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1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2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3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4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年 10 月 在 周口店遗址文化节 的活动现场 九 1 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 的原始生活 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 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 A B C D 2 2 分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 过着定居生活 B 会建造房子 C 住半地穴式房子 D 会种植庄稼 第 2 页 共 14 页 3 2 分 下列古人类 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最接近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居民 4 2 分 如果把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 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 题 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 5 2 分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远古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6 2 分 传说中的 大禹治水 的 水 你认为应该是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7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牧野之战 阪泉之战 国人暴动 长平之战 A B C D 8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每年举行隆重的授土 授民仪式 象征授予诸侯对封国的统治权力 材料反映的 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9 2 分 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B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C 出现于商朝 D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10 2 分 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 这主要是因为 A 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 B 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C 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 D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 第 4 页 共 14 页 11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都江堰 铁制农具的出现 含嘉仓示意图 A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水利工程的发展 C 农耕文明的发达 D 隋唐盛世的繁荣 12 2 分 史记 周本纪 记载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材料反映了 A 周朝分封制土崩瓦解 B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C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诸侯国之间和平共处 13 2 分 仔细观察下图 判断此图是 A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B 春秋形势图 第 5 页 共 14 页 C 战国形势图 D 秦朝疆域图 14 2 分 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变化的有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国相互征伐 A B C D 15 2 分 商鞅辅佐秦孝公时期 某平民辛劳耕作 生产了许多粮食和布帛 按法令 他可以 A 免除徭役 B 授予爵位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16 2 分 秦兵一人奋死 可以对十 十可以对百 百可以对千 千可以对万 万可以克天下矣 与上述 现象出现有关的措施主要是 A 建立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第 6 页 共 14 页 17 2 分 诗人岑参在 石犀 诗中说 江水初荡潏 蜀人几为鱼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李太 守 的主要贡献是 A 治理黄河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发明水排 18 2 分 小明考试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 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相互转化嘛 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 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 孔子 老子 B 孙武 老子 C 韩非子 老子 D 韩非子 庄子 19 2 分 如下表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20 2 分 有人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 兵荒马乱的时代 又是一个最为自由 最为幵放的时代 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21 2 分 秦始皇被称为 千古一帝 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 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实行分封制 焚书坑儒 修建灵渠 A B C D 22 2 分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 第 8 页 共 14 页 B 层层分封 权位世袭 C 权分三省 制约平衡 D 重文轻武 削弱相权 23 2 分 三国志 称秦始皇 罢侯置守 设官分职 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A 三公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4 2 分 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25 2 分 他们是农民 为反抗残暴统治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就这样爆 发了 这次起义是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黄巾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二 二 综合题 共综合题 共 4 4 个小题 第个小题 第 2626 小题小题 1212 分 第分 第 2727 小题小题 1313 分 第分 第 2 2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 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 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文明起源农业文明 请问 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文字的国家之一 请问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何时 4 每当我们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 无不为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充满着高度的文化自 信 我们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7 13 0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君颁布法令 努力从事农业 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不帛多的 可 以免除劳役和赋税 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做奴婢 贵族没有军功 不能享受世袭特权 集中小乡镇为县 设置县令 县说丞管理 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小明和小芳产生了分岐 见图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指出 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哪一项措施 2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3 据材料二分析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结合你的学习经验 归纳历史上变法 改革 成功或失败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5 这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 28 12 分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 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诸子百家 纷 纷著书立说 阐发自己的观点 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这一时期 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 祸兮 福所倚 福兮 祸所伏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出现的文化繁荣局面 历史上称为什么 2 材料二中的言论出自谁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3 材料三中的言论出自谁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 4 除了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两家学派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哪些学派 任写两个 5 这些学派中你喜欢哪家学派 并说出理由是什么 29 13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4 页 西周诸侯国分布图 1 为了将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补充完整 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诸侯国的建立与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 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诸侯需要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 材料二的相关制度在春秋时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