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doc_第1页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doc_第2页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doc_第3页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物教学培养科学素质之三 关键词:教材 问题 创造性思维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利用教材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又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问题”是学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条件。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就没有在认识上的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缺乏兴趣,当然更无创新可言。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提出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正确地选择科学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我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略抒己见。一、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让民主、宽松、愉悦成为课堂氛围的主旋律。同时以灵活多样,引人入胜的教学艺术去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以针对性的提问,激发认知冲突的火花;以适当方式的启发诱导学生追根究底的欲望。具体做法是: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首先应完全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做到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尊重,地位上的平等,争取师生沟通无障碍,学生就可想之所想,问之所问。其次要努力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风。2利用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不爱问“问题”,或者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其实是教学中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学生只能是被老师“牵着走”。我们应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对“问题”而思、而学。21用科学艺术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如谚语“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燕来钻”说明动物的什么行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和“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各反映什么生物学现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中的什么因素有关?等等。22 以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生命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发现,既包含了科学家们的艰辛的劳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更闪耀着科学家非凡巧妙的创造性思维光芒。如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介绍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但是,若要学生重复孟德尔的实验,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取其中的精华,即学习其中的科学思维(如精选豌豆做实验材料、先只研究一对性状、运用统计学原理等)和方法(如杂交、测交等)。再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成功就在于研究者巧妙地选材和创新的实验思路、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分离提纯。教材中可利用的素材还有很多,如生长素的发现,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抗虫棉的培育,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番茄马铃薯的培育等等,如果很好地利用这些教材,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品质。23联系生活或生产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的问题探讨过程中,注意补充相关内容的学生熟知的生活或生产现象,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材提供的问题探究材料配有“DNA指纹检测”的图片,讨论的问题有:为什么DNA可以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你还知道DNA鉴定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吗?有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要其他方面的证据?美军逮捕了原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你认为美军可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确认其真假?(学生会考虑如何进行?包括取材部位,操作方法等)再如“人体的稳态”与劣质奶粉引起的“大头娃娃”的问题等。3 适当解答“问题”,引导思维。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果不给予妥善的解答,就会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相反就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问“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向善于问“问题”转变,才能不断强化学生问“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自主探究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学习活动中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共同研究,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活动得出答案的一种“自我发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思考和发挥想象的时空,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 学生联想,培养类比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形成更多的、更深层次的利于帮助他们理解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联想。如在学习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时,与有丝分裂的间期“每条染色质细丝就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的变化过程联系起来,问学生,你能选用什么材料来描述此现象。再如在学习“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时,问学生们是如何理解的。(答案:如,似同重量相等的一个大球和许多个小球)2抓住中心,适当外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1培养学生能够围绕一个问题列出多种相关因素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处理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性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引导学生注意前后学习知识间的联系,不断地学习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整合,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认识上的外延和升华。如,在复习如何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时,学生会答出一些培养所需要的条件(如水、无机盐、有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教师再问学生,为什么?(会影响其代谢)各种条件下的结果如何?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材料供我们利用,如以水,以蛋白质,以基因等为中心的话题。 22培养学生能够对同一个问题设计出多种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条件下,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不仅要用常规方法来解决问题,还要勇于跳出常规的思维圈,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变定式思维为多向思维,往往是既省时又简单地取得预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在学生完成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麦芽糖的作用”实验后,我问学生,如果实验用的鉴定试剂换成碘液可否?实验操作有何不同?再如,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求概率时,在学生学会了棋盘法、比例相乘法、箭头连接法和哈迪温伯格定律后,鼓励学生从中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佳方案的规律。3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据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思维的开放程度比中学生高。究其原因就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把教科书当圣旨,遇到问题都必须给一个肯定的甚至唯一的答案。而事实是有些问题还未攻克,有些问题还需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因此,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如把神创论和进化论、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这些有矛盾的观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批判中学习,在批判中去伪存真,这样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理解知识,还能大胆地批判认为错误的东西。在完成研究性课题和各种实验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