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担架车的设计说明书.doc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带Solidworks三维图】【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771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2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26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35
积分
关 键 词:
救护 担架 设计 solidworks三维 任务书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救护担架车 外文翻译
资源描述: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

21页 75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Solidworks三维图+外文翻译【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小直径铣刀工具高速铣削加工的研究  中文版.doc

外文翻译--小直径铣刀工具高速铣削加工的研究  英文版.pdf

救护担架车Solidworks三维图+仿真动画.rar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说明书.doc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

摘要:现有的救护担架车有一些优点,也有一些缺点,而这些缺点有时是致命的,结构复杂,外观笨重,基本没有减震性能,不适合在在大型灾难现场和大型事故现场使用,非常容易对病人和伤员造成二次伤害。为了提高救护担架车的稳定性、抗震性和舒适度,我对担架车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设计,设计的担架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减小了震动带来的冲击力,使病人免受颠簸之苦。空间占用小,方便携带,人员占用小,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操作。

关键词:救护担架车;连杆机构;悬架系统

Ambulance stretcher car design

    Abstract: Existing ambulance stretcher has some advantages.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and these shortcomings are sometimes fatal, complex, bulky appearance,  basically no damping properties, not suitable for use in large-scale and large-scale disaster scene of the accident scene, is very easy to sick and wounded cause secondary damage.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vibration resistance and comfort ambulance stretcher, the stretcher I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design, simple design stretcher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reducing the vibration force of the impact, so that the patient suffer from bumps. Small footprint, easy to carry, takes up a small staff, one person can complete the operation.

    Keywords: Emergency stretcher;Linkage mechanism;Suspens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1 绪论 1

1.1 救护担架车产生的背景 1

1.2 救护担架车的意义 1

2 现有担架车的分析 3

2.1 现有担架车的折叠机构 3

2.2 现有担架车的折叠过程 4

2.3 目前担架车的优缺点 5

2.4设计的目标 5

3 新型救护担架车的工作原理 7

3.1 新型救护担架车的结构组成 7

3.2 新型救护担架车的基本参数 8

3.3 新型救护担架车结构计算 11

3.3.1 自重计算 11

3.3.2 弯矩剪应力计算 11

4 减震系统设计 13

4.1 悬架的功能和组成 13

4.2 悬架的设计方案与弹性特性 14

4.2.1 悬架的弹性特性 14

4.2.2弹簧的选择 15

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绪论

1.1 救护担架车产生的背景

    救护担架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救护病人或伤员的器械,具有使用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救护担架车也在不断进步,在国外的一些科技发展领先的国家,救护担架车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次伤害小,病人和伤员躺在担架车上会非常安全;二是担架车初步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加入了一些高科技元素,大大加强了救护担架车的功能性,在运送病人的同时,医护人员就可以利用担架车上的一些设备对病人进行简单的救治。但是,在一些科技水平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担架救护车还只是简单的纯机械设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我国的担架车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同样存在很多不足,在日常的使用中,不仅给医生带来了一些不方便,而且偶尔也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担架车这种很常见的器械,为什么国内没有跟上国外的脚步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所以我决定设计一种简单的担架车。在我国现在使用的担架车中,大部分的是四轮的,当然也有一些三轮的,在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这些担架车用了很多年,但是问题还是很多,有一些缺点很严重,比如轮子的材料不好,很容易摩擦损坏,又比如说担架车的减震效果不好,遇到户外一些不平的路面,颠簸的很厉害,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对病人或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安全隐患也在威胁着人们,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近几年,中东地区的局势也极其动荡,战争纷起,恐怖分子横行,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这些威胁每时每刻都关系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往往一次事故一次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伤员,医护人员本就人数缺乏,如果再没有一个好的担架车,那真是雪上加霜。因此,急需一种简便又功能强大的担架车,所以,我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救灾现场和大型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用担架车。

1.2 救护担架车的意义

    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各种灾难事故一直在发生,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人类的安全,各国人民也非常重视。我们中国每年也会因为这些安全问题损失惨重,比如08年的汶川地震,前几年的沉船事故等等,这些重大安全事件不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为这些事故损失的GDP达到了6%。在这些安全事件发生的现场,路面往往都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救护车一般很难到达第一线,这就需要救护人员用担架车到现场把伤员运送到救护车的位置,这段路程对担架车有很高的要求,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对病人或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各种救援现场对担架车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担架车不能太过笨重,必须具有重量轻、可折叠、方便使用的特点,而且使用担架车的医护人员尽可能的少,这样才能做到人员最大使用率,在很短的时间运送伤员;其次还必须有良好的减震系统,保证伤员和病人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5 设计总结

    这次我的毕业设计为救护担架车的设计,我设计的救护担架车相比较现有的担架车来说,具有很多的优点,安全系数很高,病人在车上的舒适度非常好,在救护车上时,病人的舒适程度甚至能和司机一样,这样的担架车我非常满意,相比于传统的担架车,主要优点如下:

    1) 我设计的担架车使用了全新的机械结构,材料使用了铝合金材料,质量轻,大概在10kg-15kg,非常方便携带,一个人就能拿好几个。整个担架车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加上制造的成本大概在650元左右,如果联系厂商进行批量生产,哪么价格肯定还会更低。而在我的实地调查下,发现现在医院常用的担架车价格大多在100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贵。我的担架车,简单的设计,低廉的价格,性价比非常高,一旦进入市场,一定会收到欢迎。对于生产厂商和医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2) 我设计的担架车,不仅能够折叠,方便携带,而且还能良好的减震,节约了急救的时间,而且对于病人和伤员来说,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舒适度,极大的减少了发生二次伤害的概率。

参 考 文 献

[1] 王庆吾.于集.江蕙等.汶川大地震四川省医疗救治工作纪实[J].中国医学志,2008.8(10):797-802. 

[2] 章包开.多功能担架车[J].医疗卫生装备,2009(2). 

[3] 温新.一种新型担架车的研制[J].中国医学文献,2008.2 0(3):279-280.

[4] 安辰洋.半自动救护担架车的研制与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4(9):863-864.                    

[5] 吾学记.担架车的人性化改进[J].中国医学杂志,2009.27(6):462-463. 

[6] 张建刚.王回春.李季兰.张瑶.折叠式担架车的设计[J].机械设计,2012.27(8):95-96.

[7] 陈健年.张天民.专用救护车的设计[J].特殊车辆,2010.(2):46.     

[8] 赵高枝.平面进杆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8-45. 

[9] 江天天.吾笑成.平面连杆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 医疗器械行业标准[GB].GB/T 19001-ISO9001.YY/T 1000-2005. 

[11] 陈涛.许健斌.杜基健等.灾难现场担架车的研究[J].医学研究出版社,2007.9(5):344. 

[12] 申永胜.机械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4-69.  

[12] 陈智慧.李晓钢.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1.9-30. 

[13] 王蒙.周杰.机械震动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2.3.

[14] 郝天强.郭伟钢.汽车机械基础[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6.  

[15] 同济大学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东南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机械设计[M].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Jae Wook Jeon.Efficient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technique for short distance movement in CNC machine tools[M]. ELECTRONICS LETTERS.13th April 2000:16-17. 

[18] Jae Wook Jeon. Yun-Ki Kim.FPCA based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ircuit for industrial robots and CNC machine tools[J]. Mechatronics12(2002):63-65.

[19] ADAMS User Guide[J].Mechanical Dynamics.Inc.1998. 

[20] Mechanical Dynamics Inc[M].Getting started using ADAMS/Hydraulics.V11.0.

[21] Diederich.J.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concept teaming.IEEE computer so cietypress.1990. 

内容简介: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在分析现有担架车的原理及结构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相关理论,进行担架车的结构方案、工作原理设计与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要求 能实现担架车的折叠与直推功能,车腿能根据救护车高度变化做相应调节,能实现自动收腿功能。 现代满足医疗救护器械具有运动平稳、操作快速方便、对伤员的二次伤害小的基本要求。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翻译相关英文科技文献 1 篇。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救护担架 车自重不超过 15大载重 100计一款救护担架车,能实现担架车的折叠与直推功能,车腿能根据救护车高度变化做相应调节,能实现自动收腿、自锁功能。 具体要求: ( 1) 了解 救护担架车 的基本工作原理; ( 2)研究现有 救护担架车装置 的性能、优缺点及适应性,确定 救护担架车 的总体结构方案; ( 3)设计 校 核 救护担架车 的主要零部件;正确规范绘制相关图纸; 使用相关软件完成虚拟动画; ( 4)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 5)翻 译相关英文科技文献 1 篇。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3对毕业设计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图纸、实物样品等): 1、 设计的救护担架车全套图纸; 2、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份; 3、相关科技文献英文翻译 1 份。 结构设计合理,能达到使用要求,图纸规范、正确。 附带光盘。 4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 迄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2 月 29 日 3 月 21 日 熟悉课题、搜集资料, 进行设计构思, 写出开题报告并进行相关论文的英文翻译 3 月 30 日 5 月 10 日 确定设计方案、完成全套设计图纸 5 月 11 日 6 月 1 日 撰写设计说明 书等 6 月 1 日 6 月 5 日 查漏补缺;答辩 学生所在系审查意见: 同意下发任务书 系主任: 2016 年 2 月 29 日 小直径铣刀工具高速铣削加工的研究 加藤荣春 , 新谷弘,岩田一夫,杉田宏明 机械工程系,金泽技术学院 日本 , 9217北郡,津幡町,石川 日本 ,爱知县, 442贺市, 司,丰川 摘要: 最近,人们对部分小型便携式产品的生产需求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微型机床使高速切削成为可能。使用装备有小直径铣刀的高速切削机床可以高效率的加工较小零件。在科研成果中,一种装备了小直径立铣刀的立式微型机床的研究解决了高速条件下小零件的设计与生产问题。所研制的机床的尺寸是 30000340重量为 50机在装配了 径的小直径立铣刀时其可以达到的切削速度为 s。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机床在以 表面粗糙度加工零件时,其加工速度可达 s。通过加工速度达到 25m/s 的微型机床与加工速度 s 的加工中心做比较,证实了在 s 关键词 : 立式微型机床;小直径立铣刀;高速铣削加工;形变层厚度;表面粗糙度。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种类和数量的频繁变化使生 产系统变得灵活多变 12。因此,不仅需要更有效的生产,而且需要提升加工速度。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对毫米级便携式产品的需求增加。此外,人们对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实用性的要求有所提升 34。因此必须要提高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来应对人们对小型化产品的大量需求。这也使研发一种高精度小型化的机床成为必然。然而,当使用小直径立铣刀在传统的主轴转速约为 4000 转 /分钟的高速机床上加工小型产品并增加切削速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使用小直径立铣刀时必须要使用超高转速的主轴来增加切割速度。另一方面,传统机床的重大缺陷就是 尺寸大、能源利用率低。传统高速机床的加工范围远大于小产品的需求。此外,传统机床的主轴及其他机械元件都相当之大,耗费能量也相当之多。因此,研究一种装备了小直径立铣刀的立式微型机床用来实现高速加工和节约能源尤为重要 5。 在这项研究中,立式微型机床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实现高速切削加工和节约能源。它让使用小直径立铣刀加工小型零件成为可能。 表 1 微型机床说明书 图 1 微型机床照片 图 2 主体照片 表 1 为立式微型机床的规格。为了减轻其重量,在车床支架材料中采用了基陶瓷材料 ,所用的材料是铸铁比重的一半。此外,它的优点很多,拥有普通材料双倍的抗拉强度、约 为 3倍的杨氏模量和低 1/3的线性膨胀系数 6。机器重量为 50器的尺寸是 300 400 342双风水轮机主轴(类型: A 型:转数 320000 转/ B 型: 200000 转 /以 使用直径较小 的刀具以 实现高速切割 ,轴又轻又材质 材质 陶瓷 机器尺寸( x*y*z) 300 400 342器重量 50格 驱动方法 直线电机驱动 全行 程 X: 50Y: 50Z: 16辨率 轴 主轴 空气涡轮主轴 旋转数 320000 转 /分钟 小,可在无润滑油条件下使用。 因此,主轴冷却系统是没有必要的,空气涡轮主轴采用 100V 压缩机来压缩空气。 X 轴和 Y 轴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精确到 定位可加工高精度的小工件。 X 轴、 y 轴和 z 轴的长度分别为 50,50 16 微型机床安装在一个盒子里 ,用来 控制加工期间 产生的气体。 图 1 为上述规格的微型机床的示意图。利用个人计算机进行了主轴控制单元的控制。图 2 显示了主体结构。空气涡轮轴已手动安装在 z 轴上,实现了精度达到 中的箭头显示每个键的传递方向轴。图 3 显示控制系统的 X 轴和 Y 轴。控制单元采用一个闭环系统。利用高定位精度位置实现了速度和电流的反馈机制。个人电脑程序使用直观视觉进行定位。如图 4 所示为电能消耗,显示了微型机床和现有的高速加工中心( M/C)之间的比较,该设备的电力消耗仅为( M/C)的十分之一 。确定了微型机床在能源效率上的优越性。 图 3 微型机床控制系统示意说明 图 4 微型机床与加工中心耗电量比较 图 5 路程与转数关系 图 6 X 轴与 Y 轴的微小影响 3 微型机床制造的基础 气涡轮机轴的特征 空气涡轮主轴可以实现高转速,但它低扭矩低。在这部分 ,研究了空气涡轮主轴的受力对其转数的影响。在主轴上安装了测试棒,将负载添加到测试棒的顶端 (长度 :9 毫米 ,直径 :米 )使主轴在水平方向旋转。使用激光转速表测量旋转 的转数 ,图 5显示了主轴转速的测量结果 两轴旋转数量直线下降 ,增加负载 ,可以看出在主轴以 25m/s 的速度移动并施加水平负载 的情况下,转速为320000 转 /分;在主轴以 s 的速度移动并施加水平负载 的情况下,转速为 200000 转 /分。 3.2 x 坐标轴和 y 坐标轴的定位 在微型机床的 x 轴和 y 轴是用直线电机驱动。两轴的定位精度检查的方式是每次以( 405 m) /s 的速度进给分 3 次完成的。命令的定位精度是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激光打出的 10 纳米得光得到的。对两轴分析的 结果如图 6 所示。在图中很明显看出 ,两轴有准确的输入值。然而能够证实,瞬态特点存在于 X 轴。从 Y 轴到 轴方向的质量( 克)产生的惯性力。 架的特点 我们需要测量固有频率、阻尼比并检查弱化特征框架 7。图 7 为振动测量设备的示意图和实验方法,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架震动是由 z 轴的上部框架产生的,其输出值是通过放大器快速输入到傅立叶变换( 析器,可以得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表 2 很直观的显示了 x 轴和 y 轴方向上频率和阻尼比的测量结果。在表中证实, x 轴的固有频率 525 赫兹 Y 轴的固 有频率是 532 赫兹。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机架震动的固有频率约为 530 赫兹。这台机器的阻尼比是 气汽轮机主轴的频率是 5333 和 3333 赫兹 ,,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微型机床的固有频率并没有产生共鸣。 图 7 实验方式和震动测量装置 表 2 阻尼测量结果 表 3 化学成分和 布氏硬度 化学成分 含量 % 布氏硬度 C n P S 余部分 180 图 8 主要工件的围观显示 图 9 刀具的几何结构 影响 方向 测量项目 测量结果 X 轴 自然频率 n 525位 Y 轴 自然频率 n 532位 49 度 阻尼比 ( 3%的硝酸酒精溶 液处理 60 秒) 验的过程 我们采用的工件材料是碳钢 (工件材料经过退火。表 3 显示了工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布氏硬度。图 8 所示位这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工件材料的几何形状是 15 10 20 毫米矩形管。使用 A(钛,铝) N 涂层的双槽小立铣刀工具。 基板材料为硬质合金,涂层厚度约 为 图 9 显示了刀具的几何形状。图 10 显示了小端铣刀工具的尖端切削刃。实际的使用的是螺旋端铣刀刀具其角度大约为零度,左右刀补大约为 50m。 图 10 微型铣 刀的切割边缘 图 11 切割长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图 12 多个切割速度下工件表面的比较 在铣削实验中,优良的切削条件如下:在实验中进给速度( : m/齿,轴向切削深度( : 50 微米,切割的径向深度( 30 微米,切割速度( V)为: /秒, /秒和 /秒。为了检查切削速度对切削性的影响我们采用了三种类型的主轴,由于每个刀刃的旋转数不能自由地控制,使用一个320,000 转 /空气涡轮轴( A 型)、 200,000 转 /空气涡轮主轴( B 型)和30000 转 /直流电动机主轴( C 型)。采用给切割点施加 压力和干燥空气的切割方法。使用电子显微镜和蓝色激光显微镜进行机加工的表面的观察。 验结果与讨论 对小立铣刀工具 高速加工时的优势进行了研究。图 11 看出了在几个切割速度下切削面所增加的的最大高度变化。在该图中给分散性和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做出标记。在高速切割时,切割面的最大高度增量维持在 2 m,检测到的数值分散性较小。相反可以很明显 的看出,波动和分散在低切削速度下非常大。图 12 比较了几个用于加工表面的切割速度。 可观测到加工表面切削速度最低 ( /秒 )产生了撕裂部分。 在高切削速度( / s 和 /秒),即使切割距离增加有人没有观察到撕裂部分。从主轴偏转的测量结果看出,使用的直流电动机主轴在低切削速度下的偏转约为 9 微米。这结果在与使用空气涡轮转轴时相差较大。 因此 ,类似的实验试图显示了使用现有的高速加工中心 (偏转围 :使用直流电机主轴获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接着,在两个切割速度( /秒和 /秒)下对 加工表面上方的变形层进行了观察。 图 13 显示了用 3的硝酸和酒精溶液蚀刻后的切削面在不同切削速度时的比较,如在图中可以确认,在变形层厚度为 m 时切削速度约为 /秒;在变形层厚度为 米时的切削速度约为 /秒。因此得出在高速切削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变形层的厚度,以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优越性。图 14 显示了切削屑 图 13 s 和 25m/s 形变层的比较 图 14 0m 时 s 和 25m/s ( 3%的硝酸酒精溶液处理 60 秒) 切削屑的比较( 3%的硝酸酒精溶液处理 60 秒) 厚度随切削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切削速度降低大约一半 ,证实切削屑的塑性流动角度减少。 因此 ,减小高速切削的切削深度并使用直径较小的刀具可以提高加工表面精度。因 此,可以预期高速加工使用小直径立铣刀工具的优势。 5、结论 通过对安装了高速小端面铣刀的微型机床的研究、设计和生产 ,实现了提高工效和节省能源 。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1)立式微型机床设计,该机床是由空气涡轮主轴( 320000 转 /分钟型或 200000转 /分型)、基于定位精度为 m 的氮化硅陶瓷框架和一个线性马达组成的。 2)该机床的功耗仅为现有的高速加工中心的 1/10。 3)证实了 320000 转 /分钟的主轴可以在 / 秒的高速和 水平载荷下使用。 4)该微型机床阻尼比为 有频率为 530 5)可以保持表面粗糙度 高的切削速度( s)和在较长切削长度下切确的数值分散性较小。在这些条件 下,获得无撕裂部件的加工面。 6)变形层厚度在 /秒切削速度下约为 米;在 25 米 /秒的切割速度下约为 米。 7)切削屑的塑性流动角在高切削速度降低( 25m/s)。 参考文献 ,et 992(,et 1995,45(1),9297(,1999,16 ,1999,11(4),811 et 003,47(7),373378(,1 st of ) 193200(or (2001)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计依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为了赶上时代的节奏和脚步,实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救护担架车也不例外,不断升级和创新,技术也逐渐成熟。又由于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国内外救护担架车结构各式各样,各有优点和缺点。 担架车作为搬运病人的主要工具,对其使用历来已久,人们根据各个时期对担架车提出的使用要求与功能,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完善。目前,已经开发出一 些辅助搬运器械来解决不能独立行走病人搬运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运送过程中可能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系数。 内研究现状 戚鹏飞等研制的多功能医用担架车,其设计的担架车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转换为轮椅车,这标志着我国对担架车的研究由使用阶段转变到了开发设计阶段。 下楼式越障担架车,采用推车形式,把担架车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伤员承载面,中间为急救与生命支持单元,下层为移动支撑单元。上中下层采用模块化灵便组合,使之不但可作为普通担架使用,更可与下层移动支撑单元组合为担架车,从而使整套担架车 作为专业的转运工具既具有担架的灵活和轻便性,又具有担架车的省力、承载能力高的性能,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楼式越障担架车不但能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降低救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随车携带的各种急救医疗器材,保证需要救助的病人在转运途中得到最有效、最基本的救助,使担架车的功效得到了的最有效的发挥。 1- 3 张彦恩等人在其专利申请中介绍了一种带斜板式病院转移装置,该装置通过滚轴滑板和斜板的配合使用,在进行有高度差的床面与推车间的病人搬移时,只需将斜板在不同的高度进行固定,而后利用滑板将病人沿斜板进行 推运到担架车上,此种搬运方法可实现病人的快速有效搬运。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等优点。 免搬运担架车,该车升降系统采用液压控制,平移板纵向可分成两部分且前部分能 折下折平,后半部分能在担架车上横向移动。当搬运病人时,利用液压控制系统对车面高度进行调节,当车面与病床或者手术床大致等高时,即可通过板的横向移动来进行病人床位转移操作。该车利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当时在国内已达领先水平,且搬运病人容易方便,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该车还配有减震系统,减少了病人的颠簸之苦。 2002年周志坤等人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运送病人水平担架车,该担架车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在以前的担架车的装置上增加了输液架、引流装置、床板减震装置、衣橱等装置,这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便利,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利用担架车为病员做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 12- 15 杨月诚等人在其专利全自动直推式担架车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四杆机构进行控制的可全自动直推式上下救护车的担架车。担架车上车时,前撞杆撞到救护车底板时自动收拢,继续推担架车,后撞杆也与救护车底板相撞,也同样会自动收起;下车过程与上车过程刚好相反。该担架车可实现单人直推,不必 手动调节上下车装置;操作迅速、质轻平稳、节省救护时的人力和时间等一系列优点。 轨道侧移式病员搬运转运担架车、换床单架车与 2007 年的一种方便病人搬运的担架车,都能实现担架板相对车架的侧向滑移,将病人进行床位转换。孙建研究的担架车利用手摇装置和齿轮驱动主担架在支撑担架上进行平移,利用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升降控制;此外,该担架车还配备了供氧装置、储物柜、可移动储物筐、输液架、弹簧式减震器等辅助装置。该车运转平稳,功能完善,推进方向一人可控,但由于使用了液压控制,相对于纯机械,可能有漏油现象且该车结构较复杂。华婷研制 的担架车利用上下滑块的相对滑动进行担架床面的平移,搬运病人时,先调节升降车高度以适应搬运需求,而后只需将担架面沿水平推出即可实现搬运。该车利用防倾覆护栏减少了搬运过程中倾倒的可能性,该车结构合理,进行病人床位转移时操作简便。徐于保利用传送带的形式进行病人的搬运且床面可与担架车成一定角度转换,其研制的担架车可便捷的搬运病人。 4- 6 外发展状况 国外的研究人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上,因此各种辅助搬移病人的机电设备应运而生。典型设备有由 出的“ 该设备主要是由安装在担架车上的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来驱动安装在上下两金属板上的皮带旋转来搬移病人。 和 开发了一种助力搬移设备 ,这种设备主要是利用控制 杆来控制搬移金属板进行病人的搬运。 7 日本 司开发的担架与搬运车分离的搬运设备,该担架车采用传送带传送形式,利用控制算法驱动电机对传送带进行控制,此搬运装置有两种类型:( 1) 2)王洪波、笠上文男提出的插入板较薄的搬移设备。第二种采用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模块化设 计和体积小、功能多、高智能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使设备能平稳的插入病人身下对病人实行平移搬运,该设备搬运时分为抬升、移动、放下三部分,通过控制不同驱动电机的运转情况进行皮带的驱动,这样既可以实现三个工作部分的有机结合。通过临床试验,该设备护士的可操作性高,可实现病人不变体位进行床位转移,大大减少护士的体力劳动。 8 参考文献 : 1许致华:半自动担架车的运动仿真 J2003,21( 1): 362许致华、王立文、傅强一种新型救护担架车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 J报 ,200335(4):4333倪涌猛:担架平推车的人性化改进 J2003,27( 6): 4624王志学、刘一鸣、贾连斌、王凤兰:折叠式担架车机构创新设计 J2010,27(8):955袁承浪、官春红、敖惠萍、简易过床担架的设计与应用 J2007,28(6): 121. 6王洪波,笠上文男 J009,45( 7): 687in 994,64(11): 517. 8of a / 996(1): 929李向前:病员搬运担架车 :中国, 010 10田庆彬:顾荣林 国, 010 11潘秉章、孙刚等。床面可移动的担架车:中国, 12陈洪涛:一种医用液压自动 搬运车:中国, 13郑中富:免搬动病人担架车的研制 J2001,4:14,5214周志坤、崔勇、孙君荣:一种运送病员水平担架车:中国, 32010 15杨月诚:熊磊等全自动直推式担架车:中国, 12010 16张其江:一种医用电动担架车:中国, 2010 17孙建:轨道侧移式病院搬运转运担架车 :中国 ,2010 18华婷 中国 010 1929陆涛 ,吕国平 ,石延军等全机械手动换床担架车的研制 J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1): 5020陆涛、吕国平、石延军等重症患者转运担架车的研究与应用 J2007,9(5):344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尽管国内对救护担架车的技术还不成熟,但仍有不少国内研究人员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革新,从而救护担架车的发展。综合国内外救护担架车研究现状,国内外企业都将救护担架车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智能化、多功能化和舒适化,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单一功能式技术。而各外救护担架车厂商在性能上的比拼,将提升外救护担架车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推 动新的技术革命。在救护担架车方面而言,以欧美等国的技术最为先进。国外救护担架车推广应用时间长,产品技术成熟,国外一些企业已经研发出几代救护担架车产品,国内开发出救护担架车,研发投入少,市场份额小,产品应用推广面窄。故本课题研究希望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越的救护担架车。 初步确定的救护担架车方案是救护担架车自重不超过 15大载重 100计一款救护担架车,能实现担架车的折叠与直推功能,车腿能根据救护车高度变化做相应调节,能实现自动收腿、自锁功能。 具体要求: ( 1)了解救护担架车的基本工作原理; ( 2)研 究现有救护担架车装置的性能、优缺点及适应性,确定救护担架车的总体结构方案; ( 3)设计校核救护担架车的主要零部件;正确规范绘制相关图纸;使用相关软件完成虚拟动画; 解决的问题: ( 1) 实现怎样的功能,怎样实现; ( 2) 机构设计,装配图,二维零件图的绘制; ( 3) 理论知识到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 1)制定救护担架车功能和方案; ( 2)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救护担架车总体的结构设计; ( 3)总体结构的功能分块,进行各功能块、实现机构、运动方式的选择; ( 4)救护担架车总体的初步设计,绘制测试原理框图、 结构简图; ( 5)救护担架车外观设计; ( 6)救护担架车强度,稳定性校核; ( 6)详细设计,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绘制测试装置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 7)进行评价方法的理论分析,优化步骤和流程。 术路线 施计划 第 1 阅读相关文献,翻译英文文献; 第 2 完成文献综述; 是 否 是否满足要求 救护担架车性能检测 确定 救护担架车 设计参数 结论与建议 关键部件设计研究 图 明确研究任务 查阅资料、调研 研究方案设计 计算与校核 救护担架车的分析研究 第 3 明确毕业设计研究方向与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第 5 救护担架结构结构和外观设计; 第 7 完成救护担架构结构分析方案,绘制救护担架结构结构三维图; 第 8 完成所有装配图和零件图; 第 10 周 产品的优化设计和改进; 第 11 周 撰写毕业论文; 第 12 周 毕业设计答辩。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 郭子涵同学在查阅了大量的和毕业设计工作有关的资料、书籍后 ,对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较好地完成了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 开题报告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 文献综述 ” 部分对救护担架车装置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有一定的深度。 “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 手段(途径) ” 部分中 ,捉出问题还需更明确。希望继续努力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圆满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工作。 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 2016 年 3 月 22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同意开题 系主任: 2016 年 3 月 22 日 I 救护担架车的设计 摘要: 现有的救护担架车有一些 优点, 也有一些 缺点, 而这些 缺点 有时 是致命的,结构复杂 , 外观笨重 , 基本 没有减 震性能 , 不适合 在在大型灾难现场和大型事故现场 使用 , 非常容易 对病人和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 提高救护担架车的稳定性、 抗震 性和舒适度,我对担架车进行了 全方位 的 重新 设计, 设计 的担架车结构简单, 操作 简便,减小了 震 动带来的冲击力, 使 病人免受颠簸之苦。 空间 占用小, 方便 携带, 人员 占用 小 , 一个人 就可以完成 操作 。 关键词 : 救护担架车;连杆机构;悬架系统 no in of is to To a of so to up a 录 摘要 I 录 绪论 1 护担架车产生的背景 1 护担架车的意义 1 2 现有担架车的分析 3 有担架车的折叠机构 3 有担架车的折叠过程 4 前担架车的优缺点 5 计的目标 5 3 新型救护担架车的工作原理 7 型救护担架车的结构组成 7 型 救护担架车的基本参数 8 型救护担架车结构计算 11 重计算 11 矩剪应力计算 11 4 减震系统设计 13 架的功能和组成 13 架的设计方案与弹性特性 14 架的弹性特性 14 簧的选择 15 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谢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1 绪论 护担架车产生的背景 救护担架车是 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一种用于救护病人 或 伤员的器械 ,具有使用 简便,实用性强 的 特点。 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 救护担架车 也在不断进步, 在 国外的一些科技发展领先的国家, 救护担架 车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主要 表现 在 两个 方面, 一是 二次伤害小, 病人 和伤员躺在担架车上会非常安全; 二是 担架车初步实现了智能化, 数字 化,加入了 一些高科技元素, 大大 加强了救护担架车的功能性,在运送 病人 的同时, 医护人员 就可以利用担架车上的一些 设备 对病人进行简单的 救治 。 但是 , 在 一些 科技水平 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担架救护车还只是 简单的纯机械设备, 还有很大 的 改进 空间。 目前 , 我 国的担架车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同样 存在很多不足, 在 日常的使用中,不仅给 医生带来了一些不方便, 而且 偶尔也会对病人 造成 二次伤害。 担架车 这种很常见的器械, 为什么国内 没有跟上 国外 的脚步 呢 ?这个 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所以 我决定设计一种简单的担架车。 在 我国现在使用的担架车中, 大部分 的是四轮的, 当然 也有一些三轮 的 , 在 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 这些 担架车 用了 很多年, 但是 问题还是很多, 有一些 缺点很严重, 比如 轮子的材料不好, 很容易 摩擦损坏, 又比如说担架车 的减震效果不好,遇到 户外一些不平的路面, 颠簸 的很厉害, 非常 容易发生意外, 对 病人或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 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 是随之而来的一些安全 隐患 也在威胁着人们,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近几年,中东地区的局势也极其动荡,战争纷起,恐 怖分子 横行, 再 加上一些自然灾害, 这些 威胁每时每刻都 关系 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而且 往往一次事故一次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伤员, 医护人员 本就 人数 缺乏, 如果 再没有一个好的担架车, 那真是 雪上加霜。 因此 , 急需 一种 简便又 功能强大的担架车, 所以 , 我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救灾 现场和 大型事故现场 的 紧急救护 用 担架车。 护担架车的意义 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各种灾难事故一直在发生,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人类的安全,各国人民也非常重视。我们中国每年也会因为这些安全问题损失惨重,比如 08年的汶川地震,前几年的沉船事故等等,这些 重大安全事件不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为这些事故损失的 到了 6%。在这些安全事件发生的现场,路面往往都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救护车一般很难到达第一线, 2 这就需要救护人员用担架车到现场把伤员运送到救护车的位置,这段路程对担架车有很高的要求,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对病人或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各种救援现场对担架车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担架车不能太过笨重,必须具有重量轻、可折叠、方便使用的特点,而且使用担架车的医护人员尽可能的少,这样才能做到人员最大使用率,在很短的时间 运送伤员;其次还必须有良好的减震系统,保证伤员和病人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3 2 现有担架车的分析 有担架车的折叠机构 图 2机构运动简图 现在 常用的担架车的机构运动 简 图如上图。 台板是 病人躺下的地方, 台板 上通 过 多个转动副连接了几个支杆, 支杆 之间又有连杆 。这种 担架车 一共 有两组轮,张开 状态 用一组, 折叠 以后还有一组, 一组 4 个 轮子, 一共 八个, 都是 万向轮, 可以 任意 旋转 。 这种 担架车 有 两 种 工作状态: 展开 状态和折叠状态。 展开状态 是在急救 时推 病人前进时 所用 , 而折叠 状态 是 用来上车和抬病人时用的。 展开工作状态: 当医护人员将伤员救出事故现场时,打开旁边的挂钩,然后扣动触板连杆,此时,内部的支杆展开,然后再次转动挂钩,将其插入销中锁死,担架车此时展开,可以向前推行。医护人员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救助病人。 折叠工作状态: 此时两套支杆都并拢在一起,担架车处于折叠,折叠时,担架车上有 4 个车轮工作,和展开时不是同一组。这时再旋转挂钩进行锁死操作,在收到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动展开。因为担架车通常使用的地方是在地面凹凸不平 的地面上,所以减震很差。 表 2种工作状态 4 有担架车的折叠过程 折叠 担架车步骤: 1) 旋转挂钩 7。 2) 向前推 担架车,这时, 支杆 3 碰 到车边, 扣向 里面, E 点此时 会 向右上方移动,连杆 6 被 带动, 同时 带动 3, 杆 3 受力 后会向内扣。 3) 然后 b 点到达 左上方, 支杆 6 被 拉动, 同时 , 又给支杆 3受力, 向 内移动。 这时就 完成 了 担架车的折叠。 4) 担架车 折叠 完成 后 , 旋转 挂钩, 插到 柱销 上 ,实现 锁死 。 (其示意图如图 2示。 ) 1 台板; 2 万向轮; 3 支杆; 4 触板连杆 5 短连杆 6 长连杆 6长连杆 5短连杆 4触板连杆 7 锁死挂钩; 3支杆。 图 2架车折叠情况示意图 担架车展开步骤: 1) 旋转 L 点 处 挂钩, 向 靠外的方向扣动下方的触板连杆。 2) 如果 扣动连杆 4, 短连杆 5 和 4 这时 会到达同一直线上。 支杆 3 受力 后会展开,h 点向 靠下的方向移动, 同时 联动 4 和 5 组成 的一条直线, 3 展开 。 3) 这时 担架车 处于 展开状态, 将 挂勾插入 柱 销中,完成锁死。 (其示意图如图 2示。 ) 5 图 2架车折叠 前担架车的优缺点 优点: 1) 该担架车能实现折叠功能,而且结构简单, 操作 简便,空间占用也很小, 携带 方便。担架车的折叠 和 展开都非常迅速, 能够 快速使用, 实用性 强, 又能 推又能抬,在救灾 中能够非常迅速的将 病人 抬出, 大大 的节约了救援时间, 为 病人创造 了 良好的生存机会。 2) 能够锁死, 而且 很简单, 只需要 把挂钩旋转, 然后 扣动触板连杆, 锁死之后 稳定性好, 在 剧烈的运动中也能保持稳定性, 不会 自己打开。 3) 价格低廉, 性价比 高。 缺点: 1) 没有 减震设 计,如果遇到路况差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加重 病情。 2) 功能 少,结构简单 带 来的是功能单一, 没有 输液杆和轮子自锁 功能 , 担架车 在坡上 容易 溜坡, 安全性 很不合理。 计的目标 如何采取更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救护担架车的全部功能,减轻车体重量。 采取什么样 的 避震设计才能使 担架车 在 凹凸不平 的路面上减少颠簸,避免二次伤害, 这是 目前面临的 一个 难题。担架车是用来运送病人和伤员的, 平稳 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求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的同时, 更应该保证 病人和伤员 的 舒适度, 不论是 地面推行时还是随车行驶时。 根据 我的走访调查和图书馆查阅资料 ,结合医护人员 的 使用 习惯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病人和伤员遇到的 问题 , 我 设计了一种新的 救护担架 车。 该 担架车能够 实现 折叠, 自动收 腿, 自锁 等非常 实用 的功能, 而且 很关键 的 是 我 设计了非常强大的减震系统, 让病人 6 和伤员舒适了很多, 减少 了发生二次伤害的可能。 我 设计的担架车的 结构 也很简单, 操作 简便,一般只需要 1 即可完成操作, 大大减少了需要 的人 数 。 7 3 新型救护担架车的工作原理 型救护担架车的结构组成 图 3 图 3新型救护担架车 的机构运动简图。其中 A 为救护担架车担架部分;b 为定位块定位部分; c 为锁死机构定位。 前车腿; 后车腿; 前后连杆;限定为杆(其中 G 点装有滑块)可在 b 上水平滑动; 别为卧、立限定为卡; 手柄; 复位弹簧 12。 图 3型救护担架车的立式机构运动简图 图 3型救护担架车的卧式机构运动简图 工作原理: 1) 立式卧式(患者上担架) 操作者控制手柄 右推动手柄并稍用力下压担架车,后腿 过连杆 动前腿 后方收回,当滑块 G 移 动到限位 J 处时被限制,达到卧式状态。 2) 立式卧式(担架上车) 当担架车前腿 触到救护车尾时,操作者控制手柄 右推动并向前推动担架车,前腿 回,通过连杆 动后腿 时收回,当滑块 G 移动到限位 J 处 8 时被限制,达到卧式状态。 3) 卧式立式(患者上担架之后、患者下车过程) 操作者控制手柄 右推动并向左或左上方拉动担架车,车子在复位弹簧 作用下自动抬起,当担架车达到 K 点时被限定位,担架车达到立式状态。 型救护担架车的 基本 参数 产品 最大载重 自重 立式尺寸 卧式尺寸 主材料 新型救护担架车 10015950*600*( 600 1950*600*( 280 铝合金 表 3架车基本参数 图 3型救护担架车装配图 担架车最大载重为 100重 15架车基本参数如表 3示。车架主要材料采用结构稳定且自重较轻的铝合金结构,床面及护栏采用具有柔性的人体工程学塑料。 担架车结构如图 3示。 1 为输液杆, 2 为减震簧, 3 为护栏, 4 为低位保护轮,5 为前车腿, 6 为前轮, 7 为连杆 , 8 为后轮, 9 为制动踏板, 10 为后腿, 11 为缓冲杆,12 为滑块滑槽, 13 为高低位调节手柄, 14 为扶手, 15 护栏锁, 16 为滑块限制装置 13。 9 其中输液杆可以起落,在不使用时可以放倒在车旁,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护栏也可起落,伤员上车 时可 以 降下, 上车后 升起防止 伤员 滚下 。其左后腿、左后轮和刹车结构如图 3示,图中 1 为后腿主腿, 2 为副腿。主腿和副腿为套管形式。在主腿上有间隔相等的销眼,方便后腿的长短调节,进而调节车体高度。 3 是制动踏板转动轴, 4是后轮轴, 5 是后轮, 6 是后轮架, 7 是制动片。左后轮采用万向 结构,方便担架车转向。当后面的医护人员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制动时只需用脚踩动制动踏板即可制动车辆。右后轮采取凹槽结构,当踩下右后轮后踏板时可锁死右后轮,从而使车轮不会转动,当需要车辆移动时可踩下右后轮前踏板,松开锁死结构 14。右后轮结构如图 3示。 图 3架车左后轮 10 图 3后轮及锁死结构 图 3前腿及前轮,车轮均采取 尼龙轮,轻便且稳定。主前腿上有销子 孔,方便调整车辆高度。前轮方向向前 固定,转向轮为后轮。其中前后轮均采 取 100径车轮,轮宽 50 3担架车悬架上的滑槽、滑块和弹簧。 通过回位拉簧及滑块上方的滑块限制结 构,使担架车可停留在高位与低位。此 外,回位拉簧还可在车辆从低位到高位 的运动时,起到助理作用,不会使救护 人员过于用力。滑块被牢牢限制在滑槽 图 3腿及前轮 中,起到了稳定车身的作用 15。滑块于下方的缓冲杆相连。缓冲杆连接后腿并通过前后连杆连接前腿,使车辆整体不论高位低位前后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救护担架车的设计【带Solidworks三维图】【任务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7712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