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doc_第1页
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doc_第2页
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doc_第3页
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相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而言,命题作文的要求更明确,需要考生准确审题,按要求进行写作。从标题的结构来看,高考命题作文主要有“词语型”“短语型”“句子型”三类。一、词语型标题所给标题是一个词,如“季节”“他们”等。这类文题较为宽泛,有时让考生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考生审题时,可以在这个词语的前面、后面或中间加上限制词,从而明确范围,准确立意。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题目:肩膀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二、短语型标题标题以偏正、并列或动宾等结构形式出现,如“诗意地生活”“好奇心”“人之常情”等。这类文题往往有或隐或显的中心词的限制,考生在审题时要抓题眼,即抓中心词,以明确写作方向。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三、句子型标题标题以一个句子的形式出现。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或隐含一个观点,如“不要轻易说不”“举手投足之间”等。对于观点型的标题,文章只需说透道理即可;对于隐晦型的标题,文章必须把寓意转化为对应的观点。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范文欣赏】带着感动出发2008年,历史会记下我们的真情和泪水。2008年,我们怀揣感动,在路上。背负了多少年“东亚病夫”的耻辱啊!终于,奥运的圣火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星星般点燃,我们为这个古老的国度而自豪!可是,晴天霹雳,汶川地震了!自5月12日下午起,我们的泪水就不曾停止,感动不曾停止。当天晚上,温总理就已经抵达四川,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电视屏幕上,我们看见一位年过六旬的大国总理,冒雨守在废墟前,他在和废墟里的孩子说话;防震棚里,他在给哭泣的孩子擦去泪水。网上流传着一则新闻,说温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是啊,总理的泪水和灾区人民的泪水是流在一起的。大灾面前,总理和我们在一起!16日,胡锦涛主席飞抵四川,成都机场上,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仿佛在传递信心,传递力量,传递意志。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在一起,所迸发的力量,足以感动这一片山河。在大后方,人们自发组织各种募捐活动,残疾的乞丐在捐,敬老院的老人在捐,刚会走路的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在捐,老艺术家将自己的养老金捐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同胞在受难!学生们在夜色下的广场上,手捧蜡烛,为灾区人民祈福;平时清净的庙宇里香火旺盛,信徒们一脸虔诚,为灾区祈福一批批志愿者从四面八方向灾区赶来,满载物资的货车正向灾区进发曾经多少回,我们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曾经多少回,我们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身边的人。可是这一次,我们没有失望,我们重新找回了信仰。灾难面前,身为中国人,我们没有走开,我们拉紧了手,相互拥抱,相互擦泪。我们发现:我,还是深深地爱着这五星红旗,深深地爱着“中国”这两个大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了多少年的国歌,今天又添了一番滋味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爆发出来的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是啊,如有来生,我还愿意生在中国,我还愿意和一群危难中选择生死不离的华夏人做血肉相连的同胞,我还愿意和他们一起承受灾难、享受荣光。圣火依然在传递!在疼痛而坚强的这片土地上传递,擦干泪水,我们选择昂扬的姿态,奔赴向前。我们紧密团结,怀揣一个民族的感动,向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向着共和国的吉祥盛世,出发!这里的“肩膀”既可以实指,又可以虚指。如果从实指方面考虑,考生可在“肩膀”前加限制词,如“父亲的肩膀”“母亲的肩膀”等。这样就把“肩膀”具体化了,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写作时,可以分两步审题。第一步,找出隐含的中心词。“触摸都巿”和“感受乡村”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触摸”“感受”是中心词吗?它们只是动作过程,没有表达出具体的内容,所以不是。“都市”“乡村”是中心词吗?它们只是地域概念,也不应该是。到此,考生自然会思考,触摸都市的什么?感受乡村的什么?而这里的“什么”,才是要触摸、感受的内容,也就是考生要找的题眼。第二步,明确限制。是谁触摸或感受?你、我、大家都在可写之列。理解了文题的中心词,明确了内容限制,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文明: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的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感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气息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个作文题看起来非常明了,似乎没有难度,但考生在审题时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感动”,二是为什么要“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或一些事有着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有着让我们为之流泪、为之震撼的方面,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动。但“感动”只是一种思维活动,而“出发”是一种实际行动。我们要把感动这种情绪性的内心活动变成一种行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才会有发展,才会变得更强大。这样一来,文章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命题作文一】 以冷和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1、圣诞礼物 虚拟一则故事,表现对生活冷热的感受。 托尼在圣诞节前向爸爸要求一匹小马,爸爸满口答应。然而圣诞节的早上,托尼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小马,他的心凉透了:原来他是圣诞老人讨厌的孩子。正在这时,有人骑马经过,又折回来问托尼家在哪里。托尼茫然地回答了,那人指着小马说:喏,这是你爸爸为你买的圣诞礼物。我找错地方了,实在对不起!托尼看着这从天而降的小马,心中涌起幸福的热浪。2、冷热的辩证 从冷与热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冷与热是辩证的。北极可谓冷矣,但相对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则是热的;重庆在夏天是个大火炉,但与太阳外缘的温度比起来却不过只像是冰。冷和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冷的事物可以变热,如一度被冷落的唐装现在热了起来;热的事物也可以变冷,如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让位给九十年代的经商热。3、探病 通地工业局王局长的两次生病来反映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王局长位高权重,是位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一次王局长偶感风寒,住进了医院,来探病的人排起了长队,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王局长家人亲属也组织起了专门队伍,往家运送那堆积如山的礼品和营养品。事隔仅两月,王局长又住进了医院,这次是严重的肝硬化。可这次王局长的病床前却冷冷清清,他望穿双眼也不见有人探望。儿子无奈只得告诉他实情:省里的批文已下来了,王局长退休,李副局长扶正,这几天人们正忙着去新局长家贺喜呢。4、冷热大家谈 采用采访录的形式,采访不同学科的人对冷热的看法,以表现人们认识的差异。 文学界的人认为冷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热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物理的认为冷热是温度的升降,是物理变化;搞政治的则认为冷就是经济军事等的封锁,热则是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 【命题作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别人梦想的种子;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省于800字有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写作提示】做一个幸福的人,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怎样的人是幸福的,二是为何做幸福的人,三是怎样才能做幸福的人。先找到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的内涵,比如:感恩、奉献、乐观、知足、尊严、信念、坦然、梦想、意志坚强、心怀梦想、胸襟宽广、兼爱、博爱、大爱等等,这些也就是文章的立意点,然后再构思文章的结构,选择素材。【例文赏析】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当我们读到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甚至很难与一个最终卧轨自杀的人联系起来。在我们这些乐观的人想来,海子的死显然是一种消极式的逃避,甚至我们可以将之定为懦夫。我并不肯定海子的做法,但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发现他还是情有可原的。海子是一个诗人,一个当代诗人,一个活于80年代旺盛青春的诗人。他也想过做一个幸福的人。然而他的身份与性格决定这只能是幻想,连梦想和理想都称不上。鲁迅曾经说过,诗人是痛苦的。诗人的痛苦显然来自于心灵层面。诗人是一个时代中最清醒也是最迷惘的一群人。说他们清醒,是他们比之我们常人,也即庸人更为敏锐的触角去探察在我们身边极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与生活真实,但往往便是生活残酷的真相。生活是美好的,这只是片面之辞,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夹杂罪恶、欺骗、卑贱等等我们都冠以之丑恶的东西。但确实这些是我们生活的现实。诗人是生活在理想天堂与现实地狱的矛盾体。诗人写诗的终极目标引起大众心灵共鸣,是为了大众灵魂的救赎,使之弃恶扬善,从而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有时候甚至连美都显得那么渺小。现实欲望的洪流裹挟的是太多的利益与追求,作为诗人,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因为恰恰纯正的当代诗人是远离我们庸俗之人所孜孜以求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在幻想中追求幸福的海子在现实中是那么的无奈无助。当生活的贫困日益围迫他,当爱情的烟火熄灭之后,当周围之人冷眼旁观以白眼相待之时,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寂寞与孤独。诗人不怕孤独,但却不能长久地忍受孤独,精神的完美与现实的挣扎注定将类似于海子这样的诗人推进人生的两种境地:一种随庸人们逐流,向现实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