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6 6 课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 3 分 2017 七上 邹平月考 春秋时期 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了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 作 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A 牛耕的出现 B 马车的出现 C 铁器的出现 D 骡耕的出现 2 3 分 2019 烟台 诗人岑参在 石犀 诗中说 江水初荡潏 yu 蜀人几为鱼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李太守 的主要贡献是 A 治理黄河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发明水排 3 3 分 2017 七上 高邮期中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东周后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B 一般是指从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476 年 C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D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4 3 分 2019 七上 京山期中 在农田中 一位农民正拿着铁制的农具进行耕作 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 在 A 原始社会末期 第 2 页 共 10 页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别 5 3 分 2019 七上 平遥期中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 化体现在 A 城市的出现 B 金属货币的使用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 二 王室衰微王室衰微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6 3 分 2017 七上 梅江月考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 图中 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7 3 分 2016 七上 汕头期中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第 3 页 共 10 页 争霸的目的是 尊王攘夷 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争霸战争加速了统一进程 A B C D 8 3 分 2019 七上 黄石月考 春秋时期 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是为了 争夺土地和人口 帮助弱小的诸侯国发展军事力量 争夺支配其他诸侯国的权力 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 A B C D 9 3 分 2019 七上 福田期末 从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 这段时期在 历史上被称为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三 三 诸侯争霸诸侯争霸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0 3 分 2019 七上 东明月考 他对内整顿朝政 对外 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 是 第 4 页 共 10 页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11 3 分 2019 七上 南山期中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 同时鲁国去朝齐 11 次 朝晋 20 次 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秦晋结好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12 3 分 2018 七上 高邮期中 我国古代的一个时期 诸侯争霸 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一些强大的诸 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 中原的 诸华 诸夏 在同周边的戎 狄 蛮 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这一时期是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3 3 分 2016 七上 光泽期末 春秋时期 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晋文公 D 秦孝公 14 3 分 2016 七上 建湖月考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第 5 页 共 10 页 A 西周分封 B 春秋霸主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858 分分 15 13 分 2017 七上 丰县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 一直把改革放在各项事业的首位 国家要强 大 社会要进步就不能不谈改革 但是 改革又需要胆识和策略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尤其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是古 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卫鞅亡魏入秦 孝公以为相 封之于商 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期年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诸侯畏惧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三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孥 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者 不得为属籍 享受特权 史记 商君列传 1 材料一中的图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生产工具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 上 北京人所用的生产工具是 半坡人所用的生产工具是 第 6 页 共 10 页 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 2 根据材料一并回忆课文 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 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变法初见成效的原因有哪些 不少于两点 3 分析材料二 某位平民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那么他该按照商鞅制定的哪些措施去努力 4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最后惨遭车裂而死 但是商君之法在秦国推行了下来 请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今天中国的改革事业 16 19 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 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 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 三月三 拜轩辕 2015 年 4 月 21 日 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 活动 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 一鸣惊人 出自 史记 滑稽列传 典故 春秋时 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 白天打猎 晚上喝酒 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 他知道大臣们对他 不满意 就下了一道命令 谁要是敢劝谏 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 我有个谜请大王 猜猜 庄王说 你说吧 伍举说 楚国有一只大鸟 身披五彩 可是一停三年 不飞也不叫 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 这不是普通的鸟 这种鸟不飞则已 一飞将要冲天 不呜则已 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 我已经 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 楚庄王振作起来 认真治理国家 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 最后 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 了春秋五霸之一 1 图一是哪一远古人类 图二是什么样式的房屋 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房屋 2 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 为扩充疆界 他打出了什么旗号 第 7 页 共 10 页 3 新闻中的 轩辕 指的是谁 因为 轩辕 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 材料中的楚庄王是在哪次战役胜利之后成为霸主的 请说出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成语 17 11 分 2016 七上 鞍山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 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 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田地 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免除徭役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作奴 婢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1 材料一中 管仲相桓公 发生在 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的主要原因是 同一时期著名的诸侯霸主有 请列举两例 2 根据材料二说出 这是 时期发生的 人名 变法 这次变法的内容还有 3 综合上述材料 你觉得这对我国在当代的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中有何启示 18 15 分 2017 七上 阜阳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 战国形势图 第 8 页 共 10 页 1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 在争霸过程中提出什么口号 2 写出图中 A B C D 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3 图中赵 魏 韩三国是由 国分裂而来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二 二 王室衰微王室衰微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