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_第1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_第2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_第3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_第4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围:原始社会近代(第一章第七章)重点:第三、四、五、六章重点内容:1、第三章的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2、第四章:现存最早的著作及甲乙经 肘后方 千金方 的成就3、第五章:临证各科成就 金元四大家成就4、第六章:李时珍成就 温病四大家成就5、第七章:西方医学传入形式 中西汇通四大家成就,题型:单项选择 填空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问答题例:1、恩格斯指出:_的使用使人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A、导引 B、创制药物 C、外治法 D、种植 E、火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3、校正医书局4、王惟一的主要成就。,第一章 医药的起源医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包括卫生保健起源和医药知识起源两部分。,医药的起源一、卫生保健起源1、居住:构木为巢穴居山洞挖掘土窑地窑 建筑房屋 2、衣着:赤身裸体衣兽皮、树皮、植物叶 原始纺织缝纫衣服3、用火:是人类第一次掌握的一种自然力,使人类最 终脱离动物界。火能御寒、驱潮、防兽、转 生食为熟 4、导引:原始社会后期由原始舞蹈化裁出来规范化了的动作演变而成的一种健身祛病医疗保健方法 。它与后世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5、婚姻: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制 (望门居住-居妇家制)一夫一妻制,医药的起源,二、医药知识1、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2、针灸:包括针、灸两部分。 针: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古以石为针,以石刺病。砭石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 灸:从“火”,与火有关。从北方来。 灸,灼也。即以“火”(温热)治病。火的使用和发明,为热熨、灸法、汤药等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外治法:古人通过外用一些植物、泥土或液体外敷或用手按压,逐渐发现一些于骨伤外科及内科疾病防治的方法和药物。,名词解释:黄帝 神农 导引 砭石 三品分类法 杏林校正医书局 针灸铜人 翰林医官院人痘接种术 温补派 废止旧医案 中医汇通派 国医节,第二章 经验的积累一、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的进步二、医学理论的萌芽:医和“六气致病说”三、药物知识的提高:诗经山海经 酒的应用、方剂的诞生四、医事制度的建立,第三章 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一、汉墓出土医史文物:马王堆医史文物二、内经三、神农本草经四、伤寒杂病论五、医家:扁鹊、淳于意、华佗,金元四大家成就,温病四大家成就,中西汇通四大家,病因学说:医和“六气致病说”“三因致病说”金匮要略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儿科成就,外伤科著作,针灸成就,综合性医著,脉学、诊断学成就,药物学成就,药物学成就,方剂学成就,现存最早的各科医学著作,综合性医著,其他:法医学专著:宋代宋慈洗冤集录喉科专著:清代郑梅涧重楼玉钥眼科专著: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明清内科成就:温补派三大代表及其著作和学术思想,名词解释:导引:原始社会后期由原始舞蹈化裁出来规范化了的动作演变而成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它与后世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砭石:新古器时期制作的较锐利石器,是后来金属针具的前身,也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可用于刺病、切开脓肿、放血。 三品分类法:神农本草经将药物按照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 ,是最早的的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2分)。上品药多为无毒,可长服,有延年益寿之效,中品药有毒无毒均有,可祛病补虚,下品药多毒不可长服,攻治疾病除寒热破积聚。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积极指导作用。,名词解释:杏林:三国时董奉曾长期隐居在庐山,为百姓治病不取报酬,只让治愈的病家在他居处周围栽种杏树,几年后杏树成林。后世以杏林春暖赞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医家,杏林也指代医学界。校正医书局:1057年宋代政府设置的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的机构。集中人力物力对古典医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校正刊刻印行,从而使大量的古典医籍得以传世,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后人评价其为“上对祖宗,下对子孙。” 针灸铜人: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翰林医官王惟一奉诏主持铸造的两具针灸铜人,主要用于针灸教学,也可用于用于考试,成为教学和考试的模具,开创了利用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规范了针灸穴位,提高了针灸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人痘接种术:最迟在16世纪或更早发明的一种预防天花方法,有痘衣法和鼻苗法,其中鼻苗法中的旱苗法和水苗法是将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痘痂研细吹入或蘸沾塞入鼻腔内达到预防的目的。它是牛痘发明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曾流传国外。 温补派:明清内科的学术流派之一,代表人有薛已、张景岳、赵献可等。他们为纠正河间学派滋阴降火及寒凉药物使用之弊,力主温补,强调肾阳及命门之火的重要性。,废止旧医案:1929年2月由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委员会行政会议,通过余云岫提出的消灭中医的议案。引发近代全国中医药界抗争最大风潮,因各地中医药界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进行抗议并组织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