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在我国历史上 分裂与统一局面曾交替出现 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重建全国大 一统局面的关键人物是 A 杨广 B 杨坚 C 武则天 D 李世民 2 2 分 公元六世纪末期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 完成南北统一的王朝是 A 秦朝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3 2 分 学习历史必然了解和掌握历史记年的方法和种类 按照公元纪年法 对隋统一中国的 589 年 说 法正确的是 A 公元五世纪末 B 公元六世纪后期 C 公元五世纪下半期 D 公元六世纪初 4 2 分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隋朝统一以后 统治者隋文帝励精图治 积极发展经济 B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大力发展中原经济 第 2 页 共 13 页 C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沟通南北经济往来 D 隋朝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战争需要大量的物力 因此极大地推动了隋朝经济的发展 5 2 分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对应完全正确 的选项是 A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隋朝亡 唐朝灭亡 B 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建立唐朝 唐朝灭亡 C 建立隋朝 开凿大运河 建立唐朝 北宋建立 D 建立隋朝 开凿大运河 灭亡陈朝 北宋建立 6 2 分 夷狄亦人尔 其情与中华不殊 盖德泽洽 则四海可使如一家 突厥贫弱 吾收而养之 计其感恩 入于骨髓 岂肯为患 此话最有可能出于 A 唐太宗 B 隋炀帝 C 宋太祖 D 辽太祖 7 2 分 房玄龄富于谋略 杜如晦善断大事 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 这表明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注意任用贤才 D 提倡节俭 8 2 分 相传唐代著名的乐曲 秦王破阵乐 的创作者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9 2 分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武则天 B 慈禧太后 C 吕后 D 黄道婆 10 2 分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 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以上材料描写的中印文化交流使者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戒贤 11 2 分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时代特征 这位被称为 诗圣 的 诗人是 A 李白 B 成子昂 C 白居易 D 杜甫 12 2 分 下列各项没有关联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第 4 页 共 13 页 B 秦始皇 推恩令 C 武则天 科举制 D 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 13 2 分 2014 年 9 月 20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 的重要演讲 他 说 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 回顾历史 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14 2 分 1300 多年前 唐朝公主离开都城长安 历经千难万险 来到雪域高原 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 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 A 金城公主 B 文成公主 C 王昭君 D 金明公主 15 2 分 2010 年是中印建交 60 周年 早在唐代 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 重大贡献 他是 A 鉴真 B 张骞 C 玄奘 D 郑和 16 2 分 唐玄宗统治前期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下列说法符合其统治时期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陶瓷业有重大发展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城内分为坊和市 坊是居民住宅区 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丝织业花色品种多 技术高超 A B C D 17 2 分 2013 年 6 月 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以 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为总要求 历史上 唐太宗也以一位著名的谏臣为镜子虚心纳谏 这位先 后进谏二百多次的谏臣是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寇准 18 2 分 唐朝对外关系发展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 封建经济出现繁盛局面 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 B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 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前代 C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接触频繁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 科学 文学 史学 教育等有新发展 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 19 2 分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 A 唐太宗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唐中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20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 化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21 2 分 以和为贵 友好往来 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 长期以来 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 展友好交往 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 A B C D 22 2 分 假如我们生活盛唐时期 为了推广一篇好文章 你会采取哪种省力省时并准确传播的方式 A 认真抄写 B 电脑打印 C 雕版印刷 D 快速背诵 23 2 分 世上苍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杜甫 B 白居易 C 屈原 D 岳飞 24 2 分 如果你是电视剧 唐玄宗 的导演 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A 茶坊里饮茶的场景 B 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 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 D 后堂挂着 贞观之治 的匾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484 分分 25 25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 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探究一 经济篇 唐朝经济繁荣 农业发达 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 举两例 2 探究二 制度篇 隋唐时期在选拔人才进行了创新 采用什么制度 3 探究三 文化篇 说出我国唐朝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 4 探究四 工程篇 下图是隋朝大运河 想一想 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 从江都出发到洛阳去 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不能填字母 5 探究五 感悟篇 第 8 页 共 13 页 综合以上内容 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 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6 19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 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请说出该河的名称 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 今天的地名 名称 2 上述两则材料对 此河 的作用评价很高 对 此河 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 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 是谁设计建造的 它有何历史地位 4 材料三中的 金刚经 原藏于敦煌莫高窟 是什么时候印制的 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 它在今天看来有 何价值 27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秦兼天下 建皇帝之号 立百官之职 丞相 秦官 金印紫授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 秦 官 金印紫授 掌武事 御史大夫 秦官 位上卿 银印青授 掌图籍秘书 受公卿奏事 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 汉书 卷一九 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 刺史 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 的名字写在屏风 上 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 以便考察任用 刺史由他亲自选拔 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 贞观年 间 627 649 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 大明律 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 官吏贪腐铜钱 80 贯以上处死 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 加重治罪 对贪赃枉法的官吏 永不叙用 摘编自 朱元璋 重典治吏 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 据材料一指出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名称是什么 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 据材料二 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 他开创的盛世名称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管理 还采取了什么措 施 回答一点 朱元璋整顿吏治的措施在今天有没有必要实行 为什么 4 明朝后期由于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 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2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周匡物 及第谣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世局 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 材料四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