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_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df

VE瓶盖注塑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VE瓶盖注塑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rar
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集.doc---(点击预览)
英文翻译 封面.doc---(点击预览)
文献综述.doc---(点击预览)
摘要.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实习报告.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型腔加工工序卡片集封面 .doc---(点击预览)
型腔加工工序卡片集.doc---(点击预览)
三维图册.doc---(点击预览)
VE瓶盖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doc---(点击预览)
Pro_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df---(点击预览)
Optimizationstrategyi_省略_hardeneddie_mol.pdf---(点击预览)
CAD_CAE_CAM技术在塑料注塑模具中的应用.pdf---(点击预览)
仿真
Doc1.doc---(点击预览)
NC2.elt
NC2.elt.bac
陈 仿真.elt
陈 仿真.elt.bac
文献资料
设计图纸
A0-模具装配图.dwg
A2-侧滑板.dwg
A2-凹模.dwg
A2-固定板.dwg
A3-垫块.dwg
A3-拉板.dwg
A3-推杆固定板.dwg
A3-镶件.dwg
A4-VE瓶盖图.dwg
A4-动模座板.dwg
A4-型芯棒.dwg
A4-复位杆.dwg
A4-定模座板.dwg
A4-导套1.dwg
A4-导套2.dwg
A4-导套3.dwg
A4-推件板.dwg
A4-推板.dwg
A4-支承板.dwg
A4-有肩导柱1.dwg
A4-有肩导柱2.dwg
A4-浇口套.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8949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9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1-02 上传人:优*** IP属地:广西
50
积分
关 键 词:
ve 瓶盖 注塑 模具设计 及其 仿真 加工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制造工程2005(2)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陈光忠文求实摘要探讨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其CAD/CAE针对不同零件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关键词:Pro/E软件模具设计CAD/CAE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133(2005)02009502TheapplicationofPro/EforinjectionmoulddesignChenGuangzhong,WenQiushiAbstractApplicationprobingintoPro/Einmouldingplasticsthewholedesignofthemould,ProblemandsolutionappearingwhileanalysingitsCAD/CAEtodifferentparts.Keywords:Pro/EsoftwareMoulddesignCAD/CAEPro/E提供了模具CAD/CAE/CAM系统集成,建立了单一的图形数据库,在CAD、CAE、CAM各单元之间实现数据的自动传递与转换,使CAM、CAE阶段完全吸收CAD阶段的三维图形,减少中间建模的时间和误差,借助计算机对模具结构、加工精度、浇注件在模具中的流动情况等进行反复修改和优化,及时发现问题,大大缩短制模具时间,提高模具加工精度。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引入并行工程技术,这样就可在产品三维零件设计时考虑模具的成型工艺、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等,并进行校对、检查,应用到模具制造时不但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而且能缩短设计、数控编程及加工时间。具体在模具设计中注意以下几方面。图1拔模斜度与倒角1注意精度的设置对于两个要兼容的Pro/E建模的模型,它们必须具有相同的绝对精度(即Pro/E内设置的精度)。Pro/E使用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在型芯操作过程中,为制造和铸型设计而设计模型,将输入的几何精度匹配到其目标模型等几种情况都使用绝对精度,一般通过提高精度(给一个较小的Accuracy数值)来解决。2倒角的处理倒角应在拔模斜度设计完成后才进行,若先完成倒角,与倒角关联的曲面可能无法完成拔模斜度的设计。如图1所示,如果要完成内、外壁的拔模斜度构建,则不能先倒角。倒角面可在屏幕显示,但无法完成倒角,这时将AttachmentType的选项中选择MakeSurface可产生倒角曲面,再将产生的倒角曲面相合并,用合并后产生的曲面切实体就可获得所需的倒角结构。3创建分模面Pro/E在模具设计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创建分模面。创建分模面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零件的分模面的创建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零件介绍创建分模面的方法。1)以图1所示零件为例,对于这类具有最大投影尺寸的零件常采用shadow方式生成分模面,也有直接使用Extrude来生成分模面,但要注意岛屿的选择。2)对于分模面上有破孔的零件,须通过不同的方法将破孔完整。对于这种零件在选择主分模面时尤其注意漏选,为避免漏选一般都使用surf&Bnd方式选择分模面,以图2所示零件为例,Seedsurface面应选择零件上表面(见图2a),Boundary面除了选择如图3的下底面边缘外,一定注意不能漏选含有破孔的曲面。a)b)图2创建分模面图3创建分模面当所有的曲面选择完成后,必然会出现部分曲面被重复选择,这时还需排除(Ex2cld),只有经过反复的排除选择,才能得到正确的分模面,最后是补破孔(Fill),在补破孔时,一般设计人员是一次完成的,即直接在建立分模面中完成,本文建议退出此模59工艺与工艺装备现代制造工程2005(2)型面后单独建立,然后合并,因为这样才能充分考虑分模面的合理性。完成后的上、下模分模面如图4、5所示。图4上模图5下模3)分模面的建立中还有一种简单方法就是复制(Copy),直接复制(Copy)零件表面,但这种方法只适用规则零件,尤其是上、下模的分模面处必须规则,如图6所示的零件。图6用Copy方式建立分模面4)在建立分模面之前一定要熟悉零件,由于Pro/E模具设计中有抽空模型零件体积(MoldVolume)功能,就是复杂零件使其分模面的建立也很简单,仅用拉伸或平整方式即可实现分模面建立,如图7、图8所示。图7拉伸方式建立分模面图8拉伸方式完成的下模4型芯、滑块及镶块分模面设计模具设计中广泛应用型芯、滑块及镶块等,这些分模面的建立与上述介绍的主分模面的建立方法类似,应注意的是型腔拆分顺序。图9所示在型腔拆分中就应先将型芯拆出(TwoVolumes/AllWrkpcs),然后再拆分前、后型腔(TwoVolumes/MoldVolume)。而图10中则是先拆分上、下模,再将滑块从上模腔中拆分出来(OneVolume/MoldVolume)。图9型芯分模方式图10滑块分模方式5CAE分析型腔建立后,浇注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Pro/E提供了CAE分析,该工具建立在相对准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从而可以近似获得实际指导生产实践的结果,此外,计算的快捷性使得在实际试模前,可以对于多个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评估直至优化,从而达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质量的目的。图11a所示是简单的轴套件,一般都是将4的孔放在上面进行开模,通过熔融状态流体的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在A2A剖面将会出现熔结痕,该熔结痕将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在A2A处开裂。如果将4孔开在壁厚处,则应对整个相关零件重新修改设计,于是改成图11b所示方式设计模具,将浇铸件旋转180,而不改变原浇道位置,通过CAE分析完全解决了问题。a)b)图11偏心轴套在对模具进行CAE分析时,其CAE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取决于三个方面:1)计算时采用的熔融状态流体的数学模型的准确程度;2)计算时的几何模型同实际制品的差异;3)所采用的注塑材料的数据来源是否准确、可靠。一般情况,由数学模型产生的误差在实践中是可以接受的,实践证明,只要按照模型简化原则对模型作适当简化,则由此带来的计算误差是可以接受的。相反,如果采用的材料数据不准确,即使几何模型精确程度再高,则计算结果也相差甚远。参考文献1孙江宏.Pro/ENGINEER结构分析与运动仿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2林清安.Pro/ENG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VE瓶盖注塑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89492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