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 俞长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朦胧诗,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能力目标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2.揣摩语言,品味朦胧诗语言的丰富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1.揣摩诗歌语言,品味朦胧诗语言的丰富内涵。难点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浩渺星空的图片并配乐天空之城)请同学们诗意地描述星空画面和聆听音乐的联想。(指名说)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歌。二、读诗1.学生结合朗读经验,自读一遍诗歌,讨论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节奏、语气、语速、重音、停顿等,作好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下面请大家推荐两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听完之后要说出这位同学哪里读的最好,哪里读的最有特色。指名读。朗读交流1、你打算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个小节?2、如果你准备配乐朗诵的话,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预设:第一小节:温情、浪漫、憧憬 舒缓一些 第二小节:寒冷、凄苦、凝重 中速稍慢(指名点评)2.学生观看朗诵视频。讨论明确诗歌的朗读基调:深沉而热烈,朗读的节奏缓慢有力,诗歌结尾则要有饱满的激情。注意把握好反问句式、关键词语的停顿和重音。含蓄表现诗人对光明的苦苦思索和不懈追求。齐读: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然后比较两节诗的结构和语言有什么异同。第一节的前四行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后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但它的后十二行由上节的肯定式,变为“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小结: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很明显上下两节的意境、情感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如同音乐的变奏曲。三、品诗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诗歌,在第一小节、第二小节分别圈划出诗人描绘的意象,想象这些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第一小节:物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 意境:甜蜜、温馨、温情、浪漫、自由幸福、充满生机、追求光明 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热烈向往 第二小节:物象:夜、冰雪、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星等意境:凄苦、寒冷、孤寂、压抑的黑暗现实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强烈否定。小结: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出示诗人简介,写作背景: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星星变奏曲便是江河的处女作。朦胧诗派: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一些话不可说,有一些话不能说,所以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对现实进行反思,只能借助含蓄的诗歌语言来表达,创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诚、海子、江河等。过渡:诗中的哪些诗句能体现出朦胧诗的语言特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说。预设1.活动一:寻美点读第一节里自己喜欢的诗句,向同学推荐,结合具体词语谈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提高鉴赏水平。如“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用形象的比喻表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蜜蜂酿造出来的蜜一样甜。如“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借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如“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先运用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后用通感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2.活动二:解疑难读第二节,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适当点拨。如“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表示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独自燃烧来照亮黑暗的生活。“苦难的诗”指诗人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描绘星星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表达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暗示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指残酷的社会无情地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地陨落。四、悟诗诗中多次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星星象征了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总结: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甜品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
- 角膜再生微环境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健康管理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化工仪表维修工业务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远程实时指导-洞察及研究
- 西藏养护工程管理办法
- bt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 电气师属地管理办法
- 行政执法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结构隔断施工方案(3篇)
-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度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787-2022 《河套食用葵花籽精 选加工技术规程》
- 2024年牡丹江林口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 管网建设施工方案指导
-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第2章 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