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说明.doc_第1页
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说明.doc_第2页
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说明.doc_第3页
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说明.doc_第4页
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物 理 学 科 说 明一、考查性质物理初中升学考查,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考试。并计入中考总分。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应该能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理解科学事实、原则、规律和理论等,学会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物理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水平考查也是高中、中等专业学校选拔新生的基本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考查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三、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四、考查内容和要求1考查范围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2内容和目标要求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及科学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两部分。把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融合在试题中,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渗透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如表一所示;对科学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二中用字母A、B、C、D标出。字母A、B、C、D的含义如下:A:了解和认识所列的知识内容。能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B:理解所列的知识内容。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运用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会收集、整理信息,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等。C: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会正确使用仪器,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D: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建立感性认识,表达见解和感受,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表一 科学探究及能力要求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1、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2、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3、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猜想与假设1、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2、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3、 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2、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3、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4、 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2、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3、 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4、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5、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6、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7、 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分析与论证1、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2、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并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3、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4、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5、 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评估1、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2、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3、 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4、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5、 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6、 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交流与合作1、 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2、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3、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4、 能参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5、 有团队精神。6、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表二 科学内容及考试要求考 试 内 容要求物质物 质的 形态 和变 化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AB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D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A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ACD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DA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BD物 质属 性7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A8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正确利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AC9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BC10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A物质的结构和尺 度1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A1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A1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A1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A新材料及其应用15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A16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A17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A18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D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9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B20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A2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A2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A机 械运 动和 力2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AC2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AB25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ACA26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DBA27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D28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能用压强公式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DBA29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DA30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A声和光31通过实验,探究声产生和传播条件。认识声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乐音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DA3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DA3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像与物的关系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DA3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A电和磁35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DA36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A37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DA38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A39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A40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A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4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A4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A4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A能量守恒4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AD45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A46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A机械能47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A48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能用机械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AB49结合实例认识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能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AB50理解机械效率。B51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内能5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A5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A5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A55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A56了解热量的概念。A57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物体吸热、放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AB电磁能58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A59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DB60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BCA6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C6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B63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A6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A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A66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A67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的问题。A68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AD五、考查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查形式 物理考查采取闭卷,笔答形式。卷面总分为80分,答卷时间为80分钟。2试卷结构难度结构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的比例为442,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65左右。内容结构内容结构比例:物质约20,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5,能量约35(全卷约有30的内容考查到科学探究,但均渗透到科学内容中进行)。基本题型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做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六、题型示例(一) 选择题(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4A的是( )A.家用电冰箱 .电视机 .节能灯 .电压力锅 (容易题)答案:D2.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风弛电擎 C离弦之箭 D姗姗来迟(容易题)答案:A 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D.冰透镜向日取火 (容易题)答案:B4如图分别表示了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容易题)答案:B5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联系错误的是:( )A. 露的形成液化;放热B. 霜的形成凝华;吸热C.河水解冻熔化;吸热D.湿衣服晾干汽化;吸热(容易题)答案:B6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为m,某物体的质量为2m ,则一个普通中学生通常将( ) A.拿不动这样一个物体 B.至少能拿起一个这样的物体 C.至少能拿起两个这样的物体 D.有可能拿八九个这样的物体(容易题)答案:A7图中,电阻R1与R3相等,电阻R2与R4相等。现有一个两端电压为10V的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阻R1 两端的电压为U1。当把该电源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U1:U2=1:3 B.R1:R5=1:2 C. R2:R5=1:2 D.R1:R2=1:3(容易题)答案:C8.福娃贝贝和福娃晶晶在跷跷板(支点在中点)上玩游戏,已知福娃贝贝的体重大于福娃晶晶的体重,在跷跷板支点的正上方用绳子悬挂着一只烤鸭。游戏规则是:要求两人在跷跷板上匀速运动,且只有当跷跷板始终处于水平平衡时,谁先到达支点,烤鸭就属于谁,只要跷跷板的一端落地,游戏结束。某时刻她们同时站在跷跷板上,跷跷板平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A.只有当福娃贝贝和福娃晶晶运动的速度相等时,她们才可能同时到达支点拿到烤鸭B.只有当福娃贝贝的运动速度大于福娃晶晶的速度时,她们才可能同时到达支点拿到烤鸭C.只有当福娃晶晶的运动速度大于福娃贝贝的速度时,她们才可能同时到达支点拿到烤鸭D.不管她们运动速度的大小如何,一定是福娃晶晶先到支点拿到烤鸭 (中档题)答案:B9(甲) (乙)如图(甲)所示,一装有水的圆台形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2;若把容器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A. p1p2 B. p1 p1,p2 p1,p2p2 D. p1 p1,p2 p2(中档题)答案:CL210如图所示,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L1、L2串联L1S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亮,L2不亮。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 L2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 灯泡L2的电阻太小 灯泡L2两端电压较大 通过灯泡L1、L2电流不等 灯泡L2的灯座被短路 灯泡L1、L2的额定功率不同 A B C D(中档题)答案:D(二)填空、作图题11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 现象。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 和OC 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OABCNN玻璃空气乙【参考答案】OABCNN玻璃空气丙DE色散 ;紫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丙,折射光线OD,反射光线OE。(中档题)12“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沐浴着如酒、如月、如梅的茶香,修身养性的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_,这便是制茶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现象越明显;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_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5)茶夹是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6)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嘴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水壶的底面尽可能做得大些且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这样做是为了_ (容易题)(1)汽化(蒸发) (2)扩散(3)连通器(4)大气压(5)费力(6)液化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使水壶底部更加牢固等。(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13如图甲所示,一只重10N的铅球放在地面上,请你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14如图乙是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的情形,在图中作出光射到水面时可能发生的光路改变方向。15请连接图丙所示的工作电路部分,使控制电路上S断开时甲灯亮,S合上时乙灯亮。图 乙图甲(图S图丙 (容易题)答案:略(三)实验、探究题16小明利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他把金属块C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下表记录的是实验中金属块浸入的体积和A、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利用溢水杯测量、计算后得到的浮力数据.液体实验次数金属块浸入体积(cm3)A弹簧测力计示数(N)B弹簧测力计示数(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N)甲105.05.002104.55.50.53204.06.01.04403.07.02.0乙505.05.006104.65.40.47204.25.80.88403.46.61.6(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2、1与3、1与4可知: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 有关.(3)分析比较表中B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增加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关系, 还可知: .(4)小明又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分析(1)的可能答案:同一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金属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的水的质量越大,受到浮力越大;金属块浸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相等;A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等于B弹簧测力计增大的示数;A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等于其受到的浮力;B弹簧测力计增大的示数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原因:这个问题的答案能是千姿百态,上述答案中只有答案比较接近答案,因为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答案尽管说法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与我们要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偏差太大了。本题的目的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审题时不能抓住要探究的主题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答题抓不住要点。1与2、1与3、1与4都用的是甲液体,控制液体的密度一定,显然研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如果学生把问题(2)也阅读一下,依照问题(2)归纳得出的结论也能正确得出问题(1)的结论。问题(3)的可能答案:B弹簧测力计增加的示数等于受到的浮力;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B的示数减去A的示数;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浮力却不断增大原因:题目要求分析比较“B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增加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关系”得出结论,分析时就要抓住“B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增加”表示什么?表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被排开到烧杯中的液体的重,这个数值就等于金属块所受的浮力的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问题(4)的更容易错误,学生不会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去进行分析,前面几个问题已经研究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现在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必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题目中把铁片放入水中,控制了液体密度不变,但两次金属片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忽略了V排对浮力大小的影响。(较难题)1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1)图中有两处明显连接错误,请指出来: (2)电路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没有偏转,则该故障的原因是 (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A、小灯泡接线短路 B、电源接触不良C、小灯泡接线断路 D、电流表接线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电压表的读数为 V,小灯泡的电阻为 。(中档题)(1)导线直接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上了;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A (3)0.26 2.60或2.6 10(四)综合题18. 学习物理既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又让我们熟悉了各种有用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态度。我们常常将看似无关的两个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类比”。“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巩固知识,以下是两个“类比”学习案例:(1)将如图所示的“水路”模型类比基本电路,可以发现:叶轮机在“水路”中的作用与下面哪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 )A电源 B开关C用电器 D导线类比“水路模型中“水压是使水管中水定向运动形成水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理解电压是使电路中 定向运动形成 的原因。(2)运用“类比法”,我们还可以将实验室交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列表比较,请完成表中的三处填空(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不同构造两个铜环两个半环相同构造 (定子)、线圈(转子)、电刷等解:(1)(2分)C。(2分)电荷,电流。(2)(3分)机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不同构造两个铜环两个半环相同构造 磁体 (定子)、线圈(转子)、电刷等(容易题)19宪宪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图25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温馨提示:水的密度用表示,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溢水杯和水的总质量m1“小美人鱼”浸没在水中后的总质量m2取出“小美人鱼”后的总质量m3(1)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2)工艺品的密度解: (1)m排=m1m3 F浮=G排=m排g=(m1m3)g (2)m工艺品=m2m3 V工艺品=V排=工艺品= 水 (中档题)湖北省咸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 理 试 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6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试卷用到的g值一律取10Nkg;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 W =Fs W =UIt P = UI P = U2/R F浮=gV P =gh试 题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卷中将符合题意的代号涂黑。)图1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1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奔驰的骏马 B漂浮的热气球 C树枝上的小鸟 D缓慢进站的动车2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 B放大镜C幻灯机 D潜望镜图2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图34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5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6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4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C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图4D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A、B间的电压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 B C D8如图5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 B钳子 C起子 D剪子图59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6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t/s61234500.260.40.60.8bt/s246810500.40.6as/ms/m120.260.8甲 乙图6图710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7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船头最后静止时的指向是: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 现象(填“全反射”或“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至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需要配带用 (填“凸透镜”或 “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电源12家庭电路中为了避免电流过大发生事故,在电路中常常串联熔断器或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熔断器中的熔丝能熔断的原因是电流的 效应;如图8所示是空气开关的原理图8图,它切断电路则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图913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9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从建筑物反射出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进入了水中。14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隐形功能的一种新型战机。它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有良好的 (填“吸收”或“反射”)作用;飞行时,以 (填“地面”或“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飞机能够升空,是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的 (填“快”或“慢”),从而产生了升力。 图1015如图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图1116如图11所示,小刚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刚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物体A的质量为54Kg,物体B的质量为84Kg,动滑轮的质量为6Kg。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此时小刚对高台的压力是 N;当提升物体B时,小刚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80W,则物体B上升的速度为 m/s。(g取10N/Kg)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7如图12所示为两位同学在玩翘翘板,他们对板的作用力分别为F1和F2,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18如图13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电磁铁的磁极和电源的正负极。19如图14所示,甲为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实物图,乙为背面接线示意图,“ 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请你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使开关控制电灯,又不影响插座供其它电器使用。 甲乙图14F1O图12F2图13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20(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90100丙甲温度/时间/min0ACB10-10D510152025乙图15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 (填“大”或“小”)。 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1(5分)小红在家中看电视时,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可是还有一个指示灯亮着(此时,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学习了电能的知识后,于是她想:这时电视机是否还在消耗电能呢?如果消耗电能,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于是她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全家外出旅游前,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拔掉其它电器的插头或关掉开关,记下时间和家中电能表的信息如图16甲;两天后回到家中,再记下此时的时间和电能表的信息如图16乙。 从该电能表的表盘参数可知,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 A时,电流表可以稳定精确工作。在小红外出这段时间里,她家的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 kWh。小红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电功率是 W。642211580902674221158090267F拉A1B2图17220V 10(20)A 50Hz2500r/kWh220V 10(20)A 50Hz2500r/kWh5月3日上午10:00乙5月1日上午8:00甲图1622(7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 要素。FN/NFf/N他们用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请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8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像。(g取10N/Kg)砝码G/N00.501.001.502.00压力FN/N弹簧测力计读数F/N0.300.450.600.760.90滑动摩擦力Ff/N图18根据你作出的图像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 N。23(5分)小雨同学实验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想测量一个电压约为15V的电源的电压,可是手边只有:量程为3V的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阻值为R1=1、R2=5、R3=1000的电阻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他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手边现有的器材,顺利地完成了测量。电源US 请在下边的虚线框内完成小雨测量时的电路图。(在图中电阻符号旁必须标明R1或R2或R3)如果用U表示电压表的读数,请写出电源电压U的表达式:U=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24(4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19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19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甲 乙图19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3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R025(6分)如图2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4。在A、B间先后串联不同个数的相同电阻R,并分别测量出电路中电流I和A、B段的电功率PAB,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电阻个数12I/A21PAB/W6图20电源电压多大?R的阻值为多大?表格中有四格空白,任选一格填上合理的数据,如果多填,有错就不得分。(表中省略号部分不用填写。)26(6分)如图21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