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代码:030302 学号:XXXXXXXXX贵 州 师 范 大 学(本 科)毕 业 论 文题 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及其社会工作介入学 院:历史与政治学院专 业:社会工作年 级:2009级姓 名:杨铭雄指导教师:彭国胜老师(副教授)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级别:2009级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及其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姓名杨铭雄学号XXXXXXXXXXX指导教师姓名彭国胜老师职称学位副教授博士开题报告内容要求: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研究动态、见解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5、主要参考文献1. 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涌现出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而很多人外出时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中,导致我国近几年来又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的出现,那就是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空巢乡村等反映我国社会现实状况的词汇频频见诸报端。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问题,但问题的出现却得不到切实的解决方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教育等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自己在户籍所在地农村(或于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生活的,需要依靠父母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儿童留守家中,没有得到父母的细致关怀与照顾,过早分担家庭的生活压力,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成长压力与安全风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状况也是世界各国目前关注的热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多次在全国两会呼吁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让困境中的儿童活得更有尊严”。解决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农民工安心工作;关系到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危、家庭和谐和农村社会的治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2.研究动态、见解现在也有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进行研究,他们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来审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段成荣、周福林二位先生在其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巨大,已经形成一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群体,其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的农村的地区,半数以上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缺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学研究方面,王秋香认为,由于父母的外出,父母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国的作用弱化,同辈群体会对留守儿童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留守儿童在选择同辈群体成员时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引导,容易加入不良群体。同辈群体价值导向的偏差,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价值观形成初期发生偏离,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会使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行为失范。叶敬忠先生指出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发生着变化,留守儿童与外出者的关系疏远,而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成员关系有所加强。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应对策略方面,虽然各个专家、学者的具体措施略有不同,但大家都一致认同:解决我国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群体相互配合,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近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都在围绕着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反复的研究与讨论。大多都是对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描述,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反复探讨、论证,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现在存在的民工潮现象。对于留守儿童的解决方法则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各个学者的研究思维、方法、角度不同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鄙人认为,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方面,怎么样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何将国家、社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群体有机结合,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正常社会化而努力,将会对我国家庭的和谐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本文以文献法、资料收集法、理论分析法、调查研究等方法为主,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相互结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数量、生活现状等父母进行细致的描述与展示;进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最后针对其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第一阶段(2012.12.52012.12.20):确定选题,收集和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2.12.202013.3.10):完成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3.3.102013.4.15):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并定稿。参考文献:1. 叶敬忠等主编.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2任运昌著.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3黄草坪.温总理心系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意义N.人民网,2007年5月30日。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5刘旦、陈翔等著.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6陈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7. 全国13所搞的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8.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农村流动儿童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9.王思斌 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0马润生,尹书强.论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契合性、困境与途径探索J.中南大学法学院院报2008年第6。11. 张雄编著.个案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12.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2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及其社会工作介入杨铭雄中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不仅影响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存在教育弱化、学业负担重;安全存在隐患;心理健康让人担忧;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有必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社会化困境,使其走上正常的成长发展轨道。中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社会工作介入Abstract: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not only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family harmon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al progres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pres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weakening, the heavy academic burden; Safety hidden trouble; Mental health concern;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tc.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elp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get rid of the trouble, make it to the normal growth trajectory.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ocialization;the invention of social work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1.4亿引至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第1页。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很多为人父母,由于我国建国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加上农民工职业变动较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和生活不稳定等各种因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原户籍地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数量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自己在户籍所在地农村(或于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生活的,需要依靠父母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相关资料显示,教育部有关座谈会在2004年就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1000万。国家城调总队河南省城调队根据对河南省鲁山、叶城等四个乡镇500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概率测算出全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引至叶敬忠: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第7页。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5日在留守子女渴望亲情:来自中国打工第一镇的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7000多万人。新京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大约有2000万留守儿童。引至叶敬忠: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第8页。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测算出200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2954万人。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5861万人。引至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6-7页。虽然数目出入比较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相当庞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儿童留守家中,没有得到父母的细致关怀与照顾,过早分担家庭的生活压力,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成长压力与安全风险。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蒋永萍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以及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和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多次在全国两会呼吁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让困境中的儿童活得更有尊严”。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政策回应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引至全国13所搞的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第4页。目前,众多学者分别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予以了研究。段成荣、周福林在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巨大,已经形成一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群体,其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的农村的地区,半数以上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缺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王秋香认为,由于父母的外出,父母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弱化,同辈群体会对留守儿童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留守儿童在选择同辈群体成员时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引导,容易加入不良群体。同辈群体价值导向的偏差,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价值观形成初期发生偏离,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会使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行为失范。叶敬忠先生指出,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与外出者的关系疏远,而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成员关系有所加强。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组织编撰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相当庞大的群体,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省份,其中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不和父母中的双方或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各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发展不平衡,留守儿童工作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且留守儿童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处强调要解决好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2007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民工输入地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收费与当地学生平等对待。农民工输出地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寄宿和监护条件。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理论与政策回应在实践层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此种应对忽视了现代社会工作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重要功能。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具体表现,展开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主要表现(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教育弱化,学业负担重首先,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原户籍地自己生活或与祖辈亲戚生活,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等浅层关系,其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与帮助,家庭教育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发生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异常。其次,一些偏远的学校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帮助,且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放任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有的学校甚至不能为学生提供寄宿条件,学校教育存在极大隐患。再次,有的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学校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回到家中还要承担许多家务,甚至有些儿童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学习生活负担较重。(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存在隐患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是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而多数农村地处偏远的山区,容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常在网吧、游戏室的社会成员复杂的地方出入,农村留守儿童被骗、被抢、被猥亵等安全问题常有发生。(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让人担忧父母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关怀与帮助,其在人生经验、社会阅历、自我认识等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加入不良群体。同辈群体内价值导向的偏差,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目标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形成初期即发生偏离。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会使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行为失范。父母长期外出还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缺失。(四)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不到位部分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结束了初中教育后即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身文化素质较为低下,学历处于劣势,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往往选择逃避或者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报复。另外,留守女童被性侵的报道频频出现,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留守儿童陷入社会化困境的现状表明,有必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在其社会生活中,不断自我调整,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是在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专业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助人自助,渡人自渡。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在助人的过程中有自己专业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工作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尊重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其次,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第三,强调每个个体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力。鉴于我国社会工作体制发展不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缺乏、其介入模式还是以本土性民政工作为主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通过社会政策倡导,影响政策的制定,完善儿童权益保护政策体系社会工作者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代言人,在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开展积极的政策倡导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纳入国家和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的措施,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完善机制、提供保障,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城乡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律政策体系,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制度,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此外,社会工作者积极进行政策倡导,还有助于强化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完善监督机制和委托监护制度,并推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农民工正常有序的市民化进程,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城乡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利。(二)动员社区现有的社会资源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支持行动的重要力量和依托。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动员政府部门或者学校、妇联、团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开展各种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如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家长代理制度,动员学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工作,在学校多组织丰富多样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晚会、课外活动等,丰富其生活。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动员有爱心的企业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亲情号,方便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动员公安部门加大力度取消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室等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非法经营单位。另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推动社区内不同团体及居民广泛地参与、界定留守儿童本身的需要, 并采取自助及互助的行动去改善社区关系, 解决社区问题。(三)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外出务工父母的个案沟通工作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对于正处于情感饥渴期的留守儿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情感教育是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组织特有的也是其他社会机构所无法替代的。父母应该认识到家庭亲情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在逢年过节或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探亲时,社工人员要及时的和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或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沟通。专业社工对留守儿童父母开展个案工作,主要步骤如下:1.忠告。首先是让他们明确:在外打工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而不能耽误孩子现在的成长。儿童特殊成长阶段对于父母亲情极度的需要。2.提议。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两个月的时间段内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也可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但要保证每次和孩子沟通得相对充足,沟通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嘘寒问暖,有意识地问及孩子的成长状况及学习问题,让孩子有一种父母就在身边的感受,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增长。引至马润生,尹书强论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契合性、困境与途径探索。另外,还要针对存在严重心理、行为、学习障碍问题的留守儿童,开展专业治疗。首先要取得信任。取得信任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取得留守儿童所在村庄社区居民、留守儿童的信任,拉近同他们之间的距离。其次是沟通与宣泄。对于心理抑郁或过渡任性的儿童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四)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或者学校将农村留守儿童分类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小组,如学习互助小组,生活互助小组等。鼓励他们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参与团体活动,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让留守儿童得到团体支持,改变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建立团队协作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他们应付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仿古长廊翻修工程方案(3篇)
- 防火涂料工程维护方案(3篇)
- 揣摩《读书:目的和前提》的写作动机
- 方案指的是分部工程吧(3篇)
- 安全教育法规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案例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教师培训报道课件
- 牵引电机检修课件
- 农业供应链金融与智慧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估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率课件
- 2024年新课标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碳化硅外延层厚度测试 红外反射法-编制说明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 智能硬件简介演示
-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 药物发展简史
- 生猪屠宰厂员工培训方案
- 幼儿园分餐培训课件
- 仓库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