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1海南)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化学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B . 治理污染需要化学技术C . 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D . 化学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2. (2分)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 . 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拉瓦锡B . 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C . 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佛加德罗D . 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道尔顿3. (2分)(2012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B . 铜丝折弯C . 瓷碗破碎D . 纸张燃烧4.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试管破碎B . 钢铁生锈C . 蜡烛熔化D . 食盐溶解6. (2分)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干冰能升华B .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 . 水蒸发产生水蒸气7. (2分)下列短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B . 蜡炬成灰C . 海市蜃楼D . 沙里淘金8. (2分)据报道,天津812爆炸事故现场有剧毒物氰化钠库存,则氰化钠的外包装应有下列哪种标志( ) A . B . C . D . 9. (2分)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B . 收集氢气C . 滴加液体D . 液体读数10. (2分)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铺埋水管B . 腐熟农肥C . 安装路灯D . 清理池塘11.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B .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变黑C . 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热D . 浓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12. (2分)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 清除可燃物C .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 隔绝空气13. (2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 . 用手分别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味D . 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14. (2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检验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15.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A . 气体除杂 B . 量取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蒸发溶液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16. (3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 (2)三个硫离子_; (3)两个氩原子_;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 17. (2分) (1)在横线上,写出下图中的仪器名称。 _ _(2)下列仪器AD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和_(填标号)。 上图仪器E的最常见的用途是_。18. (3分)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 (3)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4)钛及钛合金被称为“未来金属”,用其制造的潜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是利用钛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9. (2分) (1)下列描述中,_是物理变化,_是化学变化,_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_(填字母代号). A.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石灰石与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 D.胆矾是蓝色块状的固体 E.工业制取氧气 F.糖溶解.(2)下列物质:过氧化氢溶液洁净的空气液态氧二氧化碳矿泉水硫粉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加碘食盐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序 号);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序号) 三、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20. (6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实验)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D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可将其中的水换成_。 (3)为了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导管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依次填导管接口,用a、b、c表示); (4)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常放置的药品应为_(填名称) (5)(实验)实验室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和获得产物氯化钾,并配制100g7.5%的氯化钾溶液。 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获得氯化钾的步骤是:溶解_蒸发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7.5%。(填“”、“”或“”)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6分)21. (1分)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操作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 (2)操作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 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填序号),理由是_。(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 A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 .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22. (4分)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1)图1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法,整个实验中需要收集_瓶呼出气体; (2)图2中向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向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3)图3中向呼出气体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向吸入空气中伸入燃着木条现象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4)图3中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现象_,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23. (1分)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研究其在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请你参与此研究 (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残留固体可能含有石灰石在灼烧中生成的_,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取灼烧后的固体于烧杯中加 _、静止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