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 .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 .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长度约为1cmD . 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2. (2分)“此地陶公有钓矶,湖山漠漠鹭群飞”是清朝学者李邺嗣对宁波东钱湖的描述。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鹭属于无脊椎动物B . 白鹭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C . 白鹭的生命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 . 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水面上的白鹭是静止的3. (2分)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个现象说明( ) A . 全球气候在变化B . 古代海洋面积较小C . 海陆不断变迁D . 人类开发海洋资源4. (2分)近年来人们经常听说河里钓起乌龟不像乌龟.鳄鱼不像鳄鱼的“大怪物”,如图所示。后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只鳄龟。你认为下列可能是鳄龟特征的是( ) A . 胎生B . 体温不恒定C . 两栖动物D . 用鳃呼吸5. (2分)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B . 物体从地球被送上月球质量不变C .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D . 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6. (2分)下列各项中都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 . 白鳍豚、穿山甲、蝙蝠B . 企鹅、羊、牛C . 鲸、海豚、变色龙D . 鸡、喜鹊、天鹅7. (2分)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移地保护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B . 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C . 建立野生动物园D . 建立水族馆8. (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B .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C . 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D .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9. (2分)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观察,并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图)。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A细胞分裂B细胞伸长C细胞分裂D细胞伸长A . AB . BC . CD . D10. (2分)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桃树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 由细胞组成B . 能进行新陈代谢C . 有根、茎和叶的分化D . 能利用种子繁殖11. (2分)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青藏高原B . 珠江三角洲C . 舟山群岛D . 台湾海峡12. (2分)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 ) 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A . B . C . D . 13. (2分)在运动会上的掷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 . 偏大B . 偏小C . 不变D . 都有可能14. (2分)地震来临前不太可能的异常现象是( ) A . 鸡飞狗跳B . 井水翻滚C . 头晕眼花D . 动物乱窜15. (2分)用显微镜观察时( ) A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B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 . 看到的细胞多少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无关;D . 看到的细胞大小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无关。16. (2分)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锥体高度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7. (2分)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考察校园周边某生态系统时,记录到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分解者B . 该生态系统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C . 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组成了该生态系统D . 猫头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18. (2分)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B . 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甲图中C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D .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19. (2分)小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A . 3.2cmB . 3.30cmC . 3.3cmD . 3.5cm20.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 肯定大于 15 mLB . 肯定小于 15 mLC . 肯定等于 15 mL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5 mL二、 填空题(共 10 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共10题;共26分)21. (3分)正确读数和记录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如图甲为温度计测量的某地气温,则该地气温为_。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_。如图丙为某次测质量时标尺上游码所对刻度,则游码对应读数为_g。 22. (1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23. (2分)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秋思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 (3)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_ 24. (2分)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斜、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甲是_,处填写内容是_。25. (2分)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下列有黑嘴鸥、蟹、瓯柑、青蛙,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1)A代表_,D代表_,两者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是_。(2)A与B的亲缘关系比D与C的_(填“近”或“远”)。 (3)乙图是某同学将湿地内动物分的两大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是否有脊椎骨B . 体温是否恒定C . 是否胎生哺乳(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向河水排放污水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 . B . C . D . 26. (3分)目前,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措施是_。 27. (3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细胞 _的过程,表示细胞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如图中的_组织构成。大脑的结构层次为_,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组织。 (3)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_。 28. (2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_生成。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钢铁生锈物质燃烧火药爆炸食物消化冰雪消融电灯发光29. (5.0分)下图是菠菜叶细胞与人体体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菠菜叶细胞的示意图是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任写一项) (2)图中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的名称是_,的名称是_。 (3)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而把它放在冷水中并不加热,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_。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细胞结构具有_的功能。 (4)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体现了生物的_特性,起决定因素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 30. (3.0分)地震和火山是地球的_作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_是岩浆的发源地。 三、 实验探究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共6题;共34分)31. (4分)下图实验中,三位同学忘记了记录,请你帮他们填写上: 图1 图2 图3(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图中第1(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2毫升; (2)如图2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1尺测量时准确度低且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2厘米; (3)图3是某同学测量某天教室外温度时的示数,则该天教室外的温度是1。 32. (4分)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阻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 (2)步骤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 (6分)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发现铅球抛出常到沙地中,会陷入沙子里,他猜想物体陷入沙中的深度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 , 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 , 且h1h2h3 , (1)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_; (2)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陷入沙中的深度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选填:“有关“或“无关”)。(3)该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34. (6分)椰汁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饮料,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娜拿着一盒椰汁饮料想测量它的密度.她来到物理实验室,利用天平和砝码、量筒、椰汁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_处,此时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椰汁的和盒的总质量为128g,将适量椰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椰汁的体积为_cm3(3)再用天平测出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为_g,量筒中椰汁的质量为_g。 (4)经计算可知椰汁的密度为_g/cm335. (8分)有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显微镜的构造, 写出两种结构的名称: _,_。 (2)如下图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请你排列好正确的顺序:_。 (3)图乙是乙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_,判断的理由是_。 (4) _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_。 36. (6分) 20 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 1915 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