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3、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4、完形一顿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戴克B苛勒C托尔曼D奥苏贝尔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6、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7、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8、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9、“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10、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11、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1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13、( )是指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泛化律14、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5、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16、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立思考“我是谁” ,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A.主动对内疚阶段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C.自我整合阶段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17、( )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18、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 )。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20、布鲁纳认为学生具有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及( )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A互惠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21、(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3、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直保持随意注意。4、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2、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3、简述德育过程中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4、试简述人格的结构。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2、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参考答案】B2、答案:A3、A4、B5、答案:D6、【答案】B7、答案:A8、C9、B10、答案:A11、B12、D13、C14、D15、A16、B17、D18、A19、D20、A21、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第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第三,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2、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班主任是协调校内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3、【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随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课堂上长期保持随意注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在课堂上既要注意保持学生的随意注意,也要合理利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4、【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归纳式学习是先学习具体内容,再归纳总结出相应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具体内容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学习内容,概念、原理和规律属于上位的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因此归纳式学习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正确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3、【答案】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4、正确答案:(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 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 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4)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学生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作文时,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2)应该争取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