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人教版第六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本文描述了江南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进行观察的,先写杨梅树,再写杨梅果,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叙述顺序清楚,语言简洁、朴实、亲切。同时,采用细腻的描写方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本文虽然是一篇选读课文,却不愧为指导学生写作的佳作。学情分析1、我们地处安徽阜南,远离江南杨梅之乡,再加上杨梅价格昂贵,不易运输。所以农村的学生们更难于见到新鲜的杨梅。三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购买一些实物进行辅助教学,进而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全面认识杨梅。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语言的准确性。2、三年级的学生普遍在阅读方面比较薄弱,源于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不勤于动口、动手、动脑,积累的材料不丰富,导致写作能力不高,没有素材可写,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教学目标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3.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感悟、理解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的杨梅。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辣椒、西瓜、黄金瓜)2、提问:猜猜是哪里的特产?(赵集)3、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另外一种水果,它的名字叫杨梅。4、出示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二、读题质疑,简介作者。1、读了这个课题,你喜欢文中的哪个词语,为什么?生1:我喜欢故乡,因为作者喜欢的是故乡的杨梅,而不是别的地方的杨梅。生2:我喜欢杨梅这个词,因为我喜爱的不是别的水果。2、本文的作者是谁?他的故乡又在哪里?(王鲁彦,在江南。)(出示课件)三、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课件展示生词。2、抽生认读生词,师及时纠正、指导。3、自由读文,说说文中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了杨梅?(杨梅树和杨梅果)四、品读课文,感悟精华。(一)学习杨梅树(第二自然段)1、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故乡的杨梅园去领略杨梅树那独特的风姿吧!(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观看了杨梅树以后,你的收获是什么呢?(汇报读书心得)生1:我感觉杨梅树像个小孩子一样。生2:我觉得杨梅树充满生机和活力。生3:我知道了它的叶子是狭长的。生4:我找到了两个拟人句。第一个是: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第二个是: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师:(及时表扬)小结:看来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理解得也很透彻,刚才有位同学都很认真,理解得也很透彻,刚才有位同学说杨梅树充满了生机,谁能把它的这种特点读出来呢?(抽生感情读文。)(二)学习杨梅果(4、5、6自然段)1、孩子们请想想:杨梅树贪婪地吸收那么多的春雨,为的是什么呢?(结出鲜美的杨梅果。)2、请同学们继续欣赏杨棵果,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去写的?(形状、颜色、味道)3、谁能说出文中描写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分别是哪几小节呢?(出示课件)杨梅果的形状:4、欣赏了杨梅果以后,大家一起汇报一下它的形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1:它是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说明了杨梅的形状和大小。生2:它全身都有小刺,而且这些刺会越长越软,很有意思。生3:那些刺是平滑而细腻的,很惹人喜爱。师问:生活中哪些食物是平滑而细腻的?(西红柿、香蕉、烤红薯、柿子等)5、同学们,喜欢杨梅果的形状吗?那就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抽生感情朗读杨梅果的形状。)杨梅的颜色:6、杨梅果的形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它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呢?(齐读第5小节,并回答问题。)生1:它的颜色是不断变化的: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出示课件。)生2:它的果肉和果汁更有意思,会把人的嘴染成红色,真的很好玩!怪不得作者那么喜爱它呢!生3:我找到了一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随机让生造句,并及时表扬。)7、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老师能从先是随后最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而且写得也很认真。如果我们也能像作者这样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按一定的顺序去写,同样也能写出好的文章。杨梅的味道8、今天,我们既然来到了杨梅园,又赶上了杨梅成熟的好日子,一定得尝一尝杨梅果是什么味道的?品尝完以后汇报一下它的味道。(师提前准备好新鲜的杨梅发放给学生品尝。)生1:它是甜的。生2:不对,它是又酸又甜的。生3:没有熟透的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是甜津津的。(出示课件)生4:杨梅很美味,但不能贪吃,否则牙齿会被酸倒的。师:同学们品尝得多细致呀!文中的作者也很喜欢杨梅的味道。谁能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呢?(感情朗读第六小节。)五、体会感情,情感升华。1、同学们,本文只是写了对杨梅的喜爱之情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出示课件)在此,我们可以感受作者有多爱自己的家乡。其实,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只是同学们有没有用心观察呢!3、梳理文章,总结课文。4、播放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六、作业超市。1、自选课文中你喜欢的内容,试着背下来。2、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画一幅有关家乡的图画。3、请你以“家乡的”为题,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所喜欢的家乡特产。教学反思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重点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故乡杨梅的思想感情。文章脉络清晰,词句优美,耐人回味,是一篇指导孩子写作的难得的好文章。根据文本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 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从课堂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重点也较突出,教学难点也得以突破。我觉得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利用我们当地特产(辣椒、西瓜、黄金瓜)的唯美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品读“杨梅时,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又进行实物品尝,让生有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突破了难点。课文第四到六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的最好范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描写杨梅的句子,交流后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思考作者分别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杨梅。然后引导学生精心研读,掌握写法。3、指导学生美读,注重学生的自主读悟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感悟,以学生的自我感悟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在聚焦“爱”,体会喜爱之情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文只是写了作者喜爱杨梅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