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学报论文修改要求及修改模板_第1页
石油天然气学报论文修改要求及修改模板_第2页
石油天然气学报论文修改要求及修改模板_第3页
石油天然气学报论文修改要求及修改模板_第4页
石油天然气学报论文修改要求及修改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稿件用稿件用 A4A4 纸 上下左右页边距都为纸 上下左右页边距都为 2cm2cm 单倍行距 正文字体为 单倍行距 正文字体为 5 5 号宋体来排版文章 请采用单栏排 不要用双栏排 号宋体来排版文章 请采用单栏排 不要用双栏排 1 1 稿件的题头部分稿件的题头部分 1 1 篇名篇名 应简明 具体 确切 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 字数不宜超过 20 个字 必要时可加副篇名 不应含有非公知公认的字符 2 号黑体 例如 裂缝性低渗透双重孔隙介质产能动态数值模拟 2 2 署名署名 应真实可信 并提供每位作者的工作单位 所在省市名 邮编 具体格式为 作者 1 作者 2 官方单位名称 1 省 1 市 1 邮编 1 作者 3 作者 4 官方单位名称 2 省 2 市 2 邮编 2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 可按顺序依次写出 机构之间以 分隔 5 号黑体 请勿采用这种格式 作者 11 作者 22 3 1 单位名称等等 2 单位名称等等 例如 刘应学 黄鹤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山东 潍坊 262714 汪益宁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许建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赖枫鹏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滕蔓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油藏技术所 河北 廊坊 065201 3 3 摘要摘要 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 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科研论文的摘要 是一篇独 立于全文而存在的短文 使用摘要的目的 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 即使看不到全文 仅仅从摘要中就可 以看出研究的水平 看出研究的方法 具体结果以及与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 创新之处 让读者很容易 看出您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的区别 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花时间寻找全文 从而扩大论文的影 响力 摘要应包括 研究目的 有时可省 研究方法和手段 研究结果 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几个主要部 分 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性结果 主要结果和结论应交待清楚 不能含混不清 似是而非 应避 免对标题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 最大限度地增加摘要的信息量 应注意语言的表达 避免难以理 解的长句 用词应通俗易懂 简洁准确 通常科技论文的摘要应当写成报道性摘要 不能写成指示性摘 要 做了 分析了 提出了 至少应当是报道 指示性摘要 应当重点写出研究的结果 特别是本研 究的新发现 新规律 新关系 方法 模型类论文 应当交代清楚构建的原理 步骤 建立方法 模型 的特别之处 特别的优势和具体特点 不能泛泛地说 很好 很快 等等 英文摘要更应当写出体现水 平的结果 创新性的 语言表达 英文 要规范 注意 摘要和文章的结论不是一回事 也不是结论 中写了摘要中就不能写 结论中的主要结果应当在摘要中体现 中文篇名 摘要和关键词中 不应使用 英文单词或缩写词 如果在中文摘要中要使用英文单词或缩写词 一般应当在首次出现时给出中文解析 在英文篇名和摘要中使用只有本学科熟悉的英文缩写词 也应当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全称 其中不应含 有参考文献和非公知公认的字符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摘要应包括 4 个层次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 独立成篇 意义完整 信息具体 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 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 不使用图 表 参考文献 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不使用 本文 作者 之类的词做主语 小 5 号宋 2 例如 摘要 摘要 低渗透油田开发与裂缝密切相关 与常规油藏相比 低渗透裂缝油藏裂缝和基质中产能动态复杂多变 如何计算 预测和分析裂缝和基质的产能动态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任务 采用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的方法 将天然裂缝表征成果 应用到油藏工程研究中 提出了结合地质科学和油藏工程数据来表征和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特征的方法 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和辅助方程 开发了预测低渗透裂缝油藏开发动态的数值模拟器 来定量 研究基质 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和产能动态 最后利用实例对表征方法和模拟器进行了验证 这对于制定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开发方案和优化油藏采收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 4 关键词关键词 应反映文章主题概念 一般可选取 3 8 个 关键词之间用 分隔 其中的符号和 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小 5 号宋 关键词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低渗透油藏 双孔隙度 双渗透率 产能 数值模拟 5 5 第一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 出生年 性别 何年大学本科毕业 请给出基础学历毕业时间 不要硕 士或博士的毕业时间 学位 如果是在读 请注明 职称 现主要从事何工作 同时附上电子邮箱 作者手机号 座机号 如果有的话 以便联系 详细邮寄地址以便于刊物出来后邮寄杂志及发票 最好 给出街道名称 门牌号 小 5 号宋 请一一对照上述要求给全信息 例如 作者简介 刘应学 1967 男 1989 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技术工作 电子邮箱 liuyx jhyt 1868889999 262714 山东潍坊寿光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厂 办 6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如果论文是省部级以上项目的产出论文 请给出省部级项目的官方名称及编号 小 5 号宋 例如 基金项目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2009ZX05009 裂缝性低渗透双重孔隙介质产能动态数值模拟 刘应学 黄鹤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山东 寿光 262714 汪益宁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许建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赖枫鹏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滕蔓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油藏技术所 河北 廊坊 065201 摘要 摘要 低渗透油田开发与裂缝密切相关 与常规油藏相比 低渗透裂缝油藏裂缝和基质中产能动态复杂多变 如何计算 预测和分析裂缝和基质的产能动态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任务 采用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的方法 将天然裂缝表征成果 应用到油藏工程研究中 提出了结合地质科学和油藏工程数据来表征和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特征的方法 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和辅助方程 开发了预测低渗透裂缝油藏开发动态的数值模拟器 来定量 研究基质 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和产能动态 最后利用实例对表征方法和模拟器进行了验证 这对于制定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开发方案和优化油藏采收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低渗透油藏 双孔隙度 双渗透率 产能 数值模拟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2009ZX05009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应学 1967 男 1989 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技术工作 电子邮箱 liuyx jhyt 3 2 2 文章的标题层次文章的标题层次 2 1 层次标题序号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 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编号 1 2 3 4 号黑体字 二级标题使用编号 1 1 1 2 1 3 5 号黑体字 三级标题使用编号 1 1 1 1 1 2 2 1 1 2 1 2 5 号黑体字 层次标题以下 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 退 2 字起排 再以下 使用 a b c 这时 退 2 字起排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该段为引言 主要讨论研究背景 说明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 说明目前的 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作者要作的工作 不计入章节编号 其后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即作者所作的工 作 要突出作者的观点或者创新点 论文篇幅一般不超过 4 页 例如 1 1 基本地质特征基本地质特征 4 4 号黑体号黑体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 区域勘探面积 4 0 104km2左右 苏里格气田呈南北向延伸 其特点为 1 5 气藏受南北向展布的砂体控制 天然气主要储集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分流河道砂体中 含气砂岩类型主要为辫状河河道沙坝 边滩 点坝 砂体 储层厚度小 有效砂体展布 一般单井气 层厚度不足 10 0m 单层厚度小于 5 0m 单个砂体延伸长度小于 1000m 直井单井控制储量有限 单井产 量低 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 填隙物中泥质岩屑含量较高 个别可达 33 37 苏 27 5 号宋体 2 2 整体开发思路整体开发思路 4 4 号黑体号黑体 针对气藏地质特征与储层条件 结合邻近区块水平井开发试验成果 在苏 53 区块南部优选苏 53 4 井区作为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域 探索水平井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整体开发适应性与有效性 以指导类似 地质条件下的气藏科学高效开发 5 号宋体 2 12 1 区域优选区域优选 5 号黑体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域优选 从地质条件与开发技术角度 必须满足以下几 个条件 地震资料预测含气响应较好的区域 砂体厚度大 横向展布相对稳定 含气砂体相对发育 的区域 区域内直井试采效果较好 产水量低 纵向上储层集中发育 减少储量损失 地质条件 满足现有的水平井开发工程工艺技术 井位部署能够覆盖 90 以上区域 完钻水平井 类比例大于 90 5 号宋体 2 22 2 井网优化井网优化 5 号黑体 结合地质特征与储层条件及水平井开发技术 规划如下开发井网 水平段长度 1000m 井距 600m 水平段方位 167 或 347 单井设计日产 6 0 104m3 稳产 3 年 单井最终累产 9757 104m3 5 号宋 体 2 32 3 井位设计井位设计 5 号黑体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井位设计主要取决于平面上的位置与层位上的设置 结合沉积相 砂体分布 气 层分布规律及压裂改造工艺技术条件 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平面上满足井网井距的要求 确保储量均 匀动用 入靶点设计必须避开泥岩 根据井斜及储层情况 实时调整 在含气砂岩中入靶 减少来 自岩性与物性相变带来的风险 确保砂岩钻遇率 水平段设计选择储层相对稳定的小层 压裂改造效 果是提高产量的前提 提高波及程度 水平段尽可能选择在含气层段中部 2 42 4 储层改造储层改造 5 号黑体 苏里格气田基本上没有自然产能 每口气井必须经过压裂改造 才能获得天然气产能 水平井同样 如此 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多段大规模压裂改造 4 3 3 开发实施效果开发实施效果 4 4 号黑体号黑体 目前 完钻投产水平井 38 口 天然气日产能力超过 300 104m3 形成了年产 10 0 108m3的生产规 模 开发效果显著 随着地质认识加深 钻探工程能力的增强 水平段长度逐年增加 2010 年水平段 长度 868m 2011 年达到 1049m 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结合于现场地质导向技术 有效储层钻遇率逐步提 高 4 4 结论与认识结论与认识 4 4 号黑体号黑体 1 准确把握致密气藏赋存的客观规律 实现科学高效开发 大面积含气背景下存在富集区是苏里 格气田典型的地质特征 储层存在极强的非均质性 有效开发难度较大 含气富集区局部储层却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准确把握这一规律优势 通过大量前期开发试验 取得相关数据资料 选择水平 井整体开发模式 改善气田开发效果 2 初步形成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体系 明确了关键技术 经过 4 年的前期水平井开发试验及 2 年 的整体开发建设 已经初步形成开发技术体系 地质选区选井技术基本成熟 特别是井位优选与水平井 设计技术 地质 工程工艺设计体现了气藏储量最大动用的开发理念 工程技术实现钻井提速 改造技 术攻关提高了单井产量 水平井开发动态规律研究理念与方法逐步形成 3 3 图的编排图的编排 由于版心的限制 图的宽度不能超过 16cm 图的高度可以是 5 21cm 例如 图 1 的宽度不超 16cm 图 2 和图 3 两个图的宽度不超过 16cm 所以可以并排放以节省版面 苏苏5 53 3 7 78 8 3 33 3H H导导 13 14 3 5 8 7 2 3300 3299 5 苏苏5 53 3 7 78 8 4 42 2 17 18 19 20 21 1 3 1 8 2 5 1 1 2 1 3300 3299 6 苏苏5 53 3 7 78 8 4 48 8H H导导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2 5 2 1 1 3 7 1 7 2 8 1 6 2 3 3300 3299 4 苏苏5 53 3 7 78 8 5 54 4H H导导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5 2 8 2 2 8 5 1 9 1 5 2 3 2 3 3300 3299 5 苏苏5 53 3 7 78 8 5 58 8H H导导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4 3 3 1 1 5 1 6 2 2 6 1 4 3 5 1 5 3250 3249 7 距离 米 长城钻探地质研究院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苏苏5 53 3 7 78 8 3 33 3H H导导井井 苏苏5 53 3 7 78 8 5 58 8H H导导剖剖面面图图 海拔 米 图 1 苏 53 区块南部盒8下 4 5 6 小层气藏剖面图 小 5 号黑体 5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3045607590 分支角度 产量 m3 d 无阻值二分支有阻值二分支 无阻值三分支有阻值三分支 无阻值四分支有阻值四分支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图 2 选择完井示意图 小 5 号黑体 图 3 井筒摩擦压降对分支井产能的影响 小 5 号黑体 图 图版 要精选 切忌与行文互相重复 在确定图幅大小后 既不能太大 否则所占版面太多是收费 更高 也不能也小 否则图中的线条 数字等看不清 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格式采用坐标名称加所用的物 理单位组成 例如 长度 m 时间 s 所用字体及字号为 8 磅方正书宋 例如 长度 m 时间 s 坐标上 的刻度数字也是 8 磅方正书宋 数字采用与刻度线对齐 对纵坐标来说各个数字的个位对齐 如果有图 例 所用字号字体同样为 8 磅方正书宋 不要有背景色 不要用彩图 作为图版的照片应图像清晰 层次分明 并附有图版说明 线条粗细 轮廓线 曲线等图中的主要部分用 0 75 磅 尺寸线 指引线等辅助部分用 0 5 磅 4 4 表的编排表的编排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表项应具全 包括表序 表题 栏头 栏目和表注 第一行为栏头 包括物 理量的名称及所用单位 格式为 名称 单位 例例 1 1 表表 1 1 这是表序 这是表序 三线表示例 这是表题 三线表示例 这是表题 小小 5 5 号黑体号黑体 长度x cm电流I mA速度v m s 1高度h m压力p MPa 10302 54110 12343 05111 不能采用如下的表格形式 长度x cm 1012 电流I mA 3034 速度v m s 1 2 53 高度h m 45 压力p MPa 110111 例例 2 2 表表 2 2 不同完井液完井后的生产情况不同完井液完井后的生产情况 井号 完井液类 型 防砂后漏 速 m3 h 1 完井液漏 失量 m3 总反排时 间 h ODP 配产 m3 d 1 产液量 m3 d 1 产油量 m3 d 1 含水量 L8 井 常规隐形 酸完井液 3052583 7550 708476 49 05 6 L3 井 PRD 弱凝 胶完井液 1835010 2560 90199159 420 L5 井 PRD 弱凝 胶完井液 1630015 540 60184 8166 3210 不能采用如下的表格形式 表表 2 不同完井液完井后的生产情况不同完井液完井后的生产情况 井号L8 井L3 井L5 井 完井液类型常规隐形酸完井液PRD 弱凝胶完井液PRD 弱凝胶完井液 防砂后漏速 m3 h 30 018 016 0 完井液漏失量 m3 525350300 总反排时间 h 83 7510 2515 5 ODP 配产 m3 d 50 7060 9040 60 产液量 m3 d 84 0199 0184 8 产油量 m3 d 76 4159 4166 32 含水量 9 0520 010 0 5 5 文中公式文中公式 文中涉及到公式时 公式编号采用 1 2 连续编号 对文中所有公式中的符号均要给出中 文含义及所用单位 同一个符号在全文中只能代表一个含义 上文解释之后 下文再出现时就不必解释 了 注意字母大小写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字母大小写要区分清楚 请根据公式从左到右符号出现的顺序 逐一给出每个符号的含义及所用单位 公式符号的解释在每个公式下面给出 不要把所有符号放在文后 再解释 也就是说公式符号的解释要随公式走 即公式 1 中出现的符号请从左至右逐个在公式 1 下面给出解释 例如 一套平行裂缝的渗透率张量可表示为 1 1 12 2 1 f j f iij f f if nnAk 式中 kiff为一套平裂裂缝的渗透率张量 为裂缝孔隙度 下标 1 表示 x1方向 A 为开度 表示裂 1 f 缝张开的量纲 ij为矩阵的 Kronecker 的积 i 和 j 分别代表用二阶对称张量表示的渗透率时的流体流动 方向和压力梯度方向 i j 1 2 3 n 为正交垂直线 符号解释时 符号与后面的内容之间不要用 来连 接 Oda 建议不同方向张量多裂缝系列总渗透率可简化表示为 6 2 321 ijijijij kkkk 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作者直接参阅过的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 公开出版的图书和在其他媒体上公开的文献 按在正 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予以标注 在正文中标参考文献序号时 请用不同颜色标出 例如正文用黑色文字 参考文献序号就以黄色标出 以方便检查参考文献是否标注齐全 文献的责任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书写 外国人名应缩写 责任者超过 3 人的只写前 3 位 后加 等 著录格式如下 文献类别著 录 格 式 7 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 期 起始页码 终止页码 例如 1 宋换新 肖天君 文志刚 等 皖南巢县马家山地区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34 5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