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doc_第1页
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doc_第2页
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doc_第3页
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doc_第4页
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状元谈高三语文学习零存整取注重应用 湖南文科状元 陈博毕业中学:湖南省衡阳市荣桓补习中心高考总分:682分单科成绩:语文118分、数学146分、英语136分、文综282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语文的学习,我觉得应该提倡“零存整取”。其实语文本身在学科方面就比较杂、比较碎,和课本的联系相对少一点,就算是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课本联系得也并不紧密。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些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语文习题,我认为这样是没有效果的。语文的学习,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细水长流。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于应用,只要你足够留心,其实语文的学习完全可以贯穿于生活中。我从小就有意识地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同时,平时可以试着多读一些经典作家的经典文章。这些看似和学习没有多大关系,但其实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欣赏品位和鉴赏水平,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在考试时,其他同学曾经用过的好语句、好事例我们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长期的积累,对于我们的语文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考场上,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很开阔,文思泉涌。文言文分类总结法 湖北理科状元 朱师达毕业中学:湖北省襄樊四中高考总分:701分单科成绩:语文129分、数学150分、英语141分、理综281分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均出自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零散,但如果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由于没有古文的运用环境,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都很陌生,读不顺,也背不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靠平时的积累,课外时间可以多读一些文言小说,再者,重视课堂上的学习。高中文言文考查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实词、虚词用法,文言句式,内容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词的用法都是一样的,联想平日所记的知识就能融会贯通。作文日记训练法 吉林文科状元 孙田宇毕业中学: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总分:682分单科成绩:语文132分、数学142分、英语138分、文综270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作文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来训练。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笔,把平时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大事小事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把日记写成读后感、观后感。比如看完一本书、一些杂志、某个电视节目,会有一些感受,那就写出来,记在日记本上。你平时经常写日记的话,写作文的思路往往来得很快,可以从平时的日记里获得很多素材,要是灵感一下子和日记契合上了,下笔就觉得不费事,写得顺畅,比较流利。我初高中都一直坚持记日记。我的日记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及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外,有时也把一些名言警句、一些好文章摘抄到里面,可以激励自己,或者激发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 长期这样记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此外,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和自己写作风格比较相近的范文,学习它们的长处。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法 安徽理科状元 耿泉毕业中学:安徽省灵璧一中高考总分:688分(含10分加分)单科成绩:语文122分、数学134分、英语138分、理综284分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对于语文基础,例如字音、字形、成语,我是这样复习的:先做近十年此类型的高考真题,从中摸索出规律,了解高考在这方面考察什么内容,以怎样的形式考察,分析之后,再做全面的音形练习。例如按照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的知识清单练习,练完之后看看自己错了哪些,用红笔划出,专门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进行重点记忆。以后每隔几天看一遍,这样坚持下去,一些容易错的地方就会慢慢改正过来,而且记忆比较深刻。开始的时候可以隔两三天看一遍,三遍以后,就可以每隔一两个星期再翻看一遍,这样就不会遗忘。比如“节骨眼”这个词,很容易写成“结骨眼”;雷镇子的“镇”字,听起来很像是地震的“震”,但实际上却是镇子的“镇”;还有黄澄澄,听起来很像是橙色的“橙”,但实际上是三点水的“澄”字。这种方法贵在持之以恒,一定要坚持下去。语文强读强记法 2005黑龙江理科状元:刘诗泽 毕业中学: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 高考总分:703分 单科成绩:语文138分、数学136分、英语135分、理综294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记得读小学时候,班主任老师总是要求班里的学生背诵解词,我属于那种比较聪明但又比较懒的学生,经常会想一些办法逃避作业,不过由于老师的严厉,我常常都无法逃掉。在小学升初中考试时我没有发现一道有关解词的题目,为此我后悔了好几个月,觉得“白背了”。到了初二,我才逐渐感觉到,以前背诵过的解词为我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多么牢固的基础,由此我总结出了一个方法:强读强记。初二、初三两年,我坚持每天阅读10个词语解释和两首诗词。另外,我还要介绍一下“强记”法。此法的关键在于后一个字“记”。我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除了语文,其他的科目都没有笔记,但我语文笔记记下来的内容也不是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而是很多课外的知识,比如老师平时在课下发给我们的古诗词、对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一些经典用法,自己平时不认识的字、发不准的音,一些趣味读物,作家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等,比较杂。空闲时,我就会拿着这个本,反复地翻看,知识点自然而然就记住了。作文材料论据法 2005河南文科状元:杨楠楠 毕业中学:河南省驻马店高中 高考总分:66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38分、英语143分、文综254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来说,积累无疑是个重要的途径。但如果只积累而不学会灵活运用,学习效果也不太好,即便掌握了丰富的材料,也只能像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所以在这方面我主张灵活运用重于大量的积累,要善于挖掘素材中的隐藏信息,写作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 在高三作文训练中,我建议用几个比较熟悉的例子,然后去挖掘它的深层内涵,再来套用到不同的作文题目当中。这样比较节省收集材料的时间,而且可以灵活地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效果也相对比较好。只要扣住题目,灵活地把例子套用在不同的题目当中,做出恰当的分析与阐述,再配以富有文采的语言,基本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今年高考中,我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在作文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意义辨析法 2005贵州理科状元:罗远航 毕业中学:贵州省兴义一中 高考总分:699分 单科成绩:语文132分、数学140分、英语137分、理综290分 考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字音和字形的复习我用的是意义辨析法。我认为判断一个字的字音或者字形是否正确,通过其意义进行判别更加简单有效,且容易理解,做题的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举个例子,错别字字形辨识是通过一些相似的字让你判断其字形是否正确,我的方法便是根据其形旁进行判断,因为汉字有很多都是形声字,不同的形旁就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怙恶不悛”,“悛”字是竖心旁,大概就和人的心理有关,而“逡巡”的“逡”,是走之底,根据形旁这两个字就可以很容易徐岸汀 广州执信中学 2003年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语文是基础,每天即使只看两个字,也要天天看。计划表是个很好的心理暗示,一本字典厚的唐诗鉴赏,拿到手根本不相信自己能翻完,可是每天睡觉前看10分钟,一个月之后被搞定。002年高考内蒙古文科状元 罗佳媛呼和浩特市二中北京大学 高考总分:668 语文:142 数学:125 英语:146 综合:265 语言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很重要。我们从上了高三开始,每天都有同学在黑板上给大家介绍成语,还介绍名言名句。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个小本,同学介绍了以后我们就抄在那个本上,可能平时课间的时候大家互相考的比较多,这样的话,印象很深,记的东西很多。还有,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定一个小计划,比如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的计划,把那些字词、成语、字音之类的东西每天花一点时间去记,如果一直坚持下来,基础知识应该说是过关了。关于作文,我们老师要求上了高三以后每个星期都记周记,到了高三下学期还搞一些议论文和记叙文的练习。这样作文的成绩提高也是很快的,所以到最后我的语文考的是不错的。2003年北京高考状元肖潇北大附中 总分是693语文是135数学和英语都是140理综278我认为即使是理科学生语文也是非常重要,必定语文也有150分,这个分数还是占很大比例的。语文首先基础一定要打好,就象背诵默写的四分,有一些同学就不会背就会丢分,前面的选择题主要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后面的阅读可能有一些悟性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我想多积累还是有好处的。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的综合性强,不像数理化那么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它虽然也有阶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首要的是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课,上课时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眼看、耳听、口说、心想、手写,尽可能地吸收有用信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高度重视课外点滴的积累,勤作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每次阅读文章都要用心,看完后想一想,记一记,使头脑里留下较深的印象,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就摘录要点作为资料保存;对上面的题认真做并进行筛选,对未掌握好的知识进行再思索,弥补薄弱环节,高考时感觉很有收获。此外,还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纲的考点解析与训练,对照每个考点认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相当数量的练习,做题时务必要做到透彻理解,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考点。对已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突破时也要讲究方法。至于作文,考虑到高考复习紧张,不可能用日记的方法,我就记素材,经常记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为写作文的材料仓库,这样在写作文时构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于笔头干涩。总之,由于语文科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应将听、说、读、写并重,以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能力。慧剑剖语文山东省语文单科第一名王伟 回顾三年的高中学习,我坚信:学习是一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过程。十年寒窗,每一天都在跋涉,每一刻都在超越。只有坚持再坚持,才是攻下高考这座堡垒的惟一的渠道。 王伟 2004年毕业于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 高考总分:687分 语文单科成绩:144分 录取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刚进高三时,王伟被分到了学校的实验班,班上高手如云。那时他的语文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100110分之间浮动,他意识到这样的成绩在高考中对他不利。因此,在平时他就有意识地把语文放在优先地位,也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王伟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回顾课本,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扎实,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将任务拖到第二轮复习,那就麻烦了。”除了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王伟自己还另有“独门诀窍”。他平时随身带有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主要是成语)全部收录,然后利用晨读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一个是文摘集锦,专门收集一些俗语或从报刊中摘录一些他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录的东西太长,就把它裁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拿出来翻翻,这样既可以记忆也可以催眠。 另外,王伟躺在床上还要做一件事,在他的枕头边长期放了一本成语词典,每晚睡觉前他都要看35条成语。他说,不要认为每次看得少,一旦长期坚持下来,一年就会记住1000多条成语。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积累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我在今年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大题中,自己一分未失。” 文言文:硬骨头天天啃 说到文言文,它在语文试卷中虽然只占20分左右,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为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与现在有很大区别。而王伟对付文言文也有自己的方式。他讲究的也是积累,按他的话说就是平时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他认为,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就是难在一些实词和虚词上。其实,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没必要求全,只要能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例句即可。 王伟说,其实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也不多,2004年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有100个左右,而文言虚词只有18个,如果再把这些分摊到每天去学习的话,量就很小了。 并且王伟这样做了。 这样的坚持让王伟在平时考试中的出错率大大降低,在进入第三轮复习之后,文言文选择题部分他每次保持全对,就是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部分也是一分都没溜走,并且整个文言文部分只丢掉了一分。 大语文:广摄取 活应用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所以王伟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强调大语文观,他很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他说,大语文观要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用时之需。 王伟平时的“留意”也没让他白费精力,就在高考前学校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要求考生给书店或商店或食堂拟一副对联。如果王伟要全靠自己去想去编的话,一是时间不允许他多想,二是自己想的未必就能得高分。当时王伟就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逛一家书店时看到过的一副对联,而题中不是就有书店吗?所以他就把那副“学富五车地,才高八斗院”的对联给搬了上去,最后还得了个满分。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道考题的上联是“祖国江山好”,要求考生写出下联,王伟当时很快就对出了“人民生活甜”的下联,此题12分,他拿下了11分。 作文:凤头豹尾还求新 虽然王伟的语文取得了144分的优异成绩,但他还是有遗憾。他说作文本来就是他的强项,但遗憾的是他仅以一分之差未能获得满分。 对于作文,王伟自然也有“胜经”一套。他说,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很多同学不易得高分的部分。老师常常讲作文的注意事项,可别轻视这些事项,它们往往是作文制胜的法宝。首先,要重视卷面,即要书写工整书写潦草是作文的大忌,出现这种情况,阅卷老师在心中给你扣掉的印象分可能不止5分,甚至是一个档次的问题。其次,掌握好文章的两头凤头,短小精悍;豹尾,刚劲有力。在平凡中力求创新,多运用一些名言名句,多运用一些修辞会令你的文章增色不少。最后,还要注意文章标题的制作,标题不可太俗气,这样会令人觉得你水平一般。平时多模仿一下报刊上的优秀标题,必要的时候采用拿来主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除此之外,经过高三一年对语文的学习,王伟还总结了三点经验。一是坚持。高三一年的复习非常枯燥,尤其是语文,读、写、背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坚强的意志,想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惟有持之以恒,将自己的各项计划按时完成,最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二是重视写的作用。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可以加深记忆,充分利用大脑的各种感官,在做到心脑手统一的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错别字的作用。三是听老师的话。这一点好像是教小孩子的口吻,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老是有自己的一套,全然不顾老师的计划。其实,这种做法有时是舍本逐末,因为老师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该学什么,该怎样学都是经过仔细琢磨后才形成的。2005年浙江文科状元徐语婧毕业中学:浙江省衢州二中 高考总分:666分 单科成绩:语文120分、数学149分、英语141分、文综256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我的语文老师就有一个说法,如果把语文区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应试的语文,第二种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就是语文的语文。先说第二种语文,这种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学习语文,它覆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很日常化的,或者记日记,或者是写一些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语文是更重要的,它能够起到根基的作用,起到提高自己语文素养,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提高应试语文的水平。另外一种是应试语文,学习应试语文的恐怕是高三最后一年,或者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事情,每个老师都会进行怎么样应对试卷,怎么样全面地、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非常系统地学习,所以前面基础题的语音、焦点形成等等入手,虽然这是一个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回头我们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把握好,另外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非常系统地把各个知识点切实落实好,比方说复习语音的时候,最好再适当地做一些课外练习,可以做一个归纳整理的工作,比如说可以按照偏旁相同的字,比较容易错的可以整理在一起的,或者用C开头的,或者D开头的整理在下来也可以,毕竟除了大家在语文的练习上一定要把握好量,而且我们的知识点,比如说复习语音非常容易忘记,所以要经常复习,建议大家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要回顾一次,把之前做好的、整理好的笔记翻出来看一遍,在之后的练习中如果做到你不会读或者不会读的字,你可以加上你的笔记里面,没事翻一翻会加强你的学习效率。再说说作文,作文的分值是60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语文高考的胜败。这一点尽管老师在考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可是我是直到进入高考语文考场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当然活生生的例子就坐在你的现象,就因为一篇高考作文花8个月时间有点长,所以我差点放弃这次高考,之后的语文考试,我就抱着考不好就复读的心情去考的,而且因为作文的失误,我想名牌高校我的同学之中也不少,所以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作文,不光高考语文的成绩,而且在高考考试顺序上,语文是首科,所以会影响各科成绩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整个高考的成绩,说得严重点就会影响到同学们前途命运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作文抓好。关于怎样写好作文,首先刚才说到生活化语文,就是在平时多做积累,到高三并不是什么事情做不了,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我建议可以看一些开头结尾,在高考考场上要照搬照套套上去,有些东西你积累了,你到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2005年江西省理科第三名。语文,就是把一些基本点,像成语、记词,把这些记到笔记本上去,下课的时候翻一翻,基础题可以过关,到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积累题型,因为第二段时间的复习,大家会进入到题海,有各种各样资料蜂拥进来,你首先把做错的题目拿一个笔记本,虽然都是题目是综合性的,但是我可以把它重新把它归类,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多看几遍,这让你做错题的时候可以继续做,一直做,直到你把这道题过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