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徐悲鸿.doc_第1页
《大师》-徐悲鸿.doc_第2页
《大师》-徐悲鸿.doc_第3页
《大师》-徐悲鸿.doc_第4页
《大师》-徐悲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师徐悲鸿解说词【上海卫视】大师 之徐悲鸿珍藏世纪民族记忆,讲述大师人生传奇徐悲鸿主持人 李怡蓉2006年6月25日,在北京,随着拍卖师一锤定单,一幅名为愚公移山的油画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仅仅五个月后,另一副油画奴隶与狮又以5000万人民币价格成交,打破了这一记录。这两副连续刷新记录的画作均出自一人之手,画家生前一定不会料想到今天的这些天文数字。他一生作画、藏画无数,却没有半点积蓄。他以画奔放的骏马闻名于世,却自翊为一只悲鸣的鸿雁。这一只在中国现代画坛上划过长空的鸿雁正是徐悲鸿。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学员们迎来了一位新导师,他自我介绍说,他叫徐悲鸿。他与下面坐着的学生年龄相仿,但看起来却风度翩翩,潇洒不凡。眼前的这个人无法让人联想到一个卖艺的乡下孩子,唯有他浓重的江南口音似乎还能透露点什么。六年前,江苏宜兴的农村,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名叫徐寿康,他向亲戚借钱埋葬了自己病故的父亲。父亲徐达章是个乡村画师,以替人写春联、刻图章、画山水花鸟以及死者画像为生。十年的流浪,徐寿康跟随父亲边走边学。而徐达章最终在路上身患重疾,痛苦地死去。在丧父的悲痛中,徐寿康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徐悲鸿。如果徐达章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他去世后仅用了六年时间,就从江南的乡野走到了北京大学的讲台上,心里会是怎样的欢欣。十九岁那年,徐悲鸿离开宜兴老家前往上海,他凭借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绘画技法,加上天赋勤奋,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在一个文化名流的聚会上,徐悲鸿遇到驻足上海的康有为,并得到了他的赏识。【采访】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徐悲鸿当时在上海,已经初步地接受了西方美术的一些知识,甚至包括技巧。康有为看了徐悲鸿的画兴奋不已,邀他为自己画像,他为徐悲鸿题字“写生入神,悲鸿仁弟于画天才也”,并且将他介绍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1918年,徐悲鸿就这样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5月14日下午,他发表演讲,所有听讲的人都不有想到,这位年轻导师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原定三个小时的演讲,结果持续了五个小时。面对千年中国画坛,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何以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清末民初,学画的人画山水,却从未见过真的山水,只需临摹即可,甚至笔笔都要仿古,处处都讲来由。【采访】徐悲鸿之子 徐庆平他说,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举行一个展览会,选100幅作品的话,其中93张,他说得很具体,93%啊,都是人造自然山水,他也叫“八股山水”,就是没有任何创造性的,陈陈相因的,抄袭别人的这样的作品。唐宋时期的辉煌不复显露,元明时期的境界也无法超越,中国画正日益丧失最可贵的创造精神。或许这个年轻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他对中国画的弊端却是一针见血的。或许正是看到了这种弊端,才酝酿了他心中的抱负。那时的中国,好像一个垂危的病人,尽管孱弱,却充满了求生图强的渴望。每天都有新的报纸诞生,每天都能听到革新的呼声。几乎就在徐悲鸿演讲的同时,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五个月后,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徐悲鸿对中国画明确地呼喊出了他的变革方案: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说这番话的徐悲鸿,事实上正等等着去寻找“西方画之可采入者”的机会。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的帮助下,徐悲鸿拿到了公费留学的名额,前往艺术之都法国巴黎。【采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丹青徐悲鸿出去他还有另外一个超乎美术之外的一个大理想,就是为人生而艺术。他希望能够看到像古典主义里面那种英雄性的、历史性的这种宏伟的场面。徐悲鸿考取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他在这里汲取着文艺复兴留下的精华,并完全浸润在写实主义和学院派的经典中。【采访】徐悲鸿夫人 廖静文法国的冬天很冷,他连大衣都没有。有一天,他去看画展,到会场,画很多,他看了一整天的画,一直看到画展闭馆的时候他才出来。天气很冷,他没有大衣,一天没有吃东西,又饿又冷,就肚子疼了,走路都走不了,他那个肠子痉挛了。徐悲鸿从引患上了肠痉挛症,终身未愈。他曾在自己的素描习作上写道: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乃痛不支也。1927年,徐悲鸿在告别法国的前夕,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了法国全国美术展。【采访】徐悲鸿之子 徐庆平他一共送了九幅作品去参展,结果九幅作品全部入选。在法国,入选一幅都是很困难的。这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终于让整个欧洲见识了他的才华,并把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精髓完整地带回了中国。码头上,田汉和欧阳予倩正拿眘南国艺术学院的聘书迎接着徐悲鸿,这一年,他出任南国艺术学院绘画科主任,同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第二年秋天,他又担任了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奔走于大江南北,马不停蹄。【采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丹青他在回国以后,等于是以他个人的威望和才华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西化的现代化的美术教育体系。徐悲鸿向学生们教授着本文绘画技艺,却是在为中国画寻找着新的气象。来到北平的徐悲鸿,拜访的第一个人竟是一个被画坛骂作“俗气熏人、不登大雅之堂”的老翁。秋风瑟瑟,北京西单跨车胡同里的一栋四合院,门可罗雀。徐悲鸿轻轻地扣开了门,迎面而来的正是齐白石。一头乌发34岁的徐悲鸿与67岁白须飘髯的齐白石一见如故。在简陋的画室里,徐悲鸿道明了来意:先生是扬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想请您来艺术学院任教。不想齐白石以年老为由婉言辞谢。几天后徐悲鸿再次登门,重提次事,齐白石仍坚持不往。【采访】徐悲鸿之子 徐庆平他看到齐白石先生的作品的时候,非常喜爱,他曾经说齐白石先生“伸手出怪异”,好象是鬼神使之,非人能。特别是他在大自然中间那么精细的观察、概括、提炼,这个表达出来的这种高超的本领,他觉得应该大力地弘扬。徐悲鸿三顾齐宅,终于打动齐白石。然而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在聘请了齐白石后,徐悲鸿遭到了画坛保守势力的集体反对。【采访】徐悲鸿之子 徐庆平我父亲亲自陪他去上课,让他给学生画画,后来实在不行,保守势力太强了,所以我父亲后来离开北平。齐白石为此也非常伤心,做了诗送给我父亲。里面就是说“最怜一口反万众”,就是说我父亲当时是一个人和所有的在作对。被画坛保守派围攻的徐悲鸿,尽管找到了齐白石这样的知己,但仍感到孤掌难鸣,于是拂袖而去。徐悲鸿在上海巧遇好友徐志摩,此时徐志摩正在筹办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力邀徐悲鸿拿出自己的作品参展。没想到徐悲鸿却一口回绝,原因是展览中有不少西方现代派风格的作品。展览开幕两周后,徐悲鸿便在美展专刊上发表惑致徐志摩的公开信。信中贬斥西方现代派风格的绘画,认为马蒂斯、塞尚、莫奈的画是无耻之作,不可容忍。徐志摩撰文回应,认为徐悲鸿过于言重了。两人来来回回写了好几次,由此引发了“惑之争论”。【采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丹青我非常欣赏这种争论,他的信条就叫作悲天悯人,同时又叫作一意孤行,这两句话其实非常概括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他主张艺术不是一群文人雅士玩赏的一个技艺,而是要改造社会,表达人性。那一代人你要知道都是非常激烈的,从康有为到梁启超到陈独秀到徐悲鸿,这个激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一种强度,一种活力。一个人对自己追求的东西,不抱定一个非常忠诚的信念、非常自信,那他的艺术不可能有打动人的力量。徐志摩在这场论战的文章中这样形容徐悲鸿:你爱,你就热热地爱,你恨,你也热热地恨。崇拜时你纳头,愤慨时你破口。眼望着天,脚踏着地,悲鸿,你永远不是一个走路走一半的人。主持人 李怡蓉徐悲鸿探索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体系,他设立了中国画系、油画系、图案系、雕塑系、版画系、美术史料系等学科。在课程安排上,将素描写生作为必修课,至今,中国所有的美术院校仍然奉行这套学科体系。侯一民,原中央美院副院长。上世纪40年代末徐悲鸿重回北平,成立北平艺专,他以国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第一届学生。如今,76岁的侯先生仍不忘第一次见到徐校长时的情形。【采访】徐悲鸿学生、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侯一民当时入学的时候有一个开学典礼,徐先生就说,我看了你们的入学志愿,没有一个人说是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艺术家。在当时怎么可能想像自己要做一个了不起的大艺术家呢?但是徐先生的期望是很高,他为这个说得很激烈、很激动,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做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艺术家?如今已90多岁高龄的冯法祀,也是徐悲鸿的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有60年了。【采访】徐悲鸿学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冯法祀有一个学生,他的作品摆在墙角,他一看看到这张画,走过去。后来想一想又回来又看,来回走了几遍。他就对这个学生说,你这张画我很喜欢,我要用两张画,我自己的两张画跟你这一张画交换。这个学生一听那当然高兴,他说你喜欢这画你拿去就是了,还要换什么呢?他说这个画一定要交换。【采访】徐悲鸿学生、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侯一民那个时候徐先生身体其实也不好,穿个大褂,当时在每个教室里头有个大柜子,这个大柜子里面都是他的作品,还有他从欧洲带回来的一些原作。隔一二个礼拜,一批一批地换。这些画很多都是他看中了以后,他要买,但是没有钱,临时自己赶画一批画,然后到东南亚去卖掉,把这些画预定下来,然后买了。所以为什么徐悲鸿死得那么早?他饿的,胃痉挛啊。所以我们这些人学画,是徐悲鸿饿着肚子从欧洲带来那么一点艺术珍品,我们只能够看到这些东西。所以说徐悲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爱青年、爱学生。徐悲鸿当年为学生在法国购买了六尊大型石膏像,不远万里带回中国。这六尊石膏像今天仍保留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内。尽管在经历了文革浩劫后,它们有些断裂了又重新被接上,尽管它们已经布满灰尘,但直到今天学生们仍在使用。它们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这里,沉默而又欣慰。70多年间,它们见证了多少苦练的学子成长为一代名家。说到徐悲鸿,总是与马联系在一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徐悲鸿的奔马是在抗战的烽火中奔向世界的,是在战争的苦难中成为世人心中永恒的艺术形象的。徐悲鸿早期画的马,体态圆润、温顺可爱。国难当头,他忧愤难按,心中的激愤使笔下的马也变得骨瘦嶙峋、豪迈悲怆。我们总能在他的奔马图上看到这样的题款:台儿庄大捷,辛已八年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有抗战女兵著称的作家谢冰莹曾说,看来并不十分好的毛笔画成的战马,那有悲壮哀情的脸部和尾巴,令人一见就想佩好枪弹,跨上马去,直冲入敌人的阵营,杀他个落花流水!【采访】徐悲鸿夫人 廖静文他画马不是从画脑袋开始,从画尾巴开始。他画画不像现在的人都要铺个毡子,他就铺报纸,他不用墨汁的,他画画都要磨墨。我每天大概磨一个钟头的墨给他画画。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在赈济抗日中的苦难民众。当他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作抗战宣讲时,途经缅甸,目睹了滇缅公路和修建。危急时刻,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在日军抢占所有中国沿海港口的情况下,海外支援抗战的药品和物资都没有渠道进入国内,而滇缅公路的修建,几乎就是在为抗战搭一条输血管道。20万人用自己的双手在陡峭的崇山峻岭中构筑了这条祖国的生命线。这情景震撼了徐悲鸿,他想起了一个叫愚公移山的古老寓言。【采访】徐悲鸿学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冯法祀第一次看到我就已经觉得惊心动魄了,那个是横幅的,那个人在横幅上面顶天立地,它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采访】徐悲鸿之子 徐庆平他要有一种精神,他要有一种愿望,有一种能够代表人类去申诉,说我们人是这样的伟大,能够创造出这样伟大的作品,能够含有这样伟大的精神,使得天地都为之动容。徐悲鸿以愚公移山为题材创作了两幅油画,一幅国画。小幅油画在抗战期间散落于东南亚,近日回到中国,才有了本片开头的那场拍卖。而大幅的油画和国画,一直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内。【采访】徐悲鸿夫人 廖静文他一生都爱画,他曾经说他爱画入骨髓,他爱画爱到骨髓里面去了,自己的生活他省得不得了,连皮鞋都去买旧鞋穿,舍不得买新皮鞋。他要买画呢,非常慷慨,可以花很多钱买画。徐悲鸿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为中国建造一个美术馆。在欧洲留学期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那时,欧洲很多国家经济萧条,徐悲鸿发现可以利用一些国家货币贬值的时候购进名画,价格相当便宜。他写信给国内,呼吁筹集四万元购置大量外国美术家名作,在国内建一所外国美术馆,但当时应者寥寥。1933年,徐悲鸿带着数百幅中国近代绘画赴欧洲作巡回展览,回国后他撰文写道:苏联人屡次问我贵国有多少美术馆?如此有悠久历史之文明古国,美术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