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doc_第1页
弗洛姆“爱”的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doc_第2页
弗洛姆“爱”的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弗洛姆“爱”的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编 辑:_时 间:_埃里克弗洛姆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人本主义精神学说的创始人。弗洛姆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他对爱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当前的儿童教育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一、给予儿童健全的爱弗洛姆将成人对孩子的爱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即母爱与父爱。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弗洛姆所划分的母爱与父爱、只是就爱的性质而言、不一定与实际的母亲和父亲的身份相对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爱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母爱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无条件的、非功利的。母爱是对孩子生命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有没有实现父母的期待、母爱都会与他同在。正是这种无私的母爱、给稚嫩无助的孩子带来身心的满足和安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功利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了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孩子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母爱、但若想得到父爱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可见、母爱是不受孩子控制的、父爱却是孩子自己能够控制的、只要他愿意服从、遵守成人所规定的秩序和原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独立时、父爱的积极作用就显示出来、它给需要交往、渴望融人群体的孩子赋予责任、纪律和理性、为孩子独立、走向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在弗洛姆看来、母爱与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孩子而言、母爱是被动的、过分沉溺于母爱的孩子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无法真正在精神上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当然、过早或过分接受父爱洗礼的孩子、虽然能够独立自主、但难免会变得过于刻板教条、冷漠无情。可见、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有母爱的呵护、又要有父爱的约束。母爱的“爱的原则”和父爱的“理性原则”虽是一对不可消除的矛盾、而教育的艺术恰恰体现于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走向了极端。要么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纵容孩子的任性行为、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不作任何要求、致使孩子养成依赖、脆弱的个性、不能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要么又对孩子过于严格要求、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从而又使得孩子过早地世俗化、失去童真、缺乏爱心。以上两种情况还都只是各走了一个极端、最糟糕的是将母爱与父爱的消极方面结合起来、高兴时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求必应;烦躁时对孩子吹毛求疵、百般挑剔、致使孩子无所适从、陷于紊乱、长此以往、难免出现心理或行为的病态。当然、最理想的莫过于将母爱与父爱的积极方面结合起来、既要无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