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案范文_第1页
平面构成教案范文_第2页
平面构成教案范文_第3页
平面构成教案范文_第4页
平面构成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构成教案范文 班教案(内页)第2页别日期 11、1第九周14节课题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课堂讲授,配合平面构成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对构成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的设计要素造型训练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等基础知识讲授。 教学难点构成的基本要素点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示范辅导板书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年月日教学过程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教学。 二、学习构成的重要性三大构成被看作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流通语言,是视觉传达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是学生从基础绘画到艺术设计转换的重要阶段。 学习构成其最终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成教学,它涵盖了平面、色彩、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中均有具体体现。 三、构成的概念有关本门课程的概念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问题。 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之一。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最终的设计作品也是多个设计要素共同完成的。 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 1、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2、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3、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构成的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教案(内页)第3页教学过程 四、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描述点的定义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状和面积。 (例如两线交于一点;直线与面相交于一点?)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是以形象存在的。 也就是说无论点有多小,它都会有自己的形象。 (例如?)某个形象被人们视为“点”,是依赖于它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或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 点的形态特征和心理特征 1、点的相对性 2、不同点的心理特征A、单点B、两点C、多点 3、点的错觉A、 4、点在设计中的应用A、画面效果平衡B、设计中心突显C、视错觉的利用和规避教案(内页)第4页教学过程教案(内页)第5页教学过程教案(内页)第6页教学过程 五、点的构成点是所有形态的起源,也是构成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 点的数量是无限的,其面积虽小,但在构成中却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以简单的点,直接表现平面设计的有等点构成,差点构成和网点构成。 教案(内页)第页教学过程班别服装1001班日期1104第5-10节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教案(内页)第9页教学过程课题线与面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平面构成的产生及发展理解及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与面教学重点线与面的概念、错觉及在设计中的运用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运用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板书示范辅导作业布置点、线、面的构成作业一张25*25cm课后小结年月日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平面构成概述点的描述、点的错觉及点的运用 三、展开新的知识点平面构成的产生及发展 一、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这是发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派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 在构成主义的影响下俄国的平面设计领域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 在一些海报和书籍装帧设计上采用了前卫的拼贴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 虽然此运动并没有在本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当时的西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以及艺术新形式的深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22年,当时就大名鼎鼎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国际构成主义研讨大会,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参加了这次大会。 由于种种大原因,当时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都先后到西方,如康定斯基、嘉堡、马克夏加尔、李西斯基等。 二、荷兰“风格派”运动 三、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运动教案(内页)第10页教学过程 四、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由35岁的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任院长。 包豪斯学院与平面构成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构成”这门基础课正是在这个学院首先开设。 包豪斯学院奠定了较为科学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 “包豪斯”融合了当时欧洲各国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其中最主要是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装兰的风格派运动。 在这些新试验和新探索的基础之上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在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艺术两方面都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设计教育上“包豪斯”的最大贡献是开创性地设立了基础课程和推行崭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工作室制度。 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中以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肌理等元素的形态构成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对这些元素构成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试验,培养学生崭新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 可以说是今天我们广泛开设的“三大构成”设计基础课的雏形。 在设计艺术思想上,“包豪斯”主张工艺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这个主张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 “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统治世界设计领域几十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起才受到挑战。 6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崛起,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特别是90年代后,计算机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世界进入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化社会。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工业的高度发展,却带来世界性的环境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气温的升高,已经到了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严重地步。 人们生活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心灵深处却梦想到田园诗般的境界。 人们在精神上渴求得到更多形式美感,于是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和怀旧情感油然而生。 此刻,对“包豪斯”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土义设计提出质疑的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开始兴起。 教案(内页)第11页教学过程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但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魏玛共和国认识到自己在战后德国重建和稳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能够重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便得以受到重视。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教案(内页)第12页教学过程线线的定义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只是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宽度和厚度的。 它是点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然而,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现出来。 线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 当然,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当线在一个平面中,加粗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往往把这个面看成是一个面或一个长方形。 教案(内页)第13页教学过程线的分类与心理特征 1、几何线线的性格,一般来讲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 直线是男性的象征。 具有简洁明了、直率的性格。 它能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 粗直线表现强力、钝重、粗笨;细直线表现秀气、锐敏、神经质;锯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从线的方向来说,不同方向的直线,会反映出不同的感情性格。 垂直线具有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等性格;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等性格;斜线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向前的感觉。 何曲线是有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 常见的几何曲线有正圆形、椭圆形、涡线形、抛物线等。 它们具有轻柔、优雅、圆滑、流利、婉转、起伏、多变等性格特征。 2、自由线自由曲线用圆规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曲线。 它更加具有曲线的特征,富有自由、幽雅的女性的感觉。 自由曲线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自然的伸展,并具有圆润及弹性。 3、积极的线 4、消极的线线的错觉线在设计中的运用教案(内页)第14页教学过程面化的线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 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 粗细变化的线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面描述班教案(内页)第16页别广告1001班日期1105第11-14节课题影响点、线、面的其他视觉因素平衡法则及骨骼与基本形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影响点、线、面的其他视觉因素构成的平衡法则及骨骼与基本形,为接下来的课程铺垫教学重点骨骼的分类及基本形的概念教学难点骨骼的分类及基本形的概念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板书示范辅导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年月日教学过程 四、稳定学生情绪,准备教学。 五、复习上节课内容点、线、面的定义,分类及心理特征。 平面构成的产生及发展 六、展开新的知识点影响点、线、面的其他视觉因素 1、点、线、面的视觉张力 (1)平面中隐藏的“力” (2)平面构成中力的作用 2、点、线、面的视觉次序 (1)以往视觉经验的作用 (2)设计中的视觉次序 3、“鲁宾之杯”图与地形体构成中的平衡法则 一、心理平衡与生理平衡 二、影响平衡的因素 1、重力 2、方向 三、平衡在现实设计中的运用教案(内页)第17页教学过程 一、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变化中的单位形,基本形可演化出若干种构成变化形式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可表现为构成形式中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变异、集结、对比等,基本形还可群化、繁殖、单形组合等 1、重复构成重复构成是同一形的重复排列,构成一种整齐、规律、秩序的美 2、近似构成指形的相似、相类、接近包括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质感、位置、方向等近似构成形式 3、渐变构成渐变是指形的逐渐变化,是有序、有规律的改变(空间渐变、形状渐变、交错渐变、延异渐变) 4、变异(特异)构成变异是指在整体有序中的个别无序,在普通中的特殊,在规律中的破坏,变异也是一种特殊的对比变异的表现方法A、大小变异(整体的大与小的变异);B、色彩变异(局部的色彩变异);C、位置变异(产生局部位置变化);D、方向变异(产生局部方向变化);E、形状变异(产生局部形状变化);F、错位变异(产生局部错位变化);G、开烈变异(产生局部开烈变化);H、分离变异(产生局部分离变化);I、性质变异(产生局部性质变化);J、破坏规律的变异(产生局部破坏变化) 5、集结(密集)构成集结构成较为自由,集结有些像自由发射,有些像自由的渐变,是靠疏密变化,产生节奏,形成韵律 6、对比构成对比是形态中不可协调的因素,彼此相互排斥,在对比中强调各自的特性造型上有大小、方向、形状、色彩、肌理、空间、节奏的对比骨骼在平面构成中骨骼有两个职能,一是本身骨骼线构成,再者是骨骼容纳基本形广义上讲起支撑作用的都可看作为骨骼,在自然界中参天大树是靠树干支撑的,一片树叶由叶筋支撑的,人、动物有骨骼,建筑物有柱、梁、框架,都可以看作是骨骼 1、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基本形纳入骨骼中可以有显露骨骼(有作为骨骼)和不显露骨骼(无作为骨骼)两种形式有作为骨骼是指骨骼置入基本形后,骨骼仍发挥作用;无作为骨骼是指骨骼置入基本形后,骨骼消失或骨骼已不发挥作用 2、渐变骨骼渐变骨骼有单元渐变、双元渐变,渐变骨骼还可纳入渐变基本形,也可基本形不变,重复置于渐变骨骼之上 3、发射骨骼骨骼呈放射状,也可以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形式(发射的形式有心点明显、隐晦、变换、迁移心点、旋转发射、不连接发射等)班别广告1001班日期1108第十周1-4节课题群化及重复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及熟悉运用群化构成及重复构成教学重点群化的基本要求及重复的排列教学难点重复及群化的熟练运用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板书示范辅导作业布置群化作业一张25*25cm课后小结年教案(内页)第20页教学过程月日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 三、展开新的知识点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因此,它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商品的商标、活动指示标识以及公共场所的一些标志多是以符号形式来表达的。 它们有的采用具象图形来表现,有的采用抽象图形来表现。 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有如下几点1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设计基本形的时候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基本形的裙化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和透叠;2注重构图中的平衡和稳定;3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琐碎;4群画图形的构成要完美、美观,应注重外形的整体效果。 群化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1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2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排列;3多方向的自由排列。 重复构成可以说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最为常用的一种表现样式。 近似构成是将重复的样式进行微调变异,减弱原有的严格的规律,但又不失去其基本的规律感。 如果说重复是一种近乎克隆式的再现的话,那么近似则是重复构成的一个同异共存的版本。 班教案(内页)第页别广告1001班日期1111第5-10节课题渐变及发射构成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掌握渐变及发射教学重点渐变及发射的运用及两者的区别教学难点渐变及发射构成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板书示范辅导作业布置渐变及发射作业一张课后小结年月日教学过程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教学。 二、展开新知识 1、渐变的概念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的循序变动。 它会产生节奏、韵律、空间、层次感。 特点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以身然取胜生活案例在人的视域内,马路由大变小,两边的树木,由高变矮 2、渐变构成的形式渐变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明暗,色调、声音的强弱等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 (1)基本形的渐变A、形象渐变两个不同的形象,均可从一个形自然地渐变到另一形。 关健是中间过渡阶段要消除个性,取其共生,圆可以变成方,方可以渐变三角形等;B、大小渐变基本形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可营造空间移动的深远感C、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的变动,造成平面空间中的旋转感D、虚实渐变用黑白正负变换的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实渐变为另一个形的实形E、位置渐变交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有序地移动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效果 1、发射的概念发射的现象太阳的光芒,盛开的花朵,贝壳的螺纹,蜘蛛网、炸弹的爆炸发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向四处扩散或向中心聚集;二是具有明确的中心点; 2、发射骨骼的形式发射骨骼的形式分三类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 在实际设计中,通常穿插交错使用 (1)离心式骨骼线或基本形由中心向外发射教案(内页)第23页教学过程 (2)向心式骨骼线或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聚集 (3)同心式骨骼线或基本形层层环绕一个中心点,每层基本形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实际扩大的结构或扩散的形式实际设计中,往往可以多设几个发射点,从而达到丰富画面的效果。 3、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1)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 基本形纳入发射骨骼内,采用有作用或无作用骨骼均可,但基本形元素排列必须清晰有序 (2)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 基本形融入发射骨骼中突出发射骨骼的造型特征,辅助线可以在骨骼单位中勾画,也可以是某种规律性骨骼(重复、渐变)与发射骨骼叠加、分割而成。 (3)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 基本形即发射骨骼自身,无需纳入基本形成其他因素。 完全突出发射骨骼自身,这种骨骼线简单有力。 班教案(内页)第页别服装1001班日期1112第11-14课题特异、对比、密集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包括方法、板书、教具等)讲解板书示范辅导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年月日教学过程 一、特异的概念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 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 特异的现象在自然形态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鹤立鸡群的“鹤”就是一种特异的现象;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一种色彩的特意现象。 特异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要打破一般规律,可以采用特异的方法,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 例如特大、特小、独特、异常等现象,会刺激视觉,有振奋、震惊、质疑的作用。 二、特异的构成(一)基本形的特异在重复形式、渐变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或变异,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着一种规律,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或者秩序,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基本形,它能成为视觉中心。 特异基本形应集中在一定的空间。 ?规律转移变异基本形彼此之间造成一种新的规律,与原来整体规律的基本形有机的排列在一起,叫做规律转移的变异。 基本形规律的转移无论从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进行均可,只有一点必须注意,转移规律丢的部分一定要少于原来整体规律的部分,并且彼此之间要有联系。 规律转移中的位置变异要求基本形在位置上加以变化,来形成变异的构成。 形状特异以一种基本形为主作规律性重复,而个别基本形在形象上发生变异。 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加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 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2、色彩的变异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教案(内页)第26页教学过程?规律突破这种变异的方法是指变异的基本形之间无新的规律产生,无论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各方面都无自身规律,但是它又融于整体规律之中,这就是规律突破。 规律突破的部分也应该是越少越好。 (二)骨骼特异在规律性骨骼之中,部分骨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异,这就是骨骼变异。 ?规律的转移规律性的骨骼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规律,并与原规律保持有机的联系,这一部分就是规律转移。 教案(内页)第27页教学过程?规律突破骨骼中特异部分没有产生新的规律,而是原整体规律在某一局部受到破坏和干扰,这个破坏、干扰的部分就是规律突破,规律突破也是以少为好。 (三)形象特异这里讲的形象特异是指具象形象的变异。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自然形象进行和概括,夸张其典型性格,提高装饰效果。 另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视觉效果将形象的部分进行切割,重新拼贴。 特异还可以像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拉长、扭曲形象或局部夸张手段来设计画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案(内页)第28页教学过程 一、对比的概念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协调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 自然界中的冷与暖、干与湿、白天与黑夜都是对立的统一。 对比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对比的参照系。 在生活中我们说某个人个字很高,那么他周围的人一定要比他矮,或者他他和你想像中的正常身高相比,要高一些。 这就说明对比是要有一个参照对比物的,或者说具体的群体,无参照系的单一个体是无法构成对比的。 对比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可以是显著的、强烈的,也可以是模糊的、轻微的;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二、对比基本形的协调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比如长短、粗细、黑白、大小、规则与不规则等等。 即任何相反或者相异的形状都可以形成对比,而这些对比因素如何才能协调呢?有以下几个因素(一)保留一个相近或相似的因素;(二)使对比双方的某些要素相互渗透;(三)利用过度形,在对比双方中设立兼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使对比在视觉上得到过渡,也可以取得协调。 三、排列对比排列对比是指编排方式上的对比。 视觉平衡构成的编排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没有任何骨骼线,基本形没有固定的位置,基本形的安排只能以视觉的平衡与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