古代人文情怀 经过现代改造 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 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 义 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 仁至义尽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 人生价值观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 人生价值观 如如 义不容辞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义无反顾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 大义凛然大义凛然 大义灭亲大义灭亲 义正辞严义正辞严 等 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 如义诊 义演 义卖 义务等 至今仍是等 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 如义诊 义演 义卖 义务等 至今仍是 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4 礼 与仁互为表里 仁是礼的内在精神 重礼是礼 与仁互为表里 仁是礼的内在精神 重礼是 礼仪之邦礼仪之邦 的重要传统美德 的重要传统美德 明礼明礼 从广义说 就是讲文明 从狭义说 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 谓从广义说 就是讲文明 从狭义说 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 谓 礼节礼节 礼仪礼仪 作为个体修养涵养 谓 作为个体修养涵养 谓 礼貌礼貌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谓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谓 礼让礼让 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北京为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北京为 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礼之用 和为贵礼之用 和为贵 其价值取向为 其价值取向为 和谐和谐 继承发 继承发 扬礼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扬礼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 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 这智 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 这 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 是做人的根本 是兴业之道 治世之道 守信用 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信 是做人的根本 是兴业之道 治世之道 守信用 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 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四维八德的含义四维八德的含义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的国粹 我们的根 丢掉了自己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的国粹 我们的根 丢掉了自己的 根 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根 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父孙中山先生创中华民国 作为国服的中山装 其所寓意义即是 前身四个口国父孙中山先生创中华民国 作为国服的中山装 其所寓意义即是 前身四个口 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 义 廉 耻 门襟五粒纽扣是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 义 廉 耻 门襟五粒纽扣是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 立 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立 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服饰的设计中寓有治国的大道理 蒋民生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服饰的设计中寓有治国的大道理 蒋 介石委员长同样是效仿中山先生 将四维 八德作为民众新生活运动的大纲 毛泽东介石委员长同样是效仿中山先生 将四维 八德作为民众新生活运动的大纲 毛泽东 主席在建国初年就开始惩治腐败 曾说过这种足以振聋发聩的话 主席在建国初年就开始惩治腐败 曾说过这种足以振聋发聩的话 治国就是治吏 治国就是治吏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将不国 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 贪污无度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将不国 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 贪污无度 胡作非为 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 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胡作非为 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 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国民党是这样 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国民党是这样 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中华民族历来讲究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它构筑了炎黄子孙道德准则的基石 是中华民 它构筑了炎黄子孙道德准则的基石 是中华民 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 是我们可以骄世的国粹 细细品思 它们当中没有一点糟粕 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 是我们可以骄世的国粹 细细品思 它们当中没有一点糟粕 它从来都不是封建伦理 它是中国人文精神中的精髓 它从来都不是封建伦理 它是中国人文精神中的精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 就在于她的人民有着优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 就在于她的人民有着优秀 的文化传承 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 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纯正的荣耻观 古圣的文化传承 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 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纯正的荣耻观 古圣 和先贤 为我们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境界 和先贤 为我们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境界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人格 的大丈夫人格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志士气节 的志士气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先烈情先烈情 操 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 为自由 为尊严而前赴后继 今天国运的昌盛 人民的幸操 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 为自由 为尊严而前赴后继 今天国运的昌盛 人民的幸 福 民族的尊严 都是与中华文明息息相通的荣辱观联结在一起 因此 人们的具有福 民族的尊严 都是与中华文明息息相通的荣辱观联结在一起 因此 人们的具有 正确的荣耻感绝不是一件小事 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正确的荣耻感绝不是一件小事 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5 举国之人皆知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标准 国人皆有荣耻心 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举国之人皆知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标准 国人皆有荣耻心 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 辱 辱 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 四维四维 他认为 他认为 礼礼 就是不能越出就是不能越出 应有的节度 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贵族等级制的道德规范 应有的节度 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贵族等级制的道德规范 义义 就是自己不推荐 就是自己不推荐 自己 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 自己 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 廉廉 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 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 点错误 即廉洁不贪 点错误 即廉洁不贪 耻耻 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 即要知羞耻 他认为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 即要知羞耻 他认为 礼 礼 义 廉 耻义 廉 耻 与法相比 比法更为重要 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与法相比 比法更为重要 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管管 子子 牧民牧民 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覆 四维绝则灭 此寥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覆 四维绝则灭 此寥 寥二十四个字 道尽四维的重要性 何谓四维 一曰礼 二曰义 三曰廉 四曰耻 寥二十四个字 道尽四维的重要性 何谓四维 一曰礼 二曰义 三曰廉 四曰耻 礼不愈节 义不自进 廉不蔽恶 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礼不愈节 义不自进 廉不蔽恶 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四维四维 礼义廉耻 立意美善 字字金珠 能济礼义廉耻 立意美善 字字金珠 能济 世弘道 励志淑人 故代代相承 做为教民正俗的圭臬 另在管仲世弘道 励志淑人 故代代相承 做为教民正俗的圭臬 另在管仲 国颂国颂 文中 更文中 更 直接了当的提出 直接了当的提出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读至此处 能不读至此处 能不 奋身而起 以四维安邦 以良心报国吗 奋身而起 以四维安邦 以良心报国吗 维维 的意思 大致与的意思 大致与 纲纲 相同 所以古人经常相同 所以古人经常 纲维纲维 连用 社会的安定与连用 社会的安定与 进步 要靠道德的引领 礼 义 廉 耻 是道德的四大纲纪 人一生不做坏事 不进步 要靠道德的引领 礼 义 廉 耻 是道德的四大纲纪 人一生不做坏事 不 是慑于法律 而是出于人的良知 当这样的教育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之时 国家才会是慑于法律 而是出于人的良知 当这样的教育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之时 国家才会 有长治久安 有长治久安 四维的含义四维的含义 礼是什么 礼是什么 礼是文明礼貌 知书达理 为人的素养 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礼是文明礼貌 知书达理 为人的素养 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 方式 所以方式 所以 左传左传 上说 上说 礼者 理也 礼者 理也 社会要走向和谐 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社会要走向和谐 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 状态 人人懂得互相尊重 彼此谦让 这就需要礼来引导 状态 人人懂得互相尊重 彼此谦让 这就需要礼来引导 礼是做人的道理 处事的条理 故有礼为贤士 执礼为恭人 礼应从礼是做人的道理 处事的条理 故有礼为贤士 执礼为恭人 礼应从 坐立 进坐立 进 退 辞让 对答退 辞让 对答 做起 表现在做起 表现在 尊亲 敬长 敦戚 睦邻尊亲 敬长 敦戚 睦邻 的行为上 的行为上 今正是我们青年人出礼门 步礼路 执礼节 奉行今正是我们青年人出礼门 步礼路 执礼节 奉行 国民礼仪范例国民礼仪范例 的时候 愿的时候 愿 同胞勉之 同胞勉之 义是什么 义是什么 义是公道正义 讲诚信 重友情 大义秉公 光明磊落 作风正派 不搞阴谋诡义是公道正义 讲诚信 重友情 大义秉公 光明磊落 作风正派 不搞阴谋诡 计 人见到合理的事情 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 甚至很危险 也应该挺身而出 计 人见到合理的事情 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 甚至很危险 也应该挺身而出 以维护公道 声张正气 即后人常说的以维护公道 声张正气 即后人常说的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 6 义是伦理不坠的支柱 是充盈精神的源头 所以要植义于心 高擎正义之火炬 义是伦理不坠的支柱 是充盈精神的源头 所以要植义于心 高擎正义之火炬 消灭妖氛于无形 消灭妖氛于无形 廉是什么 廉是什么 廉是清廉 高尚 无私无欲 不贪不占 洁身自好 奉公为民 古代的士 都把廉是清廉 高尚 无私无欲 不贪不占 洁身自好 奉公为民 古代的士 都把 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 清廉与否 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 官员负有领导社会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 清廉与否 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 官员负有领导社会 的责任 如果不能清廉自守 一心奉公 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 危害一方 的责任 如果不能清廉自守 一心奉公 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 危害一方 廉确能提升人品 清明吏治 况金钱乃身外物 生未带来 死不携去 何苦做金廉确能提升人品 清明吏治 况金钱乃身外物 生未带来 死不携去 何苦做金 钱奴 设网自缚呢 倘能崇尚勤俭 廉约节用 岂不快活 钱奴 设网自缚呢 倘能崇尚勤俭 廉约节用 岂不快活 耻是什么 耻是什么 耻是羞耻心 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底线 否则 就不配做人 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 耻是羞耻心 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底线 否则 就不配做人 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 是其中之一 即对于害人 害己的坏事 有厌恶之心 羞于去做 哪怕是其中之一 即对于害人 害己的坏事 有厌恶之心 羞于去做 哪怕 打死也不能去做 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 打死也不能去做 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 故知耻为君子 不知耻为小人 知耻必忠必孝 不知耻不仁不贤 故知耻为君子 不知耻为小人 知耻必忠必孝 不知耻不仁不贤 故我们青年人势须以无耻二字以誓心 雪耻二字而奋斗故我们青年人势须以无耻二字以誓心 雪耻二字而奋斗 抱冰踏火 为民前锋 抱冰踏火 为民前锋 刷清涂在中华历史上的血污 振我国魂 隆我国运 刷清涂在中华历史上的血污 振我国魂 隆我国运 八德的含义八德的含义 忠是忠于事业 忠于职守 忠于民族 忠于国家 忠是忠于事业 忠于职守 忠于民族 忠于国家 孝是孝敬父母 孝敬老人 孝是孝敬父母 孝敬老人 仁是宽厚 具有仁爱之心 宽于待人 善于待人 不鸡肠小肚 不妒贤嫉能 仁是宽厚 具有仁爱之心 宽于待人 善于待人 不鸡肠小肚 不妒贤嫉能 爱是敬爱兄长 顺从长上 在事业中 尊重领导 服从组织 严守纪律 爱是敬爱兄长 顺从长上 在事业中 尊重领导 服从组织 严守纪律 而眼下 社会迂腐 道德沉沦 寡廉鲜耻 威信扫地 相当多的青年人失去信仰 而眼下 社会迂腐 道德沉沦 寡廉鲜耻 威信扫地 相当多的青年人失去信仰 自私自利 利欲熏心 尔虞我诈 为富不仁 恃强凌弱 致社会风气败坏 面对这一自私自利 利欲熏心 尔虞我诈 为富不仁 恃强凌弱 致社会风气败坏 面对这一 严峻形势 大力倡导严峻形势 大力倡导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尤显迫切 尤显重要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唯有 尤显迫切 尤显重要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唯有 弘扬我们的国粹 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 提倡弘扬我们的国粹 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 提倡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方可以净化人心 净 方可以净化人心 净 化社会 扭转每况愈下的颓局 化社会 扭转每况愈下的颓局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像一面面镜子一样 提醒着我们 照射着我们 时时检查我们自己 像一面面镜子一样 提醒着我们 照射着我们 时时检查我们自己 纯化心灵 纯化心灵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简洁明了 含义十分清晰 极具震撼力和制约力 直指灵魂简洁明了 含义十分清晰 极具震撼力和制约力 直指灵魂 深处 省却了许多难以记忆的繁缛条文和累赘陈述 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 将这八个深处 省却了许多难以记忆的繁缛条文和累赘陈述 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 将这八个 大字牢记心中 化作行为 真正做到大字牢记心中 化作行为 真正做到 慎独慎独 随地吐痰 乱丢垃圾 擅闯红灯 对某一个个人来讲 可能不算什么大事 但假随地吐痰 乱丢垃圾 擅闯红灯 对某一个个人来讲 可能不算什么大事 但假 如人人不守规矩 按自我意志行事 我们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这些如人人不守规矩 按自我意志行事 我们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这些 小事小事 关乎整关乎整 7 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一旦道德体系崩溃 其他就无从谈起 经济的发展也就偏离了本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一旦道德体系崩溃 其他就无从谈起 经济的发展也就偏离了本 义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以往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构筑文明的和谐社会 实现义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以往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构筑文明的和谐社会 实现 科学的 可持续的发展 须臾不能放松社会道德的净化 不能离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科学的 可持续的发展 须臾不能放松社会道德的净化 不能离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 升 一旦我们能够升 一旦我们能够 有耻有耻 和和 自律自律 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 调整 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 调整 自己的行为 社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与发展 自己的行为 社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与发展 亲爱精诚亲爱精诚 品牌认为品牌认为 四维八德四维八德 是我们的祖先对于如何做人 做事的精辟总是我们的祖先对于如何做人 做事的精辟总 结 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继承和发扬光大 没有一条理由可结 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继承和发扬光大 没有一条理由可 以把它忘却了 丢失了 若有幸得以大力提倡 则人们的情操必会趋于高尚 社会必以把它忘却了 丢失了 若有幸得以大力提倡 则人们的情操必会趋于高尚 社会必 会趋于和谐 会趋于和谐 修天道由人道修起 古圣云修天道由人道修起 古圣云 天无道不成天 地无道不成地 人无道何为人天无道不成天 地无道不成地 人无道何为人 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 地有道四季分均 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可为人也 人若亏了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 地有道四季分均 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可为人也 人若亏了人 伦道德 身虽异于禽兽 心与禽兽有何分别 圣人忧人趋于禽兽之中 因此修道立教 伦道德 身虽异于禽兽 心与禽兽有何分别 圣人忧人趋于禽兽之中 因此修道立教 使天下之人皆尽此人伦大道 若不尽此人伦大道 虽然官高爵显 金银百斗 人民无使天下之人皆尽此人伦大道 若不尽此人伦大道 虽然官高爵显 金银百斗 人民无 德可称 有何益哉 目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人情大坏你争我夺 造成了世界毁灭的德可称 有何益哉 目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人情大坏你争我夺 造成了世界毁灭的 危机 举世动荡人所共知 科学登峰造极 并无挽救之方 其威力是摧毁世界危机 举世动荡人所共知 科学登峰造极 并无挽救之方 其威力是摧毁世界 而无而无 遗 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害 不知苍生万灵 命在旦夕 此时正是万物毁灭危险之时 遗 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害 不知苍生万灵 命在旦夕 此时正是万物毁灭危险之时 皆因失此人伦大道 何能不遭劫运乎 此非上天不仁是人自作自受的 故孟子曰皆因失此人伦大道 何能不遭劫运乎 此非上天不仁是人自作自受的 故孟子曰 天天 下溺援之以道下溺援之以道 教人行善使人人能以道为尊 以德为贵 人道完成自然返成古风 天道自然清和教人行善使人人能以道为尊 以德为贵 人道完成自然返成古风 天道自然清和 三灾八难自然冰消 万民享安乐也 现在简说人伦大道 人道三灾八难自然冰消 万民享安乐也 现在简说人伦大道 人道 者五伦八德 五伦是者五伦八德 五伦是 君臣君臣 父子父子 夫妇夫妇 兄弟兄弟 朋友 朋友 先说明五伦先说明五伦 君臣有义 君使臣以礼 臣奉君以忠 君不学桀纣 臣不学曹秦 君则正 臣则君臣有义 君使臣以礼 臣奉君以忠 君不学桀纣 臣不学曹秦 君则正 臣则 忠 忠 自然君臣有义也 自然君臣有义也 父子有亲 父教化子弟要仁慈 子侍奉父母要孝顺 父慈子孝 自然父子有亲也 父子有亲 父教化子弟要仁慈 子侍奉父母要孝顺 父慈子孝 自然父子有亲也 夫妻有情 夫待妻尽其责任 妻事夫君尽温和 夫爱护贤妻 妻敬爱夫君 夫唱夫妻有情 夫待妻尽其责任 妻事夫君尽温和 夫爱护贤妻 妻敬爱夫君 夫唱 妇随 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 自然夫妻有情也 妇随 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 自然夫妻有情也 兄弟有序 长为兄 幼为弟 兄爱小弟 小弟敬兄 兄宽弟忍 一团和气 祖业兄弟有序 长为兄 幼为弟 兄爱小弟 小弟敬兄 兄宽弟忍 一团和气 祖业 家财不争不贪 自然长幼有序也 家财不争不贪 自然长幼有序也 朋友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若有过错 劝而改之 若有善事助而成之 不论朋友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若有过错 劝而改之 若有善事助而成之 不论 贫贫 富 一视同仁 以道德来往 自然朋友有信也 以上乃是五伦之道 人遵五伦 富 一视同仁 以道德来往 自然朋友有信也 以上乃是五伦之道 人遵五伦 8 天天 降吉祥也 降吉祥也 八德者 孝八德者 孝 悌悌 忠忠 信信 礼礼 义义 廉廉 耻 耻 孝孝 孝字半老半子 言亲已老半入土 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孝者百行之首 孝字半老半子 言亲已老半入土 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孝者百行之首 万善之源 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孝 无孝如树无根 如万善之源 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孝 无孝如树无根 如 水无源 父母养子成人 恩深如似海 德高如泰山 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 父水无源 父母养子成人 恩深如似海 德高如泰山 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 父 母爱子无微不至 辛苦不辞冒险不退 始终不倦劳而不怨 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为人母爱子无微不至 辛苦不辞冒险不退 始终不倦劳而不怨 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为人 子者须当知恩报本 欲子孝顺 须先孝双亲 不孝先人 人逆你 今日为人子媳妇 子者须当知恩报本 欲子孝顺 须先孝双亲 不孝先人 人逆你 今日为人子媳妇 后日为人父母翁姑 今日不孝父母翁姑 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 理之所当然也 孝顺后日为人父母翁姑 今日不孝父母翁姑 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 理之所当然也 孝顺 还生孝顺子 忤逆还生忤逆儿 盖因习见其行为 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还生孝顺子 忤逆还生忤逆儿 盖因习见其行为 自然尽学其举动也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此是天地循环之理也 天理昭昭报应无差不可不信 世人传后裔之目的者 就是养儿此是天地循环之理也 天理昭昭报应无差不可不信 世人传后裔之目的者 就是养儿 待老 积壳防饥 父母养我而我不知孝养双亲者 父母劳而无功何必养子 劳其筋骨待老 积壳防饥 父母养我而我不知孝养双亲者 父母劳而无功何必养子 劳其筋骨 损其精神 不孝父母翁姑 养子何益也损其精神 不孝父母翁姑 养子何益也 为人子须常静虑三思 有个身体从何来呢为人子须常静虑三思 有个身体从何来呢 何人养育成人呢何人养育成人呢 给我读书学艺嫁娶 衣食住等从小至大一番思虑 自知父母之恩莫给我读书学艺嫁娶 衣食住等从小至大一番思虑 自知父母之恩莫 大 知恩自当报答双亲 自知孝敬父母翁姑 孝敬之重点 勿使父母翁姑怒气 悲伤 大 知恩自当报答双亲 自知孝敬父母翁姑 孝敬之重点 勿使父母翁姑怒气 悲伤 怨恨 痛苦 伤情 哀怨 惊恐 愁闷 羞愧 便不是买鱼买肉奉敬是谓之孝也 爱怨恨 痛苦 伤情 哀怨 惊恐 愁闷 羞愧 便不是买鱼买肉奉敬是谓之孝也 爱 惜妻子之心更力一倍敬重父母翁姑 何谓也惜妻子之心更力一倍敬重父母翁姑 何谓也 我身受我身受 父母所赐 一失双亲断不再得 父母所赐 一失双亲断不再得 失去妻子可以再得也 为人子女媳妇者 竭尽其力问心无愧孝顺父母翁姑 始可称为失去妻子可以再得也 为人子女媳妇者 竭尽其力问心无愧孝顺父母翁姑 始可称为 孝子孝妇 为人父母翁姑者 也应慈爱痛疼子女媳妇 切不可偏见 上下尽其人道 孝子孝妇 为人父母翁姑者 也应慈爱痛疼子女媳妇 切不可偏见 上下尽其人道 乐其天伦 父慈子孝成为幸福家庭也 古人云乐其天伦 父慈子孝成为幸福家庭也 古人云 不孝父母敬神无益不孝父母敬神无益 人伦之道以孝为首 不孝者后来必遭受天谴 其祸必累 人伦之道以孝为首 不孝者后来必遭受天谴 其祸必累 及其儿女实可叹哉 世人并非不知孝顺之道 有的明知而故犯 人为万物之灵 鸟兽及其儿女实可叹哉 世人并非不知孝顺之道 有的明知而故犯 人为万物之灵 鸟兽 亦知孝义 如羊跪母饮乳 乌鸦知反哺之义 人为何不尽孝道亦知孝义 如羊跪母饮乳 乌鸦知反哺之义 人为何不尽孝道 奉劝世人父母在世孝奉劝世人父母在世孝 敬父母 胜过死后奉敬三牲酒理 在世敬一粒豆 胜过死后用山珍海味敬奉也 在世敬父母 胜过死后奉敬三牲酒理 在世敬一粒豆 胜过死后用山珍海味敬奉也 在世 不尽孝顺 死后才请僧道诵经超度有何益哉不尽孝顺 死后才请僧道诵经超度有何益哉 孝经曰孝经曰 金钱可贵 父母更可贵 何也金钱可贵 父母更可贵 何也 金钱可复得 父母不可复得 妻子可爱 金钱可复得 父母不可复得 妻子可爱 父母更可爱 何也父母更可爱 何也 妻子可再有 父母不可再有 职位要顾 父母更要顾 何也妻子可再有 父母不可再有 职位要顾 父母更要顾 何也 职位可另寻 父母不可另寻 身命要保 父母更要保 何也职位可另寻 父母不可另寻 身命要保 父母更要保 何也 君之身命由父母千辛万君之身命由父母千辛万 苦养育而来也 如无父母 安有我身 是父母重于我身也苦养育而来也 如无父母 安有我身 是父母重于我身也 先贤云 先贤云 千两万金万两千两万金万两 银 有钱难买父母身 在生之时不恭敬 死后何劳敬鬼神银 有钱难买父母身 在生之时不恭敬 死后何劳敬鬼神 父恩比山高 母德比海父恩比山高 母德比海 深深 十月怀胎三年哺乳 七年恩养十年培植 吃尽千辛万苦 方将我扶养成人 此 十月怀胎三年哺乳 七年恩养十年培植 吃尽千辛万苦 方将我扶养成人 此 恩此德天高地厚难报万一 父母养育之恩昊天罔极 吾人若不孝顺 自问胸膛于心何恩此德天高地厚难报万一 父母养育之恩昊天罔极 吾人若不孝顺 自问胸膛于心何 安 于罪何逃 与人相处做何感想安 于罪何逃 与人相处做何感想 可知孝乃百善之先 圣人定为道德之根本 教化可知孝乃百善之先 圣人定为道德之根本 教化 之宗旨之宗旨 安慰敬顺安慰敬顺 为日常之孝 不可不勉也 为日常之孝 不可不勉也 9 一一 不使恶名加诸父母 谓之安 不使恶名加诸父母 谓之安 二二 一切烦恼 为子代其劳 谓之慰 一切烦恼 为子代其劳 谓之慰 三三 衣食供奉 温言悦色 谓之敬 衣食供奉 温言悦色 谓之敬 四四 双亲怒责 不怨父母 谓之顺 双亲怒责 不怨父母 谓之顺 先哲又云先哲又云 欲把亲恩数一回 天高地厚终难猜 吾能数尽青丝发 唯有亲恩数欲把亲恩数一回 天高地厚终难猜 吾能数尽青丝发 唯有亲恩数 不来不来 人试思未有身体之前 是何人所生 人试思未有身体之前 是何人所生 既有身体之后 何人所养既有身体之后 何人所养 饥饿也何人饥饿也何人 所哺乳所哺乳 寒冻也何人所裹寒冻也何人所裹 啼号也何人所抱啼号也何人所抱 溲溺也何人盥洗溲溺也何人盥洗 麻痘何人医救麻痘何人医救 饮食饮食 言语何人教督言语何人教督 仔细思之 而父母之恩可知矣 父母一团心血完全用于子女之身 故仔细思之 而父母之恩可知矣 父母一团心血完全用于子女之身 故 十月怀胎三年哺养 父母饱受多少艰难困苦 担多少骸怕懮愁 偎干就湿 舍己救儿 十月怀胎三年哺养 父母饱受多少艰难困苦 担多少骸怕懮愁 偎干就湿 舍己救儿 水火汤刀关心挂虑 嘻笑则心为之喜 啼哭则忍耐其烦 未饭则先防儿饥 未眠则水火汤刀关心挂虑 嘻笑则心为之喜 啼哭则忍耐其烦 未饭则先防儿饥 未眠则 先调儿宿 饥饱必得当 冷暖尤恐失宜 一旦遇有疾病 为父母者不谓子之幼难养 先调儿宿 饥饱必得当 冷暖尤恐失宜 一旦遇有疾病 为父母者不谓子之幼难养 反怨自己调理失时 采药求医 祷神问卜 恨不得将身代替 若出外远行 则牵心挂反怨自己调理失时 采药求医 祷神问卜 恨不得将身代替 若出外远行 则牵心挂 意卜问归期 早去迟来倚门盼望 此皆父母生我 育我 抚我 教我 厚我 望我之意卜问归期 早去迟来倚门盼望 此皆父母生我 育我 抚我 教我 厚我 望我之 恩情 人所不可忘者 恩情 人所不可忘者 孔子教子弟事亲之道 子曰孔子教子弟事亲之道 子曰 孝子之事亲也 局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孝子之事亲也 局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 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至 能后才事亲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至 能后才事亲 又云 又云 身体发肤 受之身体发肤 受之 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得道 得道 诸位乾坤 勿望根本孝敬父母 才是修道也 诸位乾坤 勿望根本孝敬父母 才是修道也 悌 悌字先点为兄 后点为弟 弓身一手一足 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 兄弟原来悌 悌字先点为兄 后点为弟 弓身一手一足 是最亲的同胞兄弟也 兄弟原来 同气连枝 姊妹相亲兄弟和气 同念一母所生 共乳成人 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 同气连枝 姊妹相亲兄弟和气 同念一母所生 共乳成人 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 家兴族盛是不亏悌道也 家兴族盛是不亏悌道也 忠 所谓忠者 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 竭尽心力至公无私 所报无谎 所言无忠 所谓忠者 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 竭尽心力至公无私 所报无谎 所言无 虚 做事不怕人见 不怕人耻笑 不作亏心事光明正大 可以对天地对神祗 对国家虚 做事不怕人见 不怕人耻笑 不作亏心事光明正大 可以对天地对神祗 对国家 对社会 对父母兄弟妻子 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对社会 对父母兄弟妻子 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信 信字人言而成 夫信者诚实也 信乃人道上之准绳至宝 人之事业成功失败信 信字人言而成 夫信者诚实也 信乃人道上之准绳至宝 人之事业成功失败 皆以信字为基础 俗云皆以信字为基础 俗云 君子一言放出 驷马难追君子一言放出 驷马难追 君子修道一言为定 信道信劫 君子修道一言为定 信道信劫 信因果轮回 若与人相约之事 买卖或工作只顾自己利益而失约 或讲话虚而不实者 信因果轮回 若与人相约之事 买卖或工作只顾自己利益而失约 或讲话虚而不实者 皆失信也 所以言顾行 行顾言 心口和一 以信笃行 皆失信也 所以言顾行 行顾言 心口和一 以信笃行 10 礼 礼者天理之节序 人事之仪则也 人在万物之上不可无礼 否则将与禽兽何礼 礼者天理之节序 人事之仪则也 人在万物之上不可无礼 否则将与禽兽何 异异 也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 礼能表现人之身分及人格 态度谦虚仪容端庄 行为有也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 礼能表现人之身分及人格 态度谦虚仪容端庄 行为有 规律 对尊长有礼貌 待下辈慈悲博爱 你若以礼待人 他人必定以礼答之 孔子曰规律 对尊长有礼貌 待下辈慈悲博爱 你若以礼待人 他人必定以礼答之 孔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绝不做败坏风俗的事 礼是人的随 绝不做败坏风俗的事 礼是人的随 身宝 能消一切祸殃也 倘若人人不守礼 秩序即乱 以报纸上看到的无礼事件 身宝 能消一切祸殃也 倘若人人不守礼 秩序即乱 以报纸上看到的无礼事件 乱伦 见色动心出手无礼 或强行侮辱等犯罪人 则与禽兽何异乱伦 见色动心出手无礼 或强行侮辱等犯罪人 则与禽兽何异 人面兽心将成何体人面兽心将成何体 统乎 结果身败名裂无面见父母兄弟亲朋等 皆因为失去礼仪之故也 所以修道必注统乎 结果身败名裂无面见父母兄弟亲朋等 皆因为失去礼仪之故也 所以修道必注 重礼节 自重自爱自己重礼节 自重自爱自己 敬重别人爱人 如此品格高尚不亏礼之道也 敬重别人爱人 如此品格高尚不亏礼之道也 义 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 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 虽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义 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 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 虽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 爱 但需要用正义而取 若用不义横财逆取 损人利己 最后必定受祸失败 所以正爱 但需要用正义而取 若用不义横财逆取 损人利己 最后必定受祸失败 所以正 义君子 不但不贪不义之财 以疏财仗义 救济诸善等 神钦人仰 光前裕后 留美义君子 不但不贪不义之财 以疏财仗义 救济诸善等 神钦人仰 光前裕后 留美 名万古矣 名万古矣 廉 廉就是清清白白 端端正正之意思 无私欲无邪念 不作亏心等恶事也 待廉 廉就是清清白白 端端正正之意思 无私欲无邪念 不作亏心等恶事也 待 人接物诚诚实实 办公做事有始有终 临财不苟 遇色不迷 心清而寡欲 贵在身清 人接物诚诚实实 办公做事有始有终 临财不苟 遇色不迷 心清而寡欲 贵在身清 不在衣冠 三清四正清白吾体 内心清廉 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 安分守己 不在衣冠 三清四正清白吾体 内心清廉 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 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为之廉也 奉公守法为之廉也 耻 耻者为人之本性 本性纯善而无恶 所谓人之良心 但是耻 耻者为人之本性 本性纯善而无恶 所谓人之良心 但是 羞恶之心人皆有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之 人有了羞恶之心才能知耻 知耻之人做事光明正大 不知耻者心身不端正 穿 人有了羞恶之心才能知耻 知耻之人做事光明正大 不知耻者心身不端正 穿 露体装 奇形怪装 男不男女不女 男女不避嫌而发生许多丑愧 败坏门风之事 则露体装 奇形怪装 男不男女不女 男女不避嫌而发生许多丑愧 败坏门风之事 则 为不知耻而造成也 以上就是五伦八德之简解 为人应该遵守为人之道 人道完成而为不知耻而造成也 以上就是五伦八德之简解 为人应该遵守为人之道 人道完成而 可达天道矣 可达天道矣 第一孝道不忤逆天人恭敬 第一孝道不忤逆天人恭敬 第二悌道能忍让家必兴隆 第二悌道能忍让家必兴隆 第三忠道能尽心改邪归正 第三忠道能尽心改邪归正 第四信道不欺哄中外可行 第四信道不欺哄中外可行 第五礼道恭敬人神喜人敬 第五礼道恭敬人神喜人敬 第六义道能谦让天下驰名 第六义道能谦让天下驰名 第七廉道不苟取贼盗息净 第七廉道不苟取贼盗息净 11 第八耻道能遵守邪念除清 第八耻道能遵守邪念除清 明心见性 正心修身 心是祸福种子 必须先修心 明心见性 正心修身 心是祸福种子 必须先修心 人道完善才能达天道 人道不修与禽兽何异 人道完善才能达天道 人道不修与禽兽何异 孝悌也者 为人之本 道德之源 必须遵行 修道者不可不勉矣 孝悌也者 为人之本 道德之源 必须遵行 修道者不可不勉矣 八德八念具体内容简析八德八念具体内容简析 一 八德八念具体内容简析一 八德八念具体内容简析 八德 八德 功高 不专横傲慢功高 不专横傲慢 所谓的功高 一个是指在事业上功劳大 二是指修行上的功能层次高 专横傲慢所谓的功高 一个是指在事业上功劳大 二是指修行上的功能层次高 专横傲慢 是指任意妄为 专断强行 眼空四海 目中无人 高傲自大 唯我独尊 瞧不起别人 是指任意妄为 专断强行 眼空四海 目中无人 高傲自大 唯我独尊 瞧不起别人 从理上讲 功高与修德关系密切 即德高功就高 德与功成正比 但这种人功高我慢 从理上讲 功高与修德关系密切 即德高功就高 德与功成正比 但这种人功高我慢 他们的行为与道相背 佛家称他们的行为与道相背 佛家称 傲慢心傲慢心 对应对应 修罗道修罗道 傲慢心是 傲慢心是 八德八德 中的第中的第 一大戒 中功人要循道而为 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 功能层次有多高 不要忘记 一大戒 中功人要循道而为 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 功能层次有多高 不要忘记 山外青山 楼外楼山外青山 楼外楼 大千世界 高手芸芸 况且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何人都有 大千世界 高手芸芸 况且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何人都有 优点和长处 不要只见自己的长处 不见别人的长处 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比人家优点和长处 不要只见自己的长处 不见别人的长处 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比人家 的短处 这样就是固步自封 永远也不会提高和成就 因为你远离了人心 善缘也渐的短处 这样就是固步自封 永远也不会提高和成就 因为你远离了人心 善缘也渐 渐远去 我们修行就是要修清净心 断分别心 立平等心 这样 才能得道多助 使渐远去 我们修行就是要修清净心 断分别心 立平等心 这样 才能得道多助 使 自己得到升华 自己得到升华 位显 不以权谋私位显 不以权谋私 位显是指你处在显赫的位置上 或者为官或者担任要职 以权谋私 即以职务之位显是指你处在显赫的位置上 或者为官或者担任要职 以权谋私 即以职务之 便 工作之便 谋求私利 这种现象在官场上时有发生 你为官 说明了你的水平与便 工作之便 谋求私利 这种现象在官场上时有发生 你为官 说明了你的水平与 能力 也是上下拥戴的结果 我们应当利用这个机缘 率先垂范 造福于民为是 大能力 也是上下拥戴的结果 我们应当利用这个机缘 率先垂范 造福于民为是 大 家可以想一想 毛泽东 周恩来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 为什么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家可以想一想 毛泽东 周恩来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 为什么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廉洁自律 不谋私利并能率先垂范 孔子讲过 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廉洁自律 不谋私利并能率先垂范 孔子讲过 己不正焉能正人己不正焉能正人 师父讲 师父讲 木心不正 脉理皆斜木心不正 脉理皆斜 这句话对我们中功人来讲非常重要 心底无私 这句话对我们中功人来讲非常重要 心底无私 天地宽 因为我们是在修上士 要舍己利他呀 请大家深思 天地宽 因为我们是在修上士 要舍己利他呀 请大家深思 纵横当有凌云笔 俯纵横当有凌云笔 俯 仰随人亦可怜仰随人亦可怜 我们要做人上人 不能有贪心 切记贪心对应饿鬼道 是蛹动下降 我们要做人上人 不能有贪心 切记贪心对应饿鬼道 是蛹动下降 这不是与我们的修行背道而驰吗 我们应道师训 主动克己自制为是 这不是与我们的修行背道而驰吗 我们应道师训 主动克己自制为是 受荣 不得意忘形受荣 不得意忘形 这句话指的是受到表彰 受到荣誉的时候 不要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 也是形容这句话指的是受到表彰 受到荣誉的时候 不要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 也是形容 浅薄的人 稍稍得志 就高兴的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说受到荣誉和表彰 本是一件好浅薄的人 稍稍得志 就高兴的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说受到荣誉和表彰 本是一件好 事 说明你工作能力高 贡献大 本应发扬成绩 再接再励 再立新功 更上一层楼 事 说明你工作能力高 贡献大 本应发扬成绩 再接再励 再立新功 更上一层楼 但 得意忘形 是固步自封 固步自封怎能蛹动前进 螺旋上升呢 况且说虚心使人但 得意忘形 是固步自封 固步自封怎能蛹动前进 螺旋上升呢 况且说虚心使人 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所作的工作 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再进一步说 稍有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所作的工作 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再进一步说 稍有 12 成绩便得意忘形之人 也是心胸狭窄的表现 喜怒不形于色 才是成就大事之人 这成绩便得意忘形之人 也是心胸狭窄的表现 喜怒不形于色 才是成就大事之人 这 条是叫我们修行人 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谦虚谨慎 不骄不燥 努力精进 再条是叫我们修行人 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谦虚谨慎 不骄不燥 努力精进 再 立新功 立新功 遇挫 不颓唐弱志遇挫 不颓唐弱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遇到挫折或某种打击 或某种逆境的时候 使自己的精神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遇到挫折或某种打击 或某种逆境的时候 使自己的精神萎 靡不振 志气低落 其实 任何人的一生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所谓有顺必有逆 这靡不振 志气低落 其实 任何人的一生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所谓有顺必有逆 这 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都是必然的 应当发生的 这种顺逆是由于我们自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都是必然的 应当发生的 这种顺逆是由于我们自 身的调台并输入到我们的生物仪器运行的结果 这就是因果规律的展现 时空点到了身的调台并输入到我们的生物仪器运行的结果 这就是因果规律的展现 时空点到了 它必然会出现 这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老子讲的 它必然会出现 这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老子讲的 祸福无门 为人自招祸福无门 为人自招 就就 是这个道理 从我们修行的角度看 他又是我们修行路上的磨难 九九八十一难 差是这个道理 从我们修行的角度看 他又是我们修行路上的磨难 九九八十一难 差 一难也不行 所以 师父告诉我们一难也不行 所以 师父告诉我们 八十一难 难难皆是金八十一难 难难皆是金 师父还讲 师父还讲 磨难必磨难必 须经过 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须经过 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亦是如此 所以 当我们逆境或挫折的时候 亦是如此 所以 当我们逆境或挫折的时候 一定要明白 任何事物的发生 发展都是顺逆相间的 都不是绝对的 顺为逆之根 一定要明白 任何事物的发生 发展都是顺逆相间的 都不是绝对的 顺为逆之根 逆为顺之源 这一切都将随着时空点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鼓起自己的勇气 不要被逆为顺之源 这一切都将随着时空点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鼓起自己的勇气 不要被 暂时的困难所吓倒 这才是中功人的品格 最后用师父的一句真言收尾暂时的困难所吓倒 这才是中功人的品格 最后用师父的一句真言收尾 合道而行 合道而行 苦恼麻烦自然化去 乐于就在觉悟中 世间广侠皆由自造 执迷不悟才苦海无边苦恼麻烦自然化去 乐于就在觉悟中 世间广侠皆由自造 执迷不悟才苦海无边 临财 不见利忘义临财 不见利忘义 这句话是指见到金钱不要忘掉义气 金钱就是财 我们在社会上生存 谁也离不这句话是指见到金钱不要忘掉义气 金钱就是财 我们在社会上生存 谁也离不 开财 既无财不能生存 无财不足以养道 但是 古人云 开财 既无财不能生存 无财不足以养道 但是 古人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也就是说该得的钱就得 不该得的钱不得 如果你是凡夫 尚可理解 因为也就是说该得的钱就得 不该得的钱不得 如果你是凡夫 尚可理解 因为 人不为人不为 己 天诛地灭己 天诛地灭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可我们是修行人 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可我们是修行人 师讲 师讲 修下士利己利他 修中士利他利己 修上士舍己利他修下士利己利他 修中士利他利己 修上士舍己利他 我们是在修上士 我们是在修上士 必须知舍才是 况且必须知舍才是 况且 大失大得 小失小得 不失不得大失大得 小失小得 不失不得 得与失是个平衡数 何必 得与失是个平衡数 何必 为此而忘了义气去同别人争一得之利呢 要记住为此而忘了义气去同别人争一得之利呢 要记住 万法皆空万法皆空 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 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我们要知舍 舍小我得大我 舍大我得无 我们要知舍 舍小我得大我 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