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19)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19)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19)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19)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19)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1919 1太平天国运动2辛亥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阶级矛盾激化 2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 自然灾害严重 4 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一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2 永安建制 1851年 1 金田起义 1851年 兴起 3 定都天京 1853年 冯云山牺牲 萧朝贵牺牲 二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一 天朝田亩制度 历史文献五要素 名称 时间 颁布者 个人或团体 内容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二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1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冬 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 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方法 不论男女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国库2 目的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 建立一个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核心思想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4 评价 1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因此 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2 空想性一方面 农民是小生产者 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人人平等 实现平均主义 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 但是 产品归公 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 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 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根本无法实施 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 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 军事斗争非常紧张 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2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 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目的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政治 主张中央集权 反对结党营私 提倡广开言路经济 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 发展工矿 交通 邮政 金融 水利等事业 准许私人开办工厂 奖励技术发明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 平等往来文教 兴办学馆 建立医院 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评价 1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 空想性 资政新篇 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 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 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 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经济发展 新的阶级出现 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 因而 资政新篇 也未能真正推行 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略 太平天国的失败 1 1864年洪秀全病逝 2 1864年天京陷落 标志 3 失败的原因 思考书上47页的学习思考 想一想 主观 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 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 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 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 另外 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 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 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2 战略上的失误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原因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 意义 反帝反封建 打击了 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外国侵略者 2 性质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3 教训 由于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辛亥革命 一 背景1 政治 1 民族危机严重 2 清政府反动卖国2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阶级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4 思想基础 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同盟会意义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概况 一 爆发 武昌起义 1911 10 10 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起义 清朝统治瓦解 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 1 1 1 民国的建立总统 首都 国旗 纪元 公历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权利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主权在民 政体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度 思考 孙中山所强调的 主权在民 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保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资产阶级性质 2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 的灭亡和 政体的确立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之所以说 临时约法 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主要是因为它 a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 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c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d 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 四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1 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最主要功绩 3 失败及原因 请你简单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失败原因 1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 2 主观 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3 具体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 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脱离人民群众 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 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人民群众热情丧失 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 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同盟会软弱无力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 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内部四分五裂 没有自己的武装 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 而始终末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4 认识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