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宣传资料_第1页
中医宣传资料_第2页
中医宣传资料_第3页
中医宣传资料_第4页
中医宣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姜桂 麦冬生地大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 虚 劳肺痿效如神 炙甘草 生姜 桂枝 人参 生地黄 阿胶 麦冬 火麻仁 大枣 主治阴血不足 阳气虚弱 虚劳肺痿之气血阴阳亏虚 症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 熟地黄 龟板 黄柏 知母 主治阴虚火旺症 肾气丸肾气丸 生地黄 8 两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 皮 桂枝 附子 主治肾阳不足证 地黄饮子地黄饮子 熟干地黄 巴戟天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 附子 五味子 官桂 茯苓 麦冬 石菖蒲 远志各半两 主治阴阳两虚证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 当归肉归桂与粟壳 术芍 参桂甘草共 脱肛久痢服之瘥 人参 当归 白术 肉豆蔻 肉桂 甘草各八钱 白芍 木香柯子 罂粟壳 主治脾肾虚寒 症泄泻 桑螵鞘散 桑螵鞘桑螵鞘散 桑螵鞘 远志远志 石菖蒲石菖蒲 龙骨龙骨 人参人参 茯神茯神 当归当归 龟龟 甲 心肾两虚之遗精遗尿证甲 心肾两虚之遗精遗尿证 固冲汤 白术固冲汤 白术 黄芪黄芪 龙骨龙骨 牡蛎牡蛎 山茱萸山茱萸 白芍白芍 海螵鞘海螵鞘 茜草茜草 棕边炭棕边炭 五倍子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五倍子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 固经丸 黄芩固经丸 黄芩 白芍白芍 龟甲龟甲 黄柏黄柏 摏根皮摏根皮 香附 主治阴虚香附 主治阴虚 血热之崩漏血热之崩漏 乳癖消乳癖消 鹿角 蒲公英 昆布 天花粉 鸡血藤 三七 鹿角 蒲公英 昆布 天花粉 鸡血藤 三七 赤芍 海藻 漏芦 木香 玄参 牡丹皮 夏枯草 连翘 赤芍 海藻 漏芦 木香 玄参 牡丹皮 夏枯草 连翘 红花 主治痰热互结所致的红花 主治痰热互结所致的乳癖乳癖 乳痈 乳痈 宫瘤清 熟大黄 土鳖虫 水蛭 桃仁 蒲黄 黄芩 枳宫瘤清 熟大黄 土鳖虫 水蛭 桃仁 蒲黄 黄芩 枳 实 牡蛎 地黄 白芍 甘草 主治活血逐瘀 消症破积 实 牡蛎 地黄 白芍 甘草 主治活血逐瘀 消症破积 养血清热之子宫肌瘤养血清热之子宫肌瘤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知识 1 首先要控制 首先要控制饮饮食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 果 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 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 慎者有 三 一饮酒 二房室 三咸食及面 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 肉食及水果 等 他们均强调 不节饮食 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如猪胰子 1 只 低 温干燥 研成粉状 每次服 9 克 每日 2 次 三豆饮 绿豆 100 克 黑豆 50 克 赤小豆 50 克 煎汤服用 苦瓜炒肉 鲜苦瓜 100 克 瘦猪肉 50 克 武火炒后 食用等等 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2 必须配合运动 必须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 提出 消渴病人应 先行一百二十步 多者千步 然后食 外台秘要 亦强调 食毕即行走 稍畅而坐 主张每餐食毕 出庭散 步 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 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 应在医生指导下循 序渐进 以不疲劳为度 不能强所不能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散 步 快速行走 健身操 太极拳 滑冰 游泳 老年迪斯科等 运动强度过大 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 会使病情加重 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 并冠心病 肾病者 应该限制活动量 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 特 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 它具有轻松 自然 舒展和柔和的特点 是糖尿病患者 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 注重调摄情志 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 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 待生活和疾病 节喜怒 减思虑 保持情志调畅 气血流通 以利病 情的控制和康复 4 适当的 适当的中药中药治疗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 技术的发展 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 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 在内的 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 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中医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本病中医治疗初期祛邪为主 扶正为辅 中期扶正祛邪并用 晚期扶正为 主 祛邪为辅 根据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机分析 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型 1 1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人夜及午后低热 咽于口燥 腰膝酸软 胁肋隐痛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形瘦乏力 毛发脱落 精神抑郁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本型多见于艾滋病后期及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 治法 滋肾养肝 常用成方 六味地黄丸 二至丸 三甲复脉汤 一贯煎 2 2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 低热盗汗 咽子口燥 干咳少痰 神疲气短 舌红苔白 脉细弱 本型多 见于艾滋病早期或相关综合征期 治疗 补气养阴 常用成方 黄芪生脉饮 3 3 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 短气自汗 倦怠乏力 心悸征忡 失眠烦躁 手足冷 腹泻便据 面色萎 黄 舌淡苔白 脉细缓 本症也主要见于艾滋病早期或相关综合期 治法 健脾养心 益气补血 常用成方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加减 4 4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 颜面虚浮 胱白 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 腰膝 下肢冷痛 腹泻或下利清 谷 腰酸腿软 头重头晕 舌质淡胖 苔白净 脉细弱 本型多见于艾滋病早 期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 治法 温脾补肾 常用成方 金匮肾气丸加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味 5 5 肾阴阳两虚 肾阴阳两虚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 盗汗或形寒肢冷 小便频数 耳轮焦干 阳痿不举 舌淡苔白 脉沉细无力 治法 滋引肾阴肾阳 常用成方 金匮肾气丸 6 6 湿热熏蒸 湿热熏蒸 热势缠绵 汗出而粘 胸闷纳呆二口舌溃腐 便粘不畅 苔黄腻如积粉 脉儒数 此系艾滋病伴发感染 治法 清热化浊 常用成方 甘露消毒丹 白虎加人参汤 7 7 肾精不足 肾精不足 头发脱落 齿摇稀疏 耳鸣耳聋 精神恍惚 健忘神疲 动作迟缓 或精 神呆痴 下肢软弱无力 视物不清 反应迟钝 舌质淡 脉弱 治法 补益肾精 常用成方 河车再造丸 8 8 痰凝血瘀 痰凝血瘀 胁下痞块 恶核 肿瘤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或黄黑 或伴发热 出血 疼痛等 舌质紫暗 脉细涩 本型多见于艾滋病后期 治法 祛瘀化痰 常用成方 桃红四物汤合消瘦丸 9 9 热陷营血 热陷营血 发热 皮肤粘膜出血 或吐 衄 便血 心烦躁扰 时或谚语 舌红峰 脉弦数 本型多见于艾滋病后期 治法 清营凉血 常用成方 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 清营汤 羚羊钩藤汤 1010 肺肾阴亏 肺肾阴亏 低热 干咳少痰 口干咽燥 潮热骨蒸 四肢乏力 耳鸣头昏 腰膝酸软 咽喉疼痛 进行性消瘦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本型多见于艾滋病后期或艾滋病 相关综合征期 治法 滋阴生津 常用成方 河车大造丸 艾滋病至今还是个不治之症 防治艾滋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艾滋病相关 知识 正确认识艾滋病 避免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禽流感中医防治知识 一 预防 一 一般预防 活规律 起居有常 饮食清淡 注重营养 少食生冷以防止寒凉 伤阳气 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 经常进行活动锻炼 增强体质 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 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减衣物 以适寒热 避免受寒而感受外邪 衣被等物品要勤洗 勤晒 3 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不畅的 公共场所 4 居室和室内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5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勤洗脸 6 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 二 中药预防 服用原则 仅适用于高危人群 如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 贩运 销售 宰杀 加工业者 以及在一周内曾接触过禽类及流感病 人者 健康者在无流感发生流行期间 无须服用药物预防 以免矫枉 过正 损伤正气 只要在平时遵照上述措施预防即可 1 成人 藿香 6g 金银花 9g 大青叶 12g 芦根 15g 适用人群 平素身体健壮 面色偏红 口鼻时干 大便略干 小 便黄 煎服法 每日 1 剂 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 少量频服 3 剂为宜 属于素体虚弱 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 6g 或选择服 用玉屏风颗粒 2 儿童 藿香 3g 大青叶 5g 芦根 15g 炒山楂 10g 适用人群 儿童易夹食夹滞者 此类儿童容易 上火 平素经 常口气酸腐 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 每日 1 剂 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 少量频服 3 剂为宜 三 其他预防 1 漱口方 藿香 6g 卤地菊 15g 桔梗 6g 甘草 3g 功效 清热化湿 利咽解毒 适用于经常外出者 每日 1 付 清水煎约 300ml 用于频频漱口 2 中药香囊 可选择藿香 艾叶 山柰 苍术等各等量粉碎制成香囊 功效 芳香辟秽解毒 用法 每人 1 个 3 5 5 克 个 挂前胸佩戴 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 2 3 次 每次 3 分钟 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 每周更换一次 3 艾灸足三里 神阙 气海等穴位 每日灸 1 次 4 按摩迎香穴 四 注意事项 1 老人应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 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 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 用量也不可过大 以免损伤正气 在流行期间一般服用 3 天 连续流行期间 可每周间隔服用 3 天 4 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 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 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过敏体质慎用 6 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 偏方和验方 一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 一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 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 该病以手 足和口腔粘 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 故因此而得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尤以 3 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 时疫 和 温病 范畴 这是由于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 突然性 暴发性 季节性以及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同时多具有发热等前期症状 本病 由于外感时行邪毒 经口鼻而入 客蕴肺脾 波及营分 外发肌肤而成 初起表现肺卫失 和而见发热 流涕 轻咳 咽红等感冒症状 重者出现吐泻等脾伤证候 继而毒热入血 循行全身 而脾主四肢 开窍于口 邪伤脾则手足口受邪而热 热郁为疹 毒透成疱 引 起手足口部位发生红疹 渐变水疱 并且出现口痛 咽痛 流涎 拒食 烦躁以及手足痒 痛等症状 二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二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 人群密切接触 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 毛巾 手绢 牙杯 玩具 食 具 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衣服等引起感染 2 分泌物 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通过空气传播 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 饮食 饮用或食入被病 毒污染的水 食物 也可发生感染 三 三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有何先兆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有何先兆 宝宝在发病前 1 2 周 通常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 大多表现出突然发烧 体 温多在 38 或以上 伴头痛 咳嗽 流涕等症状 发热同时或 1 2 天后发热 1 2 天后 开始出现皮疹 通常在手足 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臀部 小儿阴部亦可受累 疱疹周围 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 破溃后形成溃疡 呈现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 疼痛 以至于 患儿流涎不止 烦躁不安 不停哭闹 拒绝进食 有的患儿不发热 只表现为手 足 臀 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病情较轻 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 皮疹消退 病情恢 复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 在发病 1 5 天左右出现脑膜炎 脑炎 脑脊髓炎 肺水肿 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四 中医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四 中医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小儿手足口应从多方面着手 1 食疗 1 麦门冬粥 麦冬 10 克 大枣 2 枚 粳米 520 克 冰糖适量 煮粥服用 2 荸荠汤 荸荠 150 克 洗净 加适量与与糖 煮汤 加入新鲜甘蔗汗后饮服 3 绿豆鸡蛋汤 绿豆 15 克 鸡蛋一枚 煎煮成汤 分次饮服 2 茶饮 1 绿茶 10 克 加水煎煮片刻 冷却后加入少量蜂蜜 分次当茶饮用 2 金银花 野菊花 薄荷各 10 克 煎煮当茶饮 3 板蓝要 大青叶 生地黄 芦根各 10g 放入水及白糖适量 煎煮后当茶饮用 3 小儿推拿 1 按揉小天心穴 小天心位于位于小儿掌面 大 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用拇指罗 纹面着力 在宝宝小天心穴上轻轻按揉 100 200 次 可清热疏风 2 指揉内劳宫穴 内劳宫内位于掌心中央 屈指时中指 无名二指所指处中间 用 中指端或拇指按揉 约揉 100 200 次 具有清热除燥之功效 3 清天河水 天河 位于前臂正中 腕横纹到肘横纹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 推向肘 称清天河水 约推 100 200 次 具有退热作用 4 退六腑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 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 面自肘推向腕 约推 100 200 次 与清天河水协同具有清热作用 五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五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父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