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小幅水彩画之我见-美术学(美术学院)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小幅水彩画之我见-美术学(美术学院)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小幅水彩画之我见-美术学(美术学院)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小幅水彩画之我见-美术学(美术学院)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小幅水彩画之我见-美术学(美术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学 科 专 业 美术学 学 位 类 型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研 究 生 姓 名 孔维元 导师姓名、职称 刘湘东 副教授 论 文 编 号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 四 年 五 月 分 类 号 密级 学校代码 10542 学号 201102171480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究 生 姓 名 孔维元 导师姓名、职称 刘湘东 副教授 学 科 专 业 美术学 研 究 方 向 水彩画创作与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 四 年 五 月 I 摘要 古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真正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是以小见大,老子的道德经如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如此,德国伟大的艺术家丢勒的水彩 画野兔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水彩画故乡的英国,在水彩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优秀小幅水彩作品,在整个艺术史上夺人眼球。在国内,以李剑晨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水彩画家,早年留学国外,受西方影响,水彩画也以小幅居多,但在当今的社会氛围下,水彩画展览却出现了以大为好的现象,大而空洞的大幅水彩画,远不如小而精致的小幅水彩画那样令人信服。小而精致的小幅水彩画能够存在至今,主要构成原因有三:首先,由于画幅较小,绘制时间较短,画面简洁概括,可作为大幅画作的创作草图,而同时又具备了相机拍摄素材照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次,小幅水彩画相对比较容易控制,可以画的既自然、又生动,极具现场感,具备了大幅水彩画没有的优势;再次,工具材料相对简便,技法相对简单,适合没有经过正规造型训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效果图的绘制,受到高校设计教学的青睐,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需求群体;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崛起,很多的公众以及私人场所需要装饰,小幅水彩比大幅水彩在尺寸价格方面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小幅水彩画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绘画作品,小幅水彩画在很多的展览上并不多见,除了极个别 的专题展览,取而代之的是大开的幅水彩画,但小幅水彩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实际的社会需求,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小幅水彩画创作、教学和市场需求的路子结合,坚持走下去,以高校教学需要和中产阶级装饰家庭需要作为“大地”,中国小幅水彩画必定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越发的茁壮成长。 关键词 : 小幅水彩、特点、写生、创作、展望 s an is a a is i, a At i of as in so of in on of so t be as As be at as be to of so as of at by be be be IV to of of of at as “, so a of as to or in As on on so of as to in 目录 摘要 . I . 论 . 1 第一节 小幅水彩画的概念 . 1 第二节 小幅水彩画的基本特点 . 1 第三节 小幅水彩画兴起的原因 . 3 一、手绘 “小插图 ”的出现推动小幅水彩画发展 . 4 二、油画、版画创作草图的需要促进小幅水彩画的兴起 . 4 三、水彩纸生产工序的复杂,促进小幅水彩画繁荣 5 第一章 小幅水彩画写生的特点 . 7 第一节 小幅水彩画写生的必要性 . 7 一、从水彩画历史看小幅水彩画写生的必要性 . 8 二、水彩画写生多以小幅出现的原因 . 12 三、在当下重谈小幅水彩画写生的意义 . 14 第二节 小幅水彩写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 17 第二章 小幅水彩画创作的特点 . 26 第一节 写生性创作 . 26 第二节 参照摄影素材进行的创作 . 28 第三章 小幅水彩画的前景 . 30 第一节 从英国水彩 历史 看小幅水彩具有无限潜力 . 30 第二节 国内高校教学需要促进小幅水彩发展 . 34 第三节 数码时代下,小幅水彩画的定位 . 35 第四节 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为小幅水彩提供市场动力 . 36 结语 . 39 参考文献 . 41 附录 . 42 致谢 . 43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1 绪论 第一节 小幅水彩画的概念 为促进中国水彩画繁荣发展,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水彩艺术,发扬水彩画本体语言优势,推动小幅水彩画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安徽省文艺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展。尺寸要求:作品画芯尺寸不超过正度四开( 39尺寸超大者拒收 。(来源: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展组委会) 。 由以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对举办小幅水彩画展览的具体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小幅水彩主要是指在正度四开及其以下的水彩作品,他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优势和艺术价值。其最基本特点是:画面既可以简单、概括、酣畅淋漓,又可以像大幅水彩画那样精彩,深入,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举办全国性的艺术展览。 第二节 小幅水彩画的基本特点 每一个画种都有其特点,都有其特定的工具材料,水彩画也不例外,水彩画因为工具材料的特性,从而导致其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作轻音乐, 或者轻柔的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贴切的。 一幅轻柔的抒情诗般优秀的水彩画,除了内容和感受的表达深刻以外,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湿润流畅,晶莹剔透,轻松活泼,这就是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点所在。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只有通过和其它事物相比较才能得出其不同性。水彩画的特点也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较而言的,油画反复覆盖、厚涂形成了油画本身厚重的特点。水彩颜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同时又施以薄涂,保持其透明性,这样画面便给人以清澈透明的感觉。用水调色,充分发挥水的作用,灵活自然,滋润流畅,淋漓痛快,韵味天成。 作为水彩画大家族中普 通而又特殊的一员,小幅水彩画在保持水彩画最基本特征的同时,又有其自身别具一格的特点,并且绽放着绚烂而夺目的光彩,屹立 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征稿启事,期刊 论文 2011士学位论文 2 于水彩画大家族之林。 之所以说小幅水彩是水彩家族中普通的一员,因为它在工具材料的选择,表现技法的运用,画面效果等方面具有水彩画所具备的所有因素,这也奠定了小幅水彩画在水彩家族中普通一员的地位。 小幅水彩画之所以在水彩画大家族中绚烂夺目,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幅水彩画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水彩画最初的作用是为大幅创作搜集素材,这就要求在外写生时水彩工具要相对简便,纸张过大不便于外出写生携带;其次,水彩 画不像油画一样,不容易干燥便于反复修改。由于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在纸上进行绘制,这也形成了水彩画面易于干燥的特点,但又由于它的透明性,导致水彩画不易于进行反复修改,因此,在外出写生的过程中,小幅水彩画比大幅水彩画易于达到画面效果,与此同时,小幅外出写生的水彩画较好的体现了水彩画本身的审美要求;再次,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幅水彩画 德国伟大的水彩画家丢勒的代表作品野兔,这幅作品以其自身尺寸最早定格了水彩画适合于画小幅,作为水彩画故乡的英国,在举行英国水彩 300 年作品展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尺幅相对 都比较小,但作品的水平之高,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就如我们经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小画包含着大容量;通过在福建福州和安徽合肥展出的两届小幅水彩展的作品,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小幅水彩完全可以像大幅水彩创作一样,画的深入、精彩,甚而至于达到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大幅的深入程度,但又不失生动、自然地特性。 图 1小野兔丢勒 1502 年 综合以上特点,小幅水彩画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必定会成为水彩画界,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3 乃至整个绘画家族中绚烂夺目的一颗“明珠”。 第三节 小幅水彩画兴起的原因 从广义上 来 讲,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 凡是用水 作媒介,调和水性颜料 进行画面绘制的方式 都可以 被看作是 水彩画,因 此广义上的水彩画又 包括了丙烯画 , 水粉画,蛋彩画,甚至 我们的国画 中国画 也被囊括在内 。但 是,我们 这里 所 讲的水彩画 是 属于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透明水彩画 的特指 , 特制的水彩画 是 用 水 作 为调和剂,用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 进行作品绘制 的一个独立画种。这 样一种绘画形式 脱胎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的彩色插图,早期 的时候 并 没有被 人们所认识, 也正因为这样 被看作是一种既缺少油画那样的美学价值, 同时 又缺少版画那样经济价值的 绘画形式 。但 是 当它 从其它画种的阴影笼罩下彻底 摆脱 出来 ,充分发挥 自身在工具 材料 方面 的特点, 从而 获得独立地位时,才真正显示出了 它 强大的生命 力和 独特的 艺术魅力。 图 2 旧伦敦桥 透纳 15 世纪中叶德国 绘画大师 丢勒 (1471 1528 年 )以来,欧洲的水彩画,可以 被 看作 是初具规模 的水彩艺术。但 是 作为一种正式的绘画 方式 , 一直要到 18 世纪的英国,才 逐渐完美起来 ,并 且不断 走向繁荣。 在此之后 ,这一画种 伴随着英国对外的殖民主义扩张的步伐 又 迅速 蔓延至美洲大陆和亚洲等众多的 国家 , 并在 20 世纪初叶传入中国。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原因,小幅水彩画的兴起也不例外。研究事物(小幅水彩画)的发生发展,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小幅水彩画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幅水彩画兴起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本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硕士学位论文 4 一、 手绘“小插图”的出现推动小幅水彩画发展 追溯历史,欧洲中古时代 (4 世纪前后 ),由于印刷术的不发达, 贵族们 使用的书籍都是以 手抄本 的形式出现的 , 比 如: 人们用于礼拜的 祈祷书、 用于行医看病的 草药书 以 及用于记载和辨别不同植物的 植物书等都附有手绘的小插图。这些插图 大多是 用清水蘸颜料粉 绘制而成 ,画 面 十分 细致 、工整,但 这种绘画形式也有一个不足,就是 色彩 本身 没有附着力,很容易掉色,作品的 最大功用就是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其 自身 在 艺术性 、 思想性和独立性 方面 并 没有很强的特征 。当然,这 也 只是 我们今天 水彩画的雏形。 图 3 静物 赫夫纳格尔 作为手抄本,最早出现的“水彩画”主要的用途就是供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包括知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印刷术和照相机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绘制的小幅手抄本进行文化传播以及宣传。早在那个时候 以前,欧洲的贵族之间就喜欢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聚会,为了更多的贵族来到自己的城堡或者庄园进行聚会,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庄园或者城堡,人们便请来当时的工匠,在自己的庄园进行大量的宣传图片绘制,这样绘制出来的成本的小幅图片精美无比,上层社会的贵族们经常拿着这些绘制精美的图片给其它的贵族欣赏,邀请他们来自己的庄园做客。由于图片的需求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艺术形式的迅猛发展,也就是我们今天小幅水彩画的最初雏形。 二、 油画、版画创作草图的需要促进小幅水彩画的兴起 根 据西方美术史 上的 记载, 早在 13 世纪初 期 , 就 有画家在素描作品上 面 施以淡彩, 这样便 形成了素描淡彩作品,这些 施以淡彩后形成的有 颜色的画面 要 比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5 单纯用铅笔或炭笔绘制 的 单色 素描作品更富有视觉感染力。 从此以后 , 更多的 画家纷纷效仿, 甚而至于 有的 画家直接 用墨水,熟褐或赭石颜色以水调和作单色水彩画。 但 真正使水彩成为独立的 绘画 形式, 必须 归功于一些艺术大师的 加入 。1492 年初夏的一天,德国 绘画大师 丢勒 突然 心血来潮,他 并 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用调色油调出稀薄的油性颜色罩色, 从而 完成一幅 油画作品 ,而是别出心裁地把颜色粉与甘油 、 蜂蜜和阿拉伯树胶等材料 混合 ,用水 取代油作为调和剂作画, 却得到了 意外的效果:这种水性材料 绘制上去,画面 不仅色彩透明迤逦,而且大大 节省 了制作 的 程序。这,就是西方最早的 ,也是极 具艺术内涵的水彩画。 看到 这种独特的效果 丢勒受到很大的 鼓舞, 在此之后, 他画 了 许多水彩画, 直到今天仍然 被人们 赞赏 ,成为 水彩画 公认的 开山祖师 。 他的小幅水彩代表作 阿尔卑斯山风景 、 小野兔等作品,即使 用我们当代人 的眼光来看, 它在 表现能力 以及 制作技巧 等 方面 也是 无可挑剔的 。丢勒 是一位 才华出众 的画家 ,他 的水彩画风格细腻, 以写实性为主 , 在 制作 方法上 基本沿用了古典油画的 技法 , 进行 层层叠加,但 最难能可贵的的是在此基础上 保留了水彩透明 、 亮丽的视觉效果。 在 这 以 后,德国油画家荷尔拜因,佛兰德斯画家 鲁本斯 和他的 弟子凡代克等 也 都 画过 水彩画 。虽然这一时期的水彩画在色彩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但 这 一时期的 作品基本上 都还 是为 了 大 型 油画创作 所进行 的前期 色彩小稿或是为收集素材而预备的颜色习作 ,真正 作为 独立的水彩画 出现的 作品并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外出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的水彩作品又或者是大型油画创作前的色稿训练,都决定了水彩画只能以小幅的形式出现,但无论是那一种情况下的小幅水彩画在这一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得艺术性,并且一面依附于这种形式,一面完善自身的艺术艺术语言,茁壮成长。 三、 水彩纸生产工序的复杂,促进小幅水彩画繁荣 18 世纪以前的水彩画大部分 都 是 用 铅笔、毛笔或钢笔画 在 素描稿上 的 , 然后 用淡彩 进行 渲染而成 ,这样的画面 色彩并不 是很 丰富 , 作为水彩画 的独特 性并不强。真正 意义上 使水彩画成为独 立的艺术形式 , 首先 应该归功于 18 世纪和 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当这种 别具一格 的绘画方法传到英国后 ,许多画家为此痴迷 , 没有 其他任何 一个 欧洲国家的画家 们 像英国画家 一 样 严肃 地对待这一艺术形式。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 ,水彩画之所以 能够 在英国取得 令人仰硕士学位论文 6 慕 的成就,原因 有很多种 。 第一 ,英国人审美观念的引导 对世界观看方式的改变。为 了 摆脱中世纪宗教艺术 对 于人们思想的禁锢 ,人文主义 的不断发展 促使英国人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中 走出来, 走向大自然。大自然的 千姿百态 唤醒了人们 内心对 于 生活的 无限 渴望, 因此 ,他们从沉重的十字架 下走出来 ,尽情 的 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 赐予。理所因当, 绘画的使命 也就 从为神服务转变 成了 为人服务。 这时的 英国人 用 更为轻松的方式 看待 世界,观看 点也就落在了风景上 。 那一时期的英国画家都极具冒险精神,他们酷爱旅行写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间流连忘返,他们观察着一花一草的欣欣向荣,研究者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并用水彩画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促进了水彩画的发展,第二 ,英国的气候 条件。英伦三岛多雾 且 潮湿的气候,诡奇多变的 光色效果 ,转瞬即逝的 美 景常常处在云雾 的遮挡 之中,水分蒸发 比较 慢, 很 适合 水彩这一 绘画工具、材料的制作 、 发挥。第三,英国人功利的实用目的。当时英国逐步 发展成 为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时候 , 在工业、 在 军 事以及在 地质学 和 科学上的进步, 都促 使英国的水彩画得到 了 相应发展。 在 照相机发明前, 英国的 殖民开拓者, 便选择了 用水彩绘制地形 以 及记录建筑物的颜色等,被广泛 “ 地 形画”的 描绘上。 所有的这一切都促进了水彩画的繁荣与发展,促使水彩画家队伍的不断扩大,这样,对于水彩画工具材料的消费能力也与 日俱增。但由于作为水彩画的载体 水彩纸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加上工业革命尚未在水彩纸的制造行业得到应用,也就造成了水彩画纸的生产能力有限,再加上水彩画家外出写生时的方便,独具艺术特色、适合外出写生的小幅水彩画得到繁荣发展。 作为水彩画故乡的 英国 ,其 水彩画从题材来看, 多 以风景 写生 为主, 从 18世纪晚期 开始 极盛并一直 延 续到 20 世纪 的英国水彩风景画, 构图 宏大 , 以及 工整 细腻 的写实能力可以和当时的油画 相互 抗衡媲美。从审美精神 层面 看, 大部分都 是以浪漫主义理想化 的 观念为主导,抒情性 比 较强;从 风格 和 技法 方面 来看 的话 ,作品严谨、细腻, 则 以透明薄罩的干叠法为主;幅面不大,以 4 开、 8 开、1 6 开为主。但英国人非常喜欢这一抒情性极强的画种,他们大规模创作和收藏小幅 水彩画,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初, 水彩画(以小幅居多) 在英国 盛行 了整整一个世纪 。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7 第一章 小幅水彩画写生的特点 第一节 小幅水彩画写生的必要性 在人们的观念里,绘画中的小幅写生常被看作是一种训练造型基本功或者是收集创作素材的习作。在相机等摄影摄像设备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前,水彩史上的作品大多是以写生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些为收集素材 而绘制的小幅水彩画本身就是优秀的作品。如我国老一辈水彩画家潘思同、阳太阳李剑晨等画家的小幅写生作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今社会,提到创作,人们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利用照片绘制的大型水彩画,却忽视了创作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写生性创作的作品。当然,利用相机进行素材的收集,然后把素材放大成照片,进而绘制成水彩,不可否认,是一种有效地创作方法,当代的很多水彩画家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创作出了许多佳作。关维兴先生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利用照片绘制而成的许多人物形象富有个性,而又不缺乏艺术性、生动性,画面中人物形象 刻画深入、生动,体现出画家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另外一位,利用照片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而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画家当属陶世虎先生,他也是利用照片收集素材,然后进行创作。但纵观陶世虎先生绘画,并不是对照片的原版挪用,而是在作品中融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因而是欣赏者很容易观察到作品的丰富性,与其产生共鸣。曾有人评价陶世虎先生的作品“他的画细而不腻,凝重而透明,它不是油画,也不是照片,它比照片更概括,更生动,更具有生命力。 ”但是对于大多数画家而言,长期使用照片,容易使作品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生动的情趣,即使照片为我 们的创作提供了相对而言准确的造型、构图,色彩和动态,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也束缚了人们的个人艺术语言和主观思维。 对于一个优秀的画家而言,艺术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写生,面对自然景象写生时,每一个艺术家都会以赤子之心,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一方面,与客观自然对象交流,另一方面,主观的去感受自然,体味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描绘眼前的一切,这样的作品既生动、又自然、而且还充满活 回顾与思考, 2010士学位论文 8 力。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法国,但他的绘画并不是如西方绘画般完全忠实于自然对象,而是在写生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对画 面进行处理,绘制出超越自然对象而具有形式美的作品。我国著名水彩画家黄铁山先生,每次外出写生,都会带着自己亲自设计的小水彩画箱,随时抓住机会,观察自然,写生自然对象,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然对象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把这种极具现场感的小幅水彩写生,带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这一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照片,但整体气氛,色调的营造是照片无法给予的。这样,现场的小幅写生水彩作品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此以往发展下去,这些速写式的现场写生作品也不单单只为绘制大幅水彩创作服务,因为其本身的生动性、现场感以及他在尺幅方面与大幅水彩的 区别,逐渐的,这一部分水彩作品具有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在黄铁山老师创作的大幅水彩中,总可以看到他写生的小幅水彩的影子,他的作品并不是对着照片,完全的照抄照片,而是在创作的时候,利用写生时自然对象给与自己的第一感受构图、处理色调关系,在这些方面不变的基础上,利用照片,对局部进行推敲,增强画面整体的层次感,使整个画面更耐人寻味。这样创作的作品,既保留了面对自然对象写生时的现场感,又融入了作者参考照片对局部进行的深入推敲,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只有坚持这种日积月累的写生,才能是画家对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而不仅仅是在对着照片进行大幅创作的时候能画出优秀的作品,在写生小幅风景,为大幅创作进行色稿训练时也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成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一、从水彩画历史看小幅水彩画写生的必要性 中国自古便有“ 师法自然 ”一说,充分强调画家走出画室,到户外写生的重要性,石涛也在其话语录里明确指出,要“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外许多大师都充分肯定户外写生的重要性,中国的范宽、石涛,西方的莫奈、塞上、梵高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这些大师都是对景写生的受益者。 翻开水彩画史,我们很容 易发现,历史上优秀的水彩作品大多都是对景写生的小幅画作。水彩画由“地形画”发展而来,到后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彩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悠久的历史过程。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风景水彩画家约翰怀特,他的水彩画,也就是我们水彩画史上描绘的“地形画”,“地形画”的主要作用是 石涛画语录,吴冠中著 ,大象出版社 2010幅水彩画之我见 9 记录,主要形态是以铅笔或钢笔勾线,然后略施淡彩,“地形画”就是水彩画最初的雏形。我们目前所知的地形画都是小幅的写生。经历了一个世纪左右的积累,“地形画”改善了色彩关系,加强及时的改进,在效果上也逐渐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水彩风景画逐渐形成,虽然水彩画经历了 漫长的岁月后逐渐形成,但“地形画”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一点,我们在英国水彩画大师透纳前期的作品中可以得到明证。 水彩画在英国首先繁荣兴盛,有着其独特的原因。英国水彩画开始也是由“地形画”发展而来,由于一群非专业的水彩画家的倡导,职业水彩画架被雇佣来进行庄园、山川、树木的描绘,它们像中国古代文人一样,把这种绘画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也正因为社会的需要,大批水彩画家来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他们奠定了英国水彩画繁荣兴盛的基础。英国水彩画的奠基者大部分都是地形画家,他们一方面继承十七世纪西方“地形画 ”的优良传统,然 后融合风景画的趣味性,形成了前所未有,而又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他们的技术性要远远强于绘画题材特征,所描绘的景物多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名胜古迹,在内容方面,没有让观众有新的视觉感受,而是跟多的关注到了水彩画本身的艺术性,在这种情况下,水彩画被推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十八世纪,英国水彩画逐步建立起来,较早期的“地形画”而言,无论是从色彩构成,还是技术层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向具有艺术性的风景画方向发展。在题材上由于名胜古迹以及自然风景的兴起,绘画题材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由于相机尚未问世,加上 对自然风景浓厚的兴趣,当然最主要的是水彩画本身工具携带简便,操作方法相对简单,画面容易干燥等特点,特别适合户外写生,使水彩画在英国画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英国画家表现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最喜爱、最熟悉的工具。 十九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在技艺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并且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经验理论和技法。在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水彩画大师。用水彩工具记录沿途风光的“英国水彩画之父”保罗桑德比 ;一生钟情于大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画了数千张威尼斯变化莫测风光的透纳;不断寻求属于个人的表现手法,以精 湛的写实技法,描绘出数以千张前人没有表现过的最为平常的 名画经典 欧美水彩画, 邓佳德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 年 10 月第一版印刷 硕士学位论文 10 景色,但一生只钟情于田园的康斯泰勃尔,都是具有典型性的代表。西方水彩画诞生于以写生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地形画”,并且在写生的过程中,不断围绕如何改进观察方法,改善表现手法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使水彩画不断被推向前进。在这一时期,西方水彩画家盛行旅行写生,萨金特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中国素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写生旅行,水彩画家加深了对自然和生活的了解,通过大量绘制和不断尝试,使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不断得到完善,也是水彩画家们更加熟练的运用水彩工具 表现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小幅水彩写生作品对水彩画的发展、变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彩画做为舶来画种,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西画,水彩画在西方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的洗礼和沉淀,在艺术观念、表现技法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水彩画传入我国后,经过几代水彩画家的不懈奋斗与努力,在继承其写生的基础上,使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吸收西画基本构图和光色原理的同时,融入中国水墨画的笔法,不断发展完善,使水彩画这一西方舶来画种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发展,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水彩画。在中西融合的过程中,中国 老一辈水彩画家,如潘思同、李剑晨、王肇民等对水彩画写生乐此不疲,把自己置身于自然对象之中,寻找艺术的灵感,挖掘水彩画潜在的表现语言,从水彩画的用笔、构图、色彩等方面大胆尝试与突破,把中国画的意境融入到水彩画里面,与西方传统水彩画完美结合。进行大量写生,描绘客观事物,使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完美融合,诠释在早期水彩画家的大量写生作品中。水彩画家张充仁先生的黄鱼就是具有强烈中国风格的写生作品倪贻德先生的水彩写生作品嘉陵江轮渡,再现了嘉陵江边秀美的景色,意境深远,色调明快。倪贻德先生在其水彩画概论中曾这样 写道“拿自然来当我的老师,那么非但可以观察种种物质的形状,并且可以发现种种的色调,发现自己对于天然的美感。 ”留学海外的李剑晨、潘思同等老一辈水彩画家在熟练掌握英国水彩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情感,以严谨的写实手法把作品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在水彩画写生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作品朴实、生动、真挚、自然,反映了特定时代下中国社会的现实面貌,体现了作者坚定地艺术观念,是中国水彩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水彩画之新研究,倪贻德著,商务印书馆 1937 年 5 月初版, 1950 年 11 月再版。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11 图 4 黄鱼 张充仁 图 5 倪贻德 嘉陵江轮渡 在经历了短暂的徘徊之后,中国水彩画在八十年代 进入飞速发展时代,代表着广派水彩的王肇民先生的作品一贯坚持写生,再现自然之美。他曾这样对人说过“我的画非写生不画,别人不为,我故为之 ”。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并非原样的在再现自然物象,而是从物体的摆放开始,推敲构图的形式、色彩的搭配等诸多方面,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和表现方式。王肇民先生一直坚持形是一切的主张,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具备坚实的造型能力,才能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所见所想。他把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色彩造型审美有机的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中饱含着东方的审美情趣,而又凝练概括,少了几分华丽,多了几分凝重与概括。水彩艺术家王绍波先生在水彩技术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在他的代表作品渔歌中,运用干湿结合,层层叠加的手法进行表现,天空的自然与人物的厚重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统一又变化万千,既厚重,又不是水彩的透明特质,显示出画家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的造型功底,这与画家不断的观察自然,长期进行渔村写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长期的写生训练是沟通画家主观世界与自然客观世界的一座桥梁,是每一个从事绘画的人都必须经历的,在其中不断磨练、成长。 画语拾零,王肇民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 1 版 1 印 硕士学位论文 12 图 6 渔歌 王绍波 二、水彩画写生 多以小幅出现的原因 对于小幅写生而言,水彩画的工具材料有着独特的优势,水彩画的工具材料携带方便,画面容易干燥等特点决定了水彩画较其他画种更适合写生。水彩画写生一般具有概括、生动等特点,适合与表现稍纵即逝,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能让画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感受,这就决定了水彩写生必须以小幅出现。 作为英国水彩画精髓而流传自今的便是水彩画家直接投身于自然环境之中进行小幅写生。英国水彩画大师透纳游遍各地留给后世大量的水彩佳作。在他的作品前面,人们如身临其境,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了一体。著名水彩画家萨 金特的作品自然生动,色彩搭配和谐,笔触放松,在他的作品前面让人总有“沐浴阳光”的感觉。英仑三岛气候湿润温和,自然景象瞬息万变,为发挥水彩快速记录客观景象提供了条件。试想,画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心情自然舒畅,无拘无束,使情感自然释放,技法自然流露,又怎么会创造不出经典作品呢!对于社会而言,画家精心酝酿,精心制作的巨幅作品固然重要,但这并非水彩画本身所擅长,吴冠中先生曾说“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他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强,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和彩的 结合,彩墨虽也敷色,但以墨分五彩的墨来造型,水彩则主要以彩来造型,水彩画应发挥自己的特点” 。吴冠中老先生的这一席话,深刻说明了水彩画本所特有的艺术语言特征。 绘画本身就有写生与创作之分,创作有可以分为参考照片以及写生素材而 水彩漆德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13 进行的创作,也包括写生性创作。因此,在进行水彩画写生时,画家不应该对自然景象机械的描摹,而应该以赤子之心,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大自然中获取经验拿,丰富情感,开拓思维,积极主动的在大自然中以画家本身的眼光和修养,主动的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发现、寻找、讴歌大 自然的美好,创作出经典作品。唐代张璪就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明确指出了画家一定要以大自然为师,通过对自然对象的描绘抒发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再现自然是融入了作者本身的情感,利用一定的技术语言表现特定时刻、特定自然景象在作者眼中不同寻常的一面,绝不等同于完全照抄自然对象,这样的作品只会是惨白无力的。潘天寿老先生曾经在听天阁画坛随笔随笔中写道“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画中之理法,孕育于自然之理法,然自然之理法又非画中之理法也。因画为心源之文,有别于自然之文也。 ”这 一席话,真真切切道出了自然景象与绘画作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绘画作品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关系有极大的作用。 图 7 柳新生 阿克塔斯牧场 水彩艺术家柳新生先生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置身与自然之中,深入到生活之中,融入作者本身的情感绘制出来的,大自然的光色变化,特定物象的质感及精神面貌,引起了作者强烈的创作欲望。仔细的观摩大自然之后,以其个人专属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阅读他的水彩作品金色季节阿克塔斯牧场等,如身临其境一般,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金色的自然之中,又仿佛行走在高耸的 阿克塔斯牧场山脚下的小路上,他从自然对想入手,以其特有的色彩感受和硬笔线条的运用,创造出一个有一个真实的自然空间,真切的描绘出,作者此时此刻身处此地的真实感受,感染了自己,也感染了观众,使观众在内心 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 硕士学位论文 14 深处引起强烈共鸣。水彩画家陈希旦先生,多年坚持对景写生,他笔下的作品,真实而富有诗意,运用中国画肯定的笔触,加上西方的色彩观念与表现手法,描绘出了诗意般的南方自然景象。作品漓江晌午,明媚的阳光洒在漓江河畔,河岸上几只竹筏慵懒的躺在那里,远处是若有若无的山川,多么的贴切自然,真实的传达出午后漓江上的渔民小憩的场 景,向观众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午后明媚的阳光以及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寄予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图 8 漓江晌午 陈希旦 三、在当下重谈小幅水彩画写生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相机、电脑等媒介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断涌现,人们的观念也如打开了的大门,新思想不断涌入,不断变化革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水彩画的发展,也迎来了许多新的契机,无论是作品题材的选择,风格选择的多样化,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在日益发展,是水彩画作品本身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受。纵观当代水彩进程 的事实,我们便不难发现,人们对某一艺术程序的长期欣赏便会产生乏味的感觉,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就需要多样化的表现技巧与之相适应,创新的形式主要是抛开固有的技术规范和程式化审美模式,从其它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水彩画本身的表现语言,构建起新的审美视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各种艺术门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相吸收,借鉴其他门类的艺术,进行本门艺术的创新,这越来越成为艺术革新不争的事实。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要想得到发展,绝不可能置身于艺术的洪流之外。在当今的社会 ,摄影摄像技术与造型艺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摄影技术和器材的不断普及,为艺术发展与繁荣拓展了空间。数码相机、电脑、画笔、画纸等,在当代社会都成为了艺术家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小幅水彩画之我见 15 材料。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图像性、纪实性、瞬间性等在当下社会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的青睐。但是即使是在当下数码产品如此繁荣的时代,也没有能够取代绘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摄影摄像再现的只是人的物理视野,人类的精神、情感视野单单靠相机是解决不了的。艺术作品从产生的那天起便注定了它是人类作为主体,对于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发现与升华,而不能 被图像“真实”的外表蒙骗,而是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真实的反映出,再现出事物最内在的本质特征,作为精神性美的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数码相机被人们用来在外出写生时收集素材,的确方便了很多,也为水彩画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条件,水彩画的制作日益精良,由于在室内进行创作,作品的尺幅不断扩大,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水彩作品,是我们在过去所无法达到的。但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现象,人们更多的依赖照片,照搬照抄外出拍摄的照片,很少再去观察自然对象。这也就好比人类学会使用工具,算得上一种进步,科技的进步是好事,担人 类也因此丧失了许多动物本身具有的能力。人类学会织布穿衣,但也因此损失了毛发,抵御寒冷的能力越来越差。同样,相机给人类的绘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机拍出的照片色彩总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