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一 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 1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 7 12 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789101112 产量 件 404245434650 总成本 元 8800910096009300980010500 要求 1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 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 1 8 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12345678 产量 件 1820191622252821 总成本 元 600066006500 5200 700079008200 6800 要求 1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 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3 某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项目高点低点 产量 件 100 00060 000 产品成本 元 280 000200 000 上述产品成本中包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 该企业曾对低点产量为 60 000 件时的产 品成本总额作了分析 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90 000 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 000 元 混合成本总额 50 000 元 2 合计 200 000 元 要求 1 采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并写出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 2 若该企业计划生产 80 000 件产品 其总成本将会是多少 4 青峰工厂将过去一年 12 个月中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情况下的制造费用总额摘录如下表所示 摘要高点 10 月 低点 3 月 业务量 机器小时 7500050000 制造费用总额 元 1762501425000 上表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该厂会计部门曾对低点月份业务量 为 50000 机器小时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 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50000 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000 元 混合成本总额 32500 元 制造费用总额 142500 元 要求 1 采用高低点法将该厂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部分与固定部分 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 若该厂计划期间的生产能量为 65000 机器小时 则在制造费用总额将为多少元 5 已知 某企业的甲产品 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指标 12345678 产量 件 总成本 元 1050 60000 1000 62000 1900 65000 1600 72000 1800 70000 1900 79000 2000 82000 2100 80000 要求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 某企业 200X 年 1 5 月份的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 月份 指标 12345 产量 件 1110141718 总成本 元 6506008909801000 要求 利用高低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3 7 某企业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在已知的八期历史资料中 四月份的产量最低 为 200 件 总成本为 90000 元 其中固定成本为 65000 元 变动成本为 23000 元 其余为混合成本 七月份产量最高 为 300 件 总成本为 102000 元 要求 1 进行混合成本分析 2 写出总成本的成本性态模型 案例题 案例题 假定光明机械厂与当地供电部门在订立供电合同时 规定光明机械厂每月需支付供电部门变压器维持费 1 000 元 每月用电额度为 80 000 度 在额度内每度电价为 0 27 元 如超额度用电 则需按正常电价 10 倍计算 若光明机械厂每月照明用电平均为 4000 度 另外 该厂只生产甲产品 平均每件用电 25 度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采用合同确认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并分别确定 1 在用电额度内电费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各为多少 试列出其混合成本公式 2 在超额度用电时 电费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又各为多少 试列出其混合成本公式 二二 变动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计算法 综合题 综合题 1 已知 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 10 元 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 5 元 单位变 动性制造费用为 7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 4000 元 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4 元 固定性销售管理费 用为 1000 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 本期产量为 1000 件 销量为 600 件 单位售价为 40 元 要求 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 单位产品成本 2 期间成本 4 3 销货成本 4 营业利润 2 已知 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 第一 二年的产量分别为 30 000 件和 24 000 件 销售量分别为 20 000 件 和 30 000 件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单价为 15 元 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 5 元 件 每年固定性 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 180 000 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 每年发生额为 25 000 元 要求 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 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编制利润表 3 已知 某厂连续两年的产销量 成本和售价等资料如下表 资料单位 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生产量 件 8 000 10 000 销售量 件 8 000 6 00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元 15 15 固定性制造费用 元 40 000 40 000 推销和管理成本 元 10 000 10 000 单价 元 40 40 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 150 000 元 第二年为 100 000 元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 价 要求 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营业利润 4 已知 某厂生产甲产品 产品单位为 10 元 件 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 4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 24 000 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6 000 元 全部是固定性的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 如下表 资 料 单位 件 5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量 0 0 2 000 本期生产量 6 000 8 000 4 000 本期销售量 6 000 6 000 6 000 期末存货量 0 2 000 0 要求 1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 编制利润表 5 用差额简算法验证完全成本法下的各年利润 5 光明机械厂 2009 年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量 10 000 台 销量 8 000 台 每台售价 50 元 直接材料 200 000 元 直接人工 120 000 元 制造费用 80 000 元 其中 变动制造费用 20 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60 000 元 销售和管理费用 20 000 元 其中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8 000 元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12 000 元 要求 1 以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成本 2 以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存货总成本和单位存货成本 3 以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利润并编制利润表 4 以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利润差异并分析利润差异原因 6 艾森公司上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期初存货 0 生产量 5000 件 销售量 3000 件 每件直接材料 20 元 6 每件直接人工 12 元 每件变动制造费用 8 元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100 000 元 每件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2 元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 50 000 元 每件售价 100 元 要求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编制营业利润表 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7 A 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 6 元 单位产品售价为 15 元 固定制造费用为 40 000 元 单位产品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为 1 元 固定管理费用为 15 000 元 已知期初无存货 本期产量为 10 000 件 售出 8500 件 要求 以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8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 期初存货为 4000 件 产品全部生产成本总额为 25 200 元 本期生产 10 000 件 直接材料为 16 000 元 直接人工为 15 000 元 变动制造费用为 5 000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0 000 元 本期销售 12 000 件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为 4800 元 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为 10 000 元 假定该产品售 价为 10 元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 1 计算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2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3 将变动成本法所计算的利润调整为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 9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 期初存货为 2000 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 12 元 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15 元 本期 生产 10 000 件 销售 11 000 件 单价为 20 元 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为 2 元 全年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为 10 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为 20 000 元 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 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当年营业利润 并验证差异 10 某厂连续两年的产量 销量 成本和售价等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表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 生产量 件 8 00010 000 7 销售量 件 8 0006 00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元 1515 固定制造费用 元 40 00040 000 销售和管理费用 元 10 00010 000 单价 元 4040 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 150 000 元 第二年为 100 000 元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 利用分期损益差异验证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营业利润 11 已知罗林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 该公司采用两种成本法的计算表如下 计算表 单位 元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240 000 期初存货成本 0 本期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加 本期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9 600 减 期末存货成本 21 600 变动管理费用 2 400 营业成本边际贡献 营业毛利固定制造费用 3 600 减 销售费用 18 000 固定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18 000 固定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9 600 营业利润 要求 填写上表空格处 12 已知 B 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 连续三年销量均为 1000 件 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 1000 件 1200 件 和 800 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 200 元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 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 50000 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为 9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为 20000 元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销售税金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 润 2 根据前面计算结果 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13 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第一 第二 第三各年的生产量 基于其正常生产能力 都是 8000 件 而销 售量则分别为 8000 件 7000 件和 9000 件 单位产品的售价为 12 元 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包括 8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5 元 固定制造费用基于正常生产能力 8000 件 共计 24000 元 每件产品应分摊 3 元 24000 8000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用假定全部都是固定成本 每年发生额均为 250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销售税金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润 14 某公司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量 3 000 件 销售量 2 000 件 直接材料 10 000 元 直接人工 6 000 元 变动制造费用 8 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9 000 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全部固定 5 000 元 假定该公司期初无存货 产品的销售单价为 16 元 要求 1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3 计算分析完全成本法下和变动成本法下企业本期的损益有何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5 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年 5 月产品成本的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成本 40 元 本期固定制造费 用 22500 元 期初存货量 300 件 本期产量 4500 件 本期销量 4000 件 单位售价 80 元 固定销 售及管理费用 30000 元 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 3 元 该公司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 假设当月无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要求 1 计算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 2 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本期税前利润 16 某企业根据 2002 2003 和 2004 连续三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编制的损益表如下 表所示 企业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3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30000 元 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 成本在此三年中没有发生变化 某企业 2002 2004 年度损益表 9 要求 1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编制 2002 2004 年的损益表 2 说明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收益差异的原因 17 某厂生产甲产品 产品单价为 10 元 件 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 4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 24000 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6000 元 全部是固定性的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最近三年的产销量如 下表 资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货量 期末存货量 0 6000 6000 0 0 8000 6000 2000 2000 4000 6000 0 要求 1 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 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3 利用差额简算法计算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 18 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 10 元 单位直接人工成本 5 元 单位变动性制造费 用 7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 4 000 元 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4 元 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 1 000 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 本期生产量 1 000 件 销售量 600 件 单位售价 40 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 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 单位产品成本 2 期间成本 3 销货成本 4 营业利润 5 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19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2003 年 2004 年的生产量分别为 34000 件和 28000 件 销售量分别为 10 28000 件和 32000 件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 2 5 元 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 成本为 0 6 元 其中包括直接材料 0 26 元 直接人工 0 3 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0 04 元 固定性制造 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 30000 元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 5 固定性费用的发生额 为 13000 元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 2003 年和 2004 年的营业利润 2 具体说明 2004 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损益表 完全成本法 项 目2003 年2004 年 销售收入 制造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 毛利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变动 固定 小计 营业利润 70000 0 50400 50400 8894 12 28494 12 3500 13000 16500 11994 12 80000 8894 12 46800 55694 12 3342 86 27648 74 4000 13000 17000 10648 74 损益表 变动成本法 20032004 11 销售收入 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 变动性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贡献边际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合计 营业利润 70000 16800 3500 49700 30000 13000 43000 6700 80000 19200 4000 56800 30000 13000 43000 13800 2 2004 年采用完全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 3151 26 元 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 计算有 2142 86 元的固定成本随同期末存货结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同时本年又吸收了 2003 年末存货 带来的固定成本 5294 12 元 两个因素抵消后 使年末营业利润减少了 3151 26 元 20 某厂生产甲产品 产品单价为 10 元 件 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 4 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 为 24000 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6000 元 全部是固定性的 存货按先进先出发计价 最近三年的产销 量资料如下表 要求 1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 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 用差额简算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 年份 产销量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0 6000 6000 0 0 8000 6000 2000 2000 4000 6000 0 12 21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本期生产量为 1 000 件 期末存货为 200 件 固定生产成本为 10 000 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 30 000 元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成本比按变动成本法计 算的结果多 2 500 元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 1 计算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 2 指出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 3 利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本期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利润差额 4 利用利润差额计算本期完全成本法的利润 案例题案例题 假定华夏公司专门生产洗衣机 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 1 000 台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过去两年 每年只 能生产和销售 500 台 市场销售价为每台 2 500 元 而该公司的单位产品成本为 2 600 元 其详细资料如下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1 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800 000 元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50 000 元 公司总经理为此召集各部门经理开会商讨对策 总经理说 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 去年亏损 300 000 元 若今年不能扭亏为转盈 银行将不再贷款 公司 势必要停产 形势非常严峻 请各位献计献策 销售部门经理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每台的制造成本太高 为 2600 元 而售价只有 2500 元 另外 公司没有 钱做广告去促销 每年仅能销售 500 台 出路只有想办法降低制造成本 生产部门经理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生产能力只用了一半 如能扩大销量 则单位固定成本降低 单位产 品成本自然会下降 若每年售出 1000 台 就能盈利 450 000 台 总会计师说 生产部门经理的意见对他很有启发 目前编制收益表是采用全部成本法 若是充分利用生产能 力 每年生产 1000 台 尽管市场上只能销售一半 但可将固定成本的半数转入存货成本 这样 即使不增加 销售数量 也能使收益表上的利润数字扭亏为盈 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就没有问题了 13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去年的收益表 说明该公司去年是怎样亏损 300 000 元的 2 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该公司的税前净利是多少 并对该建议作出评价 3 生产部门经理和销售部门经理的意见是否正确 请作出评价 三三 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 1 已知 某企业产销 A B C D 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名称 销售 数量 销售收 入总额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贡 献边际 固定成 本总额 利润 或亏损 A 1 20000 2 540006000 B100020000 3 4 8000 1000 C40004000020000 5 9000 6 D3000 7 150002 8 4000 要求 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 1 2 3 4 5 6 7 8 表示的项目 2 已知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1998 年销售收入为 1000 万元 税前利润为 100 万元 变动成本率为 60 要求 1 计算该公司 1998 年的固定成本 2 假定 1999 年该公司只追加 20 万元的广告费 其他条件均不变 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 计算 1999 年该公司保本额 3 已知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 1997 年销售量为 8000 件 单价为 240 元 单位成本为 180 元 其中单 位变动成本为 150 元 该企业计划 1998 年利润比 1997 年增加 10 要求 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 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 其他条件不变 14 4 已知 某公司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其固定成本总额为 19 800 元 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销售单价 元 销售量 件 单位变动成本 元 甲2000601600 乙50030300 丙100065700 要求 1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 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5 已知 某公司 1998 年销售收入为 180 000 元 销售成本为 160 000 元 其中固定成本为 88 000 元 若 1999 年计划增加广告费 3200 元 产品单价仍为 40 元 件 要求 1 预测 1999 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 若 1999 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 52 800 元 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6 已知 某公司 1999 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 50000 件 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 50 安全边际率为 20 单位贡献边际为 15 元 要求 1 预测 1999 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 1999 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7 已知 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 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 元 单位售价2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4 直接人工7 变动制造费用3 单位贡献边际6 要求 1 若每月销售额为 25000 元时可以保本 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 若直接人工增加 10 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 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15 8 已知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 1998 年单位变动成本为 15 元 件 变动成本总额为 63000 元 共获 税前利润 18000 元 若该公司计划于 1999 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 变动成本率仍维持 1998 年的 30 要求 1 预测 1999 年的保本销售量 2 若 1999 年的计划销售量比 1998 年提高 8 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9 设 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 该产品单位售价为 元 单位变动成本 元 固定成本总额 元 预计正常销售量 件 要求 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及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计算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 解 解 1 1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600000 600000 8080 5050 20002000 件件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000 4000 1002000 4000 100 5050 2 2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 40004000 20002000 20002000 件件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2000 4000 100 50 2000 4000 100 50 10 设甲企业生产和销售 三种产品 该企业计划年度三种产品品种构成比例不变 计划销量及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划年度固定成本总额 元 产品计划销售量 件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要求 计算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解 解 A A B B 三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 三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 A A 8080 5050 3030 元元 B B 9090 7070 2020 元元 C C 100100 6060 4040 元元 设设 A A B B C C 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 5x5x 件 件 3x3x 件和件和 2x2x 件 由题设可得 件 由题设可得 30 5x 20 3x30 5x 20 3x 40 2x40 2x 174000174000 X X 600600 故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 故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 A A 产品 产品 5 6005 600 30003000 件件 16 B B 产品 产品 3 6003 600 18001800 件件 C 产品 2 600 1200 件 11 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 当年有关数据如下 销售产品 件 单位单价 元 单 位变动成本 元 固定成本总额 元 实现利润 元 计划年度目标利润 元 要求 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计算销售量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 解 1 1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100000100000 5000050000 8080 5050 50005000 件件 2 2 销售量敏感系数 销售量敏感系数 4000 8050 1 71 70000 V SPVC P 单价敏感系数 单价敏感系数 4000 80 4 57 70000 VSP P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4000 50 2 86 70000 VVC P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50000 0 71 70000 FC P 12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售价为每件 元 月初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不变 总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函数 关系为 月总成本 月销售额 要求 计算贡献毛益率 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销售 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 售量和营业净利 目标利润为 元时的销售额 绘制传统式 利量式盈亏临界图 以横坐标 x 表示销售量 如果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元 售价定为多少 才能保持原来的贡献毛益率 如果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可以下降 每月固定成本则将上升 元 售价仍为每件 元 试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取得目标利润 元的销售额 解 解 1 1 以 以 y y 表示每月中成本 表示每月中成本 x x 表示每月的销售量 由于销售单价为表示每月的销售量 由于销售单价为 8 8 元元 件 且月总成本件 且月总成本 180180 0 625 0 625 月销售额 故每月总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月销售额 故每月总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Y 180180 5x5x 每月固定成本 每月固定成本 180180 元元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5 5 元元 件件 产品贡献毛益率 产品贡献毛益率 8 8 5 5 8 8 37 537 5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80 180 8 8 5 5 6060 件件 销售销售 100100 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 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 100100 6060 4040 件件 17 营业净利 营业净利 40 340 3 120120 元元 目标利润为目标利润为 150150 元时的销售额 元时的销售额 150150 180180 37 5 37 5 880880 元元 2 2 略 略 3 3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1 1 元 即元 即 6 6 元 元 5 5 1 1 为保持原来的贡献毛益率 单价应提高到 为保持原来的贡献毛益率 单价应提高到 6 6 1 1 37 537 5 9 69 6 元元 4 4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到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到 5 5 1 1 1010 4 54 5 元元 贡献毛益率 贡献毛益率 84 5 100 43 75 8 固定成本上升到 固定成本上升到 180180 8585 265265 元元 此时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 此时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 件件 265 76 84 5 当目标利润为当目标利润为 120120 元时 销售额应达到 元时 销售额应达到 元元 120265 880 43 75 13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单位售价为 元 每月销售量为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元 每月固 定成本为 元 为了增加利润 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个方案 将售价降低 元 销售量 可望增加 第二个方案 不降低售价而每月花 元作广告 销售量可望增加 试问那 个方案更为有利 解 比较两种方案哪一个更为有利的标准是两种方案下的预计利润 解 比较两种方案哪一个更为有利的标准是两种方案下的预计利润 方案一 销售单价 方案一 销售单价 1010 0 50 5 9 59 5 元元 件件 销售量 销售量 2000 2000 1 1 3535 27002700 件件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8 8 元元 件件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30003000 元元 预计利润 销售量预计利润 销售量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2700 2700 9 59 5 8 8 30003000 10501050 元元 方案二 销售单价 方案二 销售单价 1010 元元 件件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8 8 元元 件件 销售量 销售量 2000 2000 1 1 2020 24002400 件件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30003000 500500 35003500 元元 预计利润 销售量预计利润 销售量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2400 2400 1010 8 8 35003500 13001300 元元 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预计利润可知 方案二的预计利润比方案一高出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预计利润可知 方案二的预计利润比方案一高出 250250 元 元 13001300 10501050 故方 故方 案二更为有利 案二更为有利 18 14 某企业生产销售两种不同产品 具体的生产销售结构 销售信息和成本信息如下 产品 产品 销售数量 套 销售单价 元 套 单位变动成本 当月固定成本 元 要求 计算该企业的利润 保持生产销售结构不变 计算该企业各种产品的损益平衡点销售水平 解 企业的利润 解 企业的利润 1212 9 9 3000 3000 8 8 2 2 5000 5000 2925029250 97509750 元 元 2 2 A A 产品的销售量比例 产品的销售量比例 3000 3000 30003000 50005000 0 3750 375 B B 产品的销售量比例 产品的销售量比例 5000 5000 30003000 50005000 0 6250 625 综合边际贡献 综合边际贡献 1212 9 9 0 375 0 375 8 8 2 2 0 625 0 625 4 8754 875 元 元 套 套 损益平衡点总的销售量 损益平衡点总的销售量 29250 4 87529250 4 875 60006000 套 套 A A 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6000 0 3756000 0 375 22502250 套 套 B B 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6000 0 6256000 0 625 37503750 套 套 1515 假设某企业本期生产甲 乙 丙 丁四种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 1 全厂的固定成本为 80 000 元 目标利润为 22 400 元 2 甲 乙 丙三种产品的单位价格分别为 8 元 12 元和 20 元 3 甲 乙 丙 丁四种产品的销售比值分别为 10 20 20 和 50 4 甲 乙 丙三种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 4 元 6 元和 8 元 5 丁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 20 要求 1 计算全厂加权综合边际贡献率及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以金额表示 11 分 2 计算为实现目标利润甲 乙 丙三种产品要达到的销售量 以实物单位表示 4 分 解 解 1 1 先求出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先求出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4 84 8 5050 1 1 分 分 乙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乙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6 126 12 5050 1 1 分 分 丙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丙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8 208 20 4040 1 1 分 分 19 丁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丁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2020 其次 求出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其次 求出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100 1010 2020 5050 2020 1 1 分 分 全厂加权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全厂加权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5050 10 10 5050 20 20 4040 20 20 2020 50 50 3333 1 1 分 分 故全厂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故全厂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80000 3380000 33 242424242424 元 元 2 2 分 分 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 各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 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010 242424 242424 24242 424242 4 1 1 分 分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2020 242424 242424 48484 848484 8 1 1 分 分 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2020 242424 242424 48484 848484 8 1 1 分 分 丁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丁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5050 242424 242424 121212121212 1 1 分 分 2 2 为达到目标利润全厂应实现的销售额 为达到目标利润全厂应实现的销售额 8000080000 2240022400 33 33 310303310303 元 元 1 1 分 分 故 甲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故 甲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 1 1 分 分 10 310303 3878 8 件 乙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乙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 1 1 分 分 20 310303 5171 12 件 丙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丙产品应实现的销售量 1 1 分 分 20 310303 20 3103 件 16 设 A 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 该产品单位售价为 50 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 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 000 元 预计正常销售量 5 000 件 要求 1 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及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 计算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 17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 乙两种产品 产品单价分别为 甲产品 6 元 件 乙产品 3 元 件 边际贡献率分 别为 甲产品 40 乙产品 30 全月固定成本为 72 000 元 本月甲产品预计销售量为 30 000 件 乙产品 40 000 件 要求 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是多少 18 某企业试制 A 新产品 其单位变动成本 30 元 新增固定成本 5000 元 现在可试销 1000 只 要求 1 如果要求 A 产品获利 10000 元 该产品单价应为多少 2 如果根据市场预测 A 产品单价只能是 40 元 在不扩大销售条件下 为获得 10000 元的目标利润 该企业应采取 20 什么措施 3 如果 A 产品单价 40 元 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为获得 10000 元的目标利润 该企业 A 产品的目标销售 量是多少 19 某企业只生产 B 产品 单价为 10 万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 6 万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40 000 万元 2007 年生产经营能力为 12 500 件 要求 1 计算贡献毛益率 2 计算贡献毛益 3 分别计算以实物量和金额表示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4 计算安全边际率 20 某企业生产丙产品 单位售价为 12 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 8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60000 元 计划期 预计销售数量为 18000 件 要求 1 绘出盈亏临界图 2 分别计算以实物量和金额表示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 计算安全边际量及安全边际率 4 计算计划期预计利润 21 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 本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销售单价 元 销售量 件 单位变动成本 元 A620100372 B100200050 C60300045 假定本年全厂固定成本为 237000 元 计划下年度不再支付广告费 1200 元 要求 1 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 2 计算综合保本额 3 计算每种产品的保本额 22 某企业本期只生产一种产品 在进行利润灵敏度分析时 已知该产品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为 10 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 5 要求计算 1 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 2 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 21 3 当销售量单独增长 3 时的利润变动率 4 为确保企业不亏损的固定成本变动率极限 23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 2003 年单位变动成本为 15 元 件 变动成本总额为 63000 元 共获税 前利润 18000 元 若该公司计划于 2004 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 变动成本率仍维持 2003 年的 30 要求 1 计算该产品的销售单价 2 计算该公司 2003 年的销售量和固定成本 3 预测 2004 年的保本额 4 若目标利润为 98500 元 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 5 若 2004 年的计划销售量比 2003 年提高 8 预测安全边际额 24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单价 200 元 单位变动成本 150 元 固定成本 400000 元 2003 年企 业的销售量为 10000 件 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 2004 年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 同行 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为 20 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 600000 元 要求 1 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 2 测算保利量 3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 4 如果该企业 2004 年的预计销售量可以达到保利量 测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 25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 2003 年单位变动成本 10 元 单价 18 元 销售 10 000 件 共获税前 利润 40 000 元 该公司计划于 2004 年维持售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 1 预测 2004 年的保本销售量 2 若公司计划 2004 年税前利润比 2003 年增加 20 则公司 2004 年的销售量至少应达到多少件 26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 2002 年的利润表如下表所示 如果 2003 年该公司的单价 单位变动成 本 固定成本水平保持不变 22 利润表 单位 元 项 目金 额 销售收入 销售量 7800 件 7800 件 50 元 销售成本 生产量 8000 件 期初存货成本 其中 单位变动成本 25 元 期初存货量 100 件 本期生产成本 其中 固定成本 50000 元 期末存货成本 小计 销售毛利 减 管理费用 全部固定成本 财务费用 全部固定成本 销售费用 全部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390000 3100 250000 9375 243725 146275 2000 3000 1000 140275 要求计算 1 该公司的贡献边际 2 该公司的保本额 3 该公司的安全边际率 四四 预测分析预测分析 1 已知 某企业基期销售收入为 100000 元 贡献边际率为 30 实现利润 20000 元 要求 计算该企业 2000 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2 已知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 最近半年的平均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月份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1200014 21250013 31300012 41400012 51450010 6150009 要求 当 7 月份产量为 500 件时 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 7 月份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3 3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单价 200 元 单位变动成本 160 元 固定成本 400000 元 1998 年销售 量为 10000 件 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 1999 年企业目标利润基数 已知 资金利润率为 20 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 600000 元 要求 1 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 2 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那些单项措施 4 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 20000 件 固定成本为 25000 元 利润为 10000 元 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 25000 件 要求 预计下期利润额 5 某企业计划期预计生产并销售某产品 35000 件 上年每件产品价格 400 元 销售量 28500 件 该产品 价格弹性大致在 3 5 元左右 要求 确定计划期产品价格掌握在什么水平对企业最为有利 解 解 P1P1 P 1P 1 Q1Q1 Q Q E Q E Q 400 1400 1 3500035000 2850028500 3 8 285003 8 28500 375 99375 99 元元 件件 可见该产品价格下调至可见该产品价格下调至 375 99375 99 元对保证完成元对保证完成 3500035000 件的产品销售量最为有利 件的产品销售量最为有利 6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 单价为 10 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 6 元 全年固定成本为 10 000 元 全年销售 量为随机变量 销售量的概率分布如下 销售量 件 2 1002 5003 5004 000 概率 0 10 30 40 2 要求 1 计算销售量的期望值 2 试计算可达利润的预计值 7 某企业计划年度生产 A B C D 四种产品 固定成本总额为 40000 元 各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表 所示 24 项目 A 产品B 产品C 产品D 产品 产品销售数量32803240 产品销售价格 元 900200010003000 单位变动成本 元 72018006002100 单位贡献毛益 元 180200400900 贡献毛益率 20104030 产品销售收入 元 2880016000032000120000 要求 1 确定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2 确定企业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3 确定企业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8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售价为 10 元 该产品的销售数量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三种可能情况及其概率 如下 单位变动成本为 5 6 元 5 5 元和 5 3 元的概率分别是 0 2 0 6 和 0 2 要求 计算利润的预测值 9 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 20000 件 固定成本为 25000 元 利润为 10000 元 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 25000 件 要求 预计下期利润额 25 五 五 短期经营决策短期经营决策 1 已知已知 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 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 现有 A B 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 品种 的单价为 100 元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60 元 件 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 2 小时 件 此外 还需消耗甲材料 其单耗定额为 5 千克 件 B 品种的单价为 120 元 个 单位变动成本为 40 元 个 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 8 小时 个 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 2 千克 个 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 要求 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 并说明理由 2 已知 已知 某企业每年生产 1000 件甲半成品 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18 元 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 元 直接出售的价格为 20 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 80 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 但每深加工一 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 5 元变动性加工成本 乙产成品的单价为 30 元 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 1 要求 要求 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 并说明理 由 1 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2 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 4000 元 3 同 1 如果追加投入 5000 元专属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吧吧台设备采购与市场分析评估合同
- 2025制衣厂助力展会打造时尚服饰产业链合作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控制系统OEM加工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度智能驾驶车辆租赁与技术研发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师高级职称考试试题集
- 2025年环境工程设计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开发者前端开发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新闻传媒领域专业人才引进面试题及深度解析
- 2025版集成墙板家装装修环保评估合同样本
- PCBA的外观及焊接性能检验工艺文件模板
-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 项目人员离职与人员替补计划管理方案
- 隧道坍塌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专利侵权比对分析报告
- 社情民意信息写作与传播
- 电气施工图审图要点
- 货车司机服务流程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 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
- 2022年江苏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