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武传》(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武传》(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苏武传(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3【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运用多种方式恰当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 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学习重点: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一 回顾 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昆邪王()()且鞮侯()()阏氏()() 煴火()左伊秩訾()浞野侯() 丈人行()缑王()(二)填空: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 合作 探究请解释下面的重点实词的用法和意义。1、引 (1)虞常果引张胜( ) (2)引佩刀自刺( ) (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2、节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常恐秋节至( )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6)守节情不移( )3、会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 (2)会论虞常( ) (3)单于召会武官属(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使 (1)数通使相窥观( ) (2)故使陵来说足下( )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 ) (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 ) (5)单于使使晓武( )5、当 (1)汉亦留之以相当( ) (2)副有罪,当相坐。( )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四)请解释下面的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即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 (2)昭帝即位数年( ) (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 2、以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五)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3、宜皆降之( ) 4、欲因此时降武( ) 5、空以身膏草野( ) 6、天雨雪( ) 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8、杖汉节牧羊( )9、单于壮其节( ) 10剑斩虞常已( ) 11、反欲斗两主( )1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13、得夜见汉使( ) 14、收族陵家( )(六)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女为人臣子( )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 ) 4空自苦亡人之地( ) 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 6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 7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三 当堂达标(七)古今异义词:指出下面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意义。1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2武等实在。( )3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4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八)特殊句式:请解释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3、何以女为见? 4、见犯乃死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6、陵尚复何顾乎? 7、虽欲报恩将安归!8子卿尚复谁为乎?四、反思提升阅读“武字子卿,少以父任”至“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一节,回答问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反欲斗两主”中的“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空以身膏草野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3、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恐前语发,以状语武副有罪,当相坐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 B、 C、 D、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五、拓展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