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郑商所PTA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郑商所PTA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郑商所PTA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郑商所PTA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郑商所PTA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摘 要 2007 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并屡创历史新高,而国内 厂却在苦苦吞咽产能扩张速度过快的恶果。由于自身供需形式逆转,除 3月至 5月有一波上涨行情外, 价几乎是一路下跌。远月期价 从年初 9000 点 跌至7000 点 ,整整下跌了 2000 点或 20%;同为工业品生产的原料,为何两者的命运是如此不同,人们在唏嘘不已感慨的同时也开始深深的反思。淡忘过去,展望未来。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上下游产业链供需状况,将会有助于我们得出结论。 论文尝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 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机制,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其中的多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 后对郑商所 通过对郑商 、现货基本情况的分析,论文探讨了郑商所期货价格形成机制,认为 货价格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国际原油价格、 格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因果性分析研究了郑商所 重点选取了内盘 约 原油期货价格、 民币兑美元汇率和轻纺城纺织面料成交量等十二个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法建立和改进了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模型。为量化 变量对 期货价格形成的影响,论文首先对初始多元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表进行分析,验证了各个因素的相关性。然后, 对改进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多因素进行了因果性分析,并重点对比分析了最后 用两种预测方法有效地对郑商所 周的收盘价进行了预测,并建立了有效的短期动态均衡模型。 关键词 : 郑商 所 , 货 , 价格形成机制 , 因果性分析 , 短期动 态均衡模型 2 F F N in 007, TA a is In to a TA 000 000 of is so to If we of it us to to a to of TA by on to by on TA by of TA of TA TA is by as as X so In TA 2 TA 3 X MB of so of to TA of on on to of of on to TA TA on to c TA in 4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6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6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8 第二章 郑商所 场概述及价格影响因素 . 10 第一节 货基本情况 . 10 第二节 郑商所 货合约 . 14 第三节 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 14 第四节 影响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的几个主要因素 . 16 第三章 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模型的建立 . 22 第一节 郑州商品交易所 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 22 第二节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价格形成模型变量选择 . 26 第三节 用多元回归法建立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模型 . 27 第四章 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模型中多因素对比分析 . 35 第一节 初始多元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表分析 . 35 第二节 改进多元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因果分析 . 42 第五章 郑州商品交易所 货价格形成模型预测 . 50 5 第一节 多元回归方程预测 . 50 第二节 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 型的预测 . 51 第三节 两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 56 结 论 . 58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第一 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和 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一)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加大化纤行业风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纺织业的快速增长产生了 对涤纶化纤的旺盛需求;同时,我国化纤行业在持续多年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 许多问题,特别是原料缺口大、国际依存度高、价格波动频繁,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2005 以来 ,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下 , 为频繁和突出, 给 产和消费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极大困难。 2004国际石油价格平均 上涨了 而 2005 年我国 求量 1210 万吨,占全球 品需求总量的 42%,进口量为 650万吨,进口金额 口依存度为 54%。 到 2007年我国生产 求量 猛增至 1600 万吨, 其中 进 口 量 700 万吨 ,进口金额 突破 60 亿美金, 进口依存度 为 须依托大型炼油及乙烯等大型装置,在世界仅有 70 家供应商,其中向我国市场供货的仅 20 余家。我国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和供应商的高度集中,以及国内采购商过于分散,造成炒作行为频繁,加剧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对化纤工业的影响。受 动 影响,涤纶化纤行业 2005年销售成本上升了 利润下降 原油价格 剧烈 波动,已成为制约聚酯工业发展的 障碍,其 原料 价格受制于国外少数原料生产商的垄断 和国内贸易商的炒作,极大地增加了行业性经营风险。 (二) 信贷紧缩背景下 融资进口 击 国内 市场 我国 在大量的融资性贸易, 因此 现货 价格存在 外强 内弱 的 局面,尤其在 2007 年 国家 实行信贷紧缩政策的背景下 , 聚酯企业对于外盘 依赖越来越强 。 多企业为 防止 资金链断裂 , 维持信用证额度 , 而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进口量 。 海关数据显示, 我国 2007 年 平均 7 每月 进口 55 万吨 ,累计进口达 700 万吨 。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人民币大幅升值,外盘 格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二,进口外盘 用证方式,开证后 3个月后再付 全款,而且往往使用银行给企业的信贷额度。在今年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开信用证进口外盘 为了许多聚酯工厂的选择;其三,在信用证进口 模式下有很多融资商 , 利用进口 现 以 获得大资金 3个月 的使用期。 2007 年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日益红火,融 资 进口 套现 数量亦相当可观; 由于 未用完银行信贷额度的企业可能会面临银行减少明年信贷额度的危险, 这 促使 盘的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二、 选题意义 我国 论产量还是进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从未来几年来看,全球 从 易和消费来看,除去自产自用和定向销售部分外,符合 0%。其次, 是大厂生产,没有小作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产品质量一致性强。这意味着国内外指定品牌的 易所在产、销、进口地的集中地设置交割仓库。以上方面均有助于避免避仓等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于优化行业资源 配置、促进我国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货具有发现未来价格、揭示供求关系的功能,有利 于指导现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现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以为我国纺织行业提供完善的定价及避险工具,增强中国化纤行业、纺织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对 我国争取 大在世界化纤领域的影响,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实际 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 口 和消费国,从业人口众多,产能扩张过快、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如何规避价格风险,实现可持续稳健经营,是我国相关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研究 我国维护经济利益与社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理论研究综述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外对期货市场交易及其规律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从经济建模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是一个发展方向。由于期货规范发展时间不长,对于运行规律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性的角度,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的还不多。国内对价格预测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伯克斯和詹金斯( 1976 年提出的 ,这种建模方法特点是不需要 考虑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而是根据变量本身的变化规律,利用外推机制描述时间序列的变化。当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首先通过差分使序列平稳后再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一般采用 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或 回归分析方法则确定变量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建模方法,在数据分析工作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当影响因素为多个的时候,回归分析方法有多元线形回归和多元两种,由于影响价格的外部因素众多,他们与价格的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思路是围绕价格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计量模型,包括的变量可能很多,并根据市场的 发展变化及时地修正完善模型,以提高价格预测能力 。由于考虑的因素很全面,而且引用了较为先进的计量统计工具,显得更为科学。 二、 实证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 包括恩格尔 1982)提出了 型,随后 博勒斯 莱 夫 1986)扩展了 型,提出了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该模型很好的解释了金融实践序列的波动集群特性。 华仁海和仲伟俊( 2002)使用协整地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期铜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 系 1。高辉( 2005)采用协整模型、 果关系检验、 型及 型对上海和伦敦的 铜 期货价格及收益率和波动性做了实证分析。发现两市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 果关系和显著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同乡变动关系和长期的共同趋势。两市的长期期货价格收益率几乎没有显著差异, 9 两市均受到对方市场期货价格收益率的影响,短期波动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建立的 个市场 在波动性的传导和影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且两市均存在溢出效应和一定的杠杆效应 2。李辉( 2006)综合运用回归分析、协整分析和 果检验对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发现上海价格与黄埔现货价格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各自的对数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同时这两个序列是协整的。结果表明上海价格与黄埔价格相互间存在引导关系,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更强一些 3。顾功( 2006)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尝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上期 所燃料油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中多因素 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期所燃料油期货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相关性和因果性分析,最后对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收盘价格运用短期动态均衡模型进行了预测。论文进一步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因果性分析研究了上期所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运用多元回归法建立和改进了上期所燃料油期货价格形成模型 4。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已有文献看,对于期货规律的定量研究基本是建立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建模角度。最近尤其是协整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期货市场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是 :首先,对郑商所 再根据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中多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 最后对郑商所 10 第 二 章 郑商所 场概述 及价格影响因素 本章通过对郑州商品交易所 货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郑商所 考察郑商所 第一节 货基本情况 由于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 ,为此在考察郑州商品交易所有必要分析 一、 产业链结构分析 图 化工生产流程图 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石脑油(别名轻汽油),从石脑油中经过一定工艺过程提炼出 二甲苯), 方占 65 67)经过氧化(氧气占 35 33)结晶分离干燥生产出精对苯二甲酸( 粉状);二醇,液体)生产出 酯切片) (生产 1吨 4吨的 酯薄膜、聚酯瓶片(见图 2)。 11 聚酯纤维(涤纶的学名)分长丝和短纤,长丝大约占涤纶的 62、短纤大约占 38,长丝为纺织企业使用,短纤一般与棉花混纺。棉纱一般占纺织原料的 60,涤纶占 30 35。长丝和短纤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 切片融解后喷丝而成;一种是 是直接喷丝而成。在以上产业链中 , 前启后 5。 二、 化学 性质与 生产 工艺 英文缩写, 其化学分子式为 于低毒类物质。 燃物质,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的危险,粉尘具有爆炸性。 界上 90%以上的 称聚酯 ),其它部分是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其它产品的原料。 料 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成粗对苯二甲酸,再依次经 过 结晶、过 滤、干燥为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氢脱除杂质,再经结晶、离心分离、 干燥为 邦( 三井化学等公司,经多年发展,上述三公司技术大同小异、各有特点,水平不相上下。 生产工艺采用 醋酸(生产 1 吨 要 40 多公斤醋酸)反应生成 反应式为: + 醋酸 = 根据等摩尔比定律,可以计算出 论消耗 /106) =1吨 ( 166), 106/166=6 左右 。国外 生产成本多在 +130 美元 /吨左右,含税成本多在 1350元 /吨左右,中国 1200 元 /吨左右。 三、 亚洲 场基本情况 韩国、台湾、中国、印尼、日本和印度是亚洲的主要 、韩、台的 能占亚洲总产能的 60%左右。总体来看, 能 主要集中在 12 菱、三井、东帝士、台化等 几大主要供应商手中,占亚洲产能的 50%左右。其中 洲的总产能达到 540 万吨,而以 主体运行的 能已经达到330 万吨 (中美和、三星和阿莫科三井中占有 47股份 )。三菱化学的总产能也高达 296 万吨 (包括印度三菱的 47 万吨,日本松山的 25 万吨,印尼的64 万吨,以及占出资 40%的韩国三南石油化学 160 万吨,合计 296 万吨 ),三井化学亚洲的产能在 228 万吨,东帝士的亚洲产能 204 万吨 (含中国翔鹭的 120 万吨 )。 从 2005 年开始,亚洲 建开始加速, 2005 年亚洲新投产的 能就达 到 210 万吨左右 (增幅 ,包括中国的两套以及伊朗和泰国的两套装置,2005年亚洲 2006 年是亚洲 随着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聚酯产能的迅速扩张,亚洲的 几年亚洲 求增幅都在 7 9%之间。 2004 年,亚洲 费量共 2346 万吨, 2005年亚洲对 525 万吨,其中中国消费了 1205万吨,占亚洲 洲的 需少量从亚洲以外的地区进口 (2004年仅中国就从墨西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进口 吨左右 )。从亚洲本地区各国的 易地位看,中国与印度是亚洲的绝对 韩国、台湾 地区 以及日本是 主要出口地。中国 口报关均价 逐年上升, 从 2004 年的 728 美元 /吨 上涨至 2005 年的 799美元 /吨 , 2007 进口报关均价 达到 885 美元 /吨, 而 2008年 3 月 报关价格一度 突破 1000美元 /吨 。 四、 中国 场基本情况 2005年 214万吨,占全球 480万吨的 42;产量 565万吨,进口 量 口地:韩国、台湾等),进口依存度为 54,未来 2001 2005年间中国的 67万吨,年均增长 其中产量净增 230 万吨,年均产量增幅达 进口量由 2001 年的 311 万吨增长至 649 万吨,年均增长 至 2005 年中国 占世界 2006年年初开始即有上海亚东、翔鹭石化(扩容)、三鑫石化 2、扬子石化各 60万 13 吨装置在年中之前先后投产, 2006 年中国 产能 达到 880 万吨左右。 此外2007 年 有宁波三菱,宁波逸盛 石化 二套各 60 万吨装置投产,再有辽化 60 万吨新产能投产 。 近年来中国 求强劲,每年 费净增长都在 130 200 万吨之间,因中国需求强劲,致使亚洲 格逐年上涨,负荷逐年上升。 但从2006 年 起 能 扩张 明显失控,民营企业或明或暗的躲开调控而私自建设或提前建设边建边报批,导致 2006 年的中国 能突然猛增 200 万吨至 880 万吨 。 2007年 国内 能再猛增 210万吨至 1100万吨 ,而 进口量 仍 维持在 700万吨左右 。 2005年 国内 210万吨, 2006年 、 2007国内 观消费量 分别 达到 1370万吨、 1600万吨 。 在高利润、国产化技术成熟、投资成本大幅下降的驱动下,中国聚酯产业迅猛发展,中国聚酯产能由 1998 年底的 398 万吨迅猛增加到 2005 年底的 2072 万吨,聚酯原料市场因此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生产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最大的 费国。通俗的说,世界上每三吨 有 1吨、亚洲每两吨 有 1吨即被中国的聚酯工厂消化。 从 1995年到 2003年 ,聚酯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从 2003年至 2005年,聚酯表观消费量的年增长率尽管呈下降趋势,但也高达 23%、 20%、 16%。 2004年中国共进口 口额 口单价 728美元 /吨。进口地主要是韩国、台湾、日本、印尼以及泰国,伊朗、沙特以及土耳其近年来开始向中国输入 2005年共进口 吨,进口额高达 52亿美元,进口单价 802 美元 /吨, 2005 年中国聚酯企业的 料成本有所抬升。 2005年 湾、泰国、沙 特的进口增幅平均在 20%以上,而从日本、印尼、北美和欧洲的 口量大大减少。中国聚酯产业的崛起是拉动 长的源动力。 从进口与消费集中的地域分析, 中国的聚酯企业产能高度集中在江浙两地 ,江浙沪消费进口 占 87, 而 口中一般贸易占绝对数 。 14 2 0 0 5 年P T A 江省40% 第二节 郑商所 货合约 郑 商 所 吨 /手,报价单位是元 (人民币 )/吨,最小变动价位是 2元 /吨,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是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 4%,合约交割月份为 1 12月,最后交易日为合约 交割月第 10个交易日,最后交割日期为交割月第 12个交易日,交割品级为符合工业用精对笨二甲酸 割地点为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最低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 6%,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交易代码为 交易指令每次最小下单量为 1手,限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为 1000手,市价指令每次最大下单数量为 200手。开盘集合竞价在某品种某月份合约每一交易日开市前 5 分钟内进行,其中前 4分钟为期货合约买、卖指令申报时间,后 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开市时产生开盘价,交易系统自动控制 集合竞价申报的开始和结束并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集合竞价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即以此价格成交能够得到最大成交量。开盘集合竞价中的未成交申报单自动参与开市后竞价交易 6。 第三节 商品 期货价格 的特点和 形成机制 前文着重分析了 节将从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出发,探 15 讨 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 一、 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 首先,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某种具体商品的价格,而是该商品期货合约的价格,既与现货价格紧密联系,又有别于现货价格。虽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受同样的价格因 素的影响,但它仍具有特有的市场规律。在有的时段内完全可能走出与现货价格相背离的走势。但由于到期交割制度的存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最终归于趋同。 其次,期货价格反映的是商品未来的供求状况,是对未来供求关系不断进行预测而达成的一种均衡的预期价格。尤其在成熟的国际期货市场上,期货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汇聚了全球的供求信息,反映出供求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并在不断的买卖合约中达到暂时的均衡。均衡一旦被打破后,又会在新的价格因素作用下,达到新的均衡 7。 再则,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现货交易取决 于交易双方对商品品质、价格、转让方式、付款方式、保值服务等方面的讨价还价,一般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形成的价格不具备普遍意义。期货交易则不同,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合约,买卖过程可在瞬间完成,再加上众多的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和场所集中进行交易,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期货价格。由于期货价格是在交易所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完成,其透明度高、传播速度快,能较真实地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动趋势,且 由 交易所提供 履约 担保,因此具有公开性和权威性 8。 二、 商品期货价格形成机制 期货价格形成原理是指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和作用体系 ,它是通过期货市场的各类投资者在公开市场上综合各种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最终通过交易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实现的。在期货价格形成中,市场投资者是主体,他们不同的投资目的和风格以及对市场信息的不同理解是期货价格不断波动并达成均衡的原因。各种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和期货市场机制是客体,是市场投资者研究的对象。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可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利好因素和利空因素等。期货市场机制包括了有关期货合约、交易、交割、风险控制、监管体系 16 等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是构成了期货市场的基础。信息渠道和投资渠道是否顺 畅、投资者数量是否足够多、投资者交易理念是否理性成熟、期货交易机制是否完善,成为期货价格形成是否有效的关键 9。 在一个成熟规范的期货市场,期货交易制度比较完善,期货价格能够较好地反映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预测价格变动趋势,从而使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保持良好的相关性,保证了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实现。反过来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实现,又将促进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正常运转。 本文在讨论郑州商品交易所 点关注影响 些因素主要与市场供求有关,如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期货市场的 资金状况、国家政策法规、投资者心里因素等,它们时刻处于不确定状态,使期货价格也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 10。 第四节 影响郑商所 货价格形成的几个主要因素 本文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郑商所 一、 供求关系 在前面的对 市场情况介绍中,已经分析了 供需情况,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 终端产业(纺织行业)的供求关系。 聚酯产品中涤纶对 定着 费情况。 2005 年化纤产量占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 2690万吨的 61%,而化纤中涤纶占总 量的近 80%。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这就是说,纺织行业的景气程度、发展情况直接影响涤纶市场消费,进而决定对 全球 势的经济增长带动了终端产品 为纺织工业提供更大发展动力。纺织工业发展推动聚酯需求增长,最终影响市场对 据 2000年 球经济以年均 速度平稳增长,同期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预测, 2005 年 2010 年,全球经济增长 速度将保持在 右。预计未来 5 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 速度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17 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量的 70%以上。这表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潜力在内需上,而且内需增长较快。这是包括化纤业在内的纺织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同时,纺织品是中国最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除了内需因素外,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还受国际市场贸易摩擦、汇率变化的影响。 2005 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 2000 年的 斤上升到 斤。其中人均涤纶纤维的增长速度高于棉花和其他纤维品种。在未来的三、四年间,预计中国化纤工业还将保持 1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但增速将逐步回落。据估计,2008 年以后,增速回落到 10%以下,到 2010 年,化纤产能、产量的增速将分别回落至 7%和 5%的水平; 2010均增速会继续下降到 4%和 4%。 二、 原油价格 源头为原油。在 2004全球 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格却出现大涨。其中原因在于 成本推动。特别是 2004 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一路上涨。在高油价下,作为中间产品的化工市场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同声涨落。 油上涨带来成本向下游的转移,直接造成 成本增加,从而影响 生产成本, 因此,投资者参与 货,应关注原油价格。 2007 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出触底反弹、先抑后扬的走势。年初下探至 50美元之后,在 3月份开始出现稳步持续反弹, 7月份加速上扬并刷新纪录,此后虽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短暂下挫, 9 月份国际油价重拾升势,至 9 月 13 日突破 80 美元的关口, 10 月 25 日突破 90 美元关口, 11 月 23 日达到 元,较年初最低点强劲反弹近一倍。 2008 年全球石油 供应仍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将支持国际油价高位运行, 2008 年 4 月美国原油期货最高触及117美元的历史新高。 地缘风险、投机炒作、天气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始终存在,国际油价难有实质性回落。如果伊朗核问题等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平均价位 预计 将在每桶 75 美元以上 。如果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逐步演变成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出现明显减速,国际油价仍存在大幅回落的 可能性。 18 三、 对二甲苯价格 生产 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料,全球范围内超过 90%的 用来生产 ,可见 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现货市场中, 成本价参考公式就是以 基础的: 本价 +1200。其中 1200元为各种生产费用。 2001年至今, 2006年上半年 X,尤其在 料价格作用力非常明显。最近 5年,国内 2005年国内 内产量仅 223万吨,自给率为 59%。相对于 时,未来 脑油缺口加大及汽油对石脑油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着国内新的 国进口 量将逐月降低,但是进口 根据海关统计数字显示, 2007 年 1月 X 累计净进口量为 248 万吨 (净进口量 =进口量 量 ),预计全年 60 万吨。 2006 年 亚洲新建和扩建产能合计 168 万吨,低于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下半年以后亚洲计划新增 920吨 反超 增产能,其中绝大多数的新增产能在中国和印度,这样 应紧张的局面将在 08年 后 得到缓解,并逐步趋于过剩。 四、 乙 二 醇价格 乙二醇( 称 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防冻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此外还 可用于涂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世界 量中约 75用于生产聚酯纤维, 15用于生产聚酯树脂(主要用于油漆), 10用于生产防冻剂、除冰液、表面涂料等其他用途,产品分为纤维级、工业级和防冻剂。 产 1吨聚酯需要 4 在下游聚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6, 4, 两者合同货市场来看, 同货占有市场 70的份额,而 19 0的份额,两者均以合同货市场占主导,但其中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售渠道错综复杂。随着 没有统一的价格公式。相对而言, 源、月采购量、计算公式相对来说透明规范。由此得出这样一个关系: 而间接影响了 我国 2007年 1吨;另据海关统计, 1观需求为 吨,显示中国 进出口单价看, 2007年 下半年进口单价高达 1200 美元 /吨 ,主要原因是合同货供应出现问题,而那时 格正在谷底挣扎。 五、 国内外装置检修 产装置每年需要检修一次。 产企业会选择淡季或市场行情不好的月份安排进行装置检修,以降低市场风险,从而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在贸易环节有许多投机商进行 出口和现货贸易,当 工厂出现故障而停车检修时,往往通 过囤积现货短期拉高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 同时 也会刺激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 ,使得 货价格出现短期的暴涨 。 六、 人民币汇率 和美元指数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而纺织品市场形势反过来也将直接影响到化纤产业及上游 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按美金计价的进口 格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可能促使相应的报价上升。事实上,在中国于 2005 年 7 月实行汇改后,海外贸易商迅速做出了反应,上调了报价。投资者应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于行业的各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情况变化 越来越不利于纺织行业。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和 服装行业的利润就分别下降 3%到 6%。而这些行业的利润本来就很低,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原材料土地涨价等因素势必将抬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将遭到削弱,从而导致出口减少。 2008 年 人民币预期进一步大幅 20 增值 10%, 如此快速的升值对 出口为主的纺织行业将造成承重打击, 将对 期 不利影响。 近一段时间,美元受经济不景气、房贷次级债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贬值速度持续加快, 2007 年,美元兑欧元跌至纪录低点,兑英镑则跌至 26年低点。2007年美元指数从年初的 幅超过 9%,接近 2003 年以来最大年跌幅。引发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石油出现短期暴涨的走势,黄金最高上涨至848 美元,原油上涨至 元 , 同时美元的贬值也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 。美元指数对于 几个方面有着直接影响,一 、是用美元计价原料成本面临重新估算,生产成本提高。 二 、 是美元指数疲软带来实际收汇变化 11。 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元汇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商品价格更为主要的是各商品的供需基本面,美元汇率的波动对商品价格走势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不同商品对汇率的敏感度不一样,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期对汇率的 敏感度也不一样。对于原油等对汇率更为敏感的品种来说,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将使其波动性增强,在高价格区域运行的时间相对延长,价格变化将更为复杂。对于石化产品来说,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 为重要的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给生产,消费带来巨大的风险。 七、 关税 政策 加入世贸以前 ,口有严格的进口壁垒。一是配额,二是高关税。加入,聚酯产品包括 进口配额全部取消。 进口关税将逐年降低,降到 进口税率削减了 1,分别降到 2。这可能使这三种产品的进 口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