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思考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思考 摘摘 要 要 义务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组成部分 成部分 义务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是教育的重要性是显显而易而易见见的 但是的 但是对对于一些基本于一些基本问题问题 我我们们必必须须加以厘定和明晰 什么是加以厘定和明晰 什么是义务义务教育 教育 义务义务教育又是教育又是 谁谁的的 义务义务 如何开展 如何开展义务义务教育 我教育 我们们教育研究者和工教育研究者和工 作者需要作者需要对对于于义务义务教育有个理性教育有个理性认识认识 从而更好地研究 从而更好地研究义务义务 教育 从事教育 从事义务义务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 关关键词键词 义务义务教育教育 内涵内涵 特征特征 实实施措施施措施 一 何为义务教育一 何为义务教育 一 义务 一 义务 义务 基本含义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 例如服兵义务 基本含义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 例如服兵 役 跟役 跟 权利权利 相对来说 义务的第二种意义为道德上相对来说 义务的第二种意义为道德上 应尽的责任 义务还可以理解为不要报酬的 免费的 例应尽的责任 义务还可以理解为不要报酬的 免费的 例 如义务劳动 意思是说不用支付报酬的 如义务劳动 意思是说不用支付报酬的 二 义务教育的内涵 二 义务教育的内涵 1 1 释义释义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 16191619 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 令 规定牧师和学校教师 应将令 规定牧师和学校教师 应将 6 6 到到 1212 岁男女儿童的名单岁男女儿童的名单 造册报送学校 造册报送学校 6 6 到到 1212 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读书 不愿意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读书 不愿意 送儿童入学的家长 将受到惩罚 实行强迫教育的措施 送儿童入学的家长 将受到惩罚 实行强迫教育的措施 这是义务教育的发端 这是义务教育的发端 义务教育 在英语上的语义为义务教育 在英语上的语义为 compulsory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新修订的 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第三条是这样界定第三条是这样界定 义务教育的 义务教育的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一般认为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和强制实行的 适一般认为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和强制实行的 适 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 国家 社会和家庭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 国家 社会和家庭 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2 2 特征特征 在义务教育所具有的特征中 义务教育表现出强制性 在义务教育所具有的特征中 义务教育表现出强制性 公共性 免费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公共性 免费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第一 强迫性 义务教育的英语为第一 强迫性 义务教育的英语为 compulsorycompulsory educationeducation 也可以翻译为 也可以翻译为 compulsorycompulsory schoolingschooling 直译为 直译为 中文就是中文就是 强迫教育强迫教育 或或 强迫的学校教育强迫的学校教育 是国家在 是国家在 全体的适龄儿童 少年中普及教育的目标 用法律规定保全体的适龄儿童 少年中普及教育的目标 用法律规定保 证适龄儿童入学是国家和家长的义务 以便用国家的意志证适龄儿童入学是国家和家长的义务 以便用国家的意志 来保证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和要求 来保证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和要求 第二 公共性 国家之所以实施义务教育 其原因在于第二 公共性 国家之所以实施义务教育 其原因在于 作为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能够培养国民共同的社会意作为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能够培养国民共同的社会意 识和价值观 提高国民素质 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既提高识和价值观 提高国民素质 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既提高 国民福利的途径 也体现全国人民的利益 可见 义务教国民福利的途径 也体现全国人民的利益 可见 义务教 育是公益事业 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育是公益事业 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第三 免费性 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是没有免费的教育第三 免费性 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是没有免费的教育 就没有义务教育 也就没有普及教育 没有免费作为前提 就没有义务教育 也就没有普及教育 没有免费作为前提 外在的强制性无论如何强烈 家长由于缺乏起码的生存条外在的强制性无论如何强烈 家长由于缺乏起码的生存条 件 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费用 也是不能奏效的 同样没件 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费用 也是不能奏效的 同样没 有免费作为前提 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就难以入学 普及有免费作为前提 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就难以入学 普及 就很难达到 就很难达到 第四 普遍性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国民实施的某种第四 普遍性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国民实施的某种 程度的普通教育 其程度的普通教育 其 程度程度 由一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发由一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发 展状况而定 其对象包括成人 新修订的展状况而定 其对象包括成人 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中第四条规定 中第四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 少年 不分性别 民族 种族 家庭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少年 不分性别 民族 种族 家庭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 等 依法享有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等 依法享有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 的义务的义务 二 谁为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二 谁为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 义务教育的对象为所有适龄的儿童和少年 这是义务教义务教育的对象为所有适龄的儿童和少年 这是义务教 育的应有之义 在育的应有之义 在 15301530 年马丁年马丁 路德就在路德就在 关于送子女入关于送子女入 学义务之演讲学义务之演讲 中呼吁 教育机关应由公费设立 一律公中呼吁 教育机关应由公费设立 一律公 开 不论贫富 贵贱 男女 即使残疾的儿童 少年也有开 不论贫富 贵贱 男女 即使残疾的儿童 少年也有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既然义务教育要求所有适龄的儿童 少年入学 那么又既然义务教育要求所有适龄的儿童 少年入学 那么又 有谁来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 谁来进行义务教育 谁来管有谁来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 谁来进行义务教育 谁来管 理义务教育 如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这些理义务教育 如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这些 需要我们思考义务教育是需要我们思考义务教育是 谁谁 的义务 的义务 一 国家 一 国家 国家对义务教育负责是首当其冲的 因为义务教育是国国家对义务教育负责是首当其冲的 因为义务教育是国 民教育 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民教育 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重要体现 义务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 所以义重要体现 义务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 所以义 务教育的普及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务教育的普及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国家有义务为该国公民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 为公民接受国家有义务为该国公民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 为公民接受 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保证义务教育能够实施 保证所有保证义务教育能够实施 保证所有 人提供受教育的条件 这是政府的责任 人提供受教育的条件 这是政府的责任 1 1 首先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本国公民在学龄期受教育的首先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本国公民在学龄期受教育的 义务 毋庸置疑 义务教育需要国家制定法律 强制义务义务 毋庸置疑 义务教育需要国家制定法律 强制义务 教育的实行 所以德意志魏玛邦在教育的实行 所以德意志魏玛邦在 16191619 年就颁布了义务教年就颁布了义务教 育法令 美国最早的州也在育法令 美国最早的州也在 18521852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令 国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令 国 家通过法律形式可以在全国统一实行义务教育 为义务教家通过法律形式可以在全国统一实行义务教育 为义务教 育开展开辟道路 并且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育开展开辟道路 并且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其次 国家有开办学校 任用教师 供应教材等便利儿其次 国家有开办学校 任用教师 供应教材等便利儿 童 少年入学的义务 义务教育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免费的童 少年入学的义务 义务教育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免费的 教育 教育 freefree educationeducation 从理论上说 作为实施义务教 从理论上说 作为实施义务教 育的场所是不应该收费的 收费会妨碍义务教育的进行了育的场所是不应该收费的 收费会妨碍义务教育的进行了 有失普及教育的本旨 收费不啻对于履行义务教育者附加有失普及教育的本旨 收费不啻对于履行义务教育者附加 课税 有失义务教育的宗旨 课税 有失义务教育的宗旨 收费与现代国家之教育政收费与现代国家之教育政 策不合 国家设学校乃保持及延续自身生存之手段 若对策不合 国家设学校乃保持及延续自身生存之手段 若对 受教育者加以变相之赋税 有失国民教育之本旨受教育者加以变相之赋税 有失国民教育之本旨 2 2 因 因 此 国家有义务免费为适龄儿童 少年提供义务教育 国此 国家有义务免费为适龄儿童 少年提供义务教育 国 家有义务开办学校 任用 供应教材等为义务教育提供教家有义务开办学校 任用 供应教材等为义务教育提供教 育经费保障和师资保障 育经费保障和师资保障 二 家长 二 家长 在早清光绪二十九年在早清光绪二十九年 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中的中的 学务纲要学务纲要 就指出就指出 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 各国均任为国家之义务 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 各国均任为国家之义务 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 罚其父母 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 罚其父母 民为强迫教育 民为强迫教育 3 3 家长需要认识到义务不仅是国家的大 家长需要认识到义务不仅是国家的大 事 也是社会中每个家庭的大事 家长有送子女接受义务事 也是社会中每个家庭的大事 家长有送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的义务 义务教育可以提高个体身心素质 从而提高教育的义务 义务教育可以提高个体身心素质 从而提高 整个国民素质 家庭作为国家的基本单位 应为国家的发整个国民素质 家庭作为国家的基本单位 应为国家的发 展做一分贡献 从而提高自觉性和参与性 展做一分贡献 从而提高自觉性和参与性 三 教师 三 教师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也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也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 务 教师享有受到社会尊重的权利 享有工资平均水平不务 教师享有受到社会尊重的权利 享有工资平均水平不 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物质待遇 享有职务评定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物质待遇 享有职务评定 的政治待遇 等等各个方面的应有的权利 教师在享有法的政治待遇 等等各个方面的应有的权利 教师在享有法 律赋予的权利之时 需要为人师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律赋予的权利之时 需要为人师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 业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平等对待学生 关业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平等对待学生 关 注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侵犯学生注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侵犯学生 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承担起应有的义务 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承担起应有的义务 四 社会 四 社会 社会有缴纳捐税或集资兴办学校 发展教育的义务 社社会有缴纳捐税或集资兴办学校 发展教育的义务 社 会是由一个一个成员组成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体的发展 会是由一个一个成员组成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体的发展 社会发展能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是一项系统社会发展能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是一项系统 工程 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 需要集中社会力量 工程 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 需要集中社会力量 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 有责任与义务去支持义务教育 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 有责任与义务去支持义务教育 可 以从人力或财务方面去为义务教育做出自身的贡献 新修以从人力或财务方面去为义务教育做出自身的贡献 新修 订的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第十条指出第十条指出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奖励 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奖励 三 如何进行义务教育三 如何进行义务教育 一 坚决执行新修订的 一 坚决执行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继续完善法 继续完善法 律法规体系律法规体系 早在早在 19861986 年 我国政府就颁布了年 我国政府就颁布了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但是 但是 人民至今还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依法治教 法律观念意人民至今还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依法治教 法律观念意 识淡薄 同时 我国义务教育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缺乏具识淡薄 同时 我国义务教育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缺乏具 体详细的法制准则 难以给义务教育提供健全有力的保障体详细的法制准则 难以给义务教育提供健全有力的保障 体系 新修订的体系 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更加明确的规范了义务教更加明确的规范了义务教 育实施的措施 提出了更加明晰的责任主体和权力主体 育实施的措施 提出了更加明晰的责任主体和权力主体 用法律条文来加强义务教育的执行和管理 如用法律条文来加强义务教育的执行和管理 如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 法法 第十三条提出 第十三条提出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 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 采取措施防止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 采取措施防止 适龄儿童 少年辍学适龄儿童 少年辍学 比以前的 比以前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更加完更加完 备 因此 在推行义务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坚决执行新备 因此 在推行义务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坚决执行新 修订的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继续严格执行 继续严格执行 普九普九 督导检查督导检查 制度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 建立和健全制度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 建立和健全 有关执法的各项程序和制度 有关执法的各项程序和制度 二 提高对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 提高对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20 世纪世纪 9090 年代初期 我国就确立了基本普及旧年义务年代初期 我国就确立了基本普及旧年义务 教育 基本扫盲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 基本扫盲在教育工作中的 重中之重重中之重 的地位 这的地位 这 些举措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然而人们对些举措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然而人们对 普九普九 的必的必 要性 重要性 艰巨性 长期性认识不足 对义务教育要性 重要性 艰巨性 长期性认识不足 对义务教育 重中之重重中之重 的地位随着的地位随着 两基两基 工作的进程而有所动摇 工作的进程而有所动摇 我们应该看到 九年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我们应该看到 九年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 础地位 在个体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在人口大国转变为人础地位 在个体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在人口大国转变为人 力资源强国中的基础地位 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义力资源强国中的基础地位 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义 务教育实施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 总体水平不高 基务教育实施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 总体水平不高 基 础不牢 在今后的础不牢 在今后的 普九普九 过程中任务还很艰巨 过程中任务还很艰巨 在推行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全面推行素质 全在推行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全面推行素质 全 面推行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 少年在品德 面推行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 少年在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 四有四有 新人奠定基新人奠定基 础 全面推行素质 需要严格规范教学内容 严格课程管础 全面推行素质 需要严格规范教学内容 严格课程管 理 防止教学偏重于智育的倾向 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考核 理 防止教学偏重于智育的倾向 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考核 应当综合考察 不能以升学率作为考核标准 对学生的考应当综合考察 不能以升学率作为考核标准 对学生的考 察 不能以考试成绩代替全面考察 对义务教育的督导 察 不能以考试成绩代替全面考察 对义务教育的督导 不能对学校进行评比 不能以升学率为督导标准 不能对学校进行评比 不能以升学率为督导标准 三 增加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为义务教育提供经费 三 增加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为义务教育提供经费 保障保障 虽然大多数地区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实现了虽然大多数地区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实现了 两个增两个增 长长 然而由于教育经费内部分配不合理 义务教育经费所然而由于教育经费内部分配不合理 义务教育经费所 占比例较小 而且基础教育经费长期以来欠佘太多 使用占比例较小 而且基础教育经费长期以来欠佘太多 使用 过程中经费管理不善 浪费严重 导致义务教育经费难以过程中经费管理不善 浪费严重 导致义务教育经费难以 得到保障 因此 这次新的得到保障 因此 这次新的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将规定 国家将规定 国家 和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保障用语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和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保障用语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 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收入增长比例 确保在校学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收入增长比例 确保在校学 生人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也保障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也保障教职工工资和学 生人均功用经费逐步增长 国家和政府将逐步取消公办学生人均功用经费逐步增长 国家和政府将逐步取消公办学 校的杂费收取 加大教育的财政预算 继续推行校的杂费收取 加大教育的财政预算 继续推行 两免一两免一 补补 的政策和方针 真正地体现义务教育的的政策和方针 真正地体现义务教育的 义务性义务性 和和 免费性免费性 四 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性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四 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性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均衡现象 东西部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均衡现象 东西部之 间 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差距都很大 间 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差距都很大 20052005 年年 2 2 月月 2626 日 贵阳市教育局的李秉中作的日 贵阳市教育局的李秉中作的 西部基础西部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 中对东部上海和西部贵州做了中对东部上海和西部贵州做了 比较 在教育经费方面 上海为比较 在教育经费方面 上海为 13137241313724 万远 而贵州为万远 而贵州为 601258601258 万元 上海的教育事业费用为贵州的万元 上海的教育事业费用为贵州的 2 182 18 倍 上海倍 上海 人口为人口为 17111711 万人 而贵州人口为万人 而贵州人口为 38703870 万元 人口差是万元 人口差是 2 262 26 倍 这就等于上海人均教育事业费用应该是贵州的倍 这就等于上海人均教育事业费用应该是贵州的 4 934 93 倍 事业费倍 事业费 2 182 18 倍倍 人口人口 2 262 26 倍倍 4 93 4 93 倍 倍 面对如此悬殊的情况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面对如此悬殊的情况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 我们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发展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 我们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并采取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并采取措 施 保障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保障家庭贫施 保障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保障家庭贫 困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以县级政府困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以县级政府 为基本管理单位 县级政府教育部门积极编制本部门预算为基本管理单位 县级政府教育部门积极编制本部门预算 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实现县级政府教育部们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实现县级政府教育部们 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巡回授课 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 以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巡回授课 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 以 及公办学校校长和教师流动 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及公办学校校长和教师流动 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五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加强教师培养管理 五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加强教师培养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 教师的经济地位较低 造成了教师流失义务教育阶段 教师的经济地位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买卖定金及交付流程合同
- 二零二五年高端设备钣金喷涂及维修服务承包协议
- 2025版门面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期限调整)
- 2025版毛石石材加工与市场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产品开发导游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保密知识普及与教育合同
- 2025版航空航天设备融资租赁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 2025版智能农业果苗培育与化肥供应综合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开业庆典活动专业舞美与道具制作合同
- QC新老七大工具培训课件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JJF 2025-2023高动态精密离心机校准规范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