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集解卷二为学-三_第1页
近思录集解卷二为学-三_第2页
近思录集解卷二为学-三_第3页
近思录集解卷二为学-三_第4页
近思录集解卷二为学-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思录卷二为学 三 或问 圣人之门 其徒三千 独称颜 子为好学 夫诗书六艺 三千子非不习而 通也 然则颜子所独好者 何学也 伊川 先生曰 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圣人可学而至与 曰 然 学之道如何 曰 天地储精 得五 行之秀者为人 其本也真而静 其未发 也五性具焉 曰仁义礼智信 形既生矣 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 其中动而七情出 焉 曰喜怒哀乐爱恶欲 情既炽而益荡 其性凿矣 是故觉者约其情 使合于中 正其心 养其性 愚者则不知制之 纵其 情而至于邪僻 梏其性而亡之 然学之 道 必先明诸心 知所往 然后力行以求 至 所谓 自明而诚 也 诚之之道 在乎 信道笃 信道笃则行之果 行之果则守之 固 仁义忠信 不离乎心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出处语默必于是 久而弗失 则居之安 动容周旋中礼 而邪僻之心无 自生矣 故颜子所事 则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仲尼 称之 则曰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矣 又曰 不迁怒 不贰过 有不善未 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也 此其好之笃学 之道也 然圣人则 不思而得 不勉而中 颜子则必思而得 必勉而后中 其与圣 人相去一息 所未至者 守之也 非化之 也 以其好学之心 假之以年 则不日而 化矣 后人不达 以谓圣本生知 非学 可至 而为学之道遂失 不求诸己而求诸 外 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 荣华其言 鲜有至于道者 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 此篇见程子所学之正 而其得力于濂溪者深 故其文无一字不从太极图说流出也 当今世儒 劈头一个学字便不识 向下东走西作 都无是处 不知学乃本天道理 圣人学天 故人欲求 天理之学 舍圣人其谁与归 今人若听见学圣人 便相与嗤而怪之 不想儒者 不学圣人 将学个甚 勿论发策决科 希荣逐利 怪 诞异端之学 弊谬种种 即从事诗书六艺 而不切实 于己 仿效圣人之为 纵朝夕记诵 作一场话说 无 益也 程子始冠 游太学 胡安定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 诸生 先生据问以答 而设为辨难之词 谓圣门弟子 三千 独颜子称好学 窃意诗书六艺 三千弟子所时 习者 未必颜子独也 颜子默然无以异于众人 而夫 子独称之 则其所好者果何学也 曰 学者非他 凡 以求至于圣人之道也 而或以圣人之道亦高矣 岂后 之人所可学而至欤 曰 然 人特患不学耳 不学则 不可至也 此开篇第一义 正程子吃紧之言也 承上文 更设问所学之道而应之也 盖学原所以学其为人 未知学 当先知人所从来 人本之天地者也 天地储藏阴阳之精 会合冲和 以 成变化 遂有水火木金土 而五行杂揉 生生之用以 著 于是所生之中 得五行之最秀者为人 人乃天地 之精英所萃也 无论智愚贤不肖 皆当思其理气之固 有 以尽其日用之当然 使徒醉生梦死于天地间 其 所以为人者安在乎 此学之所以贵切己也 此继善成性之事 人生之初 其本粹然无妄而真 淡然未纷而静 其未发也 冲漠无朕 而中涵变化生成自然之气 以 妙变化生成实然之理 而五性已备具 无少欠缺焉 五性之目 曰仁义礼智信 是即所谓性善也 学之所 以贵有尽心知性之事也 又言由性而情之事 人生而静 有静则不能无动 而动未有不因乎形 者也 盖气虽载理以成形 然形既生矣 便有五官四 体之器 有时在外之物 感触其形器 而相交相引 遂不能无动于中 其中一动 心志亦因之有所系 而 二五以性流为七情 遂纷然有杂出之势矣 七情惟何 曰喜怒哀乐爱恶欲 所谓发而必有其节者 学所以有 因性治情之功也 情出于性者也 而亦足以乱性 盖七情之出 本有相牵日甚之势 若火之然 既 炎而不可扑灭 则将放荡而难救 至于放荡而难救 满腔子都是情欲用事 以心不能自主 而其性之本根 即为凿害而不固矣 是故明觉之人知有此病 当情之初动 必约束之 使合于无过不及之中 而中其节 然后有以正其心 而使之无偏 养其性而使之不害 彼昏愚之人 则不知其弊 无以制遏其流 反纵 而恣之 使其情之所之 流荡忘返 不至于邪侈放辟 不止 盖至是则所以梏害其性者已深 势将举其所谓 仁义礼智信而尽亡之矣 学所以贵有存心养性之事也 自此以上 论其所以当学之故 言学之道 固当实求诸天人性情之间 然未有 不真知之而好之者也 故必此理先明白了然于心 知 其所从入之途 与其所归宿之地 下学上达 自有先 后而不可紊 然后循序渐进 力而行之 以求至于私 欲净尽 天理流行之域 若子思所谓自明而诚 由教 而入是也 此学所以必先致知 而好之情从此生矣 承上文明诚而言 既由知而好 而好必至于乐 而后为好之深也 盖思诚之道 在乎实见斯道 不远于人 而学必 可以进乎道 方谓信之笃 信之笃则所以行乎道者 必果决而不惑 行之果 则所以持守乎道者 自坚固 而不摇 由是而仁义忠信之道 念念不忘 不使一刻 或离于其心 好之切于内者然也 心乎好之 至于急遽苟且之时 必于是 倾覆流 离之际 亦必于是 而好无间于常变矣 极之或出或 处 或默或语 而无不是于是 而终身之好又可知矣 好之既久而弗失 则处之愈安而常贞 即一举动容貌 之间 周旋进退之节 无不适中乎礼 如是则行纯者志愈密 外熟者中愈坚 邪僻之心 无自而生 几乎有从容自得之乐矣 此一节深明好学之情也 即颜子所事克复之目 以明颜子之所学也 颜子深潜纯粹 而博约功多 竭力已久 一闻四 者之教 遂坦然信之而无疑 盖试听言动 止绝其非 礼之缘 而天理便可浑然无间 颜子终身为学 亲切 工夫 莫过于此 四勿字乃是好学之基 四面掣断而 中心自坚矣 颜子之学 在于事者亦见 而颜子之学 在于 心者难明 则惟于仲尼之所称者求之而已 如中庸引 子之称其为人 则曰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勿失 是 其好之精神 已见于能择能守矣 而其称之以告哀公 也 又曰 不迁怒 不贰过 即系易而称其庶几 亦 曰 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 非其好有深于 中者 安能惩忿窒欲改过 善之勇若此也 此其好学之笃 所学之道 有历历不诬者 又何 怪乎圣人之称之不置 而圣人之道之不从此而几也乎 此又言圣人 颜子所以分 见颜子所学乃圣人 之道 而圣必可学而至也 夫颜子得圣人为依归 固学之而日期其至者也 然圣人则生而知之 不待思而自得 安而行之 不待 勉而自中 颜子则由于学 心待思而后能得其理 心 待勉而后能中于道 其与圣人劳逸之相去 止在一息 之间 所未能一蹴而至者 特得其道而守之勿失 非 与道为一 浑然而化之 忘其思勉之迹者也 惜乎其得于气数者薄 无以究其所学耳 以其好 学之心 若幸而加以年岁之长 则极其思勉 不日亦 将进于能化 而圣可几矣 又谁谓学圣如颜子而不可 至于圣耶 末言后人所学之非 故去圣日远 非圣不可学 也 盖圣如孔子 尝自言好学 而颜子亦以好学见称 此正颜子之善学圣人者也 后人不达其故 以为圣乃 绝人之诣 本是生而能知 原非学力可至 遂相与震 其名而忘其实 绝口不敢言学圣人 则当其为学之始 而其道固已失矣 舍自己身心 不知其可以为圣 偏求之外物 执 其不可为圣者而好之 日从事于诗书 广博见闻 勉 强记诵 徒供其笔墨之资 于是巧饰其文 富丽其词 以悦人耳目为工 虽使光荣华采 人服其言 而大本 已非 求所学之至于道者鲜矣 然则今之儒者 亦非无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