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问诊切诊_第1页
闻诊问诊切诊_第2页
闻诊问诊切诊_第3页
闻诊问诊切诊_第4页
闻诊问诊切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闻诊,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太息、肠鸣,听声音,嗅气味,口气、体气排泄物之气,(一)声音,1、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2、虚证、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3、新病声音重浊、嘶哑: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4、久病喑哑或失音:肺肾阴虚或虚劳,正常声音,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楚,清晰流利。言与意符,应答自如,病变声音,表达、应答能力、吐词,言为心声心神,1、谵语热扰心神,见于高热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高有力2、郑声心气大伤、精神散乱,见于危重病人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二)语言,“实则谵语,虚则郑声”,3、独语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见于癫证、郁证。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4、狂语痰火扰心,见于狂病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不避亲疏。5、言謇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证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语言不流利,吐词不 清晰.,(三)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呼吸声高气粗而快热证、实证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寒证、虚证,喘实喘病邪壅肺;虚喘肺肾虚损;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四)咳嗽,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咳声重浊,痰白清稀外感风寒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咳出肺中有热咳声沉闷,痰多色白易咳出寒痰湿浊停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燥邪犯肺或肺阴亏虚,百日咳(顿咳) 风邪与伏痰搏结阵发性咳嗽,咳后喉间有鸡啼样的回声,二、嗅气味,1.口气2.汗气3.痰涕气味4.二便气味5.经带气味,恶臭者多属实证、热证;腥味者多属虚证、寒证。,第三节问诊,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庭史,明张景岳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寒怕冷,病人的主观感觉恶寒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畏寒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取暖则缓解病机:阳虚,寒,发热,体温高于正常(实热) 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虚热),热,一、问寒热,(一)恶寒发热表证(表寒、表热、伤风表证)(二)但寒不热里寒证(三)但热不寒里热证 (四)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和疟疾 ),二、问汗,(一)表证辨汗 有汗:外感风热、表虚证 无汗:外感风寒,(二)里证辨汗自汗清醒时汗出,活动后尤甚气虚证、阳虚证 盗汗睡着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阴虚证,三、问疼痛,不通则痛实痛 不荣则痛虚痛,问诊要点: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实证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而拒按虚症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而喜按,(一)疼痛的性质,(二)疼痛的部位,(一)问月经,行经期( 35天)初潮年龄 14岁 末次月经时间(LMP) 月经周期( 28天) 或绝经年龄49岁经色正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夹血块,经量中等(50100ml)。,四、问妇女,女性特点:经、带、胎、产,(l)月经先期提前8-9天以上,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色深红、质稠、量多热证色淡红、质稀、量多气虚(2)月经后期延后8-9天以上,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色淡红、质稀、量少、无腹痛血虚经色紫暗夹块、量少、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寒凝血瘀(3)月经先后不定期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肝气郁滞经量多少不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脾肾虚损,1、经期经量异常,2、经行异常(1)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寒凝血瘀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兼见腰酸者气血两虚。(2)崩漏非行经期间,阴道内出血 崩来势急,出血量多“漏者崩之渐” 漏来势缓,出血量少 “崩者漏之甚”(3)闭经 生理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暗经 病理性闭经冲任气血失调,(二)问带下1、白带 色白量多,质稀如清涕,淋漓不断(无味) 脾肾 阳虚,寒湿下注2、黄带 带下色黄质粘,气味臭秽湿热下注3、赤白带 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肝经郁热,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第四节 切 诊,一、脉诊的部位,脉 诊,脉诊部位:寸口诊法,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二、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时间:清晨2、体位:坐位或正卧位,平臂平心3、指法:交叉取脉:左手切按右手,右手按其左手 中指定关,食指切寸,无名指切尺。 举(浮取)、按(沉取)、寻(中取)4、注意事项:医生平息。一息四-五至(72-80次分) 诊脉时间:1分钟以上,1.首先将中指置于关部,2.食指置于寸部,无名指置于尺部,三、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或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有胃 柔和有力,节律一致有神 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有根 脉象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不同而相应正常变化 如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平脉、常脉),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表证,四、常见病脉与主病,2、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主病】里证,3、迟脉【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主病】寒证,4、数脉【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5、虚脉【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主病】虚证,6、实脉【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来盛去亦盛【主病】实证,7、洪脉【脉象】脉大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8、细脉【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主病】虚证,湿病,9、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 应指圆滑【主病】痰饮,食滞,实热,10、涩脉【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