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备课_第1页
第一单元备课_第2页
第一单元备课_第3页
第一单元备课_第4页
第一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负数负数 课题认识负数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 意义 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 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负数 教学难点 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课件 温度计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 新课 1 说说对温度的认识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负数 板书课题 负数 自 学 达 标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2 至 3 页的例 1 和例 2 看图看文字 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 并思考 1 哪些数 是正数 哪些数是负数 2 正 负数表示什么意 义 4 分钟后 比谁能作对检测题 师 看书 时 比谁坐姿端正 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找两名 学生板演 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课本第 4 页做 一做的第 1 2 两题 1 要求 找两名学生上堂 板演 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2 教师认真巡视 发现错例 板书到黑板上 合 作 交 流 后教 一 更正 师 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 发现错误 的请举手 用黄颜色粉笔更正 找差 中 好不同 层次的学生更正 二 讨论 1 看第一题 1 认为正数写对的 请举手 认为负数写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2 合 作 交 流 2 0 呢 板书 像 7 5 2 这些数叫负数 像 16 35 2 7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0 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2 第 2 题 认为填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板书 师总结 比海平面高的用正数来表示 比海平面低 的用负数来表示 3 评板书 正确率 并让学生纠错 今天你们表现 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 有几道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补充练习 1 甲处海拔 180 米 乙处海拔 160 米 两处相比 出的低 2 在 1 2 3 三个数中 最接近 0 的是 3 小华向东走 200 米记作 200 米 那么他向 西走 300 米记作 米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 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端正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3 课题负数大小的比较 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会用正 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 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 0 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比较正数 0 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正数 0 负数之间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负数 板书课题 自 学 达 标 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 会用正 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 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 0 负数之间的大小 学生 齐读 师 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 能学好 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5 至 7 页的例 3 和例 4 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 和数轴 1 知道什么是数轴 2 根据数轴怎样比 较正数 0 负数的大小 5 分钟后 比谁能作对检 测题 师 看书时 比谁坐姿端正 效果最好 下面 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 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找两名学生板演 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课本第 7 页做一做的三道题 要求 认真做题 把字 写端正 写大 1 找三名学生上堂板演 其余同学 写在练习本上 2 教师认真巡视 发现错例 板书 到黑板上 合作 交流 一 更正 师 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 发现错误的请 举手 用黄颜色粉笔更正 找差 中 好不同层次的 学生更正 二 讨论 1 看第一题 认为五个点表示 4 合 作 交 流 正确的请举手 师 规定了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的直线叫数轴 2 认为第 2 题正确的请举手 3 认为第 3 题正确的请举手 为什么 师小结 所有的 负数都在 0 的左边 负数都比 0 小 正数都在 0 的右 边 正数都比 0 大 负数都比正数小 4 评议板书 正确率 学生更正错题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 敢 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1 在圆圈里填上大小于号 3 2 1 5 4 6 6 1 0 2 8 0 25 29 2 3 20 38 39 20 14 2 背一背 所有的 都在 0 的左边 都比 0 小 都在 0 的右边 都比 0 大 都比正数小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 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 端正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5 课题负数整理复习 课时第三课时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 在同学们交流与反思中 使知识 得以整理内化 2 在完成了作业本习题后的重点题讲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 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 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6 一 知识整理 梳理成表 二 讲解学生困惑和疑难问题 选择 1 一月份哈尔滨温度达到 度左右 A 22 B 22 C 10 2 一月份南昌温度达到 度左右 A 35 B 20 C 10 判断 1 不带正号的数都是负数 2 整数都是正数 3 因为 7 大于 6 所以 7 大于 6 4 最小的负数是 1 三 作业超市 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做或者小组讨论 1 读一读 1 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 0 4 并在 48 小时内喝完 2 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 水结冰的温度是 0 3 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 是 88 3 4 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 127 最低气温是 183 5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 100 以上 而背阳面却低于 100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 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 保持在 21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 填一填 1 如果张军向东走 30 米 记作 30 米 那么李刚向西走 50 米 记作 米 如果张军向北走 40 米 记作 40 米 那么李刚走 40 米 表示他向 走了 米 2 8 7 读作 读作 3 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 0m 海拔高度为 450 米 表示 海拔高度为 102 米 表示 4 如果把平均成绩 80 分做原点 记为 0 分 90 分表示 分 18 分表示 分 3 比一比 7 5 1 5 0 2 4 3 1 3 1 4 判一判 在 8 2 4 0 6 27 中 正数有 3 个 5 选一选 1 以明明家为起点 向东走为正 向西走为负 如果明明从家 走了 30 米 又走了 30 米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7 A 30 B 30 C 60 D 0 2 数轴上 2 在 1 的 边 A 左 B 右 C 北 D 无法确定 3 规定 10 吨记为 0 吨 11 吨记为 1 吨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8 吨记为 8 吨 B 15 吨记为 5 吨 C 6 吨记为 4 吨 D 3 吨表示重量为 13 吨 4 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 净重 150 5 克 表示这种饼干标 准的质量是 150 克 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 155 B 150 C 145 D 16 练 习 反 馈 拓展练习 在数轴上 从表示 0 的点出发 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到 A 点 A 点表示的 数是 从表示 0 的点出发向左移动 6 个单位长度到 B 点 B 点表示的数是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锥 课题圆柱的认识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柱 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 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一 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 圆柱的认识 板书课题 8 自 学 达 标 二 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 认识圆柱 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的各部 分名称 2 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为了达到目标 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10 页到第 12 页的例 1 和例 2 看图 看文字 重点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想 1 圆柱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5 分钟后 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认真看书自学 比谁自学的最认真 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第 11 12 页的 做一做 要求 1 认真观察 正确书写 2 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合 作 交 流 后教 一 更正 师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 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 些题 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 中 好 二 讨论 1 看图认为判断正确的请举手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 是圆 有一个侧面 长方形 2 观察自己做的圆柱 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它的 长和宽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高 3 评正确率 板书 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9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 兴 老师这里有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补充练习 填一填 背一背 圆柱有 个底面 是完全相同的 有 一个 展开后是个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 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端正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 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 新课 一 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 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 自 学 达 标 自 学 达 标 二 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1 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 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为了达到目标 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13 页到第 14 页的例 3 和例 4 的内容 重 点看圆柱的展开图 想 1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计算 2 看例 4 厨师的帽子包括哪几个面 5 分钟后 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认真看书自学 比谁自学的最认真 自学效果最好 下 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找 3 名学生板演 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第 14 页做一做 要求 1 认真观察 正确书写 每一步都要写出来 2 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一 更正 师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 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 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 中 好 二 讨论 1 认为侧面积求对的请举手 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11 合 作 交 流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2 认为底面积对的请举手 用的是什么公式 3 看第三步 认为对的举手 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怎么算 的吗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4 评正确率 板书 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补充练习 1 将一个边长 12 56 厘米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状 现在要给这个圆柱配一个底面 这个底面的面积是多少 2 做一个底面直径是 1 5 米 高 3 米的圆柱 它的侧面最 大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 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端正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一 课时第 3 课时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12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一 复习铺垫一 复习铺垫 1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2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 2 3 练习二第 14 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 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 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 但在求底面积时 要先应用 C 2 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 实际应用二 实际应用 1 练习二第 13 题 1 复习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 宽 长 高 宽 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 棱长 6 2 学生独立完成第 13 题 计算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的表面积 并指名板演 2 练习二第 7 题 1 用教具辅助 引导学生思考 前轮转动一周 压路面的面积是 指什么 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 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 是前轮的侧面积 2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 集体订正 3 练习二第 9 题 1 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 抹水泥的部分 是指哪几个面 侧面和下底面 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 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 练习二第 16 题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 集体评讲 让学生理解计算 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 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 练习二第 19 题 1 学生小组讨论 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 通过教具演示 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 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 因此 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 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13 3 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 并可根据实际 情况保留近似数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练习二第 8 10 15 17 18 及 20 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14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二 课时第 4 课时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一 复习准备一 复习准备 1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2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 2 3 练习二第 14 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 题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 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 但在求底面积时 要先应 用 C 2 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 实际应用二 实际应用 1 练习二第 8 题 1 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 学生独立完成第 8 题 并指名板演 2 练习二第 10 题 1 用教具辅助 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 集体订正 3 练习二第 15 题 1 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 求两种画布各用多少 分别求哪几 个面的面积 2 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 练习二第 17 题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 集体评讲 让学生理解计算 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 就是计算两 个圆环的面积 5 练习二第 18 题 学生小组讨论 制作水桶是做几个面 15 课题圆柱的体积课时第 5 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一 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 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 自 学 达 标 二 出示目标 1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达到目标 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19 页到第 20 页的例 5 和例 6 的内容 重点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 6 解题过程 想 1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用字母如何表示 5 分钟后 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认真看书自学 比谁自学的最认真 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找两名学生板演 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第 20 页 做一做 和第 21 页第 5 题 要求 1 认真观察 正确书写 每一步都要写出来 2 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16 合 作 交 流 一 更正 师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 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 些题 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 中 好 二 讨论 1 看第 1 题 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 2 看第 2 题 认为算式列对的举手 你是怎么思考的 3 看计算过程和结果 认为对的举手 4 评正确率 板书 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补充练习 1 一个圆柱形钢材 底面积是 30 立方厘米 高是 60 厘米 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形的体积相等 高也相等 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3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 得到一个正方形 圆柱的 底面半径是 5 厘米 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 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端正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17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课课时第 6 课时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 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渗透转化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一 复习铺垫 1 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 即 V Sh 2 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 6 题 并指名板 演 二 解决实际问题 1 练习三第 7 题 学生思考 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 需先知道什么 然后独立完 成 2 练习三第 5 题 1 指导学生变换公式 因为 V Sh 所以 h V S 也可以列方程解 答 2 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 练习三第 8 题 1 学生读题后 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 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 门所占的空间 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 2 米 高为 0 25 米的圆柱 2 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4 练习三第 9 10 题 1 学生独立审题 完成 9 10 两题 2 评讲第 9 题 要怎样才能判断出 800ml 的果汁够倒三杯吗 必须先 18 求出什么 怎么求 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 用公式 V Sh 3 指名说解答第 10 题的思路 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 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 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 积 2 圆圆 锥锥 课题圆锥的认识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锥 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一 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 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 自 学 二 出示目标 1 认识圆锥 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锥的基 19 达 标 本特征 2 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 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23 页到第 24 页的内容 重点看第 24 页的 内容 想 1 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2 什么是圆锥的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4 分钟后 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比谁自学的最认真 自学效果最 好 四 先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合 作 交 流 后教 1 师出示一个圆锥实物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圆锥的各部 分名称 其他同学认真听 发现问题 随时更正 2 什么是圆锥的高 怎样测量 找生上台演示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练一练 课本第 27 页练习四的第 1 2 题写在书上 教师巡视 练习 1 2 6 7 题写书上 完成练习册 下面 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 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字体还又端正 20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课题圆锥的体积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一 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 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 21 自 学 达 标 二 出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 题 过渡 为了达到目标 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25 页到第 26 页的例 2 和例 3 边看书 边 实验 理解圆锥的体积推导过程 并将例 3 补充完整 想 1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用字母如何表示 5 分钟后 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 认真看书自学 比谁自学的最认真 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 先学 一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 检测 找两名学生板演 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完成课本第 27 页第 3 4 题 要求 1 认真观察 正确书写 第 4 题要写出计算过程 2 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合 作 交 流 后教 一 更正 师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 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 题 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 中 好 二 讨论 1 看第 3 题 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板书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 高 追问字母公式是什么 板书 V Sh 2 看计算过程和结果 认为对的请举手 3 看第 4 题 认为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板书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 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 倍 4 评正确率 板书 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22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 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 敢不敢来试一试 出示 练 习 反 馈 六 练一练 课本第 28 页第 6 7 题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时第 3 课时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复习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 认识圆柱 圆 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圆柱表面积 体积 圆锥体积 的计算公式 能正确计算 2 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