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1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2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3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4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新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 翻身农奴把歌唱 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 西藏 驱散乌云 见太阳 是指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日战争胜利 C 解放战争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2 2 分 1949 年 9 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共同纲领 为临时宪法 五星红旗为国旗 抗美援朝 义勇军进行曲 为代国歌 A B C D 3 2 分 建国初期 毛泽东曾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我国在 一五 计划中决定为了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轻工业 4 2 分 时下人们爱用 最美 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在 20 世 纪五十年代 人们用 最可爱的人 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第 2 页 共 14 页 黄继光 王进喜 邱少云 雷锋 A B C D 5 2 分 2014 年是甲午年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在两个甲午年中所发生的大事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中共八大召开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54 年宪法 C 甲午中日战争 1954 年宪法 D 鸦片战争 一五 计划 6 2 分 习近平同志说过 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 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60 多年前 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诞生于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 2 分 3 月 11 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运了 中华人民共和宪法修正案 这是新中 国首部宪法颁后的第 5 次修订 新中国首剖宪法颁布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第 3 页 共 14 页 8 2 分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 是因为 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 资金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 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 更富裕 A B C D 9 2 分 为战胜 1959 1961 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 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提出 以钢为纲 全面跃进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10 2 分 他说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 20 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里的 他 是 指 A 焦裕禄 B 孔繁森 C 雷锋 D 王进喜 11 2 分 党和政府历来把农业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 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A 镇压反革命 B 一五 计划的实施 C 新中国的成立 第 4 页 共 14 页 D 土地改革运动 12 2 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 农民听到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 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C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D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13 2 分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四次变革 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合作化 A B C D 14 2 分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 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 党中央回答 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 下放给企业 下放给基层 由此可知 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发展承包经营 D 实行 按劳分配 15 2 分 1986 年的 时代 周刊写道 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 持续不断的改 革 那 持续不断的改革 中除 积极推对外开放 外 还包括 A 增强企业活力 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 5 页 共 14 页 B 正确分析国情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发表南方谈话 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 提出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 2 分 1953 1956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集体化 D 大包干 17 2 分 活动课上 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 1987 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 见下图 并配上 了说明文字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 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商品供应匮乏 B 这是当时人们购粮 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 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8 2 分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第 6 页 共 14 页 19 2 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区 经济特区的设立 A 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 B 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 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D 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20 2 分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 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说 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 当人们 书写 20 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 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 到了下一代 唯一有机会在 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 口口 应是 A 中国 B 德国 C 日本 D 英国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1 2 分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其中所指的两大历史事件 是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22 2 分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23 2 分 1954 年 我国颁布了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24 2 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从此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5 2 分 邱少云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他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 严守潜伏纪 律 被大火吞噬 最后壮烈牺牲 26 2 分 中共十八大以来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积极实施 一带一路 伟大战略 推动区域 经济共同繁荣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第 7 页 共 14 页 27 3 分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 歌曲在凝聚着历史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当年 中国人民 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在司令员 的率领下 奔赴朝鲜前线 保家卫国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 起来 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每当唱响这首 走进新 时代 我们不免心潮澎湃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是在 会议 上作出的 28 6 分 完成填空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三大 E 中共十四大 F 中共十五大 1 正确分析了我国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2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3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5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6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9 2 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四 四 材料解析与问答题材料解析与问答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30 10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始终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票 布票 油票等票证逐步退出我国历 史舞台 股票开始发行并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居民家庭 材料二 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中的 四大件 在 20 世纪 50 70 年代是缝纫机 自行车 手表 收音机 80 90 年代是彩电 冰箱 洗衣机 空调 21 世纪以来是智能手机 电脑 汽车 楼房 1 据材料一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股票 的发行 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 8 页 共 14 页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以来 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行了哪些措施 31 25 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 料 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 折射出中 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的统一 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近代改革 材料三 1871 年 11 月 1873 年 9 月 riben 赴欧美使节团先后出访了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等 12 个欧美国家 亲 第 9 页 共 14 页 身体验和耳闻目睹了西方文明 这是使节团从横滨出港时的情景 摘自岳麓版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 现代改革 材料四 上世纪 70 年代末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 并在中央指导下 在农村逐步推行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归纳 商君 改革的两项措施 2 据材料二 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 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 西方文明 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有何意义 32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 年 5 月 10 日 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 理论动态 第 60 期 刊登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5 月 11 日 光明日报 公开了这篇文章 到 5 月 13 日 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 在全国引起 强烈的反响 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 了长期 左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 使广大党员 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束缚中解放出来 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 材料一中这篇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 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这次会议前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 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第 10 页 共 14 页 5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判断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