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1.1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1.1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1.1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1.1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1.1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 主干知识 梳理基础梳理一 经纬地球 1 经线的两大特点 1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2 形状与长度 均为长度相等的半圆形 长度约为2万千米 2 纬线的两大特点 1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2 形状与长度 为大小不等的圆圈 由赤道向两极长度递减 方法点拨 1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 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 经度数值减小的为西经度 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 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 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 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 度数和为180 东西经相反 0 和180 经线除外 二 地图的关键要素1 比例尺 1 三种表现形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数字式 1 500000 线段式 2 两大作用 反映图示范围大小 比例尺越大 图示范围越小 反之则越大 反映图示内容详略 比例尺越大 内容越详细 反之则越简略 三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1 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2 地形剖面图在某一地形剖面图中可以反映出地形的什么特点 可以反映出沿剖面线的地势高低的变化状况和坡度的大小状况 温馨提示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显示的数字均表示的是某点的海拔 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则表示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思维导图 具体分析如下 1 方格状经纬网图 矩形经纬网图 呈现特点 此类图中 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 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经纬网图 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 北半球的两点 北半球在北 南半球在南 同在北半球 纬度值大者在北 同在南半球 纬度值大者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 经度值大者在东 同在西经度 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 如图所示 2 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为中心经纬网图 3 不在同一经纬网上两点的定位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 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 如下图 甲地 55 n 25 w 乙地 25 s 65 e 甲在乙地的西北方 2 定 距离 1 两点间的距离 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 纬度1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 大约是111千米 如右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 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 经度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大约是111 cos 千米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图ac 若b c两点不在同一经线 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 可以先假设b c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也可以先算出比例尺 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2 两点间 最短航线 的判断 球面上两点间 最短航线 为球面最短距离 球面上两点 不在同一条经线上 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注 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具体掌握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 若两地 赤道除外 经度和等于180 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最短航程经过两极点 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同位于北半球 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 过北极点后 再向南 图 同位于南半球 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 过南极点后 再向北 图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这时需要讨论 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 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 如果过北极点为劣弧 则先向正北 再向正南 反之则先向正南 后向正北 第二 若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 而是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 而是先过两极地区 或上空 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a地位于b地的东方 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 先向西北 再向西南 同在南半球 先向西南 再向西北 图 a地位于b地的西方 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 先向东北 再向东南 同在南半球 先向东南 再向东北 图 第三 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 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即最短劣弧线 3 定 范围 1 纬度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 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 中心点纬度数相同 则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 b两区域相比 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 b 当a 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 即图幅 相等时 则比例尺大小为a b 方法技巧1 高考常见经纬网图的特点 2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方法 1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 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 如a 40 n 20 w 与b 40 s 20 w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对 和为180 纬度相同 如a 40 n 20 w 与c 40 n 160 e 3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对跖点 经度相对 和为180 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 如a 40 n 20 w 与d 40 s 160 e 3 飞机飞行或者远洋航行选择 最短航线 的意义在远洋航行时选择最接近大圆的劣弧作为航线可以缩短航程 节省运费 减少运输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典例探究例1 2014 山东实验中学4月调研 读 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 完成 1 3 题 1 我国南极中山站 69 s 76 e 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 80 s 77 e 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b 1020千米c 1220千米d 1420千米 2 我国泰山站 73 51 s 76 58 e 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2011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南方d 西北方 3 若某科学调查小组坐飞机从长城站飞往泰山站 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 一直向东b 一直向西c 先西南后西北d 先东南后东北 答案 1 c 2 d 3 d 解析 第 1 题 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 纬度相差11 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约为1220千米 第 2 题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呈顺时针自转 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第 3 题 两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南半球 且不在同一条经线上 故先朝向南极地区飞 泰山站位于长城站以东 因此飞行方向应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变式精练1 2014 唐山调研 南苏丹共和国是从苏丹分离成立的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读下图 完成 1 2 题 1 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 南苏丹共和国首都位于北京的 a 西南方b 东南方c 西北方d 东北方 2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南北领土的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a 800kmb 600kmc 1110kmd 400km 答案 1 a 2 a解析第 1 题 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南苏丹共和国首都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对照北京的经纬度位置 可以确定其位于北京的西南方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跨度约为8 由此可以估算其南北领土的最大距离最接近800km 考点二比例尺的大小 缩放与应用归纳总结1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 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 且分子是1 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 就看分母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2 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 实际面积越大 则比例尺越小 如图 甲 乙 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 甲 乙 丙 2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1 规律内容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 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单 精确度越低 2 规律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 军事图 旅游图等 3 比例尺的缩放 1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 将1 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 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 10000 比例尺变大 2 比例尺缩小 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 将1 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 4 1 120000 1 160000 比例尺缩小 3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 9 比例尺缩放后 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4 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 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 求a b两点的直线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比例尺 2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下图 ab间为30千米 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 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方法技巧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 风力大小的关系 1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缓 2 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3 若等高 压 线疏密 比例尺 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大 坡度越大 风力越大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小 坡度越小 风力越小 典例探究例2 2014 重庆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 如用途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等 的浏览窗口 面积单位 m2 高度单位 m 读图 完成问题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 宽为220m 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 1000的比例输出 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 a4纸 29 7cm 21cm b b4纸 36 4cm 25 7cm c a3纸 42cm 29 7cm d b3纸 51 5cm 36 4cm 答案 b 解析 学校实际用地长为300米 宽为220米 通过比例尺1 1000计算可知 对应的图幅长30厘米 宽22厘米 选用的最小尺寸的纸张为b4纸 变式精练2 2014 泉州模拟 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 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a 坎昆位于墨西哥城的东南方向b 坎昆与墨西哥城的直线距离大约160kmc 尤卡坦半岛的图上面积为80cm2d 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3倍 则其比例尺为1 6000000 答案c解析结合经纬网知 坎昆位于墨西哥城的东北方向 坎昆与墨西哥城的图上距离约2 5厘米 根据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其直线距离大约125km 根据比例尺与面积之间关系知尤卡坦半岛的图上面积为80cm2 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3倍 则其比例尺为现比例尺的4倍 为1 1250000 2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 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对高度 h海拔高 h海拔低 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 6 100m 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 0 6 h相对高度 100m 3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 n 1 d h n 1 d 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 h顶 h大 d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 d h底 h小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 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 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 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 具体如图所示 已知 等高线a b c ab 即 大于大的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气温 海拔每升高1000米 气温约下降6 阳坡热量条件好 阴坡相反 盆地不易散热 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降水 迎风坡降水量多 背风坡降水量少 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 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 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2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落差大 河流流速大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所处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 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方法技巧1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 1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较为平直 2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等高线稀疏 弯折部分较和缓 3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较密集 河谷转折呈 v 字形 1000米左右为低山 3500米以上为高山 4 高原 海拔高度大 10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5 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密集 数值大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 数值小 2 某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从海拔 地势变化 地表起伏 地貌类型及结构 主要地形 典型地貌等几个方面表达 有三个步骤 1 简单描述地势 如 东高西低 2 描述地形及分布 如 沿海有小面积平原分布等 3 描述特殊地貌 如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等 沿海地区还要描述海岸线情况 如 海岸线漫长 且曲折 典例探究例3 2014 湖南长沙模拟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地坡度最陡c 地分布有茶园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450米b 500米c 550米d 600米 答案 1 c 2 a 解析 第 1 题 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经纬线平直 由等高线数值确定 地地势为东北高 西南低 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由 地等高线分布可知 地等高线最密集 坡度最陡 由图中30 n可知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 地海拔为300 400米 等高线较稀疏 为丘陵 适合茶园布局 观赏瀑布需仰视 地位于瀑布的上游 不是最佳位置 故选c项 第 2 题 考察路线经过的最低海拔为100 200米 最高海拔为500 600米 相差4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100米 高差h为 n 1 d h n 1 d n为相差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故300 h 500 符合条件的只有450米 变式精练3 2014 广东湛江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 读图完成下列 1 2 题 1 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 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a 鞍部b 山顶c 山脊d 山谷 2 图示东 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26米b 148米c 198米d 220米 答案 1 c 2 c解析第 1 题 河流地貌的形成规律是高处侵蚀 低处沉积 水土流失是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分布在山谷中 山谷两侧是山脊 降水从两侧山脊汇集到山谷里 将山脊的土壤冲刷到河道中 c项对 鞍部 山顶一般不会形成河流 水土流失少 a b项错 山谷地势低 是以泥沙沉积为主 容易形成沿岸平原 d项错 第 2 题 读图 可以数一下 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 根据等高线高差计算公式 n 1 d h n 1 d 计算出150 h 200 所以c项对 a b d项错 考点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归纳总结1 六步绘制 1 定线 确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画出剖面基线ab 2 取尺 确定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 10 15 20倍 倍数越大 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3 建标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 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 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 绘出纵坐标 4 找点 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如图所示 从1点 15点向mn线引垂线 5 定位 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 15 点的相应高度 6 描点 用平滑曲线从1 点一直连到15 点 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两点间的地势高低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 应用 通视问题 1 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如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形坡 与 凸形坡 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形坡 如下图从a到山顶 等高线先疏后密 为 凸形坡 如下图从b到山顶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2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 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 一般情况下 两地之间 中间有山脊的不能通视 如下图中 a点不能看到b点 方法技巧1 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 1 观察剖面线经过的地形部位 如山峰 鞍部 陡崖 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 最低等高线等 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2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 中点 终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 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 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 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如下图所示 2 运用剖面图解决系列问题 1 仔细阅读图例 比例尺 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 剖面线方向和经纬度位置 注记及图示说明 2 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 对应的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 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3 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 大洋 国家或地区位置 4 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形区以后 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势起伏状况 海拔 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进行对照 判断地形区名称 5 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 判断其气候类型 自然带类型等与该地区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 通过读图观察 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如 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此图可解决一系列问题 1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2 地形区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3 根据经纬线在图中的长度可推算三列山脉的长度 以及 山脉在l之间的距离 4 可判断图中任一处的自然地理特征 进而延伸出人文地理特征 如内蒙古高原的牧业生产等 典例探究例4 2010 浙江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mn pq是地形剖面线 是水库 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 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问题 m n p 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 甲 乙 b 乙 甲 c 甲 乙 d 乙 甲 答案 c 解析 从总体看图中的地形剖面线mn的海拔南部高于北部 pq的海拔西部高于东部 故分别对应甲 乙两个地形剖面图 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自流引水 水库 距离自来水厂远 且图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 需要动力把水提升到较高的地区 不能自流引水 水库 距离自来水厂较近 且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变式精练4 2014 东北模拟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 回答 1 2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河流流速最快b 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c 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d 点位于 点正西方向 2 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a l1b l2c l3d l4 答案 1 b 2 b解析第 1 题 点位于山脊 没有河流 点视野开阔 与主峰之间没有阻挡物 适合拍摄主峰照片 点海拔最高 且东坡为凹坡 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 对照指向标可知 点位于 点的西南方向 第 2 题 由图中海拔数值1125 1175可知 图中最高点 点海拔大于1200m 剖面图示意剖面线海拔最高超过1200m 即经过主峰 因此排除l1和l4 剖面图显示剖面线穿过两个山峰 因此再排除l3 跨越瓶颈 增分图表解读系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母图索引 读图指导1 看图名 图例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地理事物 2 看递变等高线数值增大的方向为山顶所在区域 3 看疏密在同一比例尺的等高线图中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 4 看凸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 凸向低处为山脊 5 看闭合在等高线图中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 根据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方法判读 6 看特殊关注等高线图中特殊的地方 如等高线相交处的陡崖 等高线图中特别密集的地方等 常见变式1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根据分层设色高度表 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 平原为主 三面环山 中间以东北平原为主 2 根据河流水系特点 可以看出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 南北低 2 经纬网型等高线地形图将经纬网与等高线有机结合 可以反映实际的地理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该图的经纬网显示了图示区域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同图比例尺相同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图中甲坡大于乙坡 3 高程设计型地形图在图例中使用高度表代替传统的等高线 反映图示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该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