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步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作为小学语文人教版十二册古诗词背诵的首篇,七步诗讲述了三国期间魏国曹操之子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因嫉妒弟弟的才学,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作不出就杀头的情况下曹植作下这首诗的故事。面对哥哥曹丕的紧紧相逼,曹植以“豆、萁”同根比喻自己和哥哥,以豆萁相煎两败俱伤来规劝曹丕。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相残的痛心和不满。学情分析: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过了古诗,可以通过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但由于本班学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要着重于介绍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和品味诗情。再以小组探究、老师补充点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更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周边典型事例知道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并能学以致用,用本诗中的名句来规劝他人。另外,作为10首古诗词背诵中的第一首,学生要习得方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去学习后面的9首诗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诗歌创作过程,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全诗,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诗歌,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以小组探究的形式理解生字词和诗歌大意,再读诗歌,结合视频,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对兄弟相残的痛心和不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身观和亲情观。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豆秧实物、教学插图、七步诗的PPT课件和朗诵录音、三国演义视频;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豆腐制作过程。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结合视频和多媒体演示,通过小组探究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和体会诗歌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刚刚老师从教室门口走到讲台用了几步?(七步)同学们,这就告诉我们观察的重要性,我们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七步的时间,可以做些什么?(生议论师继续说)可能还不够我们吃完一块“臭豆腐”。你们有吃过“臭豆腐”吗?知道豆腐是怎么做的吗?(出示豆腐制作过程插图)引出“煮豆燃萁。“煮豆燃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它出自七步诗。二、解题1、师板书课题:七步诗2、生齐读课题3、释题:为什么叫七步诗?(“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这首诗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生齐读作者简介)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生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答;师补充和总结,并出示ppt)师过渡语: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景,请同学们观赏视频三国演义第79回片段。4播放三国演义片段(作诗前):问题:此时曹植的处境?预设:命悬一线、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师过渡语:那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歌可以让他脱离险境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七步诗。三、学习古诗1、读诗歌,要求:(ppt出示)(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疑难字:羹、漉、菽、釜、煎指名读,全班齐读(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韵律听录音范读,生划出节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听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个读、小组读、全班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2、解诗意(1)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读的非常美。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把这首诗读一读,并试着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预设:了解每个词,将词串成句;上网查资料,查字典;利用课本上的注释)师与生呼应:平时我们在找不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可以问问同学,还可以问问父母和老师。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试试看。 (2)学生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诗意,再汇报。 (3)学生汇报注释字义: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泣:哭泣。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何:何必。诗句之意: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茎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何必这样急迫呢?(4)师点评:(接上面发言)理解的很好。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萁”吗?(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并板书:豆萁)师:豆和萁什么关系? 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同根生)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板书“燃”和“煮”)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出示ppt插图)师:那面对兄长的步步紧逼,诗人又有什么反应,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3、品诗情(1)ppt出示自读要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请你边读边思考。(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2)指名答,并读出诗人的感情(3)师点评:品读前四句: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用萁比作曹丕。拟人化的“泣”(板书)字,充分而又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悲伤和痛苦。(指导学生读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品读后两句:这两句是谁在质问谁?作者笔锋一转,集中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体会“煎”字,面对兄长的相煎(板书:煎)诗人内心的不满,痛苦,绝望,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控诉哥哥,只能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企图唤醒哥哥内心的亲情,真可谓是百感交集。(生读出诗人内心的不满、愤怒)(4)小结: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借物抒情。前四句写物,后两句抒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回到那杀机四伏的大殿上,感受曹植此刻地悲愤交加。(接课始播放三国演义视频片段继续播放) (在视频播放过程师吟诵诗的前二句,师生齐声吟诵诗的后四句。) 师:看完之后,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生发言。(应该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应该自相残杀。)师:仅仅是对待兄弟应该这样做吗,那对待我们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生:也要这样做。(5)名句运用:(接上面)所以,看到那些为了争夺财产而大打出手的人们,我们要大声地说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痛心读)看到那些企图分裂祖国的独立分子,我们要勇敢地说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愤怒读)四、总结是的,同学们,同胞兄弟勿相煎(板书)啊!所以,曹丕也被曹植的真情打动了,因此放他一马。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