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_第1页
脊柱侧弯_第2页
脊柱侧弯_第3页
脊柱侧弯_第4页
脊柱侧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侧弯基础知识basic conception about scoliosis,解放军44医院 瞿金涛,正常脊柱正位,颈椎:7胸椎:12腰椎:5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脊柱侧弯:矢状面平衡,定义:以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成弧形或“S”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病率与自然史,进展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弧度部位及程度,分类,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其他类型,早期诊断,诊断,X线投照正位,头侧:C7胸廓:双侧肋骨尾侧:骨盆,X线投照侧位,范围:C7-S1清晰标志:C7,T2,T5,T10,T12,L2,S1,Bending位:所有弯,骨盆,其它位置: Force Bending,其它位置:Fulcrum Bending,其它位置:Traction,其它位置:过伸位,脊柱侧弯: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端椎:EV (end vertebrae)侧弯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中立椎:NV(neutral vertebrae)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根对称的椎体稳定椎:SV(stable vertebrae) 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中间穿过的椎体,脊柱侧弯:顶椎及偏移距离,顶椎或者椎间隙中心与骶正中线CSVL垂直距离(mm),Risser指数,0级:未出现髂骨骨骺级:开始出现髂骨骨骺级:髂骨骨骺到一半级:髂骨骨骺3/4级:出现全部骨骺,未与髂骨融合级:骨骺与髂骨融合,Cobb角 是评定脊柱侧凸程度最常用的标准方法。测量方法: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先在上端椎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下端椎体下缘再画一水平线,最后画这两条水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代表脊柱侧凸的程度。,脊柱侧弯:COBB角测量,上胸弯T2-T5胸弯T6-T11胸腰段T12-L1腰段L2-L5主弯代偿弯,旋转度,X线片阅读,侧别主弯及代偿弯确定关键椎体测量COBB角看骨龄看旋转程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诊断无明确的发病原因。症状:完整病史,畸形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 体征:脊柱侧凸畸形、单侧肋骨隆凸、双肩及肩胛骨不对称,必要时行向前弯腰试验。 X线检查: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片。,脊柱侧弯导致的并发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脊柱侧弯的治疗,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矫正侧弯畸形且制止其进一步进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非手术治疗包括美式整脊疗法、瑜伽、运动疗法、电刺激、推拿、悬吊牵引及支具等。及时、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可根据患者年龄、侧弯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矫正方法。,非手术治疗原则,整脊疗法Chiropractic,整脊医学的学说是美国帕玛(D,D.Palmer 1845-1913)医生所创立,整脊术与中医推拿神似而本质不同,整脊术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医学理论,如解剖学、生物力学、“X”线学等。而中医按摩以经络学为理论基础。,运动疗法,主要为矫正体操。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矫治方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的训练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居家物理治疗运动,电刺激,主要适应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将表面电极置于竖脊肌或置于一侧胸腰侧弯部的上下方,通过电刺激作用于凸侧的无力肌群,使之收缩,增强肌力。,推拿手法复位,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中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它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悬吊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多功能电动牵引矫正复位床,立牵脊柱矫正机,前、后段床体可倾斜牵引矫正复位床,小型牵引双向拉伸器,脊柱矫正器,适用于cobb角在20-40间 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常用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有:色努矫形器、 波士顿矫形器、密尔沃基型矫形器。,支具,色努矫形器(T6以下胸腰段),密尔沃基型矫形器(T6以上颈胸段),波士顿矫形器(下胸段和腰段),非手术治疗原则,(1) 矫正畸形; (2)获得稳定; (3) 维持平衡; (4) 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手术治疗 手术分两个方面:矫形和植骨融合固定。,Cobb 45 先天畸形早期截瘫侧突畸形引起严重症状的成年人,手术治疗适应症,术前准备,牵引增加肺活量清醒试验的训练血液准备,谢谢!,病因:先天性的脊柱侧弯 是指脊柱结构发生异常,即出生后有三角形半椎体、蝶形椎、融合椎,还有肋骨发育的异常,导致脊柱发生倾斜,导致侧弯或后凸畸形。临床较少见,多需要手术矫正。 特发性的脊柱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