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列各项内容 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A B C D 2 2 分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 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其主题是 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 两头朝下 中间向上 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 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 A 上海 B 南京 C 福州 D 虎门 3 2 分 今大皇帝 道光帝 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任便立法治 理 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第 2 页 共 15 页 D 辛丑条约 4 2 分 阅读下图 1838 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 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5 2 分 王兵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字样 搜索到的结果应该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6 2 分 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重庆 上海 天津 第 3 页 共 15 页 南京 A B C D 7 2 分 1860 年 10 月 9 日美国 纽约时报 有一篇新闻报道 其标题的前半句是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 郊 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8 2 分 人无贵贱皆兄弟 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 剿灭妖言传真经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 件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9 2 分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正确的是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 第 4 页 共 15 页 B C D 10 2 分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D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11 2 分 有学者研究认为 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 贸易 特权 甲午战后则变为 投资 特权 对于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 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2 2 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火烧圆明园 割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B C 第 5 页 共 15 页 D 13 2 分 东沟海战天如墨 炮震烟迷船掀 致远鼓棹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 是 A 马尾海战 B 丰岛海战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14 2 分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A 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 都向西方学习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都改变了落后面貌 走上扩张道路 15 2 分 下列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的事件有 A B C D 16 2 分 为了应变时局 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负责外交 通商等事务 设总税务司 管理全部 海关税务 设同文馆培养翻译 科技人才 这段话反映了 第 6 页 共 15 页 A 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 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17 2 分 在 辛丑条约 中 最能反映清政府实际已成为 国中之国 的内容是 A 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 B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18 2 分 再现历史场景 弘扬民族精神 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的历史剧 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黄海之战 B 虎门销烟 C 廊坊阻击战 D 北伐和西征 19 2 分 19 世纪末 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A 争相给清政府贷款 B 强占租借地 划分 势力范围 C 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 D 接受 门户开放 政策 合作侵华 20 2 分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械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 作包括 火烧团明园 义和团运动 第 7 页 共 15 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D 21 2 分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是因为 A 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 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2 2 分 奕诉在一份奏折中提到 要抵抗外国侵略 探源之策 在于自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在 自强 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 开平煤矿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汉阳铁厂 23 2 分 1905 年 5 月 依然被称为 老爷 的京师大学堂学生 穿起了短袖衫 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 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 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 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 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 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24 2 分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第 8 页 共 15 页 材料中孙中山评价的武装起义是 A 金田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广西镇南关起义 25 2 分 有人说 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 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 你认为袁世凯做的 大错事 是指 A 复辟称帝 B 创办洋务 C 编练新军 D 逼清帝退位 26 2 分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A B C D 27 2 分 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集曾说道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这场运动的政治 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这并不足怪 材料中 这场运动 指的是 A 维新变法 第 9 页 共 15 页 B 辛亥革命 C 护国战争 D 北伐战争 28 2 分 下面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诗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蝴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A 李白 B 林则徐 C 洪秀全 D 胡适 29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 是 A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B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C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D 孙中山 辛亥革命 30 2 分 2018 年 3 月 22 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约 600 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 面对美 国无视世贸规则的行为 中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拟对自美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 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 的利器之一 而在中国近代时期 这一利器却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 下列与砸钝中国关税利器同时发生的是 第 10 页 共 15 页 A 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火烧圆明园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祖国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只是短短的一瞬间 但祖国的变化 将永远成为我们中华儿 女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八 1 班同学以 近代中国的变化 为主题 请你参与讨论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道光 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 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 麻木不仁 妄自尊大 直到 咸丰末年 英 法联军攻进了北京 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 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 戊戌变法的发 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 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 并且付 诸实施 吹响了变法的号角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 戊戌变法 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 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对国家危亡 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 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经过五四运动 介绍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 的潮流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阶级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 学生罢课半月 政府不惟不理 且对待日益严厉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 章 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军事失败 和 少数人觉悟 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军事失败 给中 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少数人觉悟 这些少数人提出了什么主张 2 材料二中 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是指什么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回答戊戌变法有何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的性质是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掀起了什么新的探索运动顺应了 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新文化运动与学生爱国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4 材料四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 材料中反映哪一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2 25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 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阅读 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 中华文明延绵不断 然而 178 年前 英国派出的只有 7000 人的远征军 打败了这个拥有 80 万军力的东方大国 118 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 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 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在外来侵略面前 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 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材料三 慈禧太后见 辛丑条约 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 大喜过望 感激不尽 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 臣李鸿章 全部接受 她对列强感激涕零 保证今后要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 材料一中 178 年前 118 年前 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两次侵略战争 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 了什么严重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3 阅读材料三 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共同原因 4 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 谈谈你对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33 20 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第 12 页 共 15 页 的重要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工具 成为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 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近代以来 中国的仁人志士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1 请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列举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业传到中国的农作物 举 2 例 2 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分別是中国古代的哪项更大发明 3 请根据材料三图示所示规律分别写出 对应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仁人志士的这些探索有什 么共同点 4 综合上述材料 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