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教案范文

收藏

预览图
编号:698519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9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09 上传人:亦铭 IP属地:四川
15
积分
关 键 词:
永遇乐 教案 范文
资源描述:
《永遇乐》教案范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豪放词的特点;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1.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3.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词现存620余首。    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享有盛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另外有奏疏《美芹十论》、《九议》。    著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二、关于豪放词常识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创作视野较为广阔,用事较多,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    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总的来说苏词清远旷达;辛词豪放深沉。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亦称“东坡词旷,稼轩之词豪。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题目。    三、课文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zh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    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    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    因此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    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览景有感,就自然吐露了出来。    四、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孙仲谋(zhng)舞榭(xi)巷陌(xing m)金戈(gē)元嘉(jiā)狼居胥(xū)仓皇(cāng)可堪(kān)佛狸祠(f或b)拓跋焘(btāo)张浚(jn)王玄谟(m)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其在词中的意思无觅寻找不到。    气吞形容气势很大,气概非凡。    风流繁华景象或英雄业迹。    寻常平常;普通。    草草引申作草率马虎。    赢得落得、剩得。    北顾回头向北望。    这里指失败。    可堪不堪;哪堪;怎堪;即怎能忍受。    凭谁问“难道(还有)谁会问?”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①赢得仓皇北顾北名作状,向北。    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名作动,吃饭。    4.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文言句式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动句)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倒装句)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倒装句)【合作探究】    一、诵读课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教师朗诵2.集体齐读    二、译读课文1.参看课文注释,笔译课文2.展示译文(朗读或板书)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找不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舞榭歌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风雨的吹打而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杂草树木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刘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那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是何等的威猛!元嘉年间,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像汉朝霍去病远征匈奴那样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欢庆成功,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败逃的下场。    我登上山亭,向北遥望,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往事不堪回想,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拓跋焘(佛狸)的庙前,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三探究导航(讨论、交流、展示)(一)关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文采,含蓄深刻。    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例如《锦瑟》引用了蓝田玉烟、鲛人泣泪的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为诗歌增添了文采。    《马嵬》用卢家莫愁的典故,玄宗贵为天子,却得不到平民般的幸福,讽刺了玄宗虚伪自私的爱情。    (二)辛弃疾的词以好用典故见长。    课文用了哪几个典故?答上阙用了孙权雄才大略、刘裕北伐完胜两个典故,下阙用了刘义隆北伐惨败、拓跋焘修建行宫(佛狸祠)、廉颇思国三个典故。    【合作探究】(一)分析典故的用意,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以下探究题,意思对即可)1.分析第    一、二个典故。    说说前两个典故蕴含了什么用意?答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的故事,表明了词人的北伐雄图表达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    2.分析第三个典故。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答用刘义隆草草北伐失败典故,意在借古讽今,委婉规劝南宋朝廷韩侂胄,不要急功冒进,要汲取历史的教训,表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第四个典故。    ①诗人写北魏太武帝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佛狸祠)祭神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答当时,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如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作者的心情无比沉重,一股担忧之情淤塞胸间,隐隐作痛。    ②借用北魏太武帝典故的用意何在?答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和词人恢复中原热切愿望。    4.分析第五个典故。    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典故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①最后用廉颇思国一事表达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却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②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突出主旨,而且集中地、鲜明地再现了词人忧虑国事、悲愤难抑的精忠形象。    (二)总结归纳1.齐声朗读课文。    总结归纳上下两阕内容大意上阕怀念历史上曾经积极抗敌的英雄人物孙权、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屈辱求和,表现出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下阕借谴责刘义隆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自己的爱国热忱。    2.总结归纳全词主旨这是一首借古讽今之作,作品表现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和不重用抗金志士的愤慨。    3.明确词作的艺术技巧①最突出的艺术技巧是用典。    ②其次是对比。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    三、课后拓展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①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明确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内容仅供参考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永遇乐》教案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985191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