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296】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含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PPT答辩稿】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8页)
编号:6618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6-13
上传人:棒***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康**(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qc296
klq6100g
城市
公交车
车身
造型
布置
设计
开题
报告
讲演
呈文
外文
翻译
任务书
ppt
答辩
- 资源描述:
-
【QC296】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含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PPT答辩稿】,qc296,klq6100g,城市,公交车,车身,造型,布置,设计,开题,报告,讲演,呈文,外文,翻译,任务书,ppt,答辩
- 内容简介:
-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I 中文摘要 内容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居住郊区化,使得交通需求量剧增。根据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为了加快城市公交的发展,本课题结合 已有底盘的基础上,对该车的车身造型与总布置、驾驶区各部件造型与总布置、乘客区各部件造型与总布置在三维设计软件 境下进行总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标准,对各部件的布置形式及尺寸做理论分析,然后根据该理论分析进行造型设计。在理论分析和造型过程 中,学习最新车身设计资料,对设计反复修改,尽量使整车外形美观、大方,在车内布置中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载客量,提高乘坐舒适性,尽量使车内布置更具人性化,更加合理。 关键词 :城市客车, 身造型,总布置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In of s of of in to of is to of In to up of on of of of of in an to of of to to to on to of to as as In of of to to be as as 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录 中文摘要 . I . 一章 引 言 . 1 国城市公交需求市场分析 . 1 国城市公交车发展方向 . 1 课题的研究内容、依据及意义 . 3 章小结 . 4 第二章 身外部造型与外部总布置设计 . 5 气动力学特性在车身造型中的应用 . 5 车车身制图 . 5 交车车身外部总布置设计 . 7 围布置 . 7 侧围布置 . 7 侧围布置 . 8 围布置 . 8 盖布置 . 9 交车车身三维造型设计 . 10 围造型 . 10 围造型 . 13 围造型 . 14 盖造型 . 16 视镜及灯具的造型 . 16 部各形面装配 . 17 章小结 . 18 第三章 身内部总布置设计 . 19 机工程学在车身总布置中的应用 . 19 定驾驶员座椅 . 22 表板设计 . 25 定各操纵件的位置 . 28 客区座椅布置 . 29 章小结 . 32 第四章 驶区三维造型设计 . 35 表台造型设计 . 35 驶员座椅造型设计 . 37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速器操纵杆、加速踏板 、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投币器造型设计 . 38 驶区各主要部件装配 . 42 章小结 . 44 第五章 客区三维造型设计 . 45 板设计 . 45 客座椅及座椅支架造型设计 . 47 客区座椅装配 . 49 章小结 . 50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致谢 . 53 参考文献 . 54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 第一章 引 言 国城市公交需求市场分析 2002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总里程 112239送旅客 372 亿人次,公交客车保有量 万人拥有 市公交车辆在全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达 40%左右。到 2010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 45%左右,而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新增 1000 万,如此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将由 2000 年的 到 2010 年的 人。今后五年将有 1的农村人口进城转为城市人口。预计到 2010年我国城市公共客车保有量将达 3540万辆,年运送旅客 500亿人次。市场需求总趋势是:总量有所增加,主要是车辆档次水平的提高。大型( 1018 米)、中型( 8 10 米)、轻型( 8 米或以下)的车辆比例将分别为 15 20,60 65, 15 20。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近几年我国客车市场将对城市公交车有较大需求,特别是 10米车。 国城市公交车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 速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居住郊区化等带来的交通需求量的剧增,使得和道路交通设施供应、管理、技术、空间不足的矛盾突出,汽车化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加的重要方法。根据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 根据建设部提出的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原则、方式、目标的指导意见,发展公共交通要坚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基本原则,推动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大容量地面快速公交为重点的公共交通的科技进步,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绿色新型的一体化公共交通。 1、大型化 由 于传统铰接式的大型公共汽车占地面积较大,转向半径大,运行不灵活,己在一些人城市部分线路退出历史舞台,将逐步中 11 12客 100 120人左右的大型城市客车所替代。例如:双层巴上成功地解决了载容量大与转向灵活这对矛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 盾,以其良好的车内视觉效果,成为乘客旅游观光喜爱的交通工具,香港公共汽车公司就是由 4000辆以层巴士为主体组成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都会城市已批量选用双层巴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层巴士将在我国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2、低地板化 低地板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城市客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 性。降低了整车的重心,方便了乘客:尤其是儿童、老人和有行动障碍乘客的上、下车。目前我国的低地板公交车辆还不能称作是真正的低地板客车,因为没有解决前后桥和悬挂问题。在欧洲,低地板公共汽车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在成功推出系列低地板专用车桥的基础上,致力于低地板公共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德国 国纽威公司的空气悬挂也已进入我国市场,我公司开发的公交车辆已开始采用低地板专用车桥和空气悬挂,降低地板离地高度,低地板客车将成为我国名优城市客车的首选产品。结合我国的国情,低地板公共客车地板离地高 度以小于 600 3、高档化 在动力配置方面,采用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低油耗,先进可靠的发动机,要求配置冷、暖空调,保持车内基本恒温,采用自动变速箱。整东具有高档内饰、高档服务,以实现多功能,高附加值,高档,高效益的目标。 4、绿色环保 化 一段时期以来,柴油机大功率与高污染的矛盾越来越制约着柴油机的推广应用,许多城市向柴油机提出了质疑,与传统的柴油发动机的相比,以 0左右,这正迎合了当今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于是 “ 绿色汽车 ” 动力悄然走俏。因此, 代用燃料、清洁燃料城市公交车及电动车在我国今后的儿年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低排放、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和大功率单一燃料发动机均将大有作为。 5、造型现代化 力求整车外观色彩明快,线条流畅,直接体现现代都市风貌,并成为现代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车辆内外装饰要求进行软化处理,高档豪华,装用大型双曲面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3 全景玻璃,便于旅游观光。 6、智能化,自动化 要求减少人工操作、装有自动电子报站器、电子路牌显示、自动投市机、监视系统、 卡机等,这些智能化、自动化电子技术已经开始在一部分大中城市公交客车上选用,今后, 导航系统、安全监测黑匣子、防盗装置等高新技术也将在城市客车上逐步应用。 课题的研究内容、依据及意义 客车车身作为汽车三大总成之一,在整车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车开发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结合 市公交 客车 的开发项目,对该车的左侧围在我们在掌握工程应用软件 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身设计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我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本毕业设计主要是做 10m 公交车的造型与总布置设计,包括车身造型设计、车身附件设计(一部分)、驾驶区布置、乘客区布置等。 本设计以 车为依据,外形尺寸为 10310 2440 2900( 3100不含空调),座位数为 31+1,用于大型城市公交客车车身。使用寿命约为 10驶里程约为 80万 (1) 底盘有关数据 底盘为分段式底盘、发动机后置 轴距 5100悬 2260 后悬 2950 轮距 2020 后轮 距 1860胎 2) 底盘质量参数 整备质量参数 9400轴 3300轴 6100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4 允许最大总质量 15000许最大前轴荷 5000许最大后轴荷 10000客车在总布置时采用了分段直大梁底盘,以降低地板高度。 该底盘的前端纵梁( z 0)上表面离地高度为 570 端离地高度 870驾驶区地板骨架采用 0 50 章小结 本章作为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城市公 交客车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在现有地盘的基础上,结合 市公交车的车身开发,对该车型作车身造型设计和总布置设计。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5 第二章 身外部造型与外部总布置设计 气动力学特性在车身造型中的应用 随着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以及在高速行驶时保证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和冷却通风、降低风噪等的需要,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动力学特性已成为评价汽车的重要方面。 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流对汽车的行驶状态产 生着极大的影响。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主要取决于车身造型,它主要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及行驶稳定性等性能。近年来,各国都对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力求减小正面迎风阻力和升力对高速行驶汽车性能的影响。 为了改善汽车空气动力性能,在汽车外形设计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棱角圆化 由于前围要与顶盖侧围相连,其过渡部分应用大圆弧过渡,这样可以防止气流分离和降低 减小风阻。 2、水槽形状对阻力的影响 设在风窗玻璃与侧窗交接处的前风窗立柱,又称 A 立柱,正好在前方来流向两侧流动 的拐角处。如 A 立柱外形设计成直角,则在拐角处就会因产生气流分离而阻力增加故 3、表面光洁 如果车身能有一个连续光滑的表面,则可防止气流的分离而减小阻力。因此,从造型和结构上应尽量使装在车身外的附件(如雨刮器、门把手、车灯等)隐入车身内,采用曲面玻璃并使它贴近车身表面,注意车身底部的光滑称度等。对于必须设置在车外的附件(如外后视镜)除应使其符合流线型外,应尽可能安装在低压区,并远离分离点,以避免导致气流的过早分离而造成附加阻力。 车车身制图 一、坐标系的确定在汽车车 身设计中采用右手定则确定坐标系。在坐标系中, 图 2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6 图 2身坐标系 二、坐标零平面的确定 按汽车满载时确定零平面。 一般取沿车架宗梁上缘上表平面平直且较长一段所在平面作为高度方向坐标的零平面。零平面上方为正,零平面下方为负。本设计高度方向零平面取地板上表面且较长一段所在平面做为零平面。 将通过汽车前轮理论中心线并垂直于高度方向零平面的平面作为长度方向坐标的零平面,零平面前方为负,后方为正。 把汽车的纵向对称平面作为宽度方向坐 标的零平面,零平面左侧为负,右侧为正 三、图面布置。 绘制车身图样及编制技术文件时,一般按汽车自右向左行驶方向布置图面。 坐标线的标记应包括坐标线距零平面的百分之一数值及坐标方向,数值及字母的字号为 7 号,坐标线间隔原则上是 100 100整数倍,本设计坐标线间隔为 400 四、标注 标注零线的坐标尺寸一般由最近的坐标线注出,但也可以由尺寸基准线注出,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7 尺寸基准线与坐标线用注有尺寸值的尺寸线联系。本设计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标注方法,而且,在本设计中,基准线和零线是同一根线。 具体参考汽车车身制图 490 设计图纸参阅附件车身总布置图。 交车车身外部总布置设计 围布置 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该风窗形面应尽量大一点,保证驾驶员的视野良好。 其尺寸布置参照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785牌照安装位置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布置形式如图 2 图 2围布置图 侧围布置 在满足车身强度的要求下应尽量增大玻璃形面面积,以提高乘客的视野。侧窗立柱采用垂直形式,稳重大气,工艺简单易行。在车身后部开设散 热器隔栅,如图 用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8 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并输出较大功率。 在左侧围布置中还要考虑到驾驶员左侧窗玻璃的形式,这里采用移门式,简单可靠。为了满足零件通用化的要求,左右侧围的玻璃应尽量设计成对称,保证零件互换性。国家标准要求风窗下缘至地板表面距离不大于 770设计尺寸 740体布置如图 2 图 2侧围布置图 侧围布置 在右侧围设计中,其设计方法与左侧围相似,但要特别考虑到乘客门的净面积,按照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3094定门宽、门高,如图 2 图 2侧围布置图 围布置 对于后置发动机客车,后围后门主要是为了维修发动机发方便而开设,且用于散热。后门设计成倒梯形,美观大方,打破后围平直呆板的形象。为了更好的通风和散热,在后围上开设了排列整齐密集的跑道形散热孔,既美观又散热,还节省材料,可谓一举三得。后窗不能过大或过于复杂,应尽可能减少将后排座椅靠背露于外,一面影响后围视觉效果和增大玻璃费用。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9 后围造型中同样要面对灯具的布置,其设计依据主要还是按照国家标准然后再定相互间尺寸及在车身上的布置形式。如图 2 图 2围布置图 盖布置 顶盖的设计要注意与前、后围,左、右侧围的接合,所以其横向截面为三段圆弧。同时还应注意安全顶窗尺寸应按照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3094计其尺寸确定如图 2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0 图 2盖布置图 交车车身三维造型设计 围造型 客车前围造型能代表整车形状的特征,同时前围布置着各种零件、灯具及商标,曲面的形状变化页很复杂,应此它是一个较难设计的面,需要认真妥善处理车身表面形状、前风窗玻璃形状尺寸,车前各种附件、灯具及牌照凹槽之间的 协调关系。 本设计主要是对前围的外形设计,设计主要要满足气动力学要求以及制造工艺的要求。 一、前围形面形成 前围形面是一空间曲面,如对该空间曲面从不同剖面上剖切,可以得到不同的剖切轨迹线(截面线)。本设计前围横向曲线由三段圆弧相切构成,纵向曲线由两短圆弧构成(有关设计尺寸请查阅总布置图,本章以下有关的尺寸同样看该图)。形面由纵向曲线绕横向曲线扫描而成,然后再与侧围及顶盖导圆角。如图 2 二、风窗玻璃面形成 风窗玻璃面形成是由前围形面剪切而成,目的是为了与前围曲面结合光滑平顺,减小风阻,同时也是造型美观的 需要。首先在 该折线以 切投影线所包含的曲面即可,如图 2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1 图 2围曲面形成图 图 2风窗玻璃面 三、保险杠形面形成 保险杠形面是先用类似于剪切玻璃面的方法,剪切掉前围上半部分,接着偏移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2 剪切后的前围下半部分形面,然后再在前围形面和保险杠形面之间用连接面填充。如图 2险杠形成如图 2 图 2险杠形面形成图 图 2围保险杠图 四、灯具 前大灯,包括照明灯与信号灯,采用组合灯具,与前围的结合处应遵循第二节中车身表 面尽量光洁的要求,其制作过程主要还是在 后沿 X 轴方向投影到前围及保险杠形面上,用投影线剪切该面,然后填充成形面。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3 如图 2 图 2具形面形成图 围造型 客车侧围造型最具有直观视觉美感,侧围造型包括前后围侧面投影,顶盖侧面投影,它们与侧围、车轮及轮罩、侧围的群边构成客车的整体“完形”。 本设计侧围形面是由的横向截面线是由两段圆弧和一段直线构成,其形面就是由该曲线沿一直线拉伸而成,如图 2 图 2围面形成图 在 后投影到 该面上,再在该拉伸形面上剪切掉投影线所围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4 起来的形面,这些矩形面便是安装侧窗玻璃的形面。如图 2 图 2围风窗形成图 围造型 后围造型一般法则是,应注意与整体造型相呼应。目前,发达国家客车后围已开始向“肥厚”方向发展,而前围则显得“薄”,以求达到呼应统一、整体而变化的体量感。 后围形面成型方法与前围较相似,也是由一曲线绕另一曲线扫描而成,然后再与左右侧围及顶盖平面相互导圆角而成,如图 2 图 2围主要表面形成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5 后围保险杠成型方法与前围保险杠的成型方法也一样, 也是由后围主要形面偏移后中间再用面填充而成。如图 2 图 2围保险杠图 灯具形面的造型方法就是在 就是平面形状图,然后向后围形面上投影,用投影线剪切后围主要形面,然后填充。如图 2 图 2围灯具形面形成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6 盖造型 顶盖面是由五段圆弧组成的曲线沿 后在 里做两矩形投影到该面上,剪切掉投影线包围的形面,该部分就是安装安全顶窗用的。如图 2 图 2盖形成图 视镜及灯具的造型 一、后视镜 后视镜包括内、外后视镜,这里讲的主要是外后视镜。后视镜必须可以调节方向,反射面必须位于后视镜的保持件内,在保持件周边上所有点的曲率半径都必须大于或等于 外形设计过程是先在一平面内草绘一条曲线,然后作出该曲线的垂面,在该垂面上画一闭合曲线,再把闭合曲线沿前一曲线扫描,作出的形面便是后视镜支架。 安装镜面的形面是用一封闭曲线沿一方向拉伸而成。如图 2 图 2视镜支架图 其结合部分用混和操作实现柔顺连接。如图 2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7 图 2架连接处图 后视镜的安装数量与位置参阅国家标 准 二、灯具布置 灯具,包括远光灯、近光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牌照灯、前位灯、后位灯、前雾灯、后雾灯、倒车灯、驻车灯、示廓灯、侧标志灯等。这些灯具的安装位置国家标准 严格规定,本设计严格按照该标准设计。 部各形面装配 装配中主要是选总基准面,然后把各个零件基准面对该总基准面进行偏距,旋转等操作,而不能选择不同的面作为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修改过程中由于修改了某一平面,而另一部件正是以改面作为基准而引起组装尺寸链出现错误。选择前围基准面为该部分组 装总基准面,依次装配左、右侧围,顶盖及后围。如图 2 图 2身组装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8 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 市公交客车车身造型,及造型前应注意的问题。在造型过程中,应注意各型面的接合处应接合柔顺光滑,保证车身美观,同时降低行驶过程中气流对客车的影响;还应注意各形面的尺寸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在装配过程中,注意基准面的选择。 下表 2 表 2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3094 1997 项目 国标要求 本设 计尺寸 说明 乘客门最少数量 2 2 车长 10 12m 安全顶窗最少数量 2 2 乘客门中心距 856040%=3424 小于乘客区总长的40 安全顶窗相邻两边间距 2000 5995 乘客门净高 1800 2160 乘客门净宽 650 1000 830 1300 单通道门 双通道门 安全顶窗洞口净面积 10590680=333200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19 第三章 身内部总布置设计 机工程学在车身总布置中的应用 为了使车 身总布置设计符合人体尺寸和生理特征,使操作者和乘坐者感到安全、舒适、方便,就必须将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引入车身总布置设计。根据人体的测量尺寸和生理结构,确定驾驶的最舒适坐姿,座椅的形状、仪表板的布置方向盘的形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人机工程学在总布置工作中的应用目标。 一、汽车驾驶员眼椭圆 1、汽车驾驶员眼椭圆 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指驾驶员以正常坐姿坐在座椅中时其眼睛位置在车 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由于这种图形为椭圆状,故称其为眼椭圆。 2、眼椭圆样板 汽车车身设计中,常将几种典型百分位的眼椭圆做成样板,以 便设计和校核用。 ( 1)先画出眼椭圆自身坐标线 ( 2)根据汽车车身与结构设计第 78 页表 4 4 4查出 02椭中心在自身坐标系 的位置数据 X Z 从而确定了左右眼椭圆中心的位置。 ( 3)画长短轴。 长轴在两视图上认为等长 ,根据 H 点水平调节量及眼椭圆的百分位确定如下:眼椭圆百分位为 90对应 109眼椭圆百分位为 95对应 147椭圆百分位为 99对应 216轴在两视图上并不相等。眼椭圆百分位为 90时:侧视图上短轴为 77视图上为 82椭圆百分位为 95时:侧视图上短轴为 86视图上为 105椭圆百分位为 99时:侧视图上短轴为 122视图上为 145 长轴在侧视图上的倾角为 ,在俯视图上的倾角为 。至此画出眼椭圆样板。如图 3 3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0 图 3椭圆侧视图 图 3二、 眼椭圆样板在车身侧视图上的定位 1、根据设计 已确定的水平调节量及眼椭圆百分位,在样板组中选取相应的样板。 2、在车身侧视图上由最后 H 点向上作垂直工作线,并量取 635 该处再作水平工作线。垂直工作线与水平工作线的交点是座椅靠背角为 5。 时,车身坐标原点相对于垂直工作线和水平工作线均有偏距。偏距大小可以从汽车车身与结构设计第 79 页表 4查得,水平偏移量为 直偏移量为 位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1 如图 3 3 图 3椭圆侧视定位图 图 3椭圆俯视定位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2 定驾驶员座椅 H 点位置 一、 胯点( 图 3点人体模型 国 B/T 11559, 国际标准组织的 549。 该模型由背盘、臀盘、小腿杆及头部探杆等组成。各部尺寸、质量及质心位置均以人体测量资料为依据。臀盘模仿人体的背部。他们的廓线形状是真实人体的反映。模型的背盘与臀盘的交接处,在相当于人体胯点的位置上设有铰接副,铰接线的中点就是 二、驾驶员座椅 参阅汽车 B/。 本设计汽车驾驶员座椅 H 点三维坐标( 710, 640)。 驾驶员 座椅 H 点确定如图 3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3 图 3驶员 座椅 根据 H 点位置及眼椭圆大致确定驾驶员视野如图 3 3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4 图 3驶员视野侧视图 图 3驶员视野俯视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5 表板设计 客车仪表板上布置有各类仪表、指示灯和控制系统。它是客车运行时的监控中心,通过它可以迅速、及时和准确地传达客车运行的状况。仪表板是客车与驾驶员关系最密切的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工作环境的好坏以及行车 安全。在设计仪表板时应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在该方面的应用。 仪表台主要由控制板,主仪表板,副仪表板,物件箱等构成。 主仪表板的核心区域一般安装有客车报警装置(如水温报警、机油压力报警、制动系统报警等)和监视装置(如车速表、里程表、燃油表等),这是客车驾驶员与客车联系的窗口。在其两侧常布置有控制板,主要操纵件如电源开关、灯光开关、门开(闭)开关等均安装在控制板上,符合驾驶员操纵的方便性。 副仪表板一般布置在驾驶员左侧,司机窗下沿,常用来安装客车电路板、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以及客车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的操纵控制板等设施 。 一、设计原则 1、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进行仪表板的布置、造型与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以保证驾驶员视觉与操作的需要,以保证驾驶员与乘员的安全。 2、造型与功能要求高度的统一,形体特点与色彩须与客车内室设计协调一致美观实用。 3、功能应尽力完善,采用先进设备。 4、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本核算,追求经济效益。 5、尽可能采用软化材料,结构质量轻,消除事故后不安全性隐患。 6、强调成对于后置发动机客车,物件箱容积较大,可以连同客车挡风玻璃的除霜系统、车门开关系统、客车自然通风的风道以及 助力油管等物件一起构成支撑仪表板的台柜式承载构件,因而应具有一定的支撑钢度。同时,物件箱还起到隔绝地面穿过来的噪音,保护驾驶区线路及其他电子器件等的作用。 7、保证装配与维修的方便性。 二、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 1、安全性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6 仪表板安全性是仪表板设计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仪表板布置形式、结构特点、材料品质以及装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客车的驾驶质量。而且在行车事故中,仪表板也是造成驾驶员及乘客人身伤害的主要部件。考虑仪表板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 驾驶员前面的内护板以及仪表板的形状能使传递的撞击力最小。 2) 仪表板下部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供驾驶员进行腿部的动作,在受到前面的撞击时要能够保护驾驶员的下肢。 3) 撞击时仍可以安全地操纵客车,保证一些必要的控制件及操纵件的有效。 4) 采用吸能材料急及衰减性较大的固定连接机构。 5) 不同功能的操纵手柄、调节扭应容易分辨,防止误操作。 6) 装备先进易操作,仪表类读数要方便。 2、操纵性 仪表板是传递驾驶员指令的部件,因此操纵性要求较高。要体现良好的操纵性,提高操纵效率。操纵性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必要的操纵装置的布置,如变速杆、方向指示灯开关、灯光开关和刮 水器开关等与驾驶员位置的距离要符合人体尺寸要求。 2)其它附件设施的布置,如收音机、空调控制装置、点烟器、杂物箱等要便于使用与维修。 3)设施精美,使用方便,效率高。 3、美观性 1)必须在造型上优化考虑。 2)线条与车身造型风格吻合。 3)色彩与车身室内基调协调,材料质地充分体现客车的档次。 三、确定仪表板位置 由于驾驶员操纵的许多操纵件都是安装在仪表板上的,因此,确定仪表板的位置就涉及到驾驶员手伸及界面。 汽车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是指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中、身系安全带、一手握住方向盘时另一手所能伸及的最大 空间界面。实验结果表明,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是形如椭圆的空间曲面。查阅汽车车身与结构设计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7 第 80 页第 4。 通过对人体的操纵范围测量,得到影响驾驶员手伸及界面位置的主要因素是驾驶员座椅的 H 点位置。而次点的位置应根据驾驶员座椅的位置而定。仪表板上表面的位置就是手操纵件的位置,再 考虑到方向盘转动的必要空间,仪表的适用 性及客车驾驶区尺寸 T 13053确定仪表台位置为:高度方向上副仪表板底面坐标为 200度方向上储物箱平面坐标为 度方向上与横向零平面对称 。如图 3图 3 图 3表板长度及宽度方向定位图 图 3表板高度方向定位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8 定各操纵件的位置 一、定方向盘的位置 驾驶员驾驶汽车时,靠手和手臂的运动操纵方向盘,所以改善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姿势和减小操纵力可以降低驾驶员的工作条件。一般是通过合理地布置方向盘的中兴位置和倾斜角度、选择适宜的方向盘直径达到,方向盘倾角越大驾驶员施加的力越大,方向盘直径越大驾驶员施加的力越小,但是转向盘的转速越慢。布置方向盘位置还应考虑座椅的调节量和驾驶员上下车的方便性。按 照客车驾驶区尺寸T 13053结合人机工程,布置尺寸如图 3 二、踏板及操纵杆的布置 主要依靠加速踏板的位置以及客车驾驶区尺寸 13053人机工程学中脚的伸及范围确定踏板之间及周围的尺寸关系,如图 3 3 图 3板纵向布置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29 图 3板横向布置图 总之,以上各种部件的布置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系统,相互间的尺寸关系直接影响驾驶员的工作条件,因此,在该部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在该部分的应用,以达到驾驶员的操作条件最适宜。 客区座椅布置 本设计 任务书要求座椅布置为 31 1。 为了增大车内站立面积,增加载客量,必须合理安排座椅布置。首先是充分利用前车轮罩上方面积,两侧各安置四张座椅,面对面布置;图 3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30 图 3轮罩上方座椅布置 其次是利用后车轮罩上方面积,其布置形式为单侧车轮罩上方 2 2背对背布置;如图 3 图 3轮罩上方座椅布置图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31 图 3轮罩上方座椅布置图 再次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把专座安置在对着乘客门后门,以便上下车方便。如图 3 图 3弱病残孕专座布置图 乘客区所有座椅装配尺寸 及布置参考 13055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32 章小结 本章先得出驾驶员座椅 H 点在汽车坐标系中的坐标,然后根据该坐标确定仪表板位置,以及参照客车驾驶区尺寸 T 13053确定制动踏板、变速器操纵杆等操纵件的位置,得出驾驶区总布置设计;再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及参考客车乘客区尺寸 13055对乘客区座椅做了总布置设计。 表 3 3 3业标准)做一个比较。 表 3客车乘客区尺寸 13055目 国标尺寸 本设计尺寸 说明 同方向座椅间距 650 740 面对面座椅座间距 1200 1360 座垫间距 450 560 座垫至侧围距离 30 30 车内高 1900 2180 (2900经验算法 ,实际需要已知成型顶尺寸 侧窗下缘高 680 945 侧窗上缘高 1650 1970 通道宽 450 550 通道地板坡度 3 0 高地板高 250 640 一级踏步高 400 370 一级踏步深 300 踏步高 300 270 踏步深 200 400 陈赢 市公交车车身造型与总布置等设计 33 表 3客车驾驶区尺寸 1305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